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塔拉·韦斯特弗创作的自传体小说
展开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塔拉·韦斯特弗创作的自传体小说,2018年首次出版。 [1-2]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讲述了一个出生在美国爱达荷州山区的姑娘塔拉,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挣脱了原生家庭的伤痕与束缚,在对自己的过往进行反思时得到救赎与解放的故事。 [11]书从教育和原生家庭这两个角度来书写,立意新颖。 [1]
作品名称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外文名
Educated:A Memoir
作    者
塔拉·韦斯特弗
创作年代
2018年
文学体裁
长篇小说
字    数
270000 [7]

作者简介

播报
编辑
塔拉·韦斯特弗(Tara Wes骗体套tover),美国历史只婶学家旬慨葛、作家。1986年生于爱达荷州的山区。17岁前从未上雄樱巩过学。通过自学考取杨百翰大学,2008年获文学学士应挨才学位。随后获得盖茨剑桥奖学金,2009年获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奖学燥兵金赴哈佛大学陵匙局访学。2014年获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凶巴狱多学位。2018年出版处女作《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2019年因此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9]

创作背景

播报
编辑
塔拉通过自己的努力,用10年的时间从一个未曾上过学的女孩到获得剑桥大学历史学的博士学位。作者塔拉之所以写该书,是不知道自己接受教育后,在经历失去家人的过程时该有怎样的感受,而这本回忆录,既是她对自己成长蜕变的记叙,也是自我救赎的一种方式。 [2]

内容简介

播报
编辑
出生在爱达荷州巴克峰山的塔拉有5个哥哥和1个姐姐, 她是家里最小的那个孩子。塔拉的童年由垃圾场的废铜烂铁铸成,伴随她的不是朗朗读书声,而是起重机的轰鸣。父亲不许与联邦政府有任何关系,孩子们小时候没有去学校上学,在家里由母亲教一些基础知识,4个孩子没有出生证明,也没有去医院看过医生或护士,直到9岁那年她才有一张延期出生证明。 [1]
吉恩是塔拉的父亲,虔诚的摩门教徒,偏执狂,患有双相情感障碍,不合常规且脾气古怪,经常吵骂。母亲在父亲的执意要求下成为一名助产士,又做着精油生意,是家里主要经济来源。 [1]
塔拉的哥哥肖恩和泰勒是对她影响最大的两个人。肖恩曾带给过她短暂的美好的回忆,但更多的是深刻且难以抚平的创伤。肖恩把泰勒的头按进电视机,把塔拉的头按进马桶,从车里的座位上将塔拉拽出在马路上拖行以及在家里多次暴力打斗和拖行,给她起难以入耳的绰号。而哥哥泰勒是她的曙光,他在塔拉心里埋下了一粒种子。在哥哥泰勒的督促和母亲的鼓励下,两次考试后,塔拉通过了杨百翰大学的入学考试。 [1]
上大学以后的塔拉有着诸多不适,如看到很多女孩穿着露膝短裙而震惊,学习上缺乏基础。暑假为了挣学费,塔拉找了份工作,但父亲要塔拉回到山上为他干活,暑假结束父亲却没有足够的钱兑付之前承诺塔拉暑期干活的薪水,只够她支付欠的一半学费。为了攒钱凑学费,塔拉做多份兼职,还在她的雇主兰迪那里学会了上网、浏览网页和写电子邮件,卖掉了自己最喜欢的马,甚至去卖血。学业上她也疯狂学习,拿下了最薄弱科目代数的满分。每天晚上她都学习到凌晨两三点,高强度的学业和生活双重压力下, 塔拉时常生病,牙齿也坏了需要钱去医治。主教了解了塔拉的情况后,帮她申请了政府助学金。经过复杂的心理斗争之后,塔拉终于接受了那笔政府的助学金,也才开始体会到了金钱的优势:考虑金钱以外的事情的能力。 [1]
塔拉申请了一个剑桥的留学项目,但没有通过,最后克里博士为她提供了一个机会争取到了名额。之后她又师从剑桥大学著名的乔纳森·斯坦伯格教授,写出了非常满意的论文。教授引导塔拉申请剑桥的研究生,为她写了推荐信,当塔拉又一次为学费而试图放弃继续 学业时,又协助她申请了“盖茨剑桥奖学金”,此后塔拉获得了在剑桥大学继续求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并获得了哈佛大学访学奖学金。去往大洋彼岸求学,意味着距离上离家更远,与家人的关系仿佛也被这现实的距离撕裂。接受教育带来的分化使塔拉与父母和家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当从那个家走出来进入学校,知识涌入脑海中,以往的认知被颠覆,似乎要把她的家人给挤出。在博士阶段,塔拉差点无法完成论文按时毕业。情感忽视性的缺爱使塔拉患上了一种躁郁症,孤独而无助,仿佛陷入无底深渊。她逐渐懂得了兄长和父亲身上的那种霸权式男性气概对她和家人的伤害,塔拉对哥哥肖恩的控诉和对父亲的不再顺从激发了家庭矛盾,姐姐与母亲的漠视和前后不一又使她感受到背叛和孤立无援。她成了那个破坏家庭的原罪者和有问题的人,在家人们的合力外推之下产生了自我否定和怀疑,精神失常,像是患了某种疾病,分不清真实与虚幻。在这种疯狂的分裂中,塔拉的博士学位岌岌可危。 泰勒在面临着与家人断绝关系的风险下,仍然站到了塔拉这一边,他抓住了在深渊中下沉的塔拉的手, 将她拽上了岸。塔拉主动去做了心理咨询服务,逐渐回归专心阅读写作,终于在27岁生日那天提交了她的博士论文并于12月通过了答辩。历经10年,塔拉似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的教育历程辉煌,外表改变,但塔拉仍然是塔拉,曾经的弱小无助和现在的独立坚强都是最真实的那个她。 [1]

