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佳木斯博物館

鎖定
佳木斯博物館是黑龍江省三江地區規模最大的博物館。建築面積五千五百平方米,2003年12月27日正式開館。內設佳木斯基本概況、古代文物、近現代史、民俗、自然資源、赫哲族及知青等展廳,是黑龍江省東部地區最大的一座綜合性博物館。 [1] 
中文名
佳木斯博物館
外文名
Jiamusi Museum
類    別
綜合性博物館
開放時間
2003年12月27日
地    點
佳木斯市前進區長安路922號
建築面積
五千五百平方米

佳木斯博物館博物館簡介

佳木斯市博物館是黑龍江省東部地區中心館,建築面積5500平方米,館藏文物2111件。該館共分6個展廳,包括佳木斯基本概況展廳、民俗展廳、古代文物展廳、近現代文物展廳、赫哲族展廳和自然資源展廳。集中反映了佳木斯的歷史風貌、人文景觀、地域特色和各族人民在歷史上對祖國的貢獻。濃縮了三江地區經濟、政治、文化、自然、人文、歷史的沿革,是對廣大人民羣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陣地。
2003年12月27日正式開館,常年免費接待觀眾。2004年8月,博物館對《古代文物展廳》和《近現代史展廳》進行二次布展,使展覽水平上了一個新台階。

佳木斯博物館參觀信息

佳木斯博物館位於佳木斯市前進區長安路922號,市中心地帶。

佳木斯博物館建築佈局

佳木斯博物館內設佳木斯基本概況展廳、古代文物展廳、近現代史展廳、民俗展廳、自然資源展廳、赫哲族展廳等6個基本陳列展廳。展廳面積1706平方米,陳列藏品1579件。
佳木斯基本概況展廳:設於博物館一樓正廳,陳列分12個單元,從佳木斯地理位置、三江濕地、人文景觀、城市變遷等各個方面展示了佳木斯的基本情況。展廳配有大幅城市規劃圖、遠景圖與大幅壁雕:東方第一城、雙擁模範城。共展出圖片74幅。
民俗展廳:設於博物館一樓西大廳,陳列分3個單元,從服飾、民居、民間工藝、飲食、禮儀、生產工具等各個方面,展示了東北漢民族、朝鮮族、滿族三個民族的民間風俗。共展出圖片107幅,文物展品324件。
古代文物展廳:設於博物館二樓西大廳,陳列分8個單元,比較全面地展示了從原始社會到清朝末年三江平原的歷史進程和物質文化遺存。共展出圖片52幅,文物展品641件。
赫哲族展廳:設於博物館二樓中南廳,陳列分5個單元,從赫哲族歷史、體育藝術、漁獵生活、精神信仰等各個方面展現了赫哲族的歷史變遷與生產生活。共展出圖片30幅,文物展品206件。
近現代史展廳:設於博物館二樓東大廳,陳列分5個單元,展示了1921年以來,三江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抵禦日寇侵略,反抗國民黨獨裁統治,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共展出圖片190幅,文物展品272件。
自然資源展廳:設於博物館一樓東大廳,陳列分6個單元,全面展示了佳木斯野生動物林木資源、土地礦產資源、水資源和水產資源、植物資源及旅遊資源。共展出圖片129幅,展品285件。
佳木斯博物館現收藏藏品226件,藏品類別按時間劃分可分為古代,近現代和當代文物,藏品門類廣泛,包括石器鐵器、玉器、書法繪畫、瓷器、雜品等各個門類。
為豐富佳木斯市人民羣眾的業餘文化生活,博物館在完成基本陳列同時,舉辦形式多樣,廣大羣眾喜聞樂見的臨時性展覽。截至2007年底,博物館先後舉辦了《佳木斯友好往來展》、《全市老年工筆畫展》、《北大荒知青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週年全市老年書畫楹聯攝影展》、《俄羅斯阿穆爾共青城市藝術家作品展》、《張聞天生平圖片展》等大型臨時性展覽20餘個,為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時代主旋律、提升市民的文化藝術素質、促進佳木斯市社會和諧進步做出了積極貢獻。
佳木斯市廣泛徵集赫哲族文物,已徵集到來自同江街津口民族鄉、八岔赫哲族鄉、饒河四排鄉三的百餘件文物,其中6件出土文物是早期赫哲人日常生活中使用過的文物包括石斧、石刀、樺皮製品、木製品、冬季打魚用的魚叉、冰鑹、洋炮等等。同時,還有百餘件來自街津口、八岔等民族地區居民複製的民俗文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