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佛寺

鎖定
佛教僧侶供奉佛像、舍利(佛骨),進行宗教活動和居住的處所,佛寺在中國歷史上曾有阿蘭若;阿伽藍;寶坊;寶剎;寶地;貝葉宮;禪林;禪寺;禪院;禪剎;剎寺;叢林;道場;法窟;梵宮;梵家;梵居;梵林;梵剎;梵城;梵宇;方廣;鳳剎;佛扃;佛龕;佛廬;佛舍;佛土;佛剎;佛庵;福界;浮屠祠;紺殿;古剎;鶴林;鶴樹;鶴苑;鵠苑;花宮;花界;化城;雞林;伽藍;金剎;金地;精舍;鷲嶺;鷲堞;龕廟;柰園;蘭若;雷室;蓮宮;連宇;蓮宇;練若;靈剎;靈基;靈院;龍宮;青蓮宮;青蓮宇;仁祠;祇樹;清涼居;僧剎;僧居;僧院;僧寺;僧廬;僧宇;僧庵;僧藍;僧伽藍;山門;上方;神廟;寺庵;寺廟;寺剎;寺宇;寺院;塔廟;檀林;霞剎;仙陀;香剎;香界;像閣;香林;相藍;蕭寺;銀地;銀庭;雨花社;玉剎;招提、珠林;等名;或源於梵文音譯、意譯,或為假借、隱喻,或為某種類型的專稱、別名,到明清時期通稱寺廟
中文名
佛寺
別    名
浮屠祠
作    用
進行宗教活動和居住

佛寺寺廟介紹

佛寺 佛寺
佛教僧侶供奉佛像、舍利佛骨),進行宗教活動和居住的處所。佛寺在中國歷史上曾有浮屠祠招提蘭若伽藍、精舍、道場、禪林、神廟、塔廟、寺、廟等名;或源於梵文音譯、意譯,或為假借、隱喻,或為某種類型的專稱、別名,到明清時期通稱寺、廟。“寺”原是古代官署名稱,東漢明帝時,天竺攝摩騰等攜帶佛教經像來洛陽,最初住在接待外賓的官署──鴻臚寺,後將此寺改建,稱白馬寺,後世相沿以“寺”為佛教建築的通稱。佛教在中國流行近2000年,雖然不同時代、不同宗派的佛寺在建築上存在着差異,但大體都是以佛殿或佛塔(見塔)為主體,輔以講堂、經藏、僧舍、齋堂、庫廚等建築,佈局上沿襲中國傳統的庭院形式。佛寺的宗教活動具有羣眾性,因而戲場、集市等相伴出現。建在山林的佛寺則多與風景名勝相結合(見寺廟園林)。中國佛寺雖是宗教建築,卻和世俗生活密切相關,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共建築性質。
佛教的寺廟又叫廟、蘭若、寶剎,如年代久遠又著名又可稱為古剎或名剎。它起源於天竺,有“阿蘭若”(Aranyaka或Aranya)和“僧伽藍”(Sangharama)兩種類型。“阿蘭若”,原指樹林、寂靜處,即在遠郊的空閒處建造的小屋,為僧人清淨修道的場所,後泛指佛寺。“僧伽藍”,是僧眾共住的園林,又分為“支提”(Chaitya)和“精舍”(Vihara)兩種。“支提”一般依山開鑿,多在洞窟裏,有舍利塔或殿。如王舍舊城的“靈山”七葉窟畢缽羅窟提婆達多石室等,傳説佛陀曾長年居此修行説法。“精舍”原為講道場,後為僧眾住所,中有殿堂,四周繞置僧房,多建在平地。早期佛教最著名的有兩處大精舍:一為佛陀在王舍城(Rajagr-ha)傳教時,有長者迦蘭陀(Kalanda)以大竹園奉佛,稱“迦蘭陀竹園”(Kalanda-venuana);一為佛陀在舍衞城(Sravasti)説法時,有富商給孤獨長者(Anathapindika)以金鋪地的價格購得波斯匿王太子祇陀(Jeta)在城南的一處花園,作為佛陀説法、駐錫的場所。祇陀太子深受感動,遂將園中林木奉獻與佛,故稱“祇樹給孤獨園”(Jetavana Vihara)。在中國,“寺”最初並不指佛教建築。秦代以來通常稱官舍為“寺”。
左傳》中就有個名叫勃鞮的寺人披官員見晉文公的故事。漢代把供西域來的高僧居住地成為“寺”,從此,“寺”便成為中國佛教建築的通稱。此外,還有“庵”,那是女性佛教徒——尼姑居住和禮佛之處。有的文士也喜歡將自己讀書或靜養之處稱為“庵”,並自稱“庵主”。在蒙古語中稱“寺”為“召”,所以蒙、藏等地的佛寺又稱“召”,如“大召寺”、“小昭寺”、“五當召寺”等。另外,因為是達賴是神王,集神權和政權於一身,所以他駐蹕是寺廟又稱“布達拉宮”。漢族帝王也有將稱之為布達拉宮、普陀宗乘之廟等。佛教由於源遠流長,也是宗派林立。不同教派對佛寺也也有不同稱呼:禪宗稱禪院或禪寺,天台、華嚴諸宗稱教院,律宗稱律院。從功能上還有講寺(從事經論研究之寺院)、教寺(從事世俗教化之寺院)之別。

