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佛塔

鎖定
佛塔,又名浮屠(梵語“佛陀”的音譯),藏語稱“曲登”。 [1]  佛塔最初用來供奉舍利經卷法物
佛教於公元一世紀始入中國,歷漢化而形成漢傳佛教,佛塔樣式也由覆缽式塔漢化為亭閣式塔樓閣式塔,又由樓閣式塔衍生出密檐式塔。傳統中國佛塔按建材可分為木塔、石塔、磚塔。
中文名
佛塔
其它名稱
佛圖、浮屠、方墳、圓冢
著名佛塔
料敵塔、慶州白塔、兗州興隆塔
性    質
佛教建築

佛塔名稱由來

佛塔傳入我國時,曾被音譯為“塔婆”、“佛圖”、“浮圖”、“浮屠”等,由於佛塔用於珍藏佛的舍利或供奉佛像、佛經,故也被意譯為“方墳”、“圓冢”。直到隋唐時,才以“塔”作為統一的譯名,沿用至當代。

佛塔佛塔種類

各地佛塔圖冊
各地佛塔圖冊(30張)
按層級分:三十七重塔﹑十七重塔﹑十五重塔﹑十三重塔﹑九重塔﹑七重塔﹑五重塔﹑三重塔等。
按形狀分:方塔﹑圓塔﹑六角形塔﹑八角形塔等,另有大塔﹑多寶塔﹑瑜祗塔﹑寶篋印塔﹑五輪塔﹑卵塔﹑無縫塔﹑樓閣式塔﹑密檐塔﹑金剛寶座塔﹑墓塔﹑板塔婆﹑角塔婆。
按所納藏之物分:舍利塔發塔﹑爪塔﹑牙塔﹑衣塔﹑缽塔﹑真身塔﹑灰身塔﹑碎身塔﹑瓶塔﹑海會塔﹑三界萬靈塔﹑一字一石塔﹑籾塔等。
按建築材料分:磚塔﹑石塔﹑玉塔﹑沙塔﹑泥塔﹑土塔﹑糞塔﹑鐵塔﹑銅塔﹑金塔﹑銀塔﹑水晶塔﹑玻璃塔﹑琉璃塔﹑寶塔﹑香塔。
按性質意義分:祈福塔﹑報恩塔﹑法身塔﹑壽塔。
按塔排列位置之樣態分:孤立塔﹑對立式塔﹑排立式塔﹑方立式塔﹑拱立式塔﹑分立式塔。
按樣式分:覆缽式塔﹑龕塔﹑柱塔﹑雁塔﹑屋塔﹑無壁塔﹑喇嘛塔等。 [2] 

佛塔歷史沿革

佛塔起源發展

佛塔 佛塔
根據佛教文獻記載,佛陀釋迦牟尼涅槃後火化形成舍利,被當地八個國王收取,分別建塔加以供奉。
另外,還在釋迦牟尼一生中有紀念意義的八個地點,如誕生處的蘭毗尼花園、成道處的尼連禪河、首次説法處的鹿野苑、安居處的祗陀園,從忉利天下處的桑迦屍國曲女城,化度分別僧處的王舍城、將入涅盤處的毗耶離城,涅盤處的拘屍那城,建造了八大靈塔,依次稱作聚蓮塔、菩提塔、吉祥塔、神變塔、天降塔、和平塔、勝利塔、涅槃塔,這些塔都是有紀念意義的。
在青海塔爾寺建有善逝八寶塔,西藏布達拉宮建有如來八塔也都是為紀念釋迦佛八大事蹟而建造的。
印度在阿育王統治時期,佛教被列為國教,塔的建立達到了空前的高潮,在孔雀王朝所統領的小邦國內分建了八萬四千座佛塔,這時期始造覆缽式的塔。
塔分兩種,有舍利者稱塔,無舍利者稱支提(caitya),現存時間最早的塔始建於阿育王時期。

佛塔傳入中國

宏佛塔 宏佛塔
佛教自公元一世紀傳入中國,歷經漢化而形成漢傳佛教
佛塔由原本的覆缽式塔漢化為樓閣式塔、亭閣式塔,又由樓閣式塔衍生出密檐式塔
據《後漢書》記載,漢末三國時期,丹陽人笮融“大起浮屠,上累金盤,下為重樓,有堂閣週迴,可容三千許人”,這些描述真實地記載了當時佛塔建築的宏大與華麗。
中國佛塔的種類非常多,在材質方面有石塔,木塔,磚塔,玻璃塔等,塔的高度從數寸之小到數十丈都有,如吳越王所制之寶篋印塔高不過數寸,而魏獻文帝時所造之永寧寺塔則號稱百丈,為中國之第一高之塔。
一般來説,不論佛塔的形態、大小如何,它的基本造型是由塔基、塔身、塔剎組成的。
塔基有四方形、圓形、多角形,塔身以階梯層層向上壘築,逐漸收攏。
在中國,若論塔的數量和它們形式的多樣,風格的豐富,可以説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各種極富有建築裝飾美感的塔,與山川、河流、村落共同構築了中華民族獨特的人文自然景觀。

