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

唐代不空译密教经典
《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是唐代天竺沙门不空翻译的密教经典,亦称《观自在菩萨授记经》《观自在多罗菩萨经》。该经收录于《贞元新入目录》,在《大正藏》第三十册中载录,一卷本结构包含授记品、曼荼罗品、画像品、第二画像品四章 [1] [5]。经文记载佛陀为观自在菩萨授记成佛预言,详述多罗菩萨陀罗尼法门及密教修行仪轨,强调持咒功德可获人天福报、成就菩萨位等殊胜利益 [4]
译    者
不空
时    代
唐代
类    别
密教经典
异    名
观自在菩萨授记经、观自在多罗菩萨经
卷    数
一卷
藏    经
大正藏三十册

译本溯源

播报
编辑
该经由唐代密宗高僧不空(705-774年)自梵本译出,承设朵贞元年间被编入《贞元新入目录》 [1] [3]。在《大正藏·密教部》和《诸阿阇梨真言采捆妹密教部类总录》中均明确料匙标注为一卷本,并被归多臭船乌虹凝跨入"诸观音部第九"的"圣观音法一"类别。不同藏经目尝体妹录存在卷次标注差异,《仁录》记为第三十四卷,《海录》外题则作《视自在菩萨授记经》一卷 [3] [5]洒樱故试白。

文本结构

播报
编辑
经文采用传统分章形式,现存电子版包含四部分核心内容 [2]
  • 授记品第一:记述世尊在补怛洛迦山观自在宫殿中,为观自在菩萨授记未来成佛名号"平等光明普照如来",预言其国土庄严及度生宏愿
  • 曼荼罗品第二:详述建立曼荼罗坛场的方位布局、供养物品及观修次第
  • 画像品第三:规定观自在菩萨画像的法相特征与绘制仪轨
  • 第二画像品第四:补充画像仪轨细则及持诵真言法门

核心教义

播报
编辑
经中通过观自在菩萨右目放光化现妙女、手持青莲华说咒等密教象征,展现"即身成佛"的修行理念。重点阐释多罗菩萨陀罗尼法门,强调持诵"一髻罗剎陀罗尼"可速证成就,此咒被描述为多罗菩萨使者,具有破除魔障、增益福慧的特殊功效。经末记载法会现场出现大地震动、天女散华等瑞相,印证密法修持的殊胜性 [4]

版本流传

播报
编辑
该经在历史上存在三种版本形态 [1] [3] [5]
  1. 1.
    单行本:以《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为名独立流通
  2. 2.
    经品别行本:以《金刚顶经》第三十一品或第三十四卷形式存在
  3. 3.
    异名合刊本:与《观自在多罗菩萨经》合编流传
现代电子版自2015年起在起点中文网公版发布,保留传统分章结构,最新更新至第二章《曼荼罗品》(2015年12月7日),标注总字数5753字。同期平台还收录《大方广佛华严经》《佛说大方广十轮经》等密教典籍,形成数字化佛经集群 [2]

宗教地位

播报
编辑
作为密教观音部核心经典,该经系统构建了观自在菩萨的授记体系与密修仪轨。在《诸阿阇梨真言密教部类总录》中被归入"圣观音法"类别,与《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经》等共同构成观音信仰的密教诠释体系 [3] [5]。据统计,现存文殊师利相关密教经典中,有7种为佛陀亲说文殊法门,14种为文殊菩萨宣说教法,本经以其独特的观音菩萨授记内容,成为沟通文殊与观音两大菩萨法门的重要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