佛寺歷史沿革

佛寺 佛寺
東漢至東晉(約1~4 世紀) 此時佛教被看作類似黃老之學。史載漢桓帝時“宮中立黃老浮屠之祠”。“浮屠”為梵語Buddha的音譯,也譯作“佛”。佛教剛傳入時其建築曾借用中國傳統的“祠”的名稱,後又稱為“佛圖”或“浮圖”。據《魏書·釋老志》,“自洛中構白馬寺,盛飾佛圖,畫跡甚妙,為四方式。凡宮塔制度,猶依天竺舊狀而重構之,從一級至三、五、七、九。”東漢末笮融在徐州建浮屠祠:“上累金盤,下為重樓,又堂閣週迴,可容三千許人。”説明最初的佛寺以塔為中心,四周用堂、閣圍成方形庭院。屬於這時期的佛寺遺址尚未發現,但可從《洛陽伽藍記》記述的北魏洛陽永寧寺推知大概。此期佛寺數量不多,西晉首都洛陽周圍也只有40多所。
南北朝至五代(約4世紀中葉至10世紀中葉) 這是佛教在中國的鼎盛時期。佛教為統治者所信仰,許多僧徒成為權勢者,擁有政治影響和經濟實力,佛寺的數量和規模都大大超越前代。南北朝時,佛寺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前期舊型的延續,以北魏洛陽永寧寺為代表;雲岡石窟第六窟為方型窟室,中心立塔柱,四壁環繞有浮雕的廊院,北面正中雕殿形壁龕,可資佐證。另一種是宮室第宅型。北魏中晚期通過舍宅為寺的“功德”活動,許多王侯的宮室、第宅改建佛寺,以原前廳為佛殿, 後堂為講堂,廊廡環繞,有的還附有花園, 形成與前期迥然不同的風格,成為以後佛寺建築格局的主流。《洛陽伽藍記》記載的約50座重要佛寺中,以塔為中心的浮屠祠型約佔四分之一,前廳後堂的宮室第宅型約佔三分之一。隋唐時期已很少有以塔為中心的佛寺了。從初唐律宗創立者道宣撰《關中創立戒壇圖經》中所繪理想的律宗寺院,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畫所繪佛寺和有關文獻的描述,可知唐代佛寺是繼承北魏宮室第宅型佛寺發展而定型的。
由來
佛寺 佛寺
佛教傳入中國後,“寺”隨之而出現。公元第一世紀東漢明帝時,西域高僧迦攝摩騰竺法蘭應請來到洛陽,最初是住在中國專門接待外國使節和貴賓的官署“鴻臚寺”。
後來為供養這倆位高僧安置佛像經典和長期居住,就另給建造了一所住處,同時用他們馱運經卷的白馬為新居“寺”命名為“白馬寺”。
這就是我國最早開始建立的第一座佛寺。從此原做為官署名稱的“寺”也就成為中國佛教寺宇的專稱,而在“寺”前加以廟名,成為慣例。
構造
佛寺最初是按照朝廷官署的佈局建造的,也還有原來是貴族和富人將自己現成的住宅施捨為寺的,因此,許多佛寺原來就是一所有許多院落的住宅。由於這些歷史原因,中國漢族地區的佛寺在近兩千年的發展中,其構造基本上採取了中國傳統的院落形式作為佛寺的佈局,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屋脊六獸、筒瓦紅牆的標誌,一看就知道是佛寺。
佛寺內有許多院落,其中房舍稱“堂”或者稱“寮”。自宋崇寧二年(一一0三年)以孔子廟大成殿,於是佛寺建築除堂寮之外,其主體部分也稱為殿。
體現
隨着佛教流傳日益深入民間,佛教的寺廟建築和佛菩薩像的塑造也就在我國各地普遍的建造起來,寺廟建築和工藝也就更加發達。我國中古時期勞動祖先所留下來的珍貴的藝術結晶和偉大的文化遺產差不多都是經過佛寺建築和佛像塑造而得以保存的,乃至佛像藏內都有,例如,我國最早的木構建築,山西的南禪寺和舉世馳名的敦煌、雲岡、龍門、麥積山、炳靈寺等佛窟,這些都是無數寶貴文化遺產中的一部分。由此可見,佛寺建築和佛像塑造對我國民族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繫,它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完美的建築藝術和它所體現出的文化底藴、教化內涵、更是廣大精深不可思議。
寺廟雄偉巍峨的殿閣建築及妙相莊嚴的佛菩薩像是“住持三寶”佛、法、僧的形式體現,是僧伽和合共住焚修和弘法利生的道場。自他二利、是佛弟子們的恭敬福田,使到過寺院的人們善因深入八識田中,增長趨向覺道的善根,同登華藏玄門,共入毗盧性海。

佛寺寺廟佈局

中國佛寺中數量最多、分佈最廣的“精舍”式寺廟。下面着重介紹的此佈局、結構和功能。
中國初期的“精舍”式佛寺,初期受印度影響,以塔為中心,周圍建以殿堂、僧舍。塔中供奉舍利、佛像。晉、唐以後,殿堂逐漸成為主要建築,佛塔移於寺外或另建塔院。形成以大雄寶殿為中心的佛寺結構。主要有三部分構成:寺廟建築、佛塔和園林。

