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廣東省轄地級市、
[1]
特大城市,
[101]
是國務院確定的中國重要的製造業基地、珠三角地區西翼經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
[6]
。行政區劃面積3797.72平方千米。
[98]
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5個區。截至2021年末,佛山市常住人口為961.26萬人。
[148]
佛山地處廣東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腹地,位於東經113°06',北緯23°02',屬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氣候温和,雨量充沛。佛山毗鄰港澳、東接廣州、南鄰中山,與廣州共同構成“廣佛都市圈”,大力推進廣佛同城化合作,打造國際大都市區。與中山共同構成“中佛同城”。
[149]
與江門共同構建“江佛一家”。
[150]
佛山是粵港澳大灣區、珠江—西江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城市,“廣佛肇經濟圈”、“廣州都市圈”城市之一,全國民營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在廣東省經濟發展中處於領先地位。
[5]
[143]
佛山歷史沿革
編輯新石器時代,佛山先民就以漁耕和製陶開創原始文明。佛山市區域在先秦時期屬南越。秦漢時期,佛山市區域主要屬南海郡番禺縣,隋朝後至明朝主要屬南海縣(隋撤南海郡,以原南海郡治番禺縣改置南海縣)。明朝後佛山市區域分屬南海縣,順德縣,三水縣,高明縣,其中市中心為天下四大聚之一、四大名鎮之一、也是南海縣內一大重鎮。
年代 | 佛山市政區沿革 | 城區中心沿革 |
---|---|---|
春秋戰國 | 地屬於百越之地。 | 市區屬於南越。 |
秦朝 | 現禪城、南海、順德、三水之地屬南海郡番禺縣;高明屬高要縣。 | 秦統一嶺南後,市區隸屬南海郡番禺縣。 |
漢 | 現禪城、南海、順德、三水之地屬南海郡番禺縣;高明屬高要縣。 | |
三國 | 現禪城、南海、順德、三水之地屬南海郡番禺縣;高明屬高要縣。 | |
晉 | 禪城稱“季華鄉”,與南海、順德、三水之地屬南海郡番禺縣;高明屬高要縣。 | 市區稱季華鄉。屬南海郡番禺縣。 |
隋 | 開皇十年(590年),番禺縣改置南海縣,以繼承南海郡之名,即今南海區。三水、禪城、順德屬南海縣。 | |
唐 | - | |
五代十國 | 南海縣分出常康、咸寧二縣,現佛山禪城、順德地屬咸寧縣,三水地屬不詳。 | |
宋 | 常康、咸寧縣撤銷。禪城、順德、三水之地與番禺縣、四會縣併入南海縣。開寶六年,復分置四會縣。仁宗皇祜三年(1051年),復分置番禺縣。 | |
元 | - | |
明 | ||
清 | - | |
民國 | 祖廟街道仍稱佛山,曾先後改設佛山鎮、佛山市、佛山鎮、南海縣特別區。改佛山市期間一度從南海縣分出,後復歸南海縣。南海縣自此以佛山為縣城。 | 民國10年(1921年)廣州正式建市,原南海縣內捕屬區域,即廣州城西半部及西關劃入新成立的廣州市。 民國14年,在廣州的國民政府確定佛山從南海縣分出,成立佛山市,設立佛山市政廳,直屬於廣東省政府管轄。 民國16年,國民政府撤銷了佛山市建制,重新把佛山劃為南海縣屬的一個鎮,在縣內仍稱佛山市。 民國26年(1937年),南海縣署再從廣州遷至佛山福寧路黃祥華生祠,從此以佛山為縣城。 民國30年佛山列為南海縣署直屬的“佛山特別區”。民國35年9月1日,南海縣政府以民治2116號訓令,批准佛山3鎮(汾文、富福、佛山)合併,重組佛山鎮。 |
建國後 | 1954年6月,中共粵中區黨委、粵中行署由江門市遷入佛山市大福路10號(即今佛山市政府機關大院)。粵中行署轄24縣(中山、順德、南海、三水、番禺、東莞、寶安、增城、博羅、龍門、珠海、新會、高明、鶴山、封開、懷集、高要、廣寧、四會、新興、羅定、雲浮、鬱南、德慶),1市(石岐)和2省轄市(江門、佛山)。 1956年2月,粵中行署改制,成立中共佛山地委、佛山專區,因駐地佛山市得名,轄13縣(中山、珠海、番禺、順德、南海、三水、新會、鶴山、高明、台山、開平、恩平、花縣),1市(石岐)和 2 省轄市(佛山、江門)。 1958年佛山、江門改縣級市,由佛山專區領導。 1958年11月至1959年1月,佛山專區曾改稱廣州專區。 1959年1月,專區複名“佛山專區”。 1970年,佛山專區更名為佛山地區,佛山、江門改為縣級市。佛山地區轄南海、順德、三水、高鶴、台山、恩平、番禺、中山、珠海、新會、開平、斗門12縣和佛山、江門兩市。 1980年1月,佛山地區革命委員會改設佛山地區行政公署,轄中山、斗門、順德、南海、三水、高鶴、新會、台山、開平、恩平10個縣和佛山、江門2個市。 | 1949年10月15日,佛山解放,國民黨統治宣告結束。10月29日,廣東省軍事管制委員會佛山分會成立,佛山設市建制,成立佛山市人民政府,屬軍管會管轄。 1950年1月12日,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佛山升為地級市,由廣東省人民政府和珠江專署(1950年3月成立)實行雙重領導。同年3月21日,佛山宣告結束軍管。 1950年7月20日,佛山重新劃歸南海縣管轄,稱“南海縣佛山鎮”,佛山市政府改為佛山鎮公所。 1951年1月12日,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1951)政行字第7號文批准,佛山改鎮設市,因當時歷史條件所限,至1951年6月間,佛山仍在籌備建市階段,對外仍稱“南海縣佛山鎮”。直至1951年6月26日,佛山市各界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召開,正式公佈佛山改鎮建市,成立佛山市人民政府。 1955年5月27~31日,佛山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選舉產生“佛山市人民委員會”(簡稱“市人委”,下同)。 1966年,佛山升為地級市,由廣東省、佛山專區實行雙重領導。同年6月,“文化大革命”開始。1967年3月25日,佛山市實行軍事管制,成立“佛山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取代了市人委的職能。 1968年2月9日,佛山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成立“佛山市革命委員會籌備組”,3月4日,經廣東省革命委員會批准,“佛山市革命委員會”宣佈成立,對外掛牌。 1970年,佛山改為縣級市,由佛山地區領導。 1980年8月28日,佛山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經中共廣東省委和省人民政府批准,改“佛山市革命委員會”為“佛山市人民政府”。 |
1983年6月1日,撤銷佛山地區,原佛山地區與佛山市合併為現佛山市,實行市領導縣體制,市府駐在原地區行署,轄南海、順德、三水、高明、中山等5縣市劃歸佛山市管轄。 |
- 地名由來
“佛山”來源
佛山古稱“季華鄉”。據明清資料可知,初期季華鄉包括今祖廟街道、石灣街道、桂城街道、北滘鎮、樂從鎮、陳村鎮。東晉隆安二年(公元398年),罽賓國(現克什米爾)的三藏法師達毗耶舍攜兩尊銅佛像此地,在塔坡崗上(即今塔坡街)建佛寺,弘傳佛教。他回國後,寺宇相繼倒塌,又變成了一片崗地
[12]
。
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某日,塔坡崗上異彩四射,鄉人奔走相告。於是便齊聚起來,在塔坡崗上發掘,竟掘出三尊銅佛像,搬開佛像,便有一股清泉湧出。根據碑文記載,方知東晉時曾有罽賓國僧人在此建寺、講經,弘傳佛教。鄉人即建井取水,在塔坡崗上覆建寺廟,供奉三尊銅佛,並認定這是“佛家之山”,於是,便將季華鄉改名為“佛山”
[12]
。
“忠義鄉”來源
明代正統年間,廣東洪水為患,農田失收,朝廷賦税不減,終於釀成1449年爆發的黃蕭養起義。景泰元年(1450)二月,明將董興率軍隊至,黃蕭養兵敗被擒,起義失敗,佛山城圍立解。景泰二年(1451),皇帝論功賞賜,封冼灝通等二十二人為“忠義官”,建“忠義流芳祠”,佛山賜名“忠義鄉”,祖廟敕封為“靈應祠”,永享春秋崇祀
[13]
。
佛山行政區劃
編輯佛山區劃沿革
佛山新景(41張)
1951年6月26日,佛山鎮改鎮為市。
1954年6月,中共粵中區黨委、粵中行署由江門市遷入佛山市大福路10號。粵中行署轄24縣(中山、順德、南海、三水、番禺、東莞、寶安、增城、博羅、龍門、珠海、新會、高明、鶴山、封開、懷集、高要、廣寧、四會、新興、羅定、雲浮、鬱南、德慶),1市(石岐)和2省轄市(江門、佛山)。
1956年2月,成立中共佛山地委、佛山專區,轄13縣(中山、珠海、番禺、順德、南海、三水、新會、鶴山、高明、台山、開平、恩平、花縣),1市(石岐)和 2 省轄市(佛山、江門)。
1958年佛山、江門改縣級市,由佛山專區領導。
1958年11月至1959年1月,佛山專區曾改稱廣州專區。
1970年,佛山專區更名為佛山地區,佛山、江門改為縣級市。佛山地區轄南海、順德、三水、高鶴、台山、恩平、番禺、中山、珠海、新會、開平、斗門12縣和佛山、江門兩市。
1983年,撤銷佛山地區,原佛山地區和佛山市合併成立新的地級佛山市,佛山市轄中山、南海、順德、高明、三水5縣。