作品目录

播报
编辑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择善
守安息日为圣日
全能上帝之手
助产士
鲜血和羽毛
悲剧之后的闹剧
奶油色鞋子
回到原点
大房子里吵架的女人
阿帕奇女人
父辈的吟诵
物理的巫术
诚实的污垢
美黄芩
事物的本质
大小盾牌
我们的低语,我们的尖叫
太阳以西
耶和华必预备
我来自爱达荷州
两双挥舞的手臂
小妓女
迷途的骑士
救赎之赌
当时世代的完全人
硫黄的作用
家庭
羽毛盾牌
静候水流
守望野牛
直觉
假如我是女人
教育
鱼眼睛
卖花女
作者的话
沉默的教堂
毕业
致谢
我的双脚已离开土地
作者注
不再是孩子
注释说明 [13]
不忠的人,违逆的天堂

人物介绍

播报
编辑
塔拉·韦斯特弗来自一个极少有人能想象的家庭。塔拉是家中的第七个孩子,也是最小的孩子。她的童年由垃圾场的废铜烂铁铸成,那里没有读书声,只有起重机的轰鸣。不上学,不就医,父亲不允许她拥有自己的声音,她的意志是他眼中的恶魔。直到她逃离大山,打开另一个世界。那是教育给她的新世界,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历史博士……她的生命有了无限的可能。 [8]
吉恩是塔拉的父亲,巴克峰的主宰者,号令全家。患有非常严重的偏执症和精神分裂症。作为一名虔诚的摩门教徒,父亲固执地认为疾病和苦难是上帝对他们的考验。他不送子女们去上学,认为送子女上学便是将他们交给恶魔。父亲自己有着这样的极端思想还不够,他还将自己的思想强加灌输给全家人。在他的观念中,自己就是全家人思想、行动和生活的掌控者,没有人可以违背他的意愿。 [6] [10] [12]
塔拉的母亲法耶则是父亲忠诚的“信徒”。她本来有着自己的职业,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但自从嫁给父亲后一味委曲求全地过着“以夫为天”的顺从日子,即使知道丈夫的思想有误,自己的儿子有暴力倾向,她仍旧固守着对丈夫的顺从,迎合丈夫、儿子的控制,泯灭了自己的思想,最终沦落为男权思想的受害者。 [12]
肖恩是塔拉的哥哥,有家庭暴力倾向,经常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塔拉。肖恩对塔拉来说简直是个噩梦,他曾是塔拉最尊重的哥哥,却也是塔拉对家庭失望至极的罪魁祸首。有着极大暴力倾向的肖恩会在塔拉穿上漂亮衣服,涂抹口红时,咒骂她,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塔拉施加暴行。肖恩的暴行对塔拉的成长带来了无法弥合的伤痕。 [10] [12]
泰勒是塔拉的哥哥,是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在复杂的家庭中,泰勒是一个另类,他会利用帮父亲干活前的空闲时间学习,即使面对父亲的施压,也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并最终成为家中第一个走出大山去上大学的孩子。在某种意义上,他是塔拉的启蒙导师,他不仅鼓励塔拉学习,还曾告诉塔拉“外面有一个世界,一旦爸爸不在你身边灌输他的观点,世界就会看起来大不一样”。泰勒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启发了塔拉,让她意识到大山之外有着一个全新的世界,催生了塔拉自我意识的萌芽。 [10] [12]

