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來自大山

鎖定
“來自大山”是來自上海益優青年服務中心的民族文化教育項目,旨在幫助中國少數民族兒童重拾民族才藝,建立文化自信。
支持民族聚居地區中小學邀請當地才藝傳承人在校開辦民族文化才藝課堂、在校舉辦校園文化節展示民族文化才藝,並在寒暑假舉辦多民族師生共同參與的民族文化交流冬夏令營,以期讓民族聚居地區的孩子們通過學習、交流、展示,重新認識到本鄉本土本民族的文化魅力。 [1] 
中文名
來自大山
發起時間
2012年 [2] 
發起機構
上海益優青年服務中心 [1] 

來自大山項目發展

2012年益優青年服務中心發起了“來自大山”民族文化教育項目,在民族聚居地區當地尋找才藝傳承人在當地的中小學開辦民族文化課程,支持學校給孩子們在學校、家鄉展示所學才藝的計劃,並在寒暑假組織多民族師生參與的民族文化交流冬夏令營,給到孩子們與城市和其他民族同齡人交流文化、展示才藝的機會。 [2] 
十年間,在志願者和資助方的支持下,項目合作學校從3所到每年近20所,演出場地從社區舞台到千人大舞台,新增文創產品、靜態展陳、互動體驗等多樣的民族文化展示形式。
從2012年7月至2022年8月,“來自大山”先後和9個省/自治區、19個民族的46所學校合作,開辦了82種民族文化才藝課堂,讓近萬名民族兒童有機會成為民族文化的“小小傳承人”。
每年舉辦民族文化交流冬夏令營,讓傳承人老師和孩子們在城市舞台綻放來自大山的民族原生之美,讓孩子們在民族文化的美好中,眼裏有光、自信有根,讓不同民族的師生在文化的交流中增進彼此的瞭解、在交融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2018年起,為了能讓才藝課堂的授課效果更好、讓孩子們真的有興趣也願意持續學習,來自大山開始舉辦教師培訓,從兒童發展的角度,指導才藝課堂的老師們,更好地改進教學方法和與孩子們的互動方式。參與學習的老師們漸漸發現,來自大山的教師培訓所建議的方法,不僅在民族文化課堂,而且在數、語、外等主科課堂,一樣“好用”。 [2] 

來自大山最新消息

民族文化學習除了內容上的豐富多彩,在教學方法上,可以總結出相對“標準化”的指導方案,賦能更多老師、讓更多孩子可以因地制宜地參與到民族文化、鄉土文化的學習當中的。
在2022年,來自大山開始了“民族文化通識課”的設計——為老師們設計一套課程指導手冊和開課材料包,老師們跟着指導手冊上的步驟,就可以帶領孩子們在家鄉進行鄉土、民族文化探索。
課程將書面閲讀、實地考察、動手體驗、小組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書本與實踐相結合,由淺入深地帶領孩子們重新全面認識家鄉風物和在地文化,並最終以圖畫/繪本、音樂/歌唱、戲劇等多種形式呈現和展示學習成果。 [1] 
民族文化教育項目

來自大山項目使命

綻放來自大山的民族原生之美 [1] 

來自大山項目願景

讓孩子們在民族文化的美好中,眼裏有光、自信有根 [1] 

來自大山所獲榮譽

來自大山2021年

榮獲界面新聞「臻善獎」年度臻善案例大獎 [3] 

來自大山2019年

榮獲中國公益慈善項目大賽·非遺文創專題評選銅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