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佛山祖廟戲台

鎖定
清代戲曲文物。位於廣東佛山祖廟前靈應牌樓的邊,始建於清順治十五年(1658),初名“華封台”。緒二十五年(1899)重修,為慶賀慈禧60壽辰,改名“福台”。佛山祖廟戲台為木構建築,形制精巧,華麗壯觀。面寬12米,深11米,近於正方形;總高度20米。在戲台中間處,以整片鏤花貼金木雕屏分隔成前台和後台。台3面圍以磚牆。前台台前4根立柱,柱頂均飾鏤空木花芽子,中間兩柱間距很大,適宜演出。
中文名
佛山祖廟戲台
朝    代
清代
類    型
戲曲文物
地    點
廣東佛山祖廟前靈應牌樓

佛山祖廟戲台戲台介紹

佛山祖廟戲台 佛山祖廟戲台
即佛山祖廟內的萬福台,位於佛山祖廟內,是祖廟內的戲台。建於清順治十五年(1658)是專供演戲用的戲台。初名華豐台,光緒年間(1875-1908)那拉壽辰,改名萬福台。該台建築在一個高2.07米的高台上,為歇山式捲棚頂,不用斗拱。面寬三間,共12.73米,進深11.78米,枱面至檐前高度為6.25米,因為是戲台,故用一裝飾大量貼金木雕的隔板分為前台和後台,隔板左右開門,“出相入將”,供演員等出入,前台三面敞開,明間演戲,次間為樂池。粵劇被譽為南國紅豆,他不但流行於廣東、廣西、港澳台地區並隨着粵籍僑民散居各地,把粵劇傳播到了東南亞、美洲、大洋洲、歐洲並通過創世界記錄的逾千部戲曲和近萬種唱片風靡全球。佛山是粵劇的發祥地,萬福台對粵劇的發展起過重要的推動和引領的作用。如今世界各地粵劇團體都將萬福台視為粵劇之源。萬福台作為佛山文化的一個品牌和對外交流的平台,將佛山的粵劇文化帶出國門,走向世界。

佛山祖廟戲台發展歷程

自古,祖廟在佛山、甚至在周邊地區就有着極高的地位,被稱為“諸廟之首”。明清時候,民間信仰相當發達,尤其是在商品經濟發展迅速的佛山,佛山鎮裏廟宇特別多,最高峯在清代時曾經有幾百間廟宇。祖廟之所以“脱穎而出”,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明朝的太祖和成祖認為他們能夠得天下是因為北帝的庇護,把北帝祭祀列為國家大典,玄武信仰也因此進一步遍及全國。在珠江三角洲地區民間信仰的諸神中,北帝的地位尤為隆重,不僅供奉北帝的祠廟遍及各鄉,而且村民的家中也普遍供奉着北帝的神位。祖廟裏供奉的北帝銅像是明朝時候鑄造的,還曾受到過皇帝的嘉獎,加上地方士紳對於北帝的推崇,讓祖廟在佛山鎮,甚至周邊地區,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力。其次,明清時候佛山鎮裏並沒有完善的政府機構,鎮內日常事務的處理,全由士紳在祖廟旁組織起議事會,久而久之,無論大小事務,“有事到祖廟去解決”成了佛山鎮人的傳統,也使祖廟成為佛山實質上的政治中心。此外,每年三月三的北帝誕是佛山鎮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北帝誕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抬着小北帝巡遊佛山鎮,當時佛山鎮有“二十七鋪”,分佈着不同的手工業和商業,小北帝的巡遊線路與“鋪”的重要程度相關,總是先從最興旺發達最重要的鋪開始,這也讓手工業者和商人格外重視北帝的朝奉,以祈求生意興隆暢順。
關於祖廟的歷史地位,佛山史研究專家羅一星曾在《清明佛山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一書進行高度評價,他寫道,在佛山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祖廟曾起到組織者、領導者、社會治安者的作用與責任。作為一個傳統文化的基地,祖廟的價值超越了宗教價值,超越了古建築價值,超越了民間信仰價值,它是中華文明體系的一個重要內涵。