佛塔建築特點

早期佛塔
印度桑奇大塔 印度桑奇大塔
早期的佛塔是一個半圓形的大土冢,完全是墳墓的形式。
現存比較完整的印度桑奇大塔,中央是復缽形塔體的方形平台和三層傘蓋,塔的底部有基台和圍欄,前面有階梯上下。
最外層還有繞塔圍欄,圍欄的四面各有一個牌坊狀塔門。
在東南亞爪哇,約在八世紀後半期,出現了一座窣堵波,它是當時蘇門答臘賽林多羅王朝統治時期建造的。
這座婆羅浮屠,自下而上包括:第一部分,作為塔基的極大的正方形石台,上有凸角堡。
第二部分是在這平台上的五層高壇,向上逐層縮小,在上下各壇的壁面上,裝飾着小系列壁龕,其內有數目相同的佛像,婆羅浮屠整個建築所有壁皇共四百之三十六座,佛像的數目亦與此數相等。
第三部分,在第五層高壇之上,有一個三級梯階的環形平台,周邊聳立着七十二座鐘形的小舍利塔
第四部分,在最頂層的中央,為此窣堵波本身的半球形圓頂。
這座巨大的建築,表現了印度尼西亞民族的藝術天賦。
覆缽式塔
青銅峽一百零八塔 青銅峽一百零八塔
又稱喇嘛塔,為藏傳佛教所常用。
這種塔的塔身是一個半圓形的覆體,這當然是源於印度佛塔的形式。
覆體上是巨大的塔剎,覆體上建一個高大的須彌座
這種塔在元代開始流行,明清時期繼續發展,這是和喇嘛教在當時盛行相聯繫的。
元代設兩層須彌座,明代襲之,但比例增高,清代多數只用一層須彌座。
元代比例肥短清代則較瘦高,正面增設“眼光門”,內置佛像。
塔身與基座之間,元代多施蓮瓣一層,其上為小線道數層,線道內或夾以蓮珠。
明代仍沿此制。清初則改為金剛三層,不用蓮瓣。塔頂最下層為塔脖子。
元明較粗壯,清代較細。其上為十三天,應是相輪的變體,一般為十三層。
元、明比較肥短,清代則細若鐸柄。角上為圓盤,元明銅盤垂流蘇,清代更為兩層天地盤。最上為寶珠和銅塔。清代多用日、月、火焰。這裏就一百零八塔來看看這種塔的造型與特徵:一百零八塔在寧夏青銅峽市青銅峽水庫西岸向東的山坡上,此地原本遍佈寺廟,因河水淹沒僅有塔林,以塔數而名之曰一百零八塔。此塔按幾何圖形依山勢排列成下寬上尖的等腰三角形,最高端是一座形制最大的塔,塔身如同復缽,塔頂是寶珠,底座是八角形束腰須彌座,塔林自上而按1.3.5……奇數排列成12層,每層塔前用磚砌護牆一道。塔體分為四種類型,一層塔身復缽式,二、三、四層為八角鼓腹錐頂狀,五、六層呈葫蘆狀,七一十二層呈寶瓶狀。這一百零八塔是中國古塔建築中僅見的整體佈局為三角形的大型塔羣。這一古塔羣建築年代不詳,據最新考古成就認為,是建於西夏時期。形制與北京妙應白塔相似。綜合塔的結構,形制特徵,承佛教喇嘛塔。
著名的有北京北海白塔、山西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寧夏青銅峽市一百零八塔等。
樓閣式塔
閣樓式萬部華嚴經塔 閣樓式萬部華嚴經塔
樓閣式塔的形式來源於中國傳統建築中的樓閣,這種塔在中國古塔中歷史悠久,形體最高大,保存數量也最多。早期樓閣式塔應為木結構,因為易於毀於火災,所以實物沒有能夠保存下來。最早的樓閣式塔見於南北朝的雲岡和敦煌石窟的雕刻中。隋唐以後,多用磚石為建塔材料,出現了以磚石仿木結構的樓閣式塔。它們的特徵是:每層之間的距離較大,塔的一層相當於樓閣的一層,各層面大小與高度,自下而上逐層縮小,整體輪廓為錐形。樓閣式塔的平面,唐代為方形,宋、遼、金時代為八角形,宋代還出現過六角形。明、清時代仍採用八角形和六角形。
塔的結構,唐代為單層塔壁,中空,內部呈筒狀,設木樓梯、樓板。宋、遼、金各代均在塔的中心砌“磚柱”。柱與塔壁之間為登臨的樓梯間或塔內走廓。底部設簡單台基,宋以前多不用基座。塔身每層都砌出柱、額、門窗。唐代用方柱和八角柱。遼、宋多用圓柱,欄額之上用普柏枋。各層檐下都用磚或石製成斗拱,式樣與當時的木結構相似。木結構樓閣各層有平座及欄杆,但磚石樓閣式塔,南北朝至唐代多不用平座,宋、遼、金始用平座。
早期著名的樓閣式塔如西安大雁塔、山西應縣木塔、河南開封祐國寺鐵塔、杭州六和塔銀川海寶塔、四川滬州報恩塔等等。
密檐式塔
密檐式塔的第一層較高,以上各層驟變低矮,高度面闊亦漸縮小,且愈上收縮愈急,各層檐緊密相接,故名。整體輪廓呈炮彈形。
密檐式嵩嶽寺塔 密檐式嵩嶽寺塔
現存最古的磚塔河南登封縣的嵩嶽寺塔即屬於密檐式塔。此塔也是中國現存古塔實物中年代最早的,該塔修建於北魏永平二年(509年)。嵩嶽寺塔是由木結構向磚石結構過渡的早期實例,非常值得重視。嵩嶽寺塔的總高度約30米,底層直徑10.6米。全塔除塔剎和基石之外,均以磚砌築。塔的下部是低平的基台,台上建塔身,塔身平面呈十二邊形,這在全國是僅見的例子。第一層塔身特別高大,用疊澀平座將之分為上下兩段,在四個正面開了貫通上下段的塔門。下段的其餘八面都是素面平磚,沒有加以裝飾。上段是整個塔裝飾最集中的地方,分別裝飾壺門、獅子、火珠垂蓮。第一層塔身以上,疊澀出密檐十五層,每層塔檐之間距離甚短。塔剎用石雕刻而成。剎座是巨大的仰蓮瓣組成的須彌座,須彌座上承託着梭形的七重相輪組成的剎身,剎頂是一個巨型的寶珠。篙嶽塔的外形流暢、秀麗,藝術成就非常高,正是由於它的設計和施工的優秀,使得這座古塔保存至當代。其他像西安小雁塔雲南大理千尋塔也是密檐式塔中的精品。
金剛寶座塔
真覺寺金剛寶座塔 真覺寺金剛寶座塔
塔的下部是為一方形巨大高台,台上建五個正方形密檐小塔(代表密宗五方五佛)。這種塔在中國從明代以後陸續有修造,但是數量很少,全國現存十多處。著名的有北京真覺寺金剛寶座塔、北京碧雲寺金剛寶座塔、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慈燈寺金剛座舍利寶塔等。
其中內蒙古慈燈寺的金剛座舍利塔,俗稱五塔寺。建於清雍正年間。塔由塔基、金剛座和頂部的五座玲瓏寶塔組成。金剛座建在塔基上,座下部是須彌座;束腰部分是磚雕獅、象、法輪、金翅鳥和金剛座柞等圖案花紋;上半部有119尊鎏金小佛;拱門上有用蒙古、藏、漢三種文字刻成的“金剛座舍利寶塔”漢白玉石匾額。門內為無樑殿,東南角有通向座上的階梯。五塔建於座上,當中塔高8.7米,為七層,四角小塔略低各為五層。塔身第一層均塑一佛、二菩薩及菩提樹、景雲圖象,第二層以上為千佛龕。建築工藝技巧精細嫺熟,寶塔顯得玲瓏秀麗。塔後照壁嵌有蒙古文天文圖石刻。