佛寺寺廟建築

大雄寶殿為寺廟中心主體建築。依次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毗盧殿藏經樓、方丈室等。禪宗有“伽藍七堂”之説,“七堂”一般是指:塔(安置佛舍利)、金堂(又稱佛殿,安置本尊佛。與塔共為伽藍之中心建築)、講堂(講經之廳堂)、鐘樓(俗稱鍾撞堂,為懸掛洪鐘之所在)、藏經樓(一作經堂,為藏經圖書館)、僧房(又作僧坊,即僧眾宿舍。分佈於講堂東西北三面,即三面僧房)和食堂(又稱齋堂)。擇其要者介紹如下:
山門
佛寺的大門,一般是三門並立,中間是大門,兩旁各有一小門,象徵佛教的空門、無相門、無作門的“三解脱門”。“山門”兩旁常立兩位金剛,為鬼神力士形狀,職能是充當門衞。印度的金剛力士只有一位,叫密跡金剛。傳説佛的五百侍從中,最重要的就是衞隊長密跡金剛。他原來是法意王太子,皈依佛教後擔當把守寺院大門重任。因為一個力士不符合中國的對稱美,所以傳入中原後又增加一位力士,一左一右守在山門兩側。
鐘樓和鼓樓
進山門之後,有鍾、鼓二樓相對。左為鐘樓,右為鼓樓。一般早晨先敲鐘,以鼓相應;傍晚則先擊鼓,以鐘相應。漢式寺廟中,專以大鐘聞名。如北京的覺生寺,專門鑄造一口大鐘,日夜定時敲擊,得名“大鐘寺”,原名覺生寺反不彰顯。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描繪蘇州城外寒山寺的鐘聲:“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結果寺以詩傳,以致日本、韓國及東南亞的遊客都專門來寒山寺聽夜半鐘聲。
天王殿和大雄寶殿
天王殿:較大的佛寺都有天王殿。進山門之後,兩旁的鐘樓鼓樓和中間的天王殿構成寺廟的第一重院落。天王殿正中為袒胸露腹的大肚彌勒佛,這是釋迦牟尼佛的既定接班人。北京潭柘寺此佛左右有幅對聯寫道:“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大概也道破接班人所具備的條件。有人認為,該佛造型取自唐末五代浙江奉化的布袋和尚。此人名叫契比,號“長汀子”身體矮胖,肚子奇大,經常用竹杖挑一布袋,滿面笑容四處化緣。此人能預知陰晴,言人禍福,十分應驗,因而名噪一時。彌勒佛的兩側有四大天王護衞,左右各二。據佛教傳説:世上最高山須彌山的山腰有座犍陀羅山。此山有四山峯,四天王及其眷屬分住其上,任務是“各護一天下”,分別掌管東勝身、南贍部、西牛貨、北俱盧四大部洲的山川、河流、森林和地方所以又稱為“護世四天王”。他們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身白色,穿甲戴胄,左手把刀,右手執矟拄地,也有手執弓矢的;南方增長天王,身青色,穿甲冑,持寶劍;西方廣目天王,身紅色,穿甲冑,左手執矟,右手把赤索也有僅一手持寶劍的;北方多聞天王在四天王中最為突出。他是古代印度教中的天神俱毘羅(Kubera),別名施財天(Dhanada,意思是“財富的贈予者”)他是北方的守護神,又是財富之神,相當於中國的財神爺。以上所説,都是這幾位天王在中國早期特別是唐代佛教畫像中的典型形象。宋元以後,特別在明清兩代,中國漢族地區佛教進一步漢化,四大天王的職能也發生了變化,變成了“風調雨順”的化身。其中增長天王魔禮青掌青光寶劍一口——職“風”;廣目天王魔禮紅掌碧玉琵琶一面——職“調”; 多聞天王魔禮海掌混元珠傘一把——職“雨”; 持國天王魔禮壽掌紫金龍花狐貂——職“順”。
彌勒佛身後大屏風背面為神將韋馱。韋馱又叫韋琨、韋馱天、韋馱菩薩,為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將之首,是佛教護法神。韋馱背對彌勒佛,面向大雄寶殿,降魔伏鬼,保護佛法。該像為立像兩足平立,十指合掌,杵的位置則很有講究:如果韋陀杵扛在肩上,表示這個寺廟是大的寺廟,可以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三天;如果韋陀杵平端在手中,表示這個寺廟是中等規模寺廟,可以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一天;如果韋陀杵拄在地上,表示這個寺廟是小寺廟,不能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
大雄寶殿:寺廟中心主體建築。“大雄”為佛的德號,稱頌佛如同大力士,一切無畏。一般殿堂為三開間,大雄寶殿則為九五開間,象徵如同帝王的“九五之尊”。供奉佛祖釋迦牟尼,有一、三、五、七尊不同。通常是三尊,稱“三世佛”,中間為釋迦牟尼,為現世佛;左邊為釋迦牟尼的老師燃燈佛,亦稱過去佛;右邊為彌勒佛,釋迦牟尼弟子,亦是法嗣。有“橫三世”與“豎三世”之分。所謂“豎三世”即是上述的三座佛,是按時間先後排列的;所謂“橫三世”是按空間、地域劃分勢力範圍:中間為婆娑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左側為東方淨琉璃世界教主藥師佛;右側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供五尊佛的通稱東西南北中五方佛,供七尊佛的是包括釋迦牟尼之前的六佛。殿內兩側多塑十八羅漢或二十諸天。此外,寺中常供奉的還有菩薩。菩薩中,屬文殊普賢觀音地藏菩薩最為著名。中國的四大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華山則分別為文殊、普賢、觀音、地藏菩薩的道場,這也是中國特色!殿堂內的陳設也業已中國化,如殿外的照壁、牌坊石獅經幢、香爐、寶鼎、雲板、台座、石燈、祭台、幡杆(藏傳有風馬旗)等;殿內的歡門、經幡長明燈、供養台、供具、鐘鼓、木魚、磬、燭檠、蒲團等。
規模較大的佛寺在大雄寶殿兩旁還有東西配殿。東為伽藍殿,供像三尊波斯匿王(中)、柢陀太子(左)、給孤獨長者(右),兩側常供十八伽藍神守護寺院;西為祖師殿,專祀該宗奠基與功績卓著的祖師。
四堂和四台
四堂:指法堂、照堂、經堂與講堂。一些大型叢林都會有法堂和照堂,置於大雄寶殿之後。法堂為禪門演説佛法的地方,如《華嚴經》卷五雲:“世尊凝睟處法堂,炳然照曜宮殿中。”説明佛陀在世時,為了給眾生演説佛法,建立法堂,專門用以傳播佛教。法堂中央為法座,供高僧講經説法。此處也是眾僧坐禪之所。法堂內佛像已不是主體,不少佛寺不設講堂,一般就在大雄寶殿誦讀經書或舉行佛教儀式。
