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佛圖寺塔

鎖定
佛圖寺塔,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下關街道羊皮村北側的佛圖寺前,約建於唐南詔時期(737~938年)。 [1]  [4] 
佛圖寺塔高30.7米,為十三級密檐式方形磚塔,塔基為二層台方形基座,下層台邊長19.7米,高1.2米,用毛石壘砌,條石壓沿。塔身一至四層為直砌,第五層收縮。雙層東西設佛龕,南北設夯洞,夯洞與塔心貫通,逐層交替上升。塔身正面鑲嵌明代萬曆乙亥《重修佛圖塔記》大理石碑刻,塔內發現各種文物52件,經卷47件,為研究雲南省佛教藝術典籍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1]  [5] 
2006年5月25日,佛圖寺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佛圖寺塔
地理位置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下關街道羊皮村北側的佛圖寺前
所處時代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6-0740-3-443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佛圖寺塔歷史沿革

蛇骨塔的興建年代,史志無明確記載,從事文物考古工作的專業學者根據塔的建築風格和出土的塔藏文物以及現存《重修佛圖塔記》進行綜合考證,認為該塔的建造年代應與崇聖寺千尋塔的建造年代相差不遠,當為唐南詔時期(737~938年)。
1981年5至9月,大理州人民政府撥款修繕蛇骨塔,同時作了實測和清理。 [4] 

佛圖寺塔建築格局

佛圖寺塔高30.7米,為十三級密檐式方形磚塔,塔基為二層台方形基座,下層台邊長19.7米,高1.2米,用毛石壘砌,條石壓沿。塔身內空,內壁為筒體結構,直通至十二級。外壁塔身整體呈拋物線狀,第一級方長4.5米,直砌。以上設塔檐十三級,檐間距50~70釐米,每級檐出挑七到九層磚。塔身第一級東壁設方洞形塔門,西壁正中鑲嵌有明萬曆乙亥(萬曆三年1575年)《重修佛圖塔記》碑。以上十三級塔檐之間,東西兩方設佛龕,南北兩方設着券洞,券洞與塔內貫通,以利於塔內通風。塔項為葫蘆狀青銅寶頂。整塔造形優美,氣勢雄偉,建築風格及技巧與崇聖寺千尋塔大體一致。因時間久遠,塔身向東北方向傾斜,塔頂偏離中心1.18米,偏心角為2°14'25"。 [4] 

佛圖寺塔文物遺存

佛圖寺塔在塔頂和第一層塔檐西面清理出土塔模、觀音像、金剛杵、銅鏡等塔藏文物52件,另有各色珍珠26粒,海貝80枚。在拆除塔門過樑時,左右兩側清理出土47卷經卷,多數為元代物,少數手抄本可能早致大理國初期。 [4]  [5] 

佛圖寺塔歷史文化

  • 名稱由來
“蛇骨塔”經1981年維修實測後,定名為“佛圖寺塔”原由是塔身鑲嵌有《重修佛圖塔記》,碑文雲:“大理城南二十里陽和山之麓有寺,名曰佛圖寺,之外有塔十三級,善以應佛國之大觀也,昔人造之必有所因。粵考傳記,在洪武曆元時已有矣,迄建文即位四年修復之。其源自無憂王遣使臣張羅疋造浮屠八萬四千,此居其一焉。”塔因寺而得名。 [4] 
  • 相關傳説
佛圖寺塔,現當地俗稱為蛇骨塔,名由白族民間流傳的“白族英雄段赤城捨身斬蟒”的故事而來。相傳,唐南詔時,洱水有妖蛇水怪,民間百姓深受其害。南詔王勸利晟張榜招賢,懸賞滅害。白族英雄段赤城決心捨身為民除害。他全身捆紮上無數利刃,雙手各持一把利劍,來到妖蛇出沒的地方,只見大蟒將他一口吞人腹內。蟒腹內,英雄用利劍猛刺巨蟒,身上捆紮的無數利刃同時在殺傷妖蛇的內臟,蟒蛇被殺死了,段赤城也犧牲在蟒腹裏。南詔王令人剖開蛇腹,取出段赤城屍骨葬之,同時焚蟒之皮、骨為灰,散在赤城塚上,於其塚上建塔以標之,名曰“靈塔”,俗稱為“蛇骨塔”。 [4] 

佛圖寺塔文物價值

佛圖寺塔內發現各種文物52件、經卷47卷,為研究雲南省佛教藝術典籍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5] 

佛圖寺塔保護措施

1983年1月,佛圖寺塔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2006年5月25日,佛圖寺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佛圖寺塔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佛圖寺塔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下關街道羊皮村北側的佛圖寺前。 [3] 
  • 交通信息
乘坐大理市內公共交通16路、17路至太和苑站下車,步行1.1千米後可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