1984年6月,佛山市轄汾江區(1986年易名為城區)、石灣區、南海、順德、高明、三水縣,代管中山市。
1992-1994年,順德、南海、三水、高明先後撤縣設市(縣級),由佛山代管。
2002年12月國務院批覆同意撤銷原佛山轄區的城區、石灣區以及縣級南海市、順德市、三水市和高明市,同意設立佛山市禪城區、南海區、順德區、三水區和高明區五個區。
佛山區劃詳情
區劃 | 面積(平方千米) | 人口(人) | 郵編 | 行政代碼 | 政府駐地 |
---|---|---|---|---|---|
154 | 1,101,077 | 528000 | 440604 | 石灣鎮街道嶺南大道 | |
1,074 | 2,588,844 | 528200 | 440605 | 桂城街道南海大道 | |
806 | 2,461,701 | 528300 | 440606 | 大良街道德民路 | |
874 | 622,645 | 528100 | 440607 | 西南街道人民三路139號 | |
960 | 420,044 | 528500 | 440608 | 荷城街道文匯路 | |
注: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止到2016年10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7)》,人口截止2008年底。 |
佛山地理環境
編輯佛山位置境域
佛山氣候
佛山氣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如春,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温23.2°C,自古就是富饒的魚米之鄉。
佛山水文
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及其支流貫穿佛山全境,屬典型的三角洲河網地區。
[18-20]
佛山人口
編輯根據2010年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佛山常住人口為7194311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533788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856423人,增長34.78%。年平均增長率為3.03%。其中,男性人口為3875041人,佔53.86%;女性人口為3319270人,佔46.14%。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16.74。0-14歲人口為852619人,佔11.85%;15-64歲人口為5968913人,佔82.97%;65歲及以上人口為372779人,佔5.18%。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佛山市常住人口為9498863人。
[96]
是我國14個特大城市之一。
[102]
全市常住人口與 2010 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 7194311 人相比,十年共增加 2304552 人,增長 32.03%,年平均增長率為2.82%。
[99]
全市共有家庭户3326970 户,集體户 448801 户,家庭户人口為 8021857 人,集體户人口為 1477006 人。平均每個家庭户的人口為 2.41 人,比 2010 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 2.85 人減少 0.44 人。
[99]
2021年末,佛山市常住人口961.26萬人,比2020年末增加9.38萬人,增長0.99%。2021年末户籍人口484.13 萬人,出生率11.53‰,死亡率5.25‰;自然增長率6.28‰。
[148]
佛山政治
編輯中共佛山市委 | 書記 | 鄭軻
[94]
|
副書記 | 白濤、徐曉霞 | |
常委 | ||
佛山市人大常委會 | 主任 | 胡鈦
[114]
|
副主任 | ||
佛山市人民政府 | 市長 | |
副市長 | ||
政協佛山市委員會 | 主席 | |
副主席 | ||
佛山經濟
編輯佛山綜述
唐宋年間,佛山的手工業、商業和文化已十分繁榮。明清時,更是發展成商賈雲集、工商業發達的嶺南重鎮,與北京、漢口、蘇州並稱“天下四聚”,與湖北的漢口鎮、江西的景德鎮、河南的朱仙鎮並稱中國四大名鎮,陶瓷、紡織、鑄造、醫藥四大行業鼎盛南國。清末,佛山得風氣之先,成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源地之一,先後誕生了中國第一家新式繅絲廠和第一家火柴廠,並建立了“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竹嘴廠”
[19]
。佛山獅頭、佛山扎獅和佛山燈色工藝名揚海外,中國南獅在廣東,佛山是南獅的發源地,有“獅王之王”之美譽。佛山的鑄造業始於西漢,到明代佛山的鑄造技術已達相當高的水平,成為南中國冶煉中心,以至“佛山之冶遍天下”。
[28]
2006年最後一次全國縣級綜合競爭力排名中,佛山參評的四個區全部進入百強縣前40名,其中作為廣東“四小虎”的順德、南海位列第2和第5位,與三水一起包攬廣東省8個百強縣中的前三名。2017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排第21位。
[29]
2017年全市生產總值9549.60億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5.92億元,增長1.9%;第二產業增加值5570.18億元,增長8.2%;第三產業增加值3833.49億元,增長9.1%。
[21]
在《廣東省沿海經濟帶綜合發展規劃(2017-2030年)》中,佛山被定為地區性中心。
[30]
2018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9935.88億元,比上年增長6.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4.45億元,增長5.8%;第二產業增加值5614.00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4177.43億元,增長6.6%。在第三產業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5.1%,批發和零售業增長5.3%,住宿和餐飲業增長3.8%,金融業增長3.6%,房地產業下降2.3%,其他服務業增長13.8%。三次產業結構為1.5:56.5:42.0。現代服務業增加值2496.25億元,增長7.6%。民營經濟增加值6209.95億元,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2.5%。
[22]
2019年,佛山市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總量為10751.02億元,比上年增長6.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6.92億元,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6044.62億元,增長6.3%,第三產業增加值4549.48億元,增長8.1%。
[31]
佛山第一產業
佛山運用現代工業生產理念和科技手段,推動傳統農業向觀光、生態、都市、外匯農業轉變。2013年,佛山有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2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1家,省級以上農業標準化示範區11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116個,綠色食品8個,獲農業類省名牌產品29個。順德區是“中國鰻魚之鄉”,高明區“合水粉葛”和三水區“樂平雪梨瓜”成為國家地理保護標誌。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架構基本形成,國通物流是全國農業保税項目、全國供港澳農產品中轉處理中心。
2018年,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2.42萬畝,比上年增長17.4%;蔬菜種植面積48.84萬畝,增長5.9%;經濟作物播種面積17.62萬畝,增長16.2%。全年糧食產量4.28萬噸,比上年增長15.1%;蔬菜產量83.22萬噸,增長4.4%;水果產量4.27萬噸,下降0.8%。5全年肉類總產量19.20萬噸,比上年下降3.5%。其中豬肉產量8.98萬噸,下降8.6%;禽肉產量10.18萬噸,增長1.6%。全年水產品產量67.51萬噸,增長4.9%。全年三鳥飼養量7506.71萬隻,下降1.0%;生豬飼養174.33萬頭,下降11.2%。
[22]
佛山第二產業
佛山的經濟發展格局已由十大行業作支撐成為主要經濟支柱,包括:家用電器、光機電一體化、電子信息及裝備製造、陶瓷及其它建材、紡織服裝、金屬材料加工與製品、塑料製品、化工及醫藥、食品飲料、家居用品製造。十大行業產值佔工業總產值80%以上。