照堂在法堂之後,兩堂實際上為一座建築物的前後兩個部分,前者為法堂,後者為照堂。《百丈清規》雲:“若住持事繁,不遑上堂,則立僧首座令掛牌,代住持入室普説,皆於是處,故堂內架法座矣。此屋連僧堂邃闇,故高其制,而取敝明,因名照堂”。意思是説:寺廟的“主持”如果事情多,就由級別次一等的首座主持説法,因此不在僧堂(法堂)而在照堂進行,因此設法座。此地在僧堂之後,光線不太好,因此取名“照堂”,希望陽光(佛光)普照之意。這裏也是寺廟管理人員如首座向僧人發佈消息、處理事務之所。
講堂、經堂亦位於大雄寶殿之後。講堂也是講説佛經的地方。中小型寺院沒有法堂,就以講堂代替法堂。如果有法堂,那麼講堂就置於法堂兩側的廂房內,或者安排在佛殿和法堂之間兩跨院之中。寺院是演説佛經、唸經、皈依力戒之所。
經堂為藏經之堂和僧眾唸經之所。它與藏經樓不同。藏經樓是寺院圖書館,用以儲藏寺院內一切圖書。藏經樓則專門儲藏佛教經典,《華嚴經》曰:“自歸於法,願與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漢式“經堂”與藏式的“大經堂”也有所不同。喇嘛廟裏大經堂類似漢式的“法堂”,是高僧説法之所。置於寺內主要位置,開間九到十間,高敞,宏大,可容納2000多人聽講。
四台:指樂台、拜台、高台、戒台四大台。皆為高台。四台名稱不同,功能亦有重合。一般寺院只會建其中一種,而兼其它幾種功能。
戒台:一般稱戒壇,古印度叫“曼陀羅”,中文譯為“壇”。壇建在寺院內地勢較高處,台子也較高,為僧眾受戒之所。《資持記》雲:“法毀尊持。常地莫行。如持秘咒,必結壇場”。古印度的壇場,常在寺院外面東南方建壇場,袛園精舍就是這樣佈局的。漢式寺院的壇場則建在寺院內空曠之處。南朝齊永明年間,三吳初作戒壇,這是中國有史記載的戒壇之始。唐朝道宣和尚作《戒壇圖經》一卷,這是關於戒壇建築與功能的最早記錄。凡是禪宗律宗寺院,皆在戒台前立一石碑,上書“禁葷酒入山門”,稱“戒壇石”。
樂台與拜台:樂台俗稱“月台”,有的送佛教派又稱“拜台”,是寺中在佛前舉行宗教儀式時,用來演奏佛教音樂的地方。一般建在大雄寶殿之前,其高度與大雄寶殿的須彌座相平。開間一般是三到五間,形狀為方形。正面設一台階。古剎的東西兩側還有兩部台階。
高台:在寺院獨立處建台,該一般在丈二。台上建合院房舍或一組殿宇,是寺內極其尊貴處。主要用來供奉寺內主要佛像,如銀川海寶寺,洛陽白馬寺。唐玄奘曾在白馬寺高台內翻譯由印度帶來的佛經。
羅漢堂和禪房
羅漢堂:羅漢是釋迦摩尼的弟子,男性僧人。又名阿羅漢,意譯為“殺賊”、“不生”等,為明智應禮之人。佛教有的寺院設有羅漢堂,有的還單獨建有羅漢院。
寺院供奉的羅漢有多種:最常見的有十八羅漢、十六羅漢五百羅漢。唯有大型寺院方建,也往往是該寺最有華彩之處,如蘇州的西園寺,北京西山碧雲寺,四川成都的寶光寺,上海的龍華寺,武漢的歸元寺,昆明的筇竹寺等。
禪房:又稱禪屋、禪居、禪堂。禪宗寺院以“禪那”為宗旨。“禪那”意謂“思維”或“靜思”,也就是需要安靜地思考問題,這就需要靜居之處,這就產生了禪房。禪房一般在寺院的後部或方丈室附近,修禪人居住之所。
監院和方丈院
監院、方丈院:監院是寺院的總管,地位僅次於方丈。早期的寺院兩者的區別在於:方丈是德高望重學問高深的僧人,該寺院的精神領袖;監院是該寺院的最高行政長官,寺院的實際管理者。唐代以後,對監院的選拔往往既強調有學問、懂佛法,又能認真辦事的僧人來充當,監院與方丈的職責開始混同。
方丈院是監院或方丈的正寢之所。一般在寺院的後部單獨建一處房屋或院落,作為寺院住持的住所。古代維摩居士之石室為方形,長寬皆一丈,故曰“方丈”。後來的方丈室雖為寺院住持的住所,但並不奢華,面積也不大,據王簡棲《頭陀寺碑記》,南朝宋孝武帝時建的方丈室,上面蓋的是茅草。後來的監院或方丈常在寺院舊房屋中處理公務,一些小型寺院,也不設方丈院,而將寺院內的旁院、跨院作為監院、方丈止息之所。
大齋堂和藏經樓
齋堂:佛教提倡眾生平等,僧人不管地位高低都集體就餐,決不能分散就食,所以眾僧人就食處稱之為“大齋堂”。大的寺院的灶房大鍋一次都可煮飯一石以上,燒菜百斤以上。山西永濟縣孫常村宋代的的大鍋寺甚至還因大鍋得名。今河南少林寺、青海塔爾寺等大型寺廟至今還保存有當年的大鍋。即使有如此大鍋,對於一個有上千僧人的大型寺院,再加上四方慕名而來的雲遊僧人,即使有幾口大鍋也不能滿足千名以上僧人在一起同時用飯,因此就產生兩種用餐辦法:一是分成幾批用餐,以保證都在一個大齋堂用餐;另一種是分成幾個大齋堂,以保證能同時用餐,基本上沒有破壞集體用餐的古訓。台灣的佛光山中台禪寺等大型寺院皆採取此法。
藏經樓:有名的寺院大都建有藏經閣,位置在佛寺最後一個院落,常為一座兩、三層的閣樓,作為儲藏佛經之用。在藏經閣的兩側,設有配樓或配閣。這種做法後來傳到日本。不過名稱稍有不同,如日本法隆寺唐招提寺的藏經閣叫經藏法華寺則叫經庫。經藏或經庫內俱供奉付大士像,即我國六朝時梁代善慧大夫付翁之像。因為他發明了輪藏方式,曾建立大層龕等藏經方法。另外,閣內還設釋迦摩尼像,脅持二菩薩像。有的還供奉日本天台宗創始人最澄法師像。
碑樓和碑亭
碑樓、碑亭、亭台:碑樓是寺院用來安放大型石碑所建築的樓閣,作用是防止石碑因日曬雨淋而風化破損。造型多為方形,四面開門,中間端放大碑。碑樓頂部為重檐歇山式,與鐘鼓樓樓頂樣式相似。碑樓一般建在大雄寶殿前面院子的兩側,數量有一對、兩對、三對。有的寺院為了不妨礙大雄寶殿的莊嚴氣象,不在前面建碑樓而在前面兩側建碑廊。作用與碑樓相同。
石碑的碑記基本為三類:一是介紹該寺歷史,包括初建、重建時間,高僧、官員和文士在此修持、遊覽及其歌賦;二是刊刻公示該院制度;三是公佈四方信士在寺院興建或重建中佈施者姓名及金錢數目。有的寺廟還有圖碑,刻錄該寺的平面圖。如山西平遙的慈相寺,通過其圖碑,我們可知宋代該寺的規模和建制。有的千年古剎還把歷代石碑包括已廢毀的寺廟內石碑集中在一起,形成碑林。凡是大寺、名寺,常請名家、大書法家來撰寫碑文。其碑文也就成了文學和書法名篇,如唐貞觀二年顏師古撰寫的等慈寺碑;唐貞觀四年褚遂良撰寫的化度寺碑;永徽四年褚遂良撰寫的雁塔聖教序,天寶二年顏真卿多寶塔碑會昌元年柳公權的玄秘塔碑等。
有的寺院不建碑樓、碑廊而建碑亭,作用與碑樓、碑廊相同。造型亦多為方形,建在台基上,四面為四根立柱,無門,中間端放大碑。碑亭一般建在寺廟前院或後院兩側,左右各一。也有建在寺廟四角,共四個。碑亭整體一般塗成紅色,頂部要用琉璃瓦。如皇帝賜的御碑,那就只建一座高大碑亭,放在中軸線上,皇權即使在提倡佛法平等的寺院也是至上。
