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佛教戲劇

鎖定
佛教戲劇,表演佛教內容、敍述佛教故事並展現人物衝突的一種宗教藝術形式。起源於天竺,主要吸收了古典梵劇的體例,又借鑑了古希臘戲劇的因素,形成了以佛教為內容,集歌、舞、賓白等表演形式於一體的綜合性戲劇藝術。
中文名
佛教戲劇
起    源
天竺
意    義
表演佛教內容、敍述佛教故事並展現人物衝突的一種宗教藝術形式。
佛教戲劇,表演佛教內容、敍述佛教故事並展現人物衝突的一種宗教藝術形式。起源於天竺,主要吸收了古典梵劇的體例,又借鑑了古希臘戲劇的因素,形成了以佛教為內容,集歌、舞、賓白等表演形式於一體的綜合性戲劇藝術。佛教十分重視戲劇表演的作用,如唐一行《大日經義釋》卷六雲:“一一歌詠,皆是真言;一一舞戲,無非密印。”佛教戲劇著錄於佛典的甚少,今之所見者,多散記於遊記、筆記及中國戲劇作品。漢文典籍中最早記載天竺佛教戲劇情況的是東晉名僧法顯所著的長篇遊記《佛國記》。據載,法顯於天竺摩頭羅國“安居”一月後的大法會上,觀看了表演舍利弗、大目連、大迦葉等“詣佛求出家”故事的三個佛教戲劇。又唐義淨《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載有“戒日王取乘雲菩薩以身代龍之事”的戲劇《龍喜記》。天竺、西域佛教戲劇在中國史書中多歸入“雜戲”。《隋書·音樂志上》謂:“大抵散樂、雜戲多幻術,皆出西域。”鄭樵《通志》著錄《梵竺四曲》為:《舍利弗》、《摩多樓子(目犍連)》、《法壽樂》、《阿那瑰》。《舍利弗》中有李白詞,《摩多樓子》中有李白、李賀詞。1923年,德國人呂德在中國新疆吐魯番發現三本佛教戲劇殘本,其中《舍利補特羅婆羅加蘭拿》為九幕劇,殘卷僅存最後兩幕,主要表現舍利弗與目犍連皈依佛陀的故事。另一本是關於彌勒會見釋迦牟尼的故事,劇目為《彌勒會見記》,該劇已發現有焉耆文(吐火羅文甲種)、回鶻文(古維吾爾文,哈密寫本)本,其中回鶻文本是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戲劇劇本。隋唐時期西域的佛教戲劇劇目主要有《蘇莫遮戲》。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四一:“蘇莫遮,西戎胡語也,正雲颯磨遮。此戲本出西龜茲國,至今猶有此曲,此國渾脱、大面、撥頭之類也。或作獸面,或像鬼神,假作種種面具形狀,以泥水沾灑行人,或持羂索搭鈎,捉人為戲。每年七月初,公行此戲,七日乃停。”戲名“蘇莫”乃天竺、波斯共同尊奉之神,故該戲源出於天竺或波斯。流傳至西域,增加了戲劇人物假面具的表演。中國明清以後戲劇中的臉譜之刻畫似與此有密切關係。漢地佛教戲劇主要有《蘭陵王》,該戲故事原為中原所有,然吸收了天竺、西域戲劇中“大面”(木刻之面具)的表演形式。宋元以後,佛教戲劇大都中國化了。主要劇目有:(1)表演佛經故事的《釋迦佛雙林坐化》、《天中天》、《天女散花》、《摩登伽女》、《勸善金科》、《香山記》、《海潮音》、《目連救母勸善記》等。其中,目連戲在北宋時就有,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載,北宋後期,“構肆樂人,自過七夕,便搬《目連救母》雜劇,直至十五日止”。明代鄭之珍的傳奇《目連救母行孝戲文》達一百零二出,規模宏大,流傳甚廣。觀音戲在明代甚為流行,傳奇有張大復的《海潮音》、羅懋登的《香山記》,雜劇有《魚兒佛》等,觀音菩薩由天竺的男性形象轉變為符合中國百姓審美趣味的女性形象,故事內容也完全中國化了。(2)宣揚因果輪迴的雜劇有《玉簫女再世姻緣》、《東窗事犯》,傳奇有《三世記》、《雙修記》、《情不斷》、《醒世魔》、《紅蓮案》、《盂蘭夢》等。(3)演述名僧故事的雜劇有《西遊記》、《石頭和尚草菴歌》、《花間四友東坡夢》、《志公和尚問啞禪》,傳奇有《醉菩提》、《昇平寶筏》、《歸元鏡》等。其中,演名僧濟公和尚的戲最多,如摺子戲《伏虎》、《醒妓》、《當酒》等,也最受百姓的喜愛;演禪宗初祖菩提達摩的戲也較有影響,明末阮大鋮的傳奇《牟尼合》、清張鳳翼的傳奇《祝髮記》、張中和的傳奇《西來記》、楊潮觀的雜劇《大葱嶺只履西歸》等,常演不衰。斯里蘭卡、日本、朝鮮、韓國等國也有本國化的佛教戲劇,其中以斯里蘭卡的《瑪納梅》最為著名。 [1] 
參考資料
  • 1.    任繼愈主編.《佛教大辭典》: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第66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