佛山是一個以工業為主導、三大產業協調發展的製造業名城,“佛山製造”享譽海內外。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發展,形成了家用電器、機械裝備、金屬材料加工及製品、陶瓷建材、紡織服裝、電子信息、食品飲料、塑料製品、精細化工及醫藥、家居用品製造等十大優勢行業。
民營經濟是佛山經濟的重要力量,是佛山區別於其他城市的主要特徵和優勢所在。佛山出台了一系列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的政策措施,禪城區實施“醒獅計劃”、南海區實施“雄鷹計劃”、順德區實施“龍騰計劃”,從政策、資金、資源和服務等方面為企業提供良好發展環境。
佛山共有國家級、省級特色產業基地35個,國家級產業集羣升級示範區3個,省級產業集羣升級示範區9個,中國產業名都、名鎮41個,省級專業鎮34個。佛山正加快建設“3+9”特色產業基地,全力打造“白色家電之都”、“平板液晶顯示產業基地”、“陶瓷之都”。
2018年,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1%。規模以上工業(以下口徑相同)增加值增長6.3%。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0.5%,民營企業增長7.1%,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增長5.4%,股份制企業增長7.0%,集體企業下降10.1%,股份合作制企業增長22.0%。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7.9%,重工業增長4.9%。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增長7.9%,中型企業增長6.8%,小微型企業增長4.1%。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7%。其中醫藥製造業增長20.1%,醫療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增長6.8%,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下降2.2%,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下降3.0%。先進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4%。其中先進裝備製造業增長10.3%,石油化工產業增長4.5%,先進輕紡製造業增長8.1%,新材料製造業增長3.8%,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增長18.4%,高端電子信息製造業下降1.2%。優勢傳統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1%。其中紡織服裝業增長7.0%,食品飲料業增長8.4%,傢俱製造業增長10.2%,建築材料7增長6.8%,金屬製品業增長5.7%,家用電力器具製造業增長8.5%。工業經濟效益有所提高。資產貢獻率17.62%,資本保值增值率109.17%,資產負債率54.12%,流動資產週轉次數3.08次,成本費用利潤率7.94%,產品銷售率97.0%。實現利潤總額增長5.9%。
[22]
佛山第三產業
佛山是珠三角經濟區重要的商貿中心之一,全國流通領域物流示範城市,擁有一批投資規模大、輻射能力強的物流交易配送中心。易運物流市場、三山國際物流園於2008年建成運營,華南國際採購與區域物流中心項目一期、中國-新加坡(佛山)現代物流工業園項目正加緊建設。2003年至今,佛山成功舉辦了七屆“佛山(國際)物流合作洽談會”,共簽約項目625個,簽約金額1732億元。
依託優勢產業積極發展總部經濟,已有美的電器、萬和集團、東鵬陶瓷、錫山傢俱等一批知名企業在佛山設立總部大樓,中國陶瓷產業總部基地建成運營。2010年,海爾華南總部、世紀互聯雲計算南中國總部基地、神州數碼數字城市(華南區)總部基地等項目落户佛山。
佛山是中國六個品牌之都之一,國家商標戰略實施示範城市、中國品牌經濟城市,全市現有中國馳名商標46件、中國名牌產品65個,參與研製國家及行業標準673個。知名企業有:佛塑集團、佛山照明、歐司朗照明、佛山陶瓷、普立華照相機、海天調味品、華新包裝、鷹牌陶瓷、東鵬陶瓷、科龍電器、美的電器、格蘭仕電器、志高空調、萬家樂熱水器、健力寶飲料、好幫手汽車電子、溢達紡織、華潤塗料、佛山日豐、碧桂園地產、李寧運動服飾、聯邦.高登等。
2018年,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5.6%。其中項目投資下降17.3%,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38.9%。基礎設施投資下降21.3%,佔全部固定資產投資比重14.8%。民間投資增長18.0%,佔全部固定資產投資比重75.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80.2%;第二產業投資下降13.3%,其中工業投資下降13.2%,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8.5%,裝備製造業投資下降3.7%;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5.5%。分行業看,農、林、牧、漁業比上年下降79.5%;製造業下降14.9%;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3.6%;批發和零售業下降30.3%;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下降38.1%;信息9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6.6%;房地產業增長36.6%;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8.6%;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下降13.1%;教育增長26.3%;衞生和社會工作下降47.4%;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增長86.5%。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增長38.9%。其中住宅投資增長45.0%。商品房施工面積增長9.4%,其中商品住宅增長12.8%。商品房竣工面積下降17.5%。
[22]
佛山交通運輸
編輯佛山公路
名稱 | 級別 | 所屬區域 | 名稱 | 級別 | 所屬區域 |
---|---|---|---|---|---|
佛山鴻運客運站 | 市級 | 禪城區祖廟街道 | 佛山西樵客運站 | 鎮級 | 南海區西樵鎮 |
佛山城巴總站 | 區級 | 禪城區祖廟街道 | 佛山逕口客運站 | 三水區南山鎮 | |
佛山南海客運站 | 南海區桂城街道 | 佛山白坭客運站 | 三水區白坭鎮 | ||
佛山順德客運站 | 順德區大良街道 | 佛山樂平金四季客運站 | 三水區樂平鎮 | ||
佛山高明客運站 | 高明區荷城街道 | 佛山蘆苞客運站 | 三水區蘆苞鎮 | ||
佛山三水客運站 | 三水區西南街道 | 佛山大塘客運站 | 三水區大塘鎮 | ||
佛山大瀝客運站 | 鎮級 | 南海區大瀝鎮 | - | - | - |
佛山鐵路
線路名稱 | 設有站點 | 線路長度 | 線路標準 | 時速 | 動工日期 |
---|---|---|---|---|---|
577.1km | 雙線I級 | 250km/h | 2008年11月9日 | ||
貴廣高鐵 | 佛山西站、三水南站 | 857.0km | 雙線I級 | 300km/h | 2008年10月13日 |
佛山水運
佛山航空
佛山公共交通
- 地鐵
佛山地鐵票價:0至4千米為2元,每增加4千米加1元,12至24千米每增加6千米增加1元,24千米後,每增加8千米增加1元。
興建地鐵2號線、地鐵3號線的規劃已獲國務院審批通過,兩項目總投資498.1億元。兩條線路沿途的車站位置已基本確定,其中,2021年12月28日,佛山地鐵2號線開通運營。
[118]
- 公共汽車
佛山市內公共汽車公司主要是粵運公交、佛廣交通、順德公交、新力公交、恆通公司、鴻運公交、宏明公交、廣明公交、三水運發公交、國鴻公交。票價在2至16元不等。
- 出租車
佛山市內有多家出租車公司,其中主要有佛汽集團公司、順安達、新協力、佛廣交通等,而價格則皆為8元起表2千米內8元。12千米內2.8元一千米。12千米後4.2元一千米。
- 公共自行車
佛山市已擁有完善的公共自行車租借系統,並在市內設有多個站點。現分為禪城、桂城與順德大良等若干個不同的系統,可實現通借通還。
佛山社會事業
編輯佛山教育事業
2019年末共有普通高等學校 13 所,全年招生 4.82 萬人,在校學生 12.99 萬人;普通高中 60 所,招生 4.21 萬人,在校學生 12.07萬人;初中 152 所,招生 8.36 萬人,在校學生 23.56 萬人;小學 417 所,招生 11.75 萬人,在校學生 61.66 萬人;幼兒園 101615所,招生 11.33 萬人,在園幼兒 31.85 萬人。學齡兒童入園率100%,小學畢業升學率 100%,初中畢業升學率 99.57%,普通高中畢業升學率 97.79%。