亭台是供香客和遊人休息形狀不只是方形,也有六角、八角形 。一般建在前院或後院的兩側。
廊院與羣房
廊院:是用迴廊組成組成的院落,最早用於民宅和宮殿,後來以用於寺院建築之中。基本上有四種類型:第一種是周廊式,四面都有廊,主體建築物圍在其中,前後或左右排列為一組建築,這種形式最為常見,尤以唐代的寺廟為多;第二是斷廊式。東西南北四面都有房屋。四面房屋拐角處用用廊銜接,北京和東北的民居四合院多用此種方式;第三遊廊式。與斷廊的建築方式相近。區別是斷廊的兩邊有牆隔斷,外面看不見廊內。遊廊兩邊沒有牆,香客、遊人、僧人在廊內可見廊外風景。遊廊在寺院內作為常見。第四種是兩座殿之間用廊銜接。這種殿又稱工字殿。
羣房:寺院內,天王殿、大雄寶殿等主要建築物皆建在中軸線上,僧人生活、工作用房則建在院子四周,或單座,或成排,這類房屋稱之為羣房。羣房主要用途是作客房,用來接待來訪者。此外也做辦公之用,充當會議廳之類。有的寺院還把羣房作為法堂、唸佛堂,寺院歷史文物陳列室。小型寺院還用來充當齋堂、僧舍等。
斜廊和飛廊
斜廊和飛廊:一般來説,寺院的主體建築都很壯觀,配殿則比較低矮、廊子就更低。這在建築上突出了主殿。但為了形成一個整體或使用功能,設計人員又常常將主殿與配殿、廊子連結起來。兩者由於高低不同,所以就構成斜廊。另外,樓與樓之間,閣與閣之間要連接,也必須架廊,架廊離開地面,在空中行走,這就是飛廊。斜廊和飛廊不僅使人們出入更為方便,而且使寺內一組殿宇顯得更加氣派莊嚴。這是我國古代建築的獨創手法在寺廟建築上的運用。
斜廊和飛廊建築始於唐代,延續到明清。四川樂山無由寺後部石窟過道中即建有斜廊和飛廊,上面還有兩三處浮雕,代表着唐代木構建築斜廊畫面最高水平;西安大雁塔門楣石刻佛殿圖上,左右兩廊與大殿連接,其曲線十分美觀;北京雍和宮大佛殿也建有飛廊。
供養塔和放生池
供養塔:佛殿的佛像前設有供桌,桌上放着香花、時令瓜果、佈施箱、佛燈等供物。據《法華經》佛前有十種供養:花、香、瓔珞、秣香、塗香、燒香、幢幡、袈裟、技樂、合掌。供養塔就是放在供桌上的小塔,主要由石材雕琢而成,也有用金銀銅鐵錫製成,高約0.3米——0.6米不等,內置放小型佛像如浙江天童寺阿育王寺國清寺皆有供養塔。五台山南禪寺內為唐代供養塔。
放生池:建在寺院山門前,池的大小視寺的規模而定。如福州湧泉寺山門前的放生池,大到要在周圍築上矮牆,防止遊人掉入水中。放生池是天台宗智者大師所創立,由香客將購來的魚在放入水中,以示佛家好生之德。唐代宗乾元二年(759),詔令天下寺院皆設放生池。放生池還能起到貯水作用,可用來救火。設計放生池時就要考慮與泉眼或河流相通,否則將是死水一潭。福建仙遊的三會寺,其放生池為全國最大。
經幢
經幢:寺院建築中一種石質立式小品一般由三部分構成:下面為基座,基座上面為幢身,最上部為出檐。檐子頂端為幢尖(幢剎)。如果幢身為二層、三層,則在每一層加上平座、幢身和幢檐,像三級寶塔一樣。幢身上刻有經文,所以叫經幢。經幢皆用石料雕琢而成,沒有用木料或其他金屬材料的。多為六角形,六面雕刻經文。也有八面的。所刻經文多為《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也有刻《般若心經》、《金剛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也有的經幢上不刻經文,甚至連佛像、圖案也沒有,這種經幢叫“無字幢”,只起奉獻供養品作用,並沒有宣經作用。
寺院經幢建築規模,要視該寺規模、知名度和經濟狀況而定。大都寺院只有一兩座經幢,有的甚至沒有,山西洪洞縣西山嚴泉寺經幢多達十六座。經幢一般建在寺院的殿後、殿之旁側或山路迴環處,遊客容易忽略。
建築構件
石獅子:佛教對獅子非常推崇。《景德傳燈錄》雲:“釋迦生日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獅子吼,天上地下唯我獨尊”,據《智度論》:“佛即是人中獅子。凡所座、牀、地,皆曰獅子座”。因此佛寺到處可見獅子作為裝飾構件,如山門兩側會有石獅守門,各門枕石上的抱鼓也刻出獅子形象,石望柱、獅頭柱、夾杆石、門楣、遲頭石、欄板、欄杆柱頭、門芯板也多刻成獅子形象。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北宋開寶寺、仁王寺皆有“獅子會”:“諸僧皆坐獅子上,做法事,講經”。
基座:寺廟建築物的基礎部分,分為基礎座和高級座,以顯示寺內建築物的等級和風格。普通座一般用在天王殿。隨着院落的進深,基座逐漸升高。大雄寶殿基座通常稱為須彌座須彌山是佛教中“世界中心最高山”。把大雄寶殿置於須彌座上,藉助於台基高隆的地勢,周圍建築羣的烘托,以顯示佛殿的宏偉莊嚴。
屋頂:寺院建築物屋頂有歇山頂懸山頂硬山頂攢尖頂等不同樣式,其中歇山頂又有單檐、雙檐兩種。由於寺廟建築物形體都較為龐大笨拙,因此屋頂利用木質結構做成曲面型以補救。另外,寺廟屋頂的正脊、垂脊、檐角也置有多種琉璃瓦,以增加寺廟的堂皇莊嚴氣氛和色彩。如正脊與垂脊相交處的“大吻”,造成一種張牙舞爪似有將正脊吞下之勢,給龐大笨拙的寺廟建築增添一些活躍氣氛。檐角還常排列一對造型生動的小獸。而且小獸的大小數量亦視寺院 的等級而定,最高等級為十個。中國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可以説是無處不在,即使提倡眾生平等的寺廟也不例外。
石燈:又叫長明燈、續明燈、長命燈,寺院內一個獨立小築。裏面置放油燈,香客為祈求佛佑而點燃。油燈放在石質的石燈內點燃,安全不易引起火災,也避免風雨侵襲熄滅。另外,石燈建在固定位置佛像前端,香客也不會將油燈亂放,可避免隱患。
石燈一般高為2——5米,八角形,有底座。燈柱上常做成龍柱,象徵尊貴。如太原北齊時代建的童子寺,山西長子慈林山法興寺等寺內石燈皆是龍柱。石燈頂部為點燈處。為方形,四面有燈窗,頂部密封上面再飾有裝飾物。石燈流傳到日本後,稱之為石燈籠,多為信士施捨敬造,數量特別多,一些大寺院內,石燈排成數排。
旗杆:我國古代最初用在私人府邸和衙門、軍營門前。不同品級,旗杆和旗子的數量都有嚴格的規定。後移至佛寺,品級的功能已喪失,主要用來掛旗,寺院每逢初一、十五或舉辦法會,都要在寺廟大門前的旗杆上扯旗。旗杆一般為木製,上部較細,下不較粗,大部分是用黃花松材,下面用夾杆石固定。也有的寺廟用鐵旗杆,如陝西寶雞金台觀,陝西汾城天平寺。有的還用石旗杆,如朝陽市內漢藏合一喇嘛廟佑順寺前就是做工精緻的石旗杆。昆明慶竹寺前乃是不惜工本的銅旗杆。