佛山祖廟戲台史料記載

萬福台,最古老的粵劇戲台
祖廟裏的萬福台,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一座粵劇戲台,建於清順治十五年,原叫華封台,19世紀末為了慶賀慈禧60壽誕,才改名為“萬福”。萬福台最初是用來表演酬神的地方戲台,明清時候佛山廟會活動十分頻繁,北帝誕、天后誕、龍母誕等等,酬神戲是廟會上的普遍節目,因此戲台與大殿建在同一中軸線上,戲台近於四方形,在戲台中間用木雕屏隔出前後台,後台三面圍以磚牆,台前四根柱,中間兩立柱形成表演空間,台下為存放衣箱的地方。戲台整體比較高,因為是表演給神——北帝看的,戲台的兩側還有長廊,長廊上設包房,過去有錢的人家在裏面看戲,而沒錢的平民百姓就在台下的廣場上看。自祖廟建成固定戲台後,佛山甚至珠三角各地的廟宇、會館也紛紛建立固定戲台,據説當時僅佛山鎮就有34座戲台。
《華封台會碑》裏有記載,每年七八月份,活動在珠三角一帶的佛山本地班,就集中在瓊花會館重新組班,組班後第一台戲一定要在萬福台首演,先給北帝看過,才能得到北帝的庇佑演出順利成功,然後才能坐船下鄉表演。正是因為酬神戲的普遍存在和發展,為粵劇在佛山的誕生提供了契機。粵劇創立於清代雍正年間,北京名伶張五因為躲避官府的追捕,南逃到佛山,用京戲崑曲來改造本地戲劇,最終形成現在的粵劇。粵劇誕生後,萬福台首演的慣例也被繼承了下來,幾百年來沒人敢違背,因此萬福台也成了粵劇發展的最好見證。
萬福台雖然古老,但依舊鮮活,一直是佛山重要的粵劇演出舞台,每年都有幾十場大戲上演,不少佛山人若是知道萬福台有演出,是一定要準時來看大老倌唱大戲的,很多港台甚至海外的粵劇藝人也“尋根”到萬福台,以能在萬福台上唱一齣戲為榮,平時還有不少私夥局的演出,晚上去祖廟聽戲是部分佛山人,尤其是老年人的生活習慣。
祖廟,與佛山人生活密不可分
佛山的很多民俗都與祖廟有關。最典型的就是三月三北帝誕,一直到解放前,每到三月三北帝誕,都有祭拜北帝的儀式,萬福台都會唱大戲、小北帝巡遊、秋色表演,熱鬧的景象前後大約要持續一週時間,整個節日會在搶花炮的活動中達到高潮。舊時的文獻記載,“北帝巡遊,萬人空巷”。
雖然解放後很長一段時間,三月三北帝誕的活動停止了,但祖廟並沒有就此淡出佛山人的生活。在以前的佛山鎮區域,即現在的禪城,一代代傳下來的原居民,對於祖廟的感情尤其明顯,受到父輩的影響,在他們心目中祖廟的地位依舊重要。近年,外來的新居民以及大佛山地區的人,也逐漸認同祖廟的北帝。祖廟已經融入佛山人的生活,三月三要去祖廟拜北帝,小孩入學在祖廟開筆,結婚花車要從祖廟兜一圈,逢年過節去祖廟拜拜,老人家更是把祖廟當作“根據地”,清早鍛鍊,晚上聽戲,祖廟成為佛山人生活的重要部分。
但祖廟最旺的時候還是每年的春節。朱培建回憶自己在祖廟工作的時候,春季幾乎是沒閒過的,都要加班,尤其是年三十晚上十點開始到年初七,那是一年之中參觀人數最多的時段。最高峯出現在年三十晚上十一點半到初一的凌晨一點,人們都希望能夠搶在十二點鐘聲敲響時,第一個去拜北帝,以得到最大的新年祝福,其中有不少人還是從外地趕過來的,佛山鎮的人們會先逛完花市,一路走來拜過北帝,才算是完成了過年的儀式,那個時間祖廟裏人頭攢動,正應了那個成語“摩肩接踵”。年初一多數是佛山鎮人來祭拜,從年初二開始,四鄉的農民逐漸多起來,傳統上年初二才算開年,才能到處走動,他們也首先到祖廟來。