[32]
類別 | 學校列表 | ||
小學 | 佛山市第七小學 | ||
佛山市第十二小學 | 佛山市第二十四小學 | ||
佛山市第二十五小學 | 鴻業小學 | ||
佛山市第三十三小學 | 冠華小學 | ||
佛山市第五小學 | |||
- | |||
中學 | |||
南海實驗中學 | |||
榮山中學 | |||
佛山市第十二中學 | |||
佛山市禪城實驗高級中學 | |||
高明一中 | |||
高校 | 本科院校 | ||
佛山科技學院 | - | ||
專科院校 | |||
佛山科學技術
佛山作為中科院與廣東省全面戰略合作重點示範市,積極開展與中科院的戰略合作,共建中科院佛山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已建成6個專業中心和3個創新平台,開展合作項目313項。啓動“中國南方智谷”建設,已有廣東西安交通大學研究院等10個科研項目簽約入駐。
2019年末共有各級工程中心 3079 家,其中省級工程中心預計為800 家,市級工程中心 1123 家。高新技術企業預計為 4873 家。新增省級工程中心預計為 90 家。全年獲省級科學技術獎勵 17 項。全年發明專利申請量 16887 件,授權量 4582 件。新增中國馳名商標 2 件。
[32]
佛山文化事業
2019年末共有文化館6間,博物館(含民辦博物館)23 間,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 62 所。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 6 所,公共圖書館圖書總藏量 1140.99 萬冊。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 100%,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 100%。
[32]
佛山體育事業
佛山是聞名的“武術之鄉”,是中國南派武術的主要發源地。明初,佛山武術已相當普及。清末民初,佛山武術流派紛呈,湧現出一批有國際影響的武術名家和武術組織,並通過各種途徑走向世界,世界上廣泛流行的蔡李佛拳、洪拳、詠春拳等不少拳種和流派其根都在佛山,著名武術大師黃飛鴻,詠春宗師梁贊、葉問,影視武打明星李小龍等祖籍及師承亦在佛山。2004年,佛山被授予“武術之城”稱號。
[28]
[35]
2019年末共有體育運動場地面積 1997.72 萬平方米,人均體育運動面積 2.53 平方米。全年佛山市運動員參加國際比賽13次,獲獎牌 38 枚;參加國內單項比賽 70 次,獲獎牌264枚。
[32]
佛山醫療衞生
2019年末共有衞生機構 2097 個,其中醫院 127 個,婦幼保健院4 個,衞生院 6 個。衞生機構實有病牀 38085 張,每千常住人口實有病牀數 4.67 張。各類衞生技術人員 58215 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 20937人。每千常住人口擁有執業醫師(助理)2.57 人。
[32]
佛山通信傳媒
佛山第一份報紙《汾江日報》關於佛山歷史上的第一家報紙,1929年國民黨南海縣政府所編《南海縣政季報》第一期曾作如此記載:“人口十餘萬,百鄉環繞,工商薈萃之佛山市鎮,既無一日報,以為地方之喉舌……有志之士憂之。民元(1912年),乃有邑人梁憲廷氏辦汾江日報。”從1918年到1949年的31年期間,佛山前後共出現過12份報紙,既有民辦的,也有官辦的。
[36]
2019年10月31日,入選首批5G商用城市。
[37]
佛山城市建設
佛山生態環境
2019年7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公佈了2019年統籌強化監督(第一階段)黑臭水體專項排查情況,佛山被列入“黑臭水體消除比例低於80%的城市名單”,消除比例為75%。
[39]
佛山對口合作
佛山歷史文化
編輯佛山綜述
佛山飲食
佛山是珠江三角洲的“美食之鄉”,粵菜發源地之一,屬粵菜之中的廣府菜,用料豐富,選料精細,技藝精良,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擅長小炒,要求掌握火候和油温恰到好處,還兼容許多西菜做法,講究菜的氣勢、檔次。順德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稱號。
[40-41]
佛山有許多小吃,如佛山扎蹄、佛山公芝麻餅、大良野雞卷、大良磞砂、大良薑汁撞奶、炸牛奶、雙皮奶、小鳳餅,南海魚生、大福餅、九江煎堆、三水狗仔鴨、水晶餃、甘筍蒸餅、西樵大餅、佛山九層糕、石灣魚脯、佛山柱侯醬、蠶蛹、 白糖棉花糕、應記雲吞麪、金源酒家甘筍蒸餅 、汾寧白糖棉花糕、大可以狀元及第粥、盲公餅、高明瀨粉等許多小吃。
佛山人根據不同的地方的特產與口味,創制了許多風格各異的美食菜點。佛山的柱侯食品,順德的“鳳城(大良)炒賣”,聲名遠播。佛山的許多小吃,如佛山盲公餅、大良蹦砂、扎蹄,大良野雞卷、炸牛奶、蹦沙、南海魚生、大福餅、九江煎堆等皆名聞遐邇。
疍家美食:居住在西江邊的白坭疍家人,用智慧將自然的饋贈烹調成獨特的美味,雞煲蟹、禾杆冚珍珠、臘鴨扎等...也成了飄香全國的非遺美食。而疍家人也懂得就地取材,西江美食廣泛取用各色魚、蝦、蟹等西江天然食材,還取材西江岸邊、江中沙洲上家養的雞、豬、蔬菜、瓜果等,再通過多樣又獨特的烹飪技巧,注重還原食材本味的同時又使各種食材的鮮味相互交融,“雞煲蟹”“瓦鐣雞”等,正是數百年來白坭人流傳下來的傳統美食
[146]
。
佛山曲藝
佛山是“南國紅豆”粵劇的發源地。誕生了粵劇藝人的代稱——“紅船子弟”和粵劇最早的戲行組織——瓊花會館。民間自發組織的粵劇演唱“私夥局”是佛山文化的一大特色,至今長盛不衰。每年一度舉辦的瓊花粵劇藝術節,使佛山呈現“紅船泊晚紗,萬人看瓊花”的盛況。
[28]
佛山工藝
佛山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是廣府文化的核心地帶,嶺南文化氣息濃郁。同時,佛山也是中國粵劇的發源地,著名的武術之城、民間藝術之城、陶瓷之都、美食之鄉。
佛山民間藝術,各具特色,通過剪、刻、撲、塑、扎、鑄、繪、粘等工藝技法,製作出剪紙、扎作、彩燈、秋色(又稱“秋景”、“秋宵”、“出秋色”、“出秋景”等)、陶藝、灰塑(包括紙撲、雕塑、雕刻、粘砌、鑄塑等)、木版年畫、書畫等數十種藝術品。 佛山剪紙是中國著名的民間傳統藝術,源於宋代,盛於明清時期。至今已有八百多年曆史。佛山剪紙原以剪為主,後改用刀刻,在中國剪紙藝術中獨樹一幟。其作品入選多屆全國美術展覽和全國工藝美術展覽並多次獲獎,還經常選送國外展出。佛山秋色可分為秋色工藝品和表演藝術兩大類。又因佛山民間習慣把一齣戲稱為一套戲,故石灣居民把化裝表演戲劇稱為“地套”。
佛山木版年畫源遠流長。據《廣東文物》描述:“前門刻有神荼鬱壘,高與檐齊”,證明在漢代時的廣州、佛山一帶已流行貼門神的習俗。佛-山木版年畫生產以清乾隆、嘉慶至抗日戰爭前為盛,屬於地方民俗的一種民間工藝美術品。
佛山是“南國陶都”、“中國陶瓷名都”,製陶工藝源遠流長,有700多年曆史,自古有“石灣瓦,甲天下”的美譽。建於明代正德年間的南風古灶,是世界現存最古老的柴燒龍窯,薪火相傳,已500多年,被譽為“陶瓷活化石”。
[28]
佛山的鑄造業始於2000多年前。宋代時佛山所鑄鼎、鍋、鍾、塔等聞名全國。到明代佛山的鑄造技術已達相當高的水平,成為南中國冶煉中心。鴉片戰爭期間,佛山所鑄大炮為抗擊外來入侵發揮了重要作用。
[28]
佛山風俗民情
年宵花市:“行花街”是珠江三角洲人民羣眾相沿已久的民間習俗。花市於春節前三日舉行,除夕晚是花市的高潮,人山人海,水泄不通,遊人買到鮮花,寓示大吉大利、大展宏圖。
南風古灶景區(5張)
行通濟:每年的正月十六,佛山人都有一個風俗習慣“行通濟”。卻説佛山城南今南蒲公園附近以前有一條河通濟河,河上有一條橋叫“通濟橋”。佛山人認為“行通濟,冇弊矣”(佛山方言,意即行通濟無憂愁)。河現沒了,橋還在,每年正月十五,政府組織人們都到這裏走過橋,燒香、拋生菜和轉風車,人流絡繹不絕,非常熱鬧。
賽龍舟:每年的端午節期間,佛山各地有民間舉辦的龍舟賽,各鄉各村派出陣容鼎盛的龍舟隊參與競渡。漂亮醒目的龍舟在水鄉的河網上力爭上游,兩岸站滿觀眾,鑼鼓聲、吶喊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
佛山秋色 :秋色又名“秋宵”、“秋景”,是佛山獨有的大型民間文化娛樂活動。 過去秋色多在秋收時節的晚上舉行,表現形式上分為燈色、車色、馬色、 地色、水色、飄色、景色七大類。明永樂年間發展起來,各種精美的工藝品,通過遊行 的形式來展出,並表演舞龍、舞獅、十番、鑼鼓櫃等助興,讓羣眾觀賞評議。
佛山疍家風情(6張)
佛山地處珠江三角洲的沖積平原,典型的嶺南水鄉風貌自然少不了“疍家人”的身影。新中國成立後,為便於管理和改善疍家人的生存狀況,上世紀70年代起,黨委政府專門劃撥資金,幫助漁民建立路上定居點。1973年,原南海縣漁業公社把全縣漁民集中到三山定居建房。漁業公社下屬東風大隊(即官窯)、黃岐大隊、聯建大隊、九江大隊600餘位漁民成為了後來北區村小組的最初居民
[147]
。
長期在水上與風浪搏鬥,在險惡的環境下求生存,疍家人不但練就了獨特的謀生手段,也煉就了獨特的性格與精神——樂觀、堅韌、勤勞、自強不息,“年輕疍家人要牢記我們自己的身份,就是要牢記我們疍家人的這些精神內核。”