佛寺建築類型

中國佛寺建築秉承天竺佛寺建築的特點,也分為依山式的“支提”和平川式的“精舍”兩種。
依山式
印度的“支提”式也分兩種類型:第一種叫“支提洞”也稱“塔廟洞”,鑿得深長,昏暗無光,洞頂立一座安葬高僧的陵墓,如半球狀,印度僧人常在這裏舉行宗教儀式,禮拜佛骨。另一種形式叫毗訶羅洞,是為僧人居住而鑿的僧房,用於修道、講學、集會。它體現了印度佛寺的基本特點:神秘,出世,無人間煙火氣,與世俗建築的界限分得一清二楚。而在印度僧人看來,這卻是理想的修道之所,似乎只有與世隔絕,面壁遠遁,才有希望得道成佛。這兩類“支提式”在中國皆有所變化,呈現“中國特色”。中國的“支提”式分為藏式和漢式兩大類。藏式則用巨型花崗岩直接砌在山基岩體上,順山勢直至山頂,宮殿覆蓋整個山體。內部迴廊交錯縱橫,宮殿、經堂、塔殿、天井、平台等均以石木結構連為一體。加上各種裝飾物及雕刻、彩繪等,五彩繽紛,金碧輝煌。典型的有拉薩的布達拉宮黃教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等。漢式的“支提洞”多在新月形山脈的陡峭山崖上開鑿佛像,或向深縱鑿洞用於鑿造佛像和藏經,主要分佈在佛教從西域傳入中國的絲綢古道上,如甘肅的敦煌石窟麥積山石窟,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新疆的克孜爾石窟等。另外,像四川樂山大佛大足石刻,雖無洞穴,也屬於這種類型。其中敦煌石窟、麥積山石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被稱為中國四大石窟。有的洞正中有方形的塔柱或佛龕,如敦煌、雲崗等處;有的窟正中後靠壁前雕刻大佛或立或坐,左右菩薩、天王。如龍門石窟中唐高宗鹹享年間開鑿的奉先寺。有些石窟前面若有空餘地亦建寺院。石窟寺的建鑿以北朝至唐為最盛,前後共五六百年,其結果是使中國佛教石窟成為世界上保存數量最多,分佈地區最廣,延續時間最長的佛教藝術遺存。後一種“毗訶羅洞”多為自然形成的山洞,一般很狹小,僅供一人容身修煉,講學、集會的功能基本喪失,但苦修的意識更濃。如少林寺的達摩面壁洞,三祖寺僧璨面壁洞等。
平川式
“精舍”式佛寺也可分為藏式和漢式兩大類。藏式“精舍”也是建在山下或城市鄉鎮上一般為:主殿居中,經殿、佛殿環繞四周,主殿主體建築分上下兩部分:下部用花崗岩砌成幹牆,高三至五層,下大上小,最上為平台;上部土木結構的殿堂建築於平台之上。正脊有法輪、金幡、寶塔、蓮盤,垂脊有飛禽、走獸等飾物。主殿一樓正殿有二十根巨柱,支撐大殿三層主體結構。拉薩的大昭寺日喀則扎什倫布寺,北京的雍和宮,承德的外八廟和內八廟,皆為藏傳佛教典型的“精舍”式佛寺。
漢地佛教建築以精舍為主,寺內設置依次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毗盧殿藏經樓、方丈室等。東側有僧房香積廚齋堂、職事房、茶堂、延壽堂等。西側多為接待雲遊僧人的禪堂等。一些大寺院,門前還有放生池。“精舍”多建在城市街道和郊區,或山腳山間風景佳麗處,將佛寺與園林融為一體。南朝僅梁武帝時佛寺就有五百多所。北朝僅北魏時的洛陽就有佛寺一千三百六十七所,各州郡有佛寺三萬餘所。存的名剎如洛陽白馬寺,杭州靈隱寺,蘇州寒山寺,鎮江金山寺,南京雞鳴寺,寧波國清寺等皆屬此類.隋唐時代,佛寺極盛,中國佛教八大宗派的祖庭佛寺皆建於此時,如西安大慈恩寺華嚴寺,廣州六祖寺,舒州三綿陽碧水寺五台山佛光寺亦皆是“精舍”式。

佛寺寺內概貌

中國自白馬寺建立後,全國各地就都建立有佛寺,佛寺既是住持三寶佛、法、僧的所在地。所以各寺廟也都塑造佛菩薩像在殿堂內供養。但其表法的內涵寓意卻鮮為人知,説來讓人驚歎!
主要特點
1、有明顯的縱中軸線,從主要出入口“三門”(由佛經中“三解脱門”的説法得名,也作“山門”)開始,沿軸線縱列數重殿閣,中間連以橫廊,劃分成幾進院落,構成全寺主體部分。 佛寺
2、較大寺院在主體殿閣兩側,仿宮殿中廊院式佈局,對稱排列若干較小的“院”,按內容命名,如菩提院、般若院、淨土院、塔院、閣院、律院、庫院等。據記載,五台山大華嚴寺有15個院;成都大慈恩寺有20多個院;長安章敬寺有48個院,房屋4130餘間,是為皇室專建的特大規模寺院。
3、主院和各小院均繞以迴廊,廊內有壁畫,有的還附建配殿或配樓。
4、塔的位置由全寺中心演變為殿前左右置雙塔或於主體殿庭前方兩側分立塔院。中唐以後密宗盛行,多供菩薩立像,所以寺廟後部的講堂或配殿開始建為二層以上的樓閣。唐代僧侶為宣揚宗教所作的俗講已帶有文化娛樂色彩,以後又在佛寺中出現戲場,使佛寺具有公共建築性質。
5、寺中還有供僧徒生活的僧舍、齋堂、庫廚等。大型佛寺還有磨坊、菜園等,有的附設客館。此時期大量光建佛寺,史載南朝僅建康一地就有佛寺500餘所。北魏末年都城洛陽有寺1367所,外地有寺30000餘所。北齊鄴城有寺4000餘所,全境共達40000餘所。唐代更多。唐武宗會昌五年(845)“滅法”,一次拆去佛寺44600所。五代周世宗顯德二年(955)“滅法”,拆毀境內佛寺 30336所。經幾次滅法和自然損壞,唐代佛寺除個別殿宇外,並無保存完好的寺廟。
主要作用
宋代至清末(約10世紀中葉至20 世紀初) 唐會昌滅法後,佛教始終未能恢復以前的盛況,佛教的社會作用大為降低。北宋和遼代的一些大型佛寺基本上仍沿用唐代的格局,如燕京憫忠寺開封大相國寺的主體是:前為三門,內有一重至數重殿,後為閣,前方東西側各有塔,主體兩側各有若干個院。《東京夢華錄》載,大相國寺廟會已是一個衣食器用、圖書文玩、醫卜星相、飛禽走獸等無所不包的大市場。“廟會”成為集市的一種重要形式,延續至近代。但它只是利用殿庭和廊廡臨時設攤,並不影響佛寺建築佈局。宋代禪宗興盛,南宋著名大寺“五山十剎”,都是禪宗的寺院。禪宗佛寺佈局有“伽藍七堂”説,具體內容説法不一。宋代史料記載,徑山興聖寺中為正殿、三門,以長廊樓觀連接,前面有鐘樓,下層為觀音殿。另有法堂、方丈、庫堂、雲堂、香積廚等建築。天童山景德禪寺有三門、盧舍那閣、起諸有閣等建築。這兩寺都屬“五山”之列。但從現存元代王蒙《太白山圖》所繪的天童寺看,寺的中軸線上依次為三門、正殿、後殿,以迴廊圍成殿庭。三門為樓閣,內有二樓對峙,後殿也有二樓對峙,疑是鐘鼓樓或藏經閣。殿庭兩側各有數“院”。佈局仍是唐和北宋以來的傳統形式。明代以後佛寺佈局又有變化,主體建築有山門,門內左右有鐘鼓樓,原三門處改為天王殿,內為大雄寶殿、東西配殿,後為藏經閣。自天王殿至藏經閣,以廊廡、配殿圍成殿庭,與唐宋用迴廊者不同。大型寺廟兩側仍有小院,最後部分並列三個院,中央為“大悲閣”,左右為方丈院。現存的山西太原崇善寺(明初建)、北京智化寺(明正統八年建)、北京碧雲寺卧佛寺都是如此。北宋以來,大寺中多供羅漢。開封大相國寺曾塑五百羅漢,供於三門的上層。明代以後發展為田字形平面的羅漢堂,多在寺側另闢一院,不影響全寺整體佈局。

