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佛手散

(中醫術語)

鎖定
中醫藥方,又稱“歸芎湯”,主治產後血虛勞倦,盜汗,多困少力,咳嗽。
中文名
佛手散
類    型
中醫藥方
主    治
血虛勞倦,盜汗,多困少力,咳嗽
組    成
當歸二兩或三兩 川芎一兩

佛手散佛手散---《刪補名醫方論》

佛手散組成

當歸二兩或三兩 川芎一兩

佛手散主治

治妊娠胎動下血,或因傷動,子死腹中,下血疼痛,口襟欲死,服此探之,不損則痛止,已損則立下,又橫生倒生,交骨不開,產後血暈昏亂,崩中金瘡,去血過多等證。

佛手散原注

命名不曰歸芎而曰佛手者,謂此方治婦人胎前產後諸疾,如佛手之神妙也,當歸川芎為血分之主藥,性温而味甘辛,以温能和血,甘能補血,辛能散血也,古人俱必以當歸君川芎或一倍或再倍者,蓋以川芎辛竄,捷於升散過則傷氣,故寇宗曰:不可單服久服,亦此義也,然施之於氣鬱血凝,無不奏效,故用以佐當歸而收血病之功,使瘀去新生,血各有所歸,血既有所歸,則血安其部,而諸血病癒矣,至妊娠胎動,胎傷下血,非血壅胎傷,即血亂妄下,服此以探之,血亂胎未動者,血順則痛止,血壅胎未損者,血行痛止,則胎因之而安也,已動已損者,血得順行,則胎亦因之而順下也,橫生倒生,因用力太早或誤服催生之藥,致氣逆血亂亦用此以調之,產後崩中金瘡,亡血昏冒,亦用此以補之,子死腹中,腹痛欲死,亦用此以逐之,以上諸病,皆血病而氣不虛者也,若夫氣虛難產,產後血脱,唇面黃白,少氣煩亂,動則昏冒,若誤與此,反致立敗,則必倍加人蔘,速固無形之氣以救有形之血也,至於交骨難開,加龜版梳髮下輸陰道,寒加薑桂,熱加黃耆,汗加桂枝,搐加荊穗,又當以意消息,加減可也。

佛手散用法

以上銼粗末合均每服五錢,水一盞,煎八分,熱服,未效再服。加敗龜版一具,梳髮一團,名【開骨散】。

佛手散佛手散---《婦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一

佛手散組成

當歸1兩,川芎1兩,黃耆1兩,北柴胡1分,前胡1分。

佛手散主治

產後血虛勞倦,盜汗,多困少力,咳嗽。

佛手散用法

上藥(左口右父)咀每服3錢,水1大盞,桃、柳枝各3寸,棗子、烏梅各1個,生薑3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如有痰,去烏梅。