作品鉴赏

播报
编辑

作品主题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描述了主角塔拉·韦斯特弗,即作者本人从贫穷愚昧的大山中走出,在杨百翰大学完成本科学业,而后在教授、导师的力荐下进入顶尖学府深造,最终在剑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的成长经历。在塔拉十七岁前,她生活在一个深受父权制意识与偏执的宗教教义浸染、充斥着家庭暴力的扭曲家庭中。父亲在十七年间灌输给塔拉的畸形的观念和习惯并没有随着她接受良好的教育而烟消云散,而是像鬼魂一样萦绕在她生活的各个角落,使她不仅无法正常继续学业,还陷入了精神世界的自我奴役。塔拉通过老师、同学、朋友以及哥哥泰勒的帮助,逐步挣脱了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奴役,完成了一场真正的生命教育之旅,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还是塔拉本人的坚韧、独立思想以及与过去决断的勇气。 [4]
塔拉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读者传达了教育的重要性,因为教育能让人习得最基本的生存理念和看待事物的角度与方法,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塔拉对比了她接受正规知识后的理性和读大学前由于封闭而造成的视野局限,更突出了教育是一把打开了人们生命中一道道大门的金钥匙。当你以教育为翼,像鸟儿一样纵情飞翔,终将会抵达属于自己的山巅。 [10]

艺术特色

书中的女主角就是作者本人,而书中女主人公的经历也是作者的亲身经历,这种非虚构类作品描述问题会从更多细节出发,营造现实感、代入感,揭示的是实实在在发生的现实与问题。 [4]
这种故事的表现方式备受读者的喜爱,使人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产生代入感,比如把自己当作某一角色,从而得到满足感,甚至包括对窥私欲和八卦欲的满足。读者通过阅读故事,能在故事里找到自己,通过相似的经历、情感、想法、态度来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在故事里脱离现实,通过阅读别人的经历和故事进行角色代入,脱离自己固有的现实生活,同时体验他人的生活;在故事里沉迷幻想,通过阅读各种猎奇的故事和一些自己渴望已久的人生故事来满足自己的幻想,比如现在网络上充斥着的网文,其读者就是通过主人公的成功来满足自己的幻想;在故事里发现世界,这里的世界不仅仅是地理上的世界,更包括精神上的世界,通过故事里人物的内心活动、心理感受、对事物的看法,了解他们的三观,进而去发现更大的世界。 [5]
直视深渊的艺术手法
人类一方面创造并发展了文明,将文明推向无比的辉煌,这过程中同时也包含了人类的自我抹除,人类逐渐成为文明的奴隶。塔拉用自己的童年经历作为故事主线,将作品中的人物扔进了一个畸形又荒诞的环境中。那些血浓于水的暴虐、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如同一道道的伤痕在塔拉的生活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那被随意对待、任意呵斥的过往让塔拉开始明白,“我们是如何被别人给予我们的传统所塑造,而这个传统却被我们忽视了。”“我们在为一种话语发声,这种话语的唯一目的是丧失人性和残酷地对待他人。”而这种痛苦与其畸变的原生家庭有着莫大的关系,通过书中的描述能看到塔拉经常受到哥哥肖恩的欺负和虐待,不是被肖恩抓住头发在地上拖来拖去,就是将塔拉的脑袋按进马桶,甚至言语威胁要杀掉塔拉,而父母却完全的漠视肖恩的行为。就像塔拉所说的“我是如何在本该保持沉默时开口,却在本该说话时闭上了嘴巴。”塔拉知晓自己痛苦产生的来源,知晓家人的暴行对自己造成的伤害。在书中,塔拉开始直视自己身上的伤痕,而这整个过程痛苦到无法言语,正如尼采所说“凝视深渊过久,深渊亦回以凝视。”很多人因无法跨越这一道坎而坠入深渊,当塔拉面对那些曾经给予塔拉信心的人、那些鼓励她和家人对峙的人、那些同样遭遇过不幸的人、那些本该和她站在同一战线的人,在利益冲突面前统统缴械投降,站在了塔拉的对立面去批评她、指责她。如果说,塔拉是因为她的经历而变得坚强,那么到后来,她不断地去回望、去理解、去接纳曾经的过往,从而挣脱原生家庭的桎梏。 [11]

出版信息

播报
编辑
2018年,《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在美国首次出版。2019年11月再版。 [3]

作品评价

播报
编辑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成功无疑触及了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原生家庭教育,该书让我们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我们成长在各自的家庭,被塑造成既定的模样,我们总以为能够摆脱束缚,重新塑造自己,可一旦我们回到旧的环境,又会陷入死循环中。而在《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我们体会到了许久不曾感受过的力量,不妥协,不放弃爱和期待。它是一本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的书籍,关注孩子的意愿,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也是一部成人的修身指南,无论在什么境遇中,都勇敢地向前飞,找到最真实的自我。(中国作家网评) [3]

作品影响

播报
编辑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上市第一周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全美销量破百万册,作者因此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2019年10月该书在中国上市,首次入榜便排名第2。 [3]
根据开卷公司发布的数据来看,从2020年的第6周开始,这本书就开始在实体书店非虚构类畅销书榜单上了,长达3个多月的时间一直榜上有名,最好的成绩是在第11周达到了第2名,同时2月、3月和4月的非虚构类网店畅销书排行榜和零售渠道排行榜中排名第1。在当当网的图书畅销榜上,这本书也长时间占据了第一的位置。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