[147]
佛山文物古蹟
級別 | 數量(處) | 名稱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4 | |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44 | |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262 |
地區 | 各級文保單位數量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禪城區 | 74 | 3 | 5 | 67 |
南海區 | 87 | 1 | 13 | 73 |
順德區 | 103 | — | 20 | 83 |
高明區 | 17 | — | 4 | 13 |
三水區 | 29 | — | 2 | 27 |
合 計 | 310 | 4 | 44 |
佛山方言
- 禪城區
- 南海區
南海區主要使用粵語廣府片(南海話),南海區粵方言可分為五小片:一是位於南海區中部的桂城片,二是位於南海區東部的大瀝片,三是位於南海區北部的官窯片,四是位於南海區南端的九江片,五是位於南海區西南部的沙頭片。除此之外獅山鎮、裏水鎮個別村的極少數人操客家方言。
[109]
- 順德區
順德區基本屬於純粵語區,順德粵語可分為五小片:①大良片;②陳村片;③桂洲片;④龍江片;⑤均安片。其中龍江粵語接近四邑片方言。順德方言與廣州話同屬方言中的“粵海片”,語法、詞彙基本相同,差別僅在語音和語調上。
[110]
- 高明區
- 三水區
佛山風景名勝
編輯佛山河網密佈,生態環境優美,是獨具特色的嶺南水鄉。佛山祖廟、西樵山、南風古灶、清暉園、皂幕山、南國桃園、陳村花卉世界、三水荷花世界被評為“佛山新八景”。其中,始建於宋元豐年間(1078-1085年)的佛山祖廟融古代陶瓷、木雕、鑄造、建築藝術於一體,被譽為“東方藝術之宮”;南海西樵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有“南粵名山數二樵”之美譽;順德清暉園與佛山樑園是清代廣東四大名園;高明皂幕山是佛山最高峯;陳村花卉世界是中國南方最大的花卉生產交易基地和花卉文化主題公園;三水荷花世界是現世界上規模大、品種資源豐富的荷花生態園。還有嶺南天地(東華里)、康有為故居、寶林寺、蘆苞祖廟(三水蘆苞胥江祖廟)、大旗頭古村、黃飛鴻紀念館、李小龍紀念館等文化景點。
[28]
還有古蹟市區孔廟、仁壽寺,順德西山廟,文塔,高明文昌塔、靈龜塔等。
佛山新八景:西樵疊翠(南海西樵山)、祖廟聖域(佛山祖廟)、清暉毓秀(順德清暉園)、古灶薪傳(禪城南風古灶)、花海奇觀(順德花卉世界)、雲水荷香(三水荷花世界)、皂幕凌雲(高明皂幕山)、南國桃源(南海南國桃園)
佛山市中山公園 | 順德西山廟 | 佛山樑園 | ||
慶雲洞 | 黃飛鴻武館 | |||
三水森林公園 | 梁啓超故居 | |||
藹雯教育農莊 | ||||
茶景園 | 順德碧江金樓 | |||
卡特賽車俱樂部 | 赤松黃大仙聖境 | 佛山康有為故居
[44]
| 李小龍祖居 | 三水森林賽車俱樂部 |
順德牌坊 | ||||
順峯公園 | 順峯牌坊 | 文塔公園 | ||
順德長鹿農莊 | ||||
高明皂幕山 | ||||
南國桃園
[45]
| 石巷當樓 | 石路巷
[47]
| ||
祖廟大街店鋪
[48]
| 塔坡廟和井
[49]
| |||
廣府家訓館
[121]
| - | - | - |
孔廟 | 仁壽寺 | 黃飛鴻紀念館 | |
佛山飛鴻天地 | 簡氏別墅 | 東華里 | |
蕺園 | 福賢路民初騎樓商業街 | 石路巷明代民居羣 | |
崇德里清代宅第羣 | 祿豐當樓 | 石巷當樓 | 居仁裏土府 |
簡照南佛堂 | 石巷明至清莊宅建築羣 | 經堂古寺 | 石巷黃世昌追風膏藥祖鋪及兩側高檔住宅羣 |
鴻勝紀念館 | 塔坡廟塔坡井 | 居仁裏清至民初高檔宅第羣 | |
文會里嫁取屋及建築羣落 | 李眾勝堂祖鋪 | 龍塘詩社 | 黃祥華如意油鋪 |
先鋒古廟 | 教善坊明代民居 | 教善坊民初西洋式宅第 | 霍式大宅第 |
“合記盲公餅”祖鋪建築羣 | 長生樹嫁娶屋建築羣 | 明初舊鋪 | 黃氏宗祠 |
長泰裏 | 基督教齎恩堂 | 梁園 | 青雲大街當樓 |
蓮花巷土府 | 大巷 | ||
贊生堂 | 生生堂 | 汾寧路 | 任圍 |
- | - |
佛山著名人物
編輯軍政界:戊戌變法主要領導人康有為、中共第三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四、五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原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副主席、原中國監察部部長譚平山、原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香港特區首任律政司司長梁愛詩、明朝華蓋殿大學士加太子太師、內閣首輔梁儲、霍韜、內閣首輔方獻夫、黃士俊、清末大臣張蔭桓、身歷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四朝,歷官刑部侍郎、户部侍郎、刑部尚書、軍機大臣,清朝二百餘年廣東省籍任職最高的官員戴鴻慈、羅登賢、鄧培、墨爾本市市長蘇震西、陳文景、塞舌爾共和國前總統、在野黨主席陳文景、原廣州市市長黎子流,原廣東省委統戰部副部長、原廣東省政協副主席譚天度、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香港民主黨主席劉慧卿、香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劉千石、何鍾泰、石禮謙、陳偉業、劉江華、譚香文、世界衞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原香港財政司司長美國摩根大通銀行亞太區前主席梁錦松、嚴纓、陸敬科、梁士詒、陳汝棠、羅志、鄭潤琦、陳劍虹、鄭紹忠、陳金釭、鄧華熙、李文田、陳友仁、陳邦彥、龐尚鵬、何維柏、龍應時、龍廷槐、龍元任、龍元僖,梁敦彥,黃衷、何啓、胡禮垣、何香凝、譚平山、譚植棠、譚天度、陳鐵軍、區夏民、黃甦、吳勤。
商界:2020《胡潤全球富豪榜》中國前10名顯示,分別有楊惠妍、李兆基、何享健、王衞等籍貫為佛山的企業家上榜
[51]
,2020《胡潤百富榜》發佈,來自佛山的富豪佔據59席
[52]
。香港永隆銀行已故創辦人伍宜孫、香港恆生銀行已故創辦人梁球鋸、香港東亞銀行已故創辦人簡東浦、著名民族企業家陳啓沅、薛廣森、簡照南、簡玉階、鍾星溪、香港金融大王胡漢輝、上海冠生園創始人、大白兔糖之父冼冠生、香港地產發展商、恆基兆業、中華煤氣主席、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副主席李兆基、李兆楠、李家傑、李家誠、胡兆熾、香港珠寶大王、兼任香港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及周大福珠寶金行有限公司主席、恆生銀行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鄭裕彤、鄭家純、鄭志剛、廣東碧桂園房地產創始人楊國強、楊惠妍、廣州周生生珠寶集團創辦人周芳譜、周永成、北京同仁堂(香港)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建心、香港紙品業大王、華生紙品廠創辦人林伯長、泰國鋼鐵大王何德年、廣東美的集團創辦人何享健、梁慶德、李興浩、李兆麟、梁升、梁顯利、王錫華、謝瑞麟、羅富昌、李偉強等。
文化界:廣東歷史上曾出九位文狀元,其中就有五位出自佛山,分別是南漢的簡文會、南宋的張鎮孫、明代的倫文敍、黃士俊和清代的梁耀樞。此外還有鄒伯奇、詹天佑;文學家孫蕡、王佐、梁有譽、歐大任、吳旦、區大相、陳恭尹、梁佩蘭、鄺露、黎簡、張錦芳、黃丹書、黃節、羅惇曧、招子庸、黃衷、區適子、吳趼人、梁廷枏、朱完、何文綺、李徵霨 、馮栻宗、朱美瑤、黃魯逸、傅天仇、盧龍雲;大儒朱次琦、簡朝亮;粵劇名伶薛覺先、馬師曾、任劍輝、梁醒波、李香琴、白雪仙、白駒榮;名醫李廣海;能工巧匠黃炳、陳渭巖、潘玉書、馮公俠、劉傳;畫家林良、顏宗、蘇仁山、蘇六朋、黃少強、伍嘉陵、温少曼;第一位華人牧師梁發、盧龍雲;數學家何衍璇等以及兩院院士龐雄飛、陸啓鏗、劉允怡、梁智仁、何國鍾、關士聰、關肇直、李衍達、羅紹基、岑可法、梁晉才、劉頌豪、葉叔華、蘇國輝、馬福邦、曾溢滔、胡經甫。
[53]
佛山榮譽稱號
編輯國家衞生城市
[54]
|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 | ||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 聯合國人類住區優秀範例 | 2012年中國特色魅力城市稱號 | 中國武術之城 |
創新型(2008)國家十強市 | 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市 | 全國專利工作試點城市 | 陶藝之鄉 |
國家知識產權工作示範城市 | 武術之鄉 | 廣紗中心 | 粵劇之鄉 |
民間藝術之鄉 | 嶺南成藥之鄉 | 南方鑄造中心 | |
國家森林城市 | |||
2017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排第21位。