進入21世紀,在佛山民俗工作者的努力下,開始恢復一年一度的祖廟三月三北帝誕廟會,民俗專家們尋訪舊時廟會的親歷者,考證細節,詳細到祭拜北帝時供品的擺放、燒豬擺放的方向都有講究,盡力還原純正的北帝誕廟會。除了傳統的放生烏龜、麻雀之外,還有朝拜北帝的儀式,北帝巡遊也重新辦起來,巡遊隊伍除傳統的眾仙賀誕、粵劇、武術、秋色、八音鑼鼓櫃、雞公欖外,還增加了不少佛山民俗的內容,成為民俗大巡遊,如今已成為佛山的文化品牌之一,2006年5月,“北帝誕廟會”入選首批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2月,“佛山祖廟廟會”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祖廟-東華里”演繹佛山傳奇
説到祖廟,就不能不提東華里,同樣位於佛山老城區心臟地帶東華里,和祖廟一起,是構成佛山鎮作為歷史上“四大名鎮”的重要風情,它們和其間的當鋪、藥鋪、茶樓、萬福台、手工作坊,以及穿行其間販賣各種零食的小販,共同構成一幅佛山的“清明上河圖”畫卷。
佛山的手工業、鑄造業、冶鐵業在明清時期達到鼎盛,多集中在如今祖廟-東華里一帶,而且各行業越發展,分工越細緻,日漸成行成街成區,“同行一條街”比比皆是,蓑衣街、線香街、木屐街、席街、籮巷、風箱街、刀巷、絨線街、打錫街、曬茛地、牛肉巷、花衫街,等等,既有利於形成行業規模,同行之間良性競爭,也便於顧客購買貨比三家,更加帶動了街市的興旺。
工商經濟的繁榮和商品交易的活躍,帶動了墟集的增加,人羣聚集,商品集中,從而帶來祖廟廟會的興盛,成為集宗教信仰、娛樂和經濟的民間大集會。廟會聚集的大量人流,也提供了更多的商品交流和貿易的機會,而且廟會交易的日常生活用品、吃穿用度,以及廟會消耗的祭祀用品,都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工商業者能夠從廟會中獲得財富,也使得他們熱衷於組織廟會,平民能夠從廟會中尋到謀生的機會,也樂於參與廟會,使得祖廟成為佛山鎮的經濟文化中心地帶。
在這幅畫卷中,祖廟和東華里展現的是當時佛山社會的兩大族羣,平民與望族的兩種不同的生活景象。祖廟一帶多是普通民居,活動着“飛發佬”、賣蔗佬等各種小商販,以及燒香拜佛的人,一些佛山鎮的老人還記得當年祖廟的民俗風情,流傳的故事中還有諧趣的“祖廟八景”,露宿乞丐的“負琴訪友”、補鞋師傅的“烏鴉掠翼”、“飛發佬”的“削髮為僧”、吃油炸粽和豬仔角的“五龍繞柱”、善信求籤的“偷令出關”、吃甘蔗的“舞龍入廟”、吃湯圓的“餓龍吐珠”、揹小孩的“十八奶孃”,講述祖廟周邊人們的市井生活百態。
東華里是佛山現在保存最完好的清代街道,歷史上,這裏一直是佛山“商賈雲集”、名門望族集中居住的地方。街道兩旁整整齊齊都是連綿不斷的鑊耳房,山牆上、屋脊上、屋檐下的精緻花紋都顯示了房子原來的主人非富則貴,據説鑊耳有多高就代表住的人家有多富貴。花崗石條鋪砌的路面,家家都在高達4米的石門框裝置了屏門、木柵門和厚重的大門等三重門,分別具有遮陽、通風和防盜三種功能,室內都鋪砌防潮的大方磚,內牆還用木板裝修……隨處可見的精緻裝飾物,磚雕、石雕,乃至門邊一串不經意的木刻和窗上泛黃精緻的鈎花,無不令人聯想起東華里昔日的奢華與高雅。
東華里住過不少名人貴胄,清代嘉、道年間的四川總督駱秉章,清末華僑富商招雨田家族,光緒年間軍機大臣戴鴻慈的家人,嶺南畫派代表人物黃少強,達官、富商、名人聚居一堂。除了東華里,附近的街巷當時也已聚集了不少富商,居仁裏富商區氏的家族莊園建築羣,福賢路蕺園葉氏的庭院,臣總裏煙草大王簡照南的西洋別墅,也承載了佛山的文化印記,文會里有專事操辦喜事的嫁娶屋,長生樹一帶發源了八音鑼鼓櫃,朝市街沈園裏誕生過龍塘詩社。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直到現在的很長一段時間裏,住在這些街巷的都是平民百姓,但不少佛山本地人以及到佛山的遊客,都熱衷於在其間穿街過巷,聽着誰家窗户裏飄出的粵曲小調,尋訪着最本真的老佛山民間生態,時間在那裏彷彿凝結。