佛塔建築類型

密檐式磚塔——朝陽北塔 密檐式磚塔——朝陽北塔
我國的佛塔按建築材料可分為木塔、磚石塔、金屬塔、琉璃塔等,兩漢南北朝時以木塔為主,唐宋時磚石塔得到了發展。
按類型可分為樓閣式塔、密檐塔、喇嘛塔、金剛寶座塔和墓塔等。
塔一般由地宮、基座、塔身、塔剎組成,塔的平面以方形、八角形為多,也有六角形、十二角形、圓形等形狀。塔的層數一般為單數,如三、五、七、九、十一、十三層…所謂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七級浮屠指的就是七層塔。塔有實心、空心,單塔、雙塔,登塔眺望是我國佛塔的功能之一。
我國勞動人民先後吸收了古印度和尼泊爾佛教藝術,融合了中國傳統建築精華而創造出了獨具特色的中國式“塔”。如始建於元代的北京“妙應寺白塔”就是一例,該塔高51米,為通體潔白磚石結構,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大的佛塔,又稱喇嘛塔。

佛塔歷代佛塔

北魏
嵩嶽寺塔
嵩嶽寺塔位於鄭州登封市城西北5公里處中嶽嵩山南麓峻極峯下嵩嶽寺內。該塔歷經1400多年風雨侵蝕,仍巍然屹立,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磚塔,也是全國古塔中的孤例。嵩嶽寺塔為磚築密檐式塔,也是僅見的一座十二邊形塔,其近於圓形的平面,分為上下兩段的塔身,與印度“stupa”相當接近,是密檐塔的早期形態。
唐朝
大雁塔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內,原稱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塔的意思),是中國唐朝佛教建築藝術傑作。大雁塔是樓閣式磚塔,塔通高64.5米,塔身為七層,塔體呈方形錐體,由仿木結構形成開間,由下而上按比例遞減。塔內有木梯可盤登而上。每層的四面各有一個拱券門洞,可以憑欄遠眺。整個建築氣魄宏大,造型簡潔穩重,比例協調適度,格調莊嚴古樸,是保存比較完好的樓閣式塔。在塔內可俯視西安古城。大雁塔在1719年就發現塔身傾斜,到1996年達到最大程度,古塔向西北方向傾斜1010.5毫米,也就是一米多。
高郵鎮國寺塔
鎮國寺塔 鎮國寺塔
高郵鎮國寺塔亦稱西塔,建於唐僖宗時期,2014年被列為世界遺產(是我國第46個世界遺產的京杭大運河重要組成部分),被人們譽為“南方的大雁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3A級旅遊景區。地處江蘇省高郵市京杭大運河中間
鎮國寺塔始原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是一座方形七層樓閣式磚塔,塔高35.36米,頂端塔剎為一青銅鑄葫蘆,葫蘆表面刻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八字。鎮國寺塔雖歷經幾次修葺,但仍基本保留了唐骨明風的建築特色。 1956年大運河拓寬時,為保塔運河改道,留下了河心島上的古塔,使古塔成為大運河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如今島上已重新恢復了鎮國寺供遊人觀光。
九頂塔
九頂塔位於濟南靈鷲山九塔寺內,建於唐代,高13.3米,基呈八角形,單層磚塔,為水磨對縫砌築而成。檐疊澀向外挑出17層,又疊收進16層,基、身、檐均呈凹形曲線,異常柔和。塔的剎部結構處理奇異,在塔檐上端各隅角處,築有方形3層小塔8座,高2.84米,中央築有中心塔,高5.33米,形塔林式塔頂,故名九頂塔。塔身南面距地高3.1米處,闢一拱門,內為佛室,室內雕一佛工羅漢,並有殘存壁畫。
遼朝時期
遼陽白塔
該塔位於於遼陽中華大街北側,塔高71米,八角十三層密檐式結構,是東北地區最高的磚塔。建於金代大定年間(1161-1189年),是金世宗完顏雍為其母貞懿皇后李氏所建的垂慶寺塔的俗稱,至當代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基座塔身都以磚雕的佛教圖案為飾。塔身八面都建有佛龕,龕內磚雕坐佛。塔頂有鐵剎杆、寶珠、相輪等。因塔身、塔檐的磚瓦上塗抹白灰,俗稱白塔。
天寧寺塔
天寧寺塔 天寧寺塔
該塔位於北京廣安門外天寧寺內,天寧寺塔塔高57.8米, 為八角十三層檐密檐式實心磚塔。整體結構自下而上為:基座、平座、仰蓮座、塔身、十三層塔檐、塔頂、寶珠、塔剎。基座呈八角形,分為上下兩層。下層基座各面以短柱隔成6 個壺門形龕,內雕獅頭。上層略內收,每面為5個壺門形龕,內浮雕坐佛,上下層轉角處均浮雕金剛力士像。仰蓮座共3 層,上承塔身,塔身四面設有半圓形券門,門兩邊雕有金剛力士、菩薩、雲龍等,雕像造型生動、栩栩如生。十三層塔檐逐層收減,呈現出豐富有力的卷剎。
天津薊縣白塔
天津薊縣白塔在薊縣城西南隅,舊稱漁陽郡塔,遼清寧四年建。塔平面八角形,通高30.6米。塔基下部砌花崗石條,上部築仿木磚雕須彌座,其壺門內浮雕舞樂伎,刻工精細,栩栩如生。塔身南面設門,內置佛龕;東、西、北三面設磚雕假門;四個側面凸雕碑形,上書佛教偈語。八個轉角處作重層小塔。塔身上出三層磚檐,檐角系銅鐸。檐上置塔座承覆缽形圓肚、十三天和銅剎。此塔下部為密檐塔型,上部砌作覆缽式,是中國遼塔造型奇特之一例。
佛宮寺釋迦塔
佛宮寺釋迦塔 佛宮寺釋迦塔