[29]
| |||
2019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第20
[69]
| |||
2019中國城市品牌評價百強榜(地級市)
[74]
| |||
佛山友好城市
編輯友好城市 | 對應市/區 | 締結時間 |
---|---|---|
佛山市 | 1985-05-08 | |
佛山市順德區 | 1987-11-21 | |
佛山市 | 1989-01-27 | |
佛山市 | 1994-03-04 | |
雷諾市(美國) | 佛山市南海區 | 1994-07-18 |
多可町(日本) | 佛山市三水區 | 1996-12-10 |
波塞雄市(法國) | 佛山市 | 1997-04-11 |
佛山市 | 2006-07-28 | |
佛山市禪城區 | 2010-03-02 | |
聖喬治市(格林納達) | 佛山市 | 2010-04-23 |
高嘉華市(澳大利亞) | 佛山市順德區 | 2012-12 |
佛山市順德區 | 2017-10 |
- 參考資料
-
- 1. 廣州深圳都市圈被點名 惠州“融灣入圈” .南方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07-29]
- 2. 佛山簡介 .佛山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6-02-01]
- 3. 中國需要“佛山模式” .新華網.2015-09-07[引用日期2015-10-10]
- 4. 城市概況 .佛山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12-10]
- 5. 城市概況 .佛山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2-28]
- 6.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批准 佛山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官網.2016年12月27日[引用日期2020-02-22]
- 7. 2019年佛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佛山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4-02]
- 8. 歡迎訪問佛山警務在線--平安佛山 .平安佛山[引用日期2020-09-30]
- 9. 佛山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佛山市志(1979-2002):方誌出版社,2011
- 10. 佛山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佛山市志: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
- 11. 廣東歷史地圖集編輯委員會編 .廣東歷史地圖集:廣東省地圖出版社,1995
- 12. 佛山 . 南開大學跨文化交流研究院[引用日期2012-09-25]
- 13. 明代佛山“忠義鄉”鄉長冼灝通 .佛山博物館[引用日期2012-010-6]
- 14. 廣州市政府參事室廣府文化調研組到我區調研 .佛山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19-04-07]
- 15. 佛山新城概況 .佛山市佛山新城建設管理委員會.2011-06-09[引用日期2012-6-28]
- 16. 《佛山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發佈實施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引用日期2013-08-07]
- 17. 佛山市行政代碼 .佛山市統計信息網[引用日期2012-05-23]
- 18. 佛山簡介 .佛山市政府網[引用日期2013-09-09]
- 19. 佛山簡介 .佛山市人民政府網站[引用日期2012-05-23]
- 20. 袁奇峯:應明確一基本概念 佛山是一個城市羣 .新浪地產網[引用日期2012-10-22]
- 21. 佛山市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中國統計信息網[引用日期2018-04-24]
- 22. 2018 年佛山市國民經濟 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佛山市統計局[引用日期2019-07-14]
- 23. 海外華人華僑熱衷投資新佛山 .南方網[引用日期2013-06-13]
- 24. 歷史文化名城 煥發奪目光彩 .珠江時報[引用日期2013-09-19]
- 25. 佛山常住人口719.43萬 男女失衡加劇 .廣佛都市網[引用日期2013-06-13]
- 26. 佛山新一屆市委常委班子出爐 魯毅當選市委書記 .南方網.2016-11-30[引用日期2017-01-16]
- 27. 魯毅當選佛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朱偉當選市長 .人民網.2017-01-13[引用日期2017-01-16]
- 28. 佛山簡介 .佛山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2-09-09]
- 29. 2017中國百強城市:山東15城上榜 再次領跑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8-04-24]
- 30. 廣東打造三大副中心城市 粵東西成經濟新增長極 .新浪[引用日期2018-01-06]
- 31. 2019年我市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增長6.9% .佛山市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02-16]
- 32. 2019 年佛山市國民經濟 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廣東省佛山市人民政府官方.2020-03-26[引用日期2020-07-06]
- 33. 下月佛山機場新增鄂爾多斯、榆林航線 .鳳凰網.2014-11-19[引用日期2014-11-21]
- 34. 文化和旅遊部關於公佈第六次全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上等級圖書館名單的通知 .文化和旅遊部[引用日期2021-01-01]
- 35. 佛山是“武術之鄉” .佛山市武術協會[引用日期2013-10-29]
- 36. 佛山報紙見證佛山歷史 .佛山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4-01-18]
- 37. 5G商用正式啓動 50城入選首批開通城市名單 .新浪財經[引用日期2019-11-01]
- 38.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開展ETC智慧停車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政府信息公開-交通運輸部 .交通運輸部[引用日期2021-02-17]
- 39. 生態環境部公佈2019年統籌強化監督(第一階段)黑臭水體專項排查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引用日期2019-07-05]
- 40. 粵菜的前世今生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9-08-16]
- 41. 廣東順德躋身世界美食之都 是第二個獲批的中國城市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08-16]
- 42. “一城一特”:探索廣東各地春節特色活動 .環球網[引用日期2018-01-20]
- 43. 全市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一覽表 .佛山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引用日期2014-08-11]
- 44. 相關鏈接 .祖廟東華里改造官方網站[引用日期2013-12-12]
- 45. 佛山新八景 .佛山市人民政府 [引用日期2012-07-21]
- 46. 塔坡崗有崗 城門頭無城(圖) .網易 > 新聞中心 > 熱點新聞 > 正文[引用日期2012-07-07]
- 47. 明—民國 佛山 石路巷 .廣東省文化廳[引用日期2012-07-07]
- 48. 祖廟大街店鋪繁華源遠流長 .珠江時報[引用日期2012-07-07]
- 49. 佛山遺珠行將消失的歷史建築 .珠江時報[引用日期2012-07-07]
- 50. 百年東華里似水年華 .珠江時報[引用日期2013-04-03]
- 51. 胡潤研究院發佈《2020·胡潤全球富豪榜》 .胡潤研究院.2020-02-26[引用日期2020-03-01]