佛手散佛手散---《古今醫鑑》卷十二

佛手散組成

當歸2錢,川芎4錢,益母草5錢。

佛手散主治

妊娠6-7個月,因事築(石蓋)着胎,或子死腹中,惡露下,痛不已,口噤欲絕。用此探之,若不損則痛止,子母俱安,若胎損,即便逐下。

佛手散用法

上銼1劑。水1盞,入酒1盞,再煎1沸,温服;如人行5裏,再進1服。

佛手散佛手散---《醫方類聚》卷七十

注:《醫方類聚》卷七十引《煙霞聖效方》

佛手散組成

漢防己、草龍膽、川芎、當歸、黃連各等分。

佛手散主治

眼暴發如10日痛者。

佛手散用法

上銼細。每服5錢,水、酒各1盞,浸1日,同煎5-7分,去滓熱服,臨時加減。

佛手散佛手散---《普濟方》卷七十四

注:《普濟方》卷七十四引《衞生寶鑑》

佛手散組成

乳香(炒)2錢,焰消2錢,青黛2錢。

佛手散主治

眼腫痛。

佛手散用法

口中含水,鼻內㗜之。

佛手散佛手散---《普濟方》卷二七二

佛手散組成

米殼4兩,人蔘6分半,川芎6分半,陳皮6分半,沒藥2錢半,乳香2錢半,麻黃1兩,當歸1兩,甘草半兩。

佛手散主治

諸瘡痛不可忍。

佛手散用法

上為粗末。每服3錢,水煎服。

佛手散佛手散---《聖濟總錄》卷一六九

佛手散組成

天南星1枚(重1兩者,用新薄荷1束搗碎同水浸7日7夜,取出切作片子,曬乾),丹砂(研)半錢,蜈蚣(赤足,全者)1枚,膩粉(炒,研)2錢匕。

佛手散主治

小兒急驚。

佛手散用法

上為散。每服1字匕,薄荷熟水調下。1歲以上,漸加至半錢匕。欲作丸,用棗肉為丸,如萊菔子大。1歲 10丸;1歲以上,加至15丸,亦用薄荷熟水送下。

佛手散佛手散---《丹溪心法附餘》卷十

佛手散組成

薄荷2兩,盆消1兩,甘草7錢,桔梗5錢,蒲黃5錢,青黛3錢。

佛手散主治

咽喉腫痛生瘡,風熱喉痹腫塞。

佛手散用法

上為細末。每用少許,幹摻,又用竹管吹咽喉內噙化,時時用之。

佛手散佛手散---《醫方類聚》卷一九二

注:《醫方類聚》卷一九二引《施圓端效方》

佛手散組成

黃丹(炒黃)2錢,豆粉(炒黃)2兩。

佛手散主治

濕疳瘡癬,癢痛皮爛。

佛手散用法

上為末。清油調掃瘡上,後摻如聖散。

佛手散佛手散---《御藥院方》卷十

佛手散組成

黃柏1兩,大黃1兩,甘草半兩,樸消3兩,粟米粉3兩。

佛手散主治

一切腫毒。

佛手散用法

上為末。每用水調如膏,塗於患處。

佛手散佛手散---《魏氏家藏方》卷十

佛手散組成

白龍骨(煅,別研)1錢半,晉礬(枯)1錢半,烏賊骨1錢半,赤石脂(煅,別研)1錢半,牡蠣(煅,別研)1錢半,地榆1錢半,幹柏葉1錢半,續斷1錢半,阿膠(炒)1錢半,乾薑(炮,洗)1錢半,芍藥1錢半,木香(炮)1錢,檳榔1錢,甘草(炙)、幹茜半錢,當歸2錢(去蘆,酒浸),棕櫚灰半兩。

佛手散主治

婦人血下過多。

佛手散用法

上為細末。空心、日午温酒或陳米飲調下。

佛手散佛手散---《雞峯》卷二十一

佛手散組成

龍腦2錢,薄荷2錢,百藥煎2錢,硼砂2錢,牙消2錢,甘草4錢,青黛4錢,馬勃半兩,樸消半兩,桔梗1兩,白殭蠶半兩(端直,瓦熔)。

佛手散主治

咽喉腫痛、赤口瘡。

佛手散用法

上為細末。每用於摻之。1日3-5次。

佛手散佛手散---《楊氏家藏方》卷十二

佛手散組成

漢防已4兩,苦蔘4兩,大黃(生用)3兩,白蘞3兩,藿香葉(去土)2兩,黃芩2兩,凌霄花1兩半,甘草(生用)1兩半。

佛手散主治

風濕毒氣,結搏腠理,氣血壅盛,欲成癰腫;及手足諸風,癢痛妨悶;及風氣結核,遊走上行;或久新痔疾,疼痛不止。

佛手散用法

上為細末。每用3錢,沸湯泡,通手淋洗。

佛手散佛手散---《百一》卷十

佛手散組成

盆消1兩(研),白殭蠶半兩(去絲),青黛1錢(研),甘草2錢半(生)。

佛手散主治

纏喉風。

佛手散用法

上為細末。以少許摻喉中,如閉甚,以竹管吹入,尋常咽喉間不快亦可用。

佛手散佛手散---《跌損妙方》

佛手散組成

當歸、生地、川芎、白芍、荊芥、防風、鈎藤、大茴、木瓜、五加皮、白芷、紫荊皮、羌活、檳榔、杜仲、故紙、五靈脂、威靈仙、乳香、沒藥、烏藥、自然銅、牛膝、南星。

佛手散主治

全身跌打損傷

佛手散用法

上為散。用好酒1壇,絹袋盛浸3-5日,隨量飲,不拘時。7日見功。

佛手散佛手散---《普濟方》卷三一

佛手散組成

人中白5錢(鐵上炒),輕粉半錢,麝香1字。

佛手散主治

男子、婦人下疳瘡。

佛手散用法

上為細末。口含鹽水洗淨瘡,揾幹貼之。如鼻血不止,口含水,鼻內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