中國現存最大的木塔是佛宮寺釋迦塔,因為塔在山西應縣,所以通稱為應縣木塔。此木塔建於遼代清寧二年(1056年),距當代已有九百多年了。木塔位於佛宮寺中軸線的中部,塔的後面是大殿,構成了以塔為中心的寺院佈局。木塔總高度是67.31米,其中塔剎高達10米。塔的底層平面是八角形,直徑30.27米,是古塔中直徑最大的。塔建在一個外包磚石的夯土高台上,台子高4米多,分上、下兩層,下層方形上層是八角形。在高台上建木結構塔身。塔的第一層南面開塔門,進門迎面有一尊高約10米的釋迦像,頂部是精美的藻井。門洞兩壁,門額和內槽壁上都繪製了壁畫
戒壇山常樂寺自來塔
在北京房山區西北20公里戒壇山前有三組石頭城,常樂寺建在南城,寺院北部原有石塔一座,名曰“自來塔”。自來塔已於百年前被當地人拆除,但塔的位置尚十分明顯。據明代成化十六年、成化十七年石碑考證,認為此塔十分重要,它是一座阿育王塔,建塔年代在遼或遼以前,塔為11層。筆者根據碑文記載和對石塔多年的研究,對石塔進行了復原,可以作為常樂寺重建的重要依據。
昌黎古塔寺塔
在河北省昌黎縣城西北端,有一座古塔寺,寺院裏有一座古塔寺塔,又稱源影塔。百多年來不斷的變遷,至當代古塔寺的房屋面目全非,只保留下來這一座塔。塔的四周近些年已經建設了民居房屋,十分密集,僅有一條小巷可以通至塔旁。昌黎縣城大部分是老式平房,沒有高樓遮擋,所以從全城都可望見古塔,非常壯觀。這座塔是遼代建造的,據民國二十二年《續修昌黎縣誌》記載:這座塔在明代嘉靖、萬曆時期屢次進行重修;清代順治、乾隆、嘉慶、道光、同治各個時期亦都進行重修,但是塔的式樣尚未改觀。
朝陽南塔
朝陽南塔 朝陽南塔
朝陽南塔位於遼寧省朝陽市,與朝陽北塔分別位於慕容街南北兩端。朝陽南塔建於遼代,為方形空心十三級密檐式磚塔,高約45米,南向。由塔基、須彌座、塔身、塔檐和塔剎構成。塔基方形,素面,以磚迭砌而成。須彌座設束腰兩週,線層束腰的每面各設壺門五個,內雕雲龍等。束腰上部為磚碉仰蓮,承託塔身。塔身南面正中設券門,其它三面設假門,門兩側磚雕捲雲,門頂浮雕華蓋。華蓋兩側各嵌一石雕塔銘,上刻八大靈塔名稱。塔身四角各有一磚雕圓形倚柱,頂部承託半拱,補間鋪作七朵。半拱之上為磚砌塔檐,塔檐逐層內收。檐角掛風鐸。現風鐸和塔剎早已不存。 [3] 
此外還有房山雲居寺法舍利塔、良鄉遼代法象寺佛塔、懿州城塔、成州城塔(紅帽子塔)、順州城塔(十家子塔)等遼代佛塔。
宋朝
虎丘塔
虎丘塔位於蘇州城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就葬其父(闔閭)於此,葬後3日,便有白虎踞於其上,故名虎丘山,簡稱虎丘。虎丘塔始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六年(959年),落成於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塔七級八面,內外兩層枋柱半拱,磚身木檐,是10世紀長江流域磚塔的代表作。由於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災,故頂部的木檐均遭毀壞,現塔身高47.5米。虎丘塔是座斜塔,塔尖傾斜2.34米,塔身最大傾斜度為3度59分,虎丘斜塔也被稱為“中國的比薩斜塔”。
杭州六和塔
杭州六和塔位於錢塘江畔月輪山上,是北宋時吳越王為鎮錢塘潮而建。現存的六和塔塔身重建於南宋。取佛教“六和敬”之義,命名為六和塔。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現存六和塔,外觀八面十三層,內分七級。高59.89米,佔地888平方米。
開封鐵色琉璃磚塔
開封鐵色琉璃磚塔建於北宋皇佑元年,就是公元1049年。因當年建在開寶寺內,稱開寶寺塔。又因其外表全以褐色琉璃磚鑲嵌,遠看近似鐵色,加之本身堅固異常,猶如鐵鑄,故從元代起民間稱之為“鐵塔”。鐵塔是因其卓絕的建築藝術聞名遐邇的。鐵塔現高55.88米,平面作八角形,十三層樓閣式,底層每面闊4米多,向上逐層遞減,層層開設明窗,一層向北,二層向南,三層向西,四層向東,以此類推,其餘皆為盲窗。明代嘉靖、萬曆年間,又在塔心柱正對明窗之處,鑲嵌了琉璃佛磚,保護塔心柱免受風力侵蝕。 遠看近觀,鐵塔彷彿是一座木塔,玲瓏剔透。向南一門匾曰:“天下第一塔”,是宋代書法家米芾的墨跡。
玉泉寺鐵塔
玉泉寺鐵塔在湖北省當陽縣城西15公里的覆船山東麓玉泉寺門前,全稱“如來舍利寶塔”,又稱當陽鐵塔。始建於北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由玉泉寺僧務本禪師領工鑄建,它是我國最高(七丈十三層)、最重(十萬六千六百斤)和保存最完整的鐵塔。鐵塔上鑄有2279尊栩栩如生的佛像。地宮中有大批珍貴文物,除佛牙舍利和舍利子外,還發現了唐代鎏金菩薩、大石函、影青蓮瓣高足供養瓷爐及宋代小石函、水晶珠、鐵鎖鏈等。
開元寺雙石塔
開元寺雙石塔位於福建省泉州市開元寺內寺南向,塔在大殿前分列東西,西塔名仁壽塔,南宋嘉熙元年(1237)建;東塔名鎮國塔,南宋淳十年(1250)建。雙塔相距約200米,對峙在大殿前,與大殿鼎足而立。雙塔全部用石材建造,仿木構樓閣式,皆八角5層,形式幾乎完全相同,僅高度和斗拱略有不同。西塔高44.06米,東塔高48.24米。
元朝
妙應寺白塔
妙應寺白塔 妙應寺白塔
該塔位於北京阜城門內大街路北的妙應寺內,因寺內有通體塗以白堊的塔,故俗稱“白塔寺”。台基高9米,塔高50.9米,底座面積1422平方米,台基分三層,最下層呈方形,台前有一通道,前設台階,可直登塔基,上、中二層是亞字形的須彌座。台基上砌基座,將塔身、基座連接在一起。蓮座上又有5條環帶,承託塔身。塔身俗稱“寶瓶”,形似覆缽,上安7條鐵箍,其上又有亞字形小型須彌座,再上就是13天相輪,頂端為一直徑9.7米的華蓋,華蓋以厚木作底,上置銅板瓦並做成40條放射形的筒脊,華蓋四周懸掛着36副銅質透雕的流蘇和風鈴,微風吹動,鈴聲悦耳。華蓋中心處,還有一座高約5米的鎏金寶頂,以8條粗壯的鐵鏈將寶頂固定在銅盤之上。
