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侏隼雕

鎖定
侏隼雕(學名:Hieraaetus weiskei):是鳥綱、鷹科的一種鳥類。體長38-48釐米,體重483克,翼展112-126釐米。是世界上最小的鷹類,雌鳥略小於雄鳥。侏隼雕與小隼雕有許多特徵相同。 最顯著的差異是羽毛顏色。侏隼雕的頸背,頂冠和腹部有更深的條紋。侏隼雕也具有兩種色型,淺色型和暗色型。
是在新幾內亞發現的一種猛禽。其自然棲息地主要是亞熱帶或熱帶濕潤的低地森林和亞熱帶或熱帶濕潤的山地森林。食物主要是齧齒動物裸鼠等,也攻擊其他鳥類。分佈於印度尼西亞和巴布亞新幾內亞。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1] 
拉丁學名
Hieraaetus weiskei
別    名
侏儒鷹
新幾內亞鷹
新幾內亞小雕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隼形目
鷹科
隼雕屬
侏隼雕
亞    種
無亞種 [2]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3] 
中文名
侏隼雕
命名者與年代
Reichenow, 1900
同義學名
Eutolmaetus weiskeiReichenow, 1900
外文名
Pygmy Eagle

侏隼雕物種學史

德國自然學家安東·雷克諾(Anton Reichenow)在1900年將侏隼雕命名為Eutolmaetus weiskei。它隨後被認為是小隼雕或不同物種的亞種。 Gjershaug及其同事對其進行了遺傳分析,發現它足以保證為單獨的物種狀態。國際鳥類學家聯盟(IOC)隨後將其視為一個獨立的物種。 [4] 

侏隼雕形態特徵

侏隼雕
侏隼雕(9張)
侏隼雕體長38-48釐米,體重483克,翼展112-126釐米。是世界上最小的鷹類,雌鳥略小於雄鳥。侏隼雕與小隼雕有許多特徵相同。 最顯著的差異是羽毛顏色。侏隼雕的頸背,頂冠和腹部有更深的條紋。侏隼雕也具有兩種色型,它們的羽毛可以根據光線的變化而發生的明亮與黑暗的變化。暗色型非常類似於小隼雕的暗色型,而能夠隨着光照而變色顯示出在暗條紋中是兩者最大的區別。 暗色型的變色似乎更罕見。腿腳為灰色或暗黃色。 [5] 

侏隼雕棲息環境

侏隼雕生活在海拔從低地到1585米的高度之間。主要發現於海平面至2,000米的山麓、丘陵和低山。喜歡低地森林和森林邊緣在封閉的森林中築巢,但也可以在開闊的棲息地和森林邊緣看到它們。 這種隼雕一般稀疏地分佈在新幾內亞的丘陵森林中,然而,新幾內亞的大部分森林都無法進入,因此侏隼雕可能比看起來更豐富。新幾內亞人口稠密的森林是侏隼雕的主要生存區域。在布魯島和摩鹿加羣島北部也能觀察到它們。經常出沒於原始森林、森林帶、季風森林和森林邊緣,通常可以看到在森林上方翱翔、在樹冠上低空飛行或在高高的地方清晰地棲息。覓食主要在各種類型的森林中。 [6] 

侏隼雕生活習性

常單獨活動,善飛行,兩翅扇動甚快,常在森林中樹木間穿梭。飛行技巧甚為高超和靈巧,有力而迅速。有時亦見在空中翱翔和滑翔,滑翔時兩翅微向前舉,翼角彎向後,翅呈半疊狀。
覓食方式主要是隱蔽在樹枝葉間,當獵物出現時突然出擊,衝向獵物;也在林木間高速飛翔追捕獵物;有時也在高空翱翔、盤旋搜尋獵物,發現後通過翅的彎曲和收疊,急速俯衝下來捕捉。食物是主要以齧齒動物裸鼠等,也攻擊其他鳥類,如棕杜鵑、山果鴿和灰烏鴉。 [6] 

侏隼雕分佈範圍

該物種在新幾內亞(巴布亞新幾內亞和印度尼西亞)分佈廣泛。 [3] 
出現在新幾內亞中部和東部(Utakwa河地區,雪山,Adelbert山脈,Huon半島,Astrolabe山脈和Aroa河地區),生活在新幾內亞各地,但從沒有在伊裏安查亞省(Irian Jaya)西部的報道。 [6] 
侏隼雕分佈圖 侏隼雕分佈圖

侏隼雕繁殖方式

繁殖習性知之甚少。在雨季後期,3月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拜耶河(The Baiyer River)地區觀察到一對中的一個成員在進行收集枯樹枝和苔蘚的準備搭建巢穴的儀式。卵為白色或藍白色,上面標記有稀疏的條紋,並帶有紅棕色斑點。 [6] 

侏隼雕保護現狀

侏隼雕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3] 

侏隼雕種羣現狀

儘管尚未描述全球種羣的數量,但儘管描述了該物種分佈合理但稀缺,但據信該種羣規模數量很大。
趨勢論證:由於棲息地的不斷破壞,疑似物種數量在減少。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