- 52. 2020胡潤百富榜發佈!來自佛山的富豪佔據59席 .澎湃新聞.2020-10-20[引用日期2020-10-25]
- 53. 基本情況 .佛山市政府網[引用日期2019-08-15]
- 54. 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衞生城市(區)名單 .國家衞健委[引用日期2019-05-11]
- 55. 佛山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南方網[引用日期2015-03-01]
- 56. 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出爐 .央廣網[引用日期2017-12-24]
- 57. 2017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50強今天公佈(附名單) .央廣網[引用日期2017-12-26]
- 58. 中國29個城市入選2017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央廣網[引用日期2017-12-29]
- 59. 中國西北旅遊營銷大會“2018暢遊中國100城”榜單重磅公佈 .陝西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引用日期2018-04-14]
- 60. 中國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監測報告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8-04-20]
- 61. 2018年中國城市產業競爭力:北上深廣領跑 天津居第六位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18-11-13]
- 62. 2018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榜 .福布斯中國[引用日期2018-12-07]
- 63. 中國大陸最佳地級城市30強發佈,蘇州中山無錫列前三 .福布斯中國[引用日期2018-12-08]
- 64. 福布斯中國公佈創新力最強的30個城市,蘇州超越上海 .福布斯中國[引用日期2018-12-09]
- 65. 2018年中國城市創新競爭力排名出爐:京滬深居前三位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8-12-10]
- 66. 2018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出爐:深圳上海東莞排名前三 .新浪[引用日期2019-08-09]
- 67.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潛力城市20強榜單公佈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9-08-10]
- 68. 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名單公佈 北京有5區入選 .新京報網[引用日期2019-08-16]
- 69. 2019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發佈:北上廣深穩居“一線” .網易新聞[引用日期2019-09-25]
- 70. 全球城市競爭力榜單發佈:中國20城入圍經濟百強,深圳領跑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9-11-13]
- 71. 最新!中國地級市百強榜單出爐,河南7地市上榜 .中華網河南.2019-11-06[引用日期2019-11-06]
- 72. 《2019中國城市綠色競爭力指數報告》在京發佈 北京深圳三亞位列前三 .中國網[引用日期2019-11-18]
- 73. 唐山又進全國百強!2019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榜單揭曉 .環渤海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11-25]
- 74. 2019中國地級市品牌百強榜發佈(附榜單) .央廣網[引用日期2019-11-30]
- 75. 最新城市科技創新指數發佈!你的家鄉排名第幾?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0-01-05]
- 76. 2019年全球城市500強揭曉 .全球城市實驗室(Global City Lab)[引用日期2020-01-11]
- 77. 工信部公佈信息消費示範城市名單 .新浪財經[引用日期2020-01-23]
- 78. 遼寧六市上榜2019中國外貿百強城市 .騰訊網[引用日期2020-08-18]
- 79. 住建部認定第二批裝配式建築範例城市和產業基地 .中新網[引用日期2020-09-22]
- 80. 交通運輸部 財政部關於組織開展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政府信息公開-交通運輸部 .交通運輸部[引用日期2020-10-13]
- 81. 廣東省17市(縣)入選全國雙擁模範城 .羊城晚報-百家號[引用日期2020-10-20]
- 82. 讀城識幸福——“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在杭州發佈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0-11-20]
- 83. 宜居委發佈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 .人民政協網[引用日期2020-11-30]
- 84. 文化和旅遊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0-12-30]
- 85. 關於表彰2018-2019年度全國無償獻血表彰獎勵獲獎者的決定 .國家衞健委[引用日期2021-01-05]
- 86. 城市榮譽 .廣東地市新聞.2004-10-07[引用日期2013-07-23]
- 87. 承德等19城入選“國家森林城市”,已有137城獲此稱號 .網易[引用日期2017-10-10]
- 88. 領導之窗 .佛山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04-12]
- 89. 快訊 | 郭文海任佛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代理市長 .南方plus[引用日期2021-04-12]
- 90. “中國美好生活城市”揭曉,你的城市上榜了嗎? .中新網[引用日期2021-04-25]
- 91. 國家禁毒委公佈首批“全國禁毒示範城市”名單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1-05-01]
- 92. 中國地級市品牌百強出爐,温州位列第三! .澎湃[引用日期2021-05-10]
- 93.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名單的通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1-05-28]
- 94. 鄭軻任佛山市委書記 .南方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06-04]
- 95. 新一屆深圳人大常委會主任、副主任、秘書長名單出爐(附簡歷) .讀特[引用日期2021-06-04]
- 96. 廣東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1](第二號) ——地區人口情況 .澎湃新聞百家號[引用日期2021-06-23]
- 97. 2021年佛山市政府工作報告 .佛山市人民政府網[引用日期2021-06-23]
- 98. 城市概況 .佛山市人民政府網[引用日期2021-06-23]
- 99. 佛山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1](第一號) .佛山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07-27]
- 100. 廣東從嚴控制高校異地校區 | 早安廣東 .澎湃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08-15]
- 101. 經濟社會發展統計圖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基本情況 .求是網[引用日期2021-09-22]
- 102. 7座超大城市、14座特大城市!國家統計局公佈重要數據 .北京日報[引用日期2021-09-23]
- 103. 關於第五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擬命名名單的公示 .生態環境部[引用日期2021-09-26]