明清時期
淨土寺塔
淨土寺塔 淨土寺塔
江蘇省高郵市淨土寺塔,又稱東門寶塔。該塔建於明朝神宗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1906年(光緒年間),曾大修過一次。民國34年因戰爭炮火損壞一角,次年修復。1963年高郵中學學生朱廣榮等攀上塔頂,從寶剎中取出文物若干交文化館。其中有明代萬曆年間的大方廣佛華嚴經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等40餘卷,現存南京博物院。塔內原有樓板和扶梯可以攀等,後漸毀壞。1957年江蘇省人民政府公佈此塔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高47.46米,,呈八角形。一九五七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海寶塔
海寶塔 海寶塔
銀川海寶塔又名赫寶塔、黑寶塔,相傳為公元五世紀初夏國王赫連勃重修,今存之塔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重建。塔身為磚砌樓閣式建築,塔身為方形,九層十一級,高53.9米。塔室為方開,門向東,內有四道拱券道通向四面。空間以樓板鋪隔,有木梯可盤旋而登至頂層。極目遠眺,巍巍賀蘭山,綿綿黃河水,塞上江南景色盡收眼底。1963年董必武登此塔,併為其賦詩曰:“銀川郊外赫連塔,高勢孤危欲出雲。直以方形風格異,只緣本色火磚分。”
鎮國塔
河南衞輝市鎮國塔,又名靈莊塔,由明代衞輝府知府周思宸於萬曆十三年(1585年)修建,是豫北僅見的佛道合一的樓閣式塔。塔為七級六角形磚塔,高33米,形體成錐狀,外部每層檐下施磚雕仿木結構的額楊、斗拱、四層迭澀磚層、俯蓮砌出腰檐。第一層南北各闢一券門,供遊人上下,門楣上各鑲嵌石碣一方,南門書“靈莊塔”,北門書“護國保民”,均為篆書。其餘四面各鑲無字石碣一方。從第二層至第七層每面各闢一望窗。塔內由下而上設塔心室、穹窿頂,門均北向。其餘設佛龕。繞塔心室砌螺旋式台階,可登至塔頂,塔頂內部用青磚砌青“八卦圖”。外部用孔雀蘭琉璃瓦覆蓋,施六脊,鎮獸為麒麟,造型優美,栩栩如生。
琺琅塔
琺琅塔 琺琅塔
河北承德須彌福壽廟陳列着一座造型別致、工藝高超的紫檀木座琺琅塔,通高315釐米,重約1500公斤。塔分紫檀木雕花須彌座和琺琅塔兩部。而琺琅塔自下而上又分為正方形重檐、八角形重檐、圓形三重檐三層閣各異的塔身及寶瓶,金剛杵塔剎,是由大小1400餘部件組裝而成。塔層為奇數,奇數為陽數,含吉祥之意。根據佛教理論,第一層正方形重檐閣象徵“地”,第二層八角形重檐閣象徵“世間”,第三層圖形三重檐閣象徵“三界”。
此塔圖案採用漢族傳統龍紋與藏傳佛教常用“輪、螺、傘、蓋、花、缸魚、長吉祥”八寶紋等相配合的藝術形式,自然生動,此塔把上述幾種中國傳統的樓閣、密檐等形式及喇嘛塔的風格融為一體,表現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之精華。
真覺寺金剛寶座塔
真覺寺金剛寶座塔位於北京海淀區西直門外白石橋以東的長河北岸。因其形式是在一個高台上建有五座小型石塔,俗稱五塔寺塔。整座塔分為塔座和五塔兩部分。塔下部為長方形磚砌拱券結構塔座,即金剛寶座。南北長18.6米,東西寬15.73米,高7.7米,總高17米,分為6層,最下一層為須彌座,逐層由下而上往內收進0.5米。每層四壁挑短檐,共挑出五層,短檐下四周均雕有密集排列的佛龕,每個佛龕內刻有坐佛一尊。塔座的南北正中闢券門,正門上有“敕建金剛寶座塔”的匾額。塔的內部用磚砌築而成,外表以漢白玉石鋪設。塔座內部為迴廊式塔室,內有四十四級石階,盤旋而上通往頂部平台。寶座頂上平台,建有分別為四小一大共五座的石塔。用青石砌成方形密檐式小塔,均由上千塊鑿刻好的石塊拼裝築成。中央大塔十三層,高約八米,四角小塔各十一層,高約七米許,五塔所象徵的佛稱”五方佛”,五塔下面均有須彌座,檐下四周刻有佛龕及佛像。
慈燈寺金剛寶座塔
慈燈寺金剛寶座塔位於呼和浩特市舊城東南部慈燈寺內,原名“金剛座舍利寶塔”,因塔座上有五座方形舍利塔,故名為五塔寺。五塔仿印度的佛陀伽耶精舍(釋迦牟尼得道處迦耶山寺所建的紀念塔)形式的佛塔建造。金剛座舍利寶塔,建於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由塔基、金剛座、塔頂三部分組成,為磚石結構,通高16.5米,塔頂是由五座舍利玲瓏小塔構成。金剛座舍利寶塔的基座高約1米;金剛座為束腰須彌座,其束腰部雕刻有獅、象、法輪、金翅鳥和金剛杵等圖案,束腰的上面為七層短挑檐,第一層的檐下為三種文字(蒙、藏、梵)雕刻的金剛經全文,從第二層到第七層的檐下為各種姿態的鎦金佛像,共計1119尊;五座舍利小塔位於亭子的北邊,最中間的舍利小塔為七層出檐,四隅的舍利小塔為五層出檐,五座塔身上均鑲嵌有佛像、菩提樹、景雲等磚雕。在金剛座舍利寶塔背面(即北面)的山牆上嵌有三幅雕刻,以“蒙古天文圖石刻”最為珍貴。天文圖直徑144.5釐米,天球圓面以北天極為圓心,畫出二十八宿赤經位置的經線,還有五個同心圓,由裏向外為天北極圈、夏至圈、天赤道圈、冬至圈、天南極圈。
現代
法門寺合十舍利塔
法門寺合十舍利塔 法門寺合十舍利塔
歷時3年建成的法門寺合十舍利塔高148米,造型如同合十的雙手,中間鏤空部分是一座傳統形式的唐塔,是
世界最高的佛塔。塔前鋪設了一條長達1230米、寬108米的佛光大道,一些源於佛教經典題材的景觀小品及金色菩薩像點綴在大道兩側。大道兩頭分別是可容十萬人的朝聖廣場與山門廣場。