佛寺特色建築

喇嘛寺
從元代起出現了佛寺的新類型,它的興建同喇嘛教傳入內地有關。佛教在7世紀中葉傳入吐蕃(西藏),8世紀中葉吐蕃王赤松德贊迎請高僧蓮華生入藏傳教。他在密宗教義的基礎上,融合吐蕃原有的巫教(即缽教或苯教)並吸收印度婆羅門教的某些神秘法術而創新教。因教中高僧稱喇嘛(意為超人),所以這種佛教被稱為喇嘛教。蓮華生又按密宗金剛界曼荼羅(Mandala,又稱曼陀羅)形制創建桑鳶寺(又稱三摩耶廟)。喇嘛教幾經起落,至元代大盛。薩迦寺法王八思巴被元世祖忽必烈拜為國師,主管全國宗教事務,喇嘛教也成為蒙藏兩族的主要宗教。明末清初,宗喀巴所創喇嘛教格魯派黃教)佔統治地位,受到明、清兩朝特別是清朝皇帝的寵信,勢力更盛。乾隆時以喇嘛教為國教,尊活佛為國師。到清代中葉,黃教在藏族地區已有寺院約4000所,喇嘛達36萬人;內蒙古有寺院約1000所,喇嘛約10萬餘人。 佛寺
按喇嘛教規,大型寺院實行“四學”制,設四“扎倉”(經學院),分別修習顯宗、密宗、歷算和醫藥。各扎倉都是大型經堂建築,其中修習顯宗的扎倉為入寺喇嘛共用,規模特大,稱為“都綱”(大經堂)。扎倉以外,寺內設有專為供奉各種佛像的“拉康”(佛殿),各級活佛的“囊謙”(公署)、辯經壇、印經院、“嘛呢噶拉”殿或廊、塔(藏經塔或紀念塔)以及大量的喇嘛住宅。藏族地區的喇嘛教寺院一般依山就勢建造,各個扎倉和囊謙相對集中,沒有明顯的整體規劃;蒙古族或鄰近城鎮的寺院,多受漢族傳統建築影響,按縱中軸線佈局,比較規整。著名的喇嘛教寺院有西藏的薩迦寺布達拉宮扎什倫布寺哲蚌寺色拉寺,青海的塔爾寺,甘肅的拉卜楞寺(見圖),內蒙古的席力圖召五當召,北京的雍和宮,承德外八廟等。 喇嘛教特別注重修法儀軌。修法、受戒、驅妖時要築曼荼羅。曼荼羅即法壇,又名壇城、闍城,基本上是十字軸線對稱、方圓相間、“井”字分隔的空間。在“井”字分隔成的九個空間或相間隔的五個空間裏,按各種曼荼羅的要求佈置佛菩薩,再現佛經中描述的世界構成形式。曼荼羅運用到建築上,有的成為寺廟總體佈局的構圖,如西藏桑鳶寺,承德普寧寺後部、普樂寺後部等;有的成為佛殿的造型式樣,如北京雍和宮的法輪殿,承德普寧寺的大乘之閣等。
古書記載
梵語尾賀羅Vihara,毗訶羅,鼻訶羅。寺原為官司之名。釋名曰:‘寺嗣也,治事者相嗣續於其內也。’羅璧志餘曰:‘漢設鴻臚寺待四方賓客。永平中佛法入中國,館摩騰法蘭於鴻臚寺。次年敕洛陽城西雍門外立白馬寺,以鴻臚非久居之館,故別建處之。其仍以寺名者,以僧為西方之客,若待以賓禮也。此中國有僧寺之始。’西土稱為僧伽藍,僧伽藍譯言眾園。謂眾人所居所,在園圃生殖之處,佛弟子則生殖道芽聖果也,經曰伽蘭陀竹園祇樹給孤獨園。是西域之寺舍也。後魏太武帝始光元年創立伽藍而名以招提之號,隋煬帝大業中改天下之寺為道場,至唐復為寺。
寺院,《晉書·王恭傳》:“恭不閒用兵,尤信佛道,調役百姓,修營佛寺,務在壯麗,士庶怨嗟。” 唐 白居易 《百花亭》詩:“佛寺乘船入,人家枕水居。”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每一縣固然都有聖廟即文廟,一般的庶民,是決不去參拜的,要去,則是去佛寺,或者是神廟。”
新昌寺院
新昌大佛寺位於浙江省新昌縣城西三里南明山中。這裏山清水秀,岩石嶙峋,古樹蒼蒼,飛瀑泱泱,曲澗微轉,幽洞深邃,是風景幽奇的旅遊勝地。 大佛寺風景名勝區總面積共25.5平方公里,由大佛寺景區十里潛溪景區、南巖寺景區三部分組成。大佛寺景區離縣城西南0.5公里,創始於東晉永和初年(公元345年)共有景點165個,其中人文景點45個,自然景觀120個,為中國漢族地區142個重點開放寺院之一。這裏羣山環抱,奇巖突兀,亭台樓閣環布,古樹修篁,故大佛寺又有“石城古剎”稱。寺內依山崖開鑿30年的石彌勒佛像南朝文學劉勰譽之為“不世之寶,無等之業,曠代之鴻作”,後世稱之為“江南第一大佛”。沿途有鋸解巖、譽為“江南敦煌石窟”的千佛巖放生池、隱嶽洞、晉曇光舍利塔、隋智者大師法塔(為紀念佛教天台宗創始人智凱而建)、朱子亭(朱熹於此著書立説)、朱梅、硅化石(又名木化石,距今已有1億5千年歷史),石門幽谷、磨崖石刻等景觀。在大佛寺入口處,以大佛寺為依託,突出佛教文化內涵,氣勢磅礴的中國大佛城已開業,這又是一處好景觀。大佛寺裏最負盛名的文物是石雕彌勒大佛。據《新昌縣誌》記載,大佛開鑿於南北朝時齊梁年間(約486一J516年),前後營造30餘年。 新昌大佛寺牌坊