- 104. 關於命名第五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的公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引用日期2021-10-14]
- 105. 《中國海關》發佈2020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海口榜上有名! .澎湃網[引用日期2021-10-24]
- 106. 廣東調整梅州中山佛山三市書記或市長 .瀟湘晨報[引用日期2021-10-25]
- 107. 白濤任佛山市政府副市長、代理市長 .佛山發佈[引用日期2021-10-25]
- 108. 兩部門:34個地區確定為第三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區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1-10-29]
- 109. 南海年鑑2020 .廣東省情數據庫[引用日期2021-11-14]
- 110. 順德年鑑2018 .廣東省情數據庫[引用日期2021-11-14]
- 111. 高明年鑑2019 .廣東省情數據庫[引用日期2021-11-14]
- 112. 三水年鑑2019 .廣東省情數據庫[引用日期2021-11-14]
- 113. 重點扶持佛山傳媒集團廣東工業設計城 .佛山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11-14]
- 114. 胡鈦當選佛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白濤當選市長 .南方plus[引用日期2021-11-16]
- 115. 商務部等9部門關於確定中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引用日期2021-11-18]
- 116. 關於2021年“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創建結果的公示-政府信息公開-交通運輸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引用日期2021-11-20]
- 117. 安徽4市上榜!這份全國榜單,阜陽榜上有名! .澎湃網[引用日期2021-11-24]
- 118. 接入廣州南站 佛山地鐵2號線通車-中新網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12-28]
- 119. 佛山入選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佛山在線[引用日期2021-12-31]
- 120. 2021年佛山GDP12156.54億元,穩居廣東第三位 .大洋網[引用日期2022-01-26]
- 121. 廣府家訓館 .佛山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2-01-31]
- 122. 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官方網站 .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官方網站[引用日期2022-02-07]
- 123. 2021年全國地級市財政收入10強出爐,濰坊逆襲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2-02-19]
- 124. 全國愛衞會關於2021年度國家衞生城鎮複審結果的通報-寧國市人民政府 .寧國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2-22]
- 125. 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發佈2022中國活力城市百強榜 .澎湃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3-31]
- 126. 關於發佈“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的通知 .生態環境部[引用日期2022-04-29]
- 127. 新一屆佛山市委常委名單出爐!附簡歷! .佛山市委統戰部[引用日期2022-05-18]
- 128. 佛山新一屆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副主任、秘書長名單(主任胡鈦)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22-05-18]
- 129. 新一屆佛山市人民政府市長、副市長當選名單 .澎湃網[引用日期2022-05-18]
- 130. 政協十三屆佛山市委員會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常務委員名單|佛山市政協 .網易[引用日期2022-05-18]
- 131. 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名單 .中國青年報[引用日期2022-06-02]
- 132. 《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印發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6-08]
- 133. 廣東發佈“2021年醫改十大創新典型”!這些地市入選 .南方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6-10]
- 134. “2021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結果發佈 .新華社[引用日期2022-06-13]
- 135. 佛山國際陸港樞紐總部大樓封頂,助推佛山進出口額破萬億 .佛山發佈[引用日期2022-07-02]
- 136. 廣東博物館達367家 文創產品不斷豐富--文旅·體育--人民網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2-07-07]
- 137. 構建“一核兩極”的發展格局!未來五年廣東這樣規劃港口布局 .南方網.2022-06-27[引用日期2022-07-21]
- 138. 廣州市黃埔區在列!廣東三地入選全國首批商業秘密保護創新試點 .廣州日報[引用日期2022-07-25]
- 139. 2022福布斯 中國·消費活力城市 .福布斯中國[引用日期2022-07-26]
- 140. 憶嶺南,最憶是佛山! .澎湃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7-28]
- 14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引用日期2022-08-01]
- 142. 國家知識產權局 通知 關於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範城市評定結果的公示 .國家知識產權局[引用日期2022-08-03]
- 143. 廣州都市圈範圍進一步界定:構建廣佛核心區!打造多中心圈層 .南方網.2022-08-06[引用日期2022-08-06]
- 144. 全省示範!佛山4個項目(地區)上榜!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2-08-06]
- 145. 鄭海濤任汕尾市代市長 .南方網[引用日期2022-09-05]
- 146. 味力三水 漁漆魚醉|白坭非遺美食,來自疍家人的獨特情懷 .南方網.2022-06-24[引用日期2022-09-13]
- 147. 【佛山文脈】彎彎的月亮映照疍家水上人生|佛山市 .新浪網.2021-08-26[引用日期2022-09-14]
- 148. 2021 年佛山市國民經濟 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佛山市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9-15]
- 149. 中佛三鎮合作助力中佛同城 .南方網[引用日期2022-11-09]
- 150. “江佛一家 產業共融” 江門鶴山投資洽談會舉行-新華網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2-11-09]
- 151. 廣東首批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公佈 .科技日報.2022-11-23[引用日期2022-11-23]
- 152. 2021年佛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佛山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11-29]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