佛塔塔林介紹

我國有五大塔林,鬼斧神工,各具特色。
少林寺塔林
在河南登封嵩山西麓五乳峯下。塔林共有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磚石塔2209座,為我國現存最大的塔林,塔高度均在15米左右,絕大多數有雕刻和題記,其造型有四角、六角、錐體、瓶體、拋物線形等,風格各異。
靈巖寺塔林
靈巖寺塔林
靈巖寺塔林(6張)
坐落於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方山向陽坡上,計有墓塔167座,另有墓碑300多幢,碑文題記極多,達10萬餘字,為國內罕見。該塔林造型優美,形制多樣,其中以唐代慧崇和尚塔為最早建築,是研究我國佛教歷史的珍貴資料。
五台山塔林
于山西五台縣佛光寺東山腰和西北塔坪裏。唐代始建,現存古塔7座,其中4座為唐代墓塔,形制特別,古老質樸,有原形覆缽體塔身、八角形和六角形塔身,宏偉壯觀,為我國塔林中首屈一指的塔林
青銅峽塔林
位於寧夏青銅峽縣峽口黃河西巖一個陡峭的山坡上,背山臨水,共108座塔。該塔林建築奇異,是我國僅見的大型白塔林。
飛龍山白塔林
在雲南景洪縣大勐龍鄉曼飛龍村後的山上,為小乘佛教建築。該塔林始建於傣歷565年(公元1204年),塔林由大小9座白塔組成,巍峨參差,聳入雲天,為當地一大勝跡。這9座塔均建在高4米的圓形基座上,中為主塔,高達21米,雄偉挺拔。其餘8座小塔分列八角,高10米,形似蓮花,宛似羣星拱月,壯麗奇特。

佛塔藏區佛塔

西藏日喀則萬佛塔
西藏日喀則萬佛塔(2張)
藏族地區是當今世界上擁有佛塔最多的一大佛教聖地。長期以來,由於藏族佛教徒以造塔作為一種修德積福的途徑,無論僧俗都熱衷於建造佛塔。因為“一座窣堵波、一尊雕像、一部經書、高聲誦經,所有這一切都會自動地產生大量功德”(圖齊《西藏和蒙古的宗教》)。這樣,在藏區這塊廣裹的土地上立起了無數座佛塔。這類佛塔無論形式、內在含義、功能利益等方面都帶有自己的地方特色。 至於佛塔何時傳入西藏本土,據《西藏王臣記》和《青史》記載,最早的佛塔是在吐蕃王朝第二十七代贊普拉託託日年贊時(約公元四世紀)作為佛教禮品是由印度佛教徒帶到西藏的。
松贊干布時期(公元七世紀中葉),印度佛教正式傳入西藏,松贊干布迎請印度、尼泊爾克什米爾、漢地等大量高僧,翻譯佛經,興建佛寺。根據《漢藏史集》,當時西藏共創建佛寺一百零八座,但具體記載的只有十八座。由於佛教建築物在西藏的大量出現,隨之佛塔也在西藏誕生了。據載西藏第一座自建的一座五頂的佛塔在昌珠寺內。赤松德贊時期(公元八世紀中葉),佛教在西藏得到很大發展,建桑耶寺,組七覺士,並在靜命寂護大師主持下雕造松嘎爾五塔。這五座石塔形制大同小異,都由塔座、塔瓶和塔頂三部分組成。塔座有兩種形制,一是多邊形,二是正方形。以西端最大的一座塔為例,塔高5.5米,塔座為多邊形,其底座最長邊為4.1米,塔瓶為復缽形,最大直徑為2.5米,高1.65米;塔頂由相輪月亮、太陽組成,高2.95米。此塔形制古樸,雄偉壯觀。據《桑耶寺簡志》載,桑耶寺還有四座白、紅、黑、綠四種不同顏色的塔。其中白塔以獅裝飾,遂建成聲聞之風格;紅塔,因塔身土紅色,故名,系長壽菩薩之風格,其以蓮花裝飾;黑塔以如來佛之遺骨為飾物,其形制系獨覺佛風格;綠塔,綠色琉璃磚砌成,釉色蒼鬱而富光澤,故名,以十六門為飾物,系法輪如來風格。而當時建造這四座佛塔的目的,根據《桑耶寺簡志》得知,佛塔作為一種象徵寶物,供信徒頂禮膜拜;同時又具有威懾力量能夠壓制一切邪惡或異己力量的神聖之物,供藏族信徒們祈禱求助。公元八世紀左右在西藏出現的佛塔都基本上屬於無舍利的支提類佛塔,並保持了印度佛塔的基本規格和形制。我們在上文中已提到中國漢地的覆缽式塔,而在中國藏地高原建造的塔形幾乎全是覆缽式喇嘛塔。這種在雪域高原發展或演變成具有地方風格的藏式佛塔,也經過了漫長的時間才逐漸完善與成熟。