佛山祖廟戲台地理座標

祖廟靈應牌坊有副對聯,“鳳形湧出三樽地,龍勢生成一洞天”,將佛山鎮地貌比作一隻展翅欲展的鳳,佛山屬丘陵地帶,到石灣的小丘陵一共有99道崗,連起來如同一條龍。佛山鎮這隻鳳凰的頭在大福路成鳳裏一帶,翅膀在建新路福賢路一帶,最重要的身體就是現在福賢路兩邊祖廟和東華里一帶。足見祖廟東華里在佛山人心目中的地位,這一片區位於佛山禪城老城區的中部,屬於佛山中心城區的核心區域,是佛山文物古蹟最密集、規模最大、嶺南文化風貌保存也是最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

佛山祖廟戲台歷史座標

佛山方誌記載,祖廟相傳創建於北宋元豐年間。那時佛山還是一個水鄉澤國,而北帝是司水之神,所以佛山人建北帝廟以求平安。在明朝正統年間,海賊黃蕭養進攻佛山,鄉紳們組織鄉人進行抵禦,最終取得了勝利。佛山人認為這次勝利全靠祖廟北帝的顯靈,於是將北帝顯靈“助戰”之功上奏朝廷。朝廷在經過勘察後,肯定了北帝的功勞。於是皇帝敕賜祖廟為靈應祠,並令地方官春秋致祭。
隨着手工業的發展,行業分工的日益細緻,明清時候,大量的手工業者和商人聚集到祖廟的附近,祖廟東華里一帶從此成為佛山商業和手工業的中心,清代更成為佛山名門的聚居地。歲月流逝,曾經的繁華不再,但那裏的青磚灰瓦間仍然承載着佛山的人文歷史記憶,見證了佛山曾經的燦爛與輝煌,成為嶺南文化的精粹。
一直以來,政府都對這一片區採取靜態保護的方式。2007年8月,佛山政府提出進行佛山史上規模最大的拆遷改造工程“祖廟-東華里”片區拆遷改造。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祖廟、東華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簡氏別墅被完整保留,此外還保留了宗教廟宇、祠堂、家廟、住宅、民居、店鋪、茶樓、會館、當鋪等不同時代風格、不同特點、不同裝飾佈局,貫穿7條街巷、共22個文物保護單位和歷史建築。整個片區將被改造成為融合嶺南民俗文化與現代商業聞名的綜合性街區。同年11月祖廟開始了歷史上第23次、也是最大規模一次的修繕工程,經過三年多時間的分區域維修,萬福台、靈應牌坊、三門、前殿、前殿香亭等已經修繕完成。如今已進入祖廟正殿的修繕工作,預計全部工程將在亞運會前完成,最快十月“修舊如舊”的祖廟將重新對公眾開放。

佛山祖廟戲台旅遊貼士

交通:公共交通可搭乘地鐵一號線,到坑口站下,有到佛山的廣佛快巴,每10-15分鐘一班,半個小時可以到佛山祖廟汽車站,沿城門頭路東行十字路口左轉入祖廟路,就能看到祖廟了。今年內廣佛軌道交通開通後將更為便捷,屆時從廣州市內搭乘地鐵到西朗,再搭乘廣佛軌道交通在祖廟站下即可。自駕從廣州出發,上廣佛高速往佛山方向,行駛約13公里,從謝邊出口下,沿325國道前行3.3公里再左轉入人民西路,經聖堂大街、城門頭西路、城門頭路到祖廟路,即可到達祖廟。
住宿:祖廟地處佛山商業旺地,周邊配套設施齊備,有華廈大酒店、國際大酒店、南國大酒店等不同星級檔次的住宿選擇,揹包客可以選擇入住祖廟斜對面、祖廟路與城門頭路交界處的如家快捷酒店,更為經濟實惠。如需更多選擇,不妨回到廣州住宿,兩地交通便捷,市中心相距路程都在一小時內。
美食:佛山是珠江三角洲的“美食之鄉”,美食文化也是佛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粵菜三大流派之一的順德菜,祖籍就是在佛山,金牌菜式眾多。佛山人會吃,酒樓食肆不計其數,豐儉由人,此外還有不少風格各異的名點小吃,盲公餅、扎蹄、大良野雞卷、炸牛奶、蹦沙、雙皮奶、小鳳餅、大福餅、九江煎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