據《嘉泰會稽志》載,唐會昌五年(845年),石城建瑞像閣三層。五代後梁開平元年(907年);石城寺遭火焚。開平三年(909年),吳越王錢鏐錢八千萬,起彌勒寶閣三層及殿宇300餘間,賜寺名為“瑞像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奉沼改瑞像寺為寶相寺。明朝永樂九年(1411年),重建毗盧閣,三層五極,高十三丈五尺,改寺名為毗盧閣。後道兵燹,殿堂均毀,唯十丈金身石彌勒佛像獨存。清朝末年,重建五層高閣,重裝大佛及羅漢像。1925年,在寺門口立碑,上書“大佛寺”。至此,寺廟改稱大佛寺,沿用至今。大佛寺的主要殿堂有天王殿、西方殿、大雄寶殿、大佛殿、地藏殿藏經樓、隱鶴樓等,還有千佛院、智者法塔等建築,此外還有朱子題字、隱嶽洞、無量橋放生池、龜化石,迴音壁、米蕭所書“面壁”題刻、古銀杏、解開巖、仙客巖、七雨頭、月峽等風景名勝。附近還有南巖寺、任公子釣台、化雲洞、蝙蝠庵、十里潛溪、石屏幽谷、一線飛瀑、天燭萬松、七盤勝景等。千佛院又稱千佛巖,為天然溶洞;內塑海島觀音像,巖壁上分佈着南齊永明三年(485年)開鑿的1040餘尊佛像。這些佛像高僅數寸,工藝精緻,栩栩如生,與大佛一樣,是中國早期南方石窟藝術的瑰寶,是研究南朝齊梁間雕塑藝術的重要實物史料
千佛禪院位於大佛寺西北約300米,緊鄰大佛寺的外山門,是除大佛之外的另一處石窯造像,因石窟內佛像總數超過一千,故名千佛禪院,俗稱千佛巖,千佛巖,佛像確有千尊以上,據統計,石窯內共有佛像1075座,大的有1米之多,小的僅數寸。千佛禪院前身是高僧於法蘭創建的元化寺,成寺於公元345—356年,可見千佛巖的造像早於大佛南朝時,南方很少有石窯造像,因此位於新昌石城山的千佛巖就顯得異常珍貴。千佛禪院在“文革”時曾遭受損壞,但大多得到了保留,是很有研究價值的古代石窟造像藝術建築,放生池大佛寺外山門內,大佛寺的放生池非但是一般佛教寺廟中的固有建築,在新昌大佛寺更有平添景色的妙用。不管是香客還是遊客,一進入外山門,就會被兩處清澈的水池所吸引,水面映照着兩面青山、四面綠樹,佛門淨地的感覺油然而生。放生池南面巖壁“南無阿彌陀佛”為弘一法師手跡,“放生池”三字為錢思廉所書。
玉佛禪寺
清光緒8年(1882年)普陀山慧根法師至緬甸開山取玉,雕琢了5尊玉佛。光緒15年(1899年),慧根法師自緬甸返普陀山,留下一坐一卧玉佛二尊,並在江灣建"玉佛寺"供奉。後寺毀於兵火,於1918年-1928年在現址修建新寺。玉佛寺山門前有照壁,寺內為仿宋三進建築,前為天王殿,中為大雄寶殿,後為玉佛樓,上供玉佛坐像(釋迦牟尼成道像),玉佛由整塊玉雕,高1.92米,寬1.34米.兩廂有卧佛殿、銅佛殿、觀音殿上海佛學院。卧佛殿緬甸小卧佛。長96釐米;另有一尊1989年來自新加坡的緬玉大卧佛,長4.6米。玉佛寺是上海名剎,併為佛教禪宗道場。參觀遊覽、禮拜進奉者絡繹不絕。坐落在市區北側的安遠路、江寧路口。建於1918年,是一座仿宋殿宇建築,佈局嚴謹,結構和諧,氣勢宏偉。寺內中軸線上,依次為天王殿、大雄寶殿、玉佛樓(方丈室),左右兩側有卧佛堂、觀音殿、銅佛殿和齋堂,錯落有致。每逢初一、十五或佛教傳統節日,善男信女,三皈居土,接踵而至。院內香煙飄漫,福燭高照,都市風光中的叢林名剎,自是別具韻味,公元1882年,即清光緒八年,普陀山慧根法師經五台,歷峨眉,入 西藏,到印度,禮佛後過緬甸,在當地華僑的贊助下,開山取玉,雕琢了五尊玉佛,並攜返普陀山。路經上海,留下了坐佛、卧佛各一尊,即在江灣鎮造廟供奉,稱玉佛寺。1918年,寺廟毀於兵火,重擇現址新建,新寺易名為“玉佛禪寺”。
其它相關
景點級別:AA
自然景觀:保護區,珍稀植物
適合人羣:白領,商務
最佳時間:一月,二月,三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出遊方式:參團
景區類型:歷史文化
佛寺 佛寺
名寺名廟,分佈較廣,它們是旅遊者頗愛光顧遊覽的重點,但旅遊者在遊歷寺廟時有四忌需牢記心頭,以免引起爭執和不快。
一、忌稱呼不當。對寺廟的僧人應尊稱為“師”或“法師”。喇嘛廟中的僧人稱其“師父”,忌直呼其名,或其它污辱性稱呼。
二、忌禮節失當。與僧人見面常見的行禮方式為雙手合十,微微低頭,或單手豎掌於胸前、頭略低,忌用握手、擁抱、摸僧人頭部等不當之禮節。
三、忌談吐不當。與僧人交談,不應提及殺戮、婚配之事,以及提起食用腥葷之言,以免引起僧人反感。
四、忌行為舉止失當。遊歷寺廟時不可大聲喧譁、指點議論、妄加嘲諷或隨便亂走、亂動寺廟之物,尤禁亂摸亂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動應靜立默視或悄然離開。同時,也要照看自己的孩子,以免因孩子無知而做出不禮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