雪域藏地佛塔有多種類型,如前文提到的為紀念釋迦如來從誕生到涅盤的八大成就的塔,其腹身等處在細節上都大不相同。正如鹿野苑初轉法輪的吉祥門佛塔的塔腹要向外凸出;天降塔塔腹又圓又凸,上有天梯;舍衞城神變塔的階層為四方形,塔腹為圓凸狀;涅盤塔沒有塔階,是圓形佛塔;而在廣嚴城加持年壽而建的尊勝佛塔上有塔傘和三個圓形的塔階等等。另外還有一種藏族葬俗中最為尊榮的塔葬。即大活佛的肉身塔——靈塔。歷代達賴、班禪,藏傳佛教根本活佛、被稱為“呼圖克圖”的黃教大師,都用靈塔保存遺體。對遺體進行防腐、乾燥處理、裝金修飾三步驟來完成活佛肉身的最後定型,然後給遺體穿戴華貴神袍,神帽,打扮成一尊神佛,身上撒滿藏紅花和香料,然後用各色哈達包裹,裝進佛殿裏的塔式陵,長期保存,接受信徒香客的膜拜。 在西藏拉薩市中心的布達拉宮紅宮內供奉着歷世達賴的靈塔,其中五世達賴羅桑嘉措的靈塔是建造最早、規模最大、裝飾最華麗的一座。而矗立在西藏日喀則扎什倫布寺內東陵札什南捷的一座靈塔,則是第五——九世班禪大師的合葬靈塔,這種現象在藏傳佛教史上頭一次出現。兩處靈塔的塔身遍鑲珠寶,雕飾華麗,造型端莊。
距離拉薩45公里的甘丹寺,曾經完好地保存着著名宗教領袖宗喀巴大師和幾十位甘丹寺法台的肉身。宗喀巴大師1419年圓寂,他的施主和弟子,捐贈白銀700多兩,在該寺陽巴堅佛殿樓上,建立一座銀塔,供奉大師的遺體。十三世達賴把銀塔改為金塔,並鑲嵌一顆金剛鑽石。在青海黃教中心塔爾寺大金瓦寺內有一高塔,也是為紀念宗喀巴大師而建造的。是塔爾寺最高的一座佛塔。據説塔正中是宗喀巴母親埋胞衣的地方,即是大師出生之地。在塔內有棵菩提樹,菩提樹上生有十萬個有獅子吼佛像的葉片。起初是宗喀巴的母親按其兒子囑託用周圍石頭壘起的塔,後三世達賴赴京經過此地,在藏族僧俗羣眾的支持下,建起了這座高達十一米的寶塔。此塔是復缽式塔,其形制和特徵與北京妙應白塔極其相似。塔身周圍都鑲嵌寶石、翡翠、珊瑚、瑪瑙、綠松石等,頂有一鳥,鳥嘴中據説有一棵釋迦佛牙舍利。佛龕內供奉着宗喀巴大師的雕像。
佛塔和藏地靈塔具有很深奧的象徵意義。“仙都嘎爾巴説:‘佛塔上的蓮花象徵六隨念;塔基象徵十善之地;塔階象徵四隨念;塔藏象徵法力;塔瓶象徵菩提心;塔路(即花蔓)象徵聖者及菩提三十七道品;不染世俗的蓮花上的法輪象徵十力和三近住;觀音咒藏象徵大慈大悲和十六大空合二為一;塔傘和遮雨檐象徵智悲雙運;滴雨檐象徵事業興盛;太陽和月亮象徵二先知’”(《藏傳佛畫度量經》)。《瀰漫雪域的藏傳佛教》載,遍佈信奉佛教國度的佛塔,也是陵寢即靈塔,並有着特殊的佛教含意。佛塔最下層的方形基底,表示堅固的地基;其上為水球,再上為火錐;再上為氣託;最上為波動的精神或待脱離物質世界的靈氣;而以上元素又都由‘趣悟階路’而登達。這基本上是把佛教的“四界”的思想——土、火、水、空集於靈塔一身,使這四種屬性通過靈塔表現為有形物質,可通過視覺觀察到的實體。高僧、活佛的遺體保存於這樣的靈塔之中,不僅體現了肉體復歸“四界”的佛教思想,還象徵着出生——生活——死亡——精神——出生……的“生命之輪”,實現永無窮盡的輪迴。
藏式佛塔除了它的使用性,可以盛放聖賢的舍利,還可以放置活佛骨灰或遺體以及經書聖物等外,它的更深層意義和象徵性,是供廣大信教羣眾朝覲的。因此,我們看到藏地藏式佛塔,既是藏族信徒的一種崇拜對象,又是別具風格的藏傳佛教建築雕刻藝術,反映了藏區古老民族的優秀文化和高超的技藝,更是各個民族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佛塔佛塔文化

