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佛教法

鎖定
佛教法,古印度時期佛教屬人法的總稱。形成於公元前6世紀。公元前3世紀後盛行於整個南亞次大陸,並逐漸向外傳播。主要淵源是“三藏”,此外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的岩石法亦為佛教法的重要淵源,但其中包含了一些世俗的內容。思想基礎是佛教教義。早期佛教教義是“四諦”説,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而佛教法就是對佛教教義的解釋和具體化,其中最重要的內容是五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統治時,把佛教定為國教,使佛教法成為居統治地位的法律,並開始在域外傳播。公元7世紀,印度教興起後,佛教在印度漸趨消亡,佛教法在印度也失去土壤,但在東南亞、東亞以及其他地區則流傳甚廣。 [1] 
中文名
佛教法
定    義
古印度時期佛教屬人法的總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