我國佛塔眾多,而詠塔的詩文更多。如“古塔雲中影,佛寺夜半鍾”、“贊宇弘開壯帝都,碧天空起玉浮圖”、“誰建浮圖禮大千,靈光遙與白雲連”、“望盡人間多少事,身在大幹幾滄桑”、“點燃八百燈火,指引千帆夜海航”…等。這些千姿百態的古佛塔和詩文構成了我國珍貴的古代文化藝術遺產
中國館內最顯著的位置擺放着一座巨大的佛塔,2米高,青銅鎏金,通體各層鑲嵌着綠寶石。塔的左右擺放着一對象牙和一對青銅雕龍,與故宮、避暑山莊等處皇帝寶座前放置的青銅龍形制一樣,説明這對青銅龍應是圓明園正大光明殿皇帝寶座前的擺放之物。一對金罐和一隻金曼扎(藏傳佛教的寺廟擺設品),金罐通體如意花紋閃閃發光,金曼扎鑲有珍珠、綠松石和紅寶石,説明當時圓明園內的擺設有多麼奢華。玻璃桌櫃裏擺放着一串大念珠,這串珠子共有154顆,跟一般108顆珠子的朝珠不一樣,這是孟託邦將一串皇帝的朝珠和兩串皇后的掛珠串在一起獻給歐也妮王后的,沒想到歐也妮王后並不滿意,因為她早已聽説遠征中國的軍官們個個滿載而歸。她埋怨孟託邦只帶給她這樣的禮物,於是孟託邦另外又送她三車寶物,前後總共送了她七車,包括從圓明園搶來的各種青銅器、玉器、瓷器、漆器、金銀製品、景泰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