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佚(yì)是漢語二級字 [4]  總筆畫為7畫,部首為亻,同“逸”,指放蕩不羈。
中文名
拼    音
yì ;dié
部    首
倉    頡
OHQO
部外筆畫
5畫
總筆畫
7畫
注    音
ㄧˋ,ㄉㄧㄝˊ
筆順編號
3231134
筆順讀寫
撇豎撇橫橫撇捺
五筆86
WRWY
五筆98
WTGY
四角號碼
25280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4F5A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亻失 漢字部件分解:亻失 [1] 

基本字義

1、同“逸”。
2、放蕩:佚遊。
3、美:佚女。
4、姓。春秋有佚之狐。見《左傳.僖公三十年》。 [1] 

詳細字義

佚 yì
1、 (形聲。從人,失聲。本義:隱逸的人)
2、 同本義
佚民者,獨樂其身之民也。——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
3、 又如:佚老(隱逸的老人);佚民(遁世隱居的人)
4、 行列,通佾
其佚則接芬錯芳。——《古文苑·揚雄·蜀都賦》
5、 不當行為;過失
惟予一人有佚罰。——《書·盤庚上

〈動〉

1、 散失
宣帝之時,得佚《尚書》及《易》、《禮》各一篇。——《論衡
惟予一人有佚罰。——《書·盤庚上》。傳:“佚,失也。”
牛馬畜獸有郊佚者,取之不詰。——《逸周書
2、 又如:佚名;佚書(散失的書籍);佚文(散失的文句、篇章);佚本(散失的本子);佚史(散失、隱沒的或正史以外的史事);佚失(散失;失落);佚存(散失而復得以保存);佚事(散失淪沒而為世人所不知的事蹟,多未經史書正式記載);佚聞(散失、隱沒而不為世人所知曉的傳説,多未見於正式記載)
3、 棄用;逃亡
遺佚而不怨,厄窮而不憫。——《孟子》。朱熹注:遺佚,放棄也
其佚獲奈何?——《公羊傳·成公二年》。注:“佚獲者,已獲而逃亡也。”
身不佚者志不廣。——《荀子·宥坐
4、 又如:佚志(逃亡的意向);佚馬(逸馬。逃逸的馬)

〈形〉

1、 放蕩;放縱
樂驕樂,樂佚遊,樂宴樂,損矣。——《論語》。邢昺疏:樂佚遊者,謂好出入不節也。
男女淫佚。——《漢書
2、 又如:佚行(淫行);佚君(淫佚之君)
3、 通“逸”。安逸
佚,樂也。——《廣雅
骨體膚理好愉佚。——《荀子·性惡》。注:“佚與逸同。”
佚而勞之——《孫子兵法》,對於有充分修整、精力充沛的敵人,要設法使他們勞累疲憊 [2] 
樂佚遊。——《論語·季氏》
舍佚而為勞。——《荀子·堯問
安於佚樂。——宋· 蘇軾《教戰守》
4、 又如:佚志(安逸圖樂的心志);佚道(使人民安逸的辦法);佚樂(放逸遊樂)
5、 美麗
那娘娘生得來仙姿佚貌,説不盡幽閒窈窕。——清· 洪《長生殿
6、 又如:佚女(美麗的女子)

通假字

佚,通“佾”。
佚,通"昳"。
佚 dié
1、 古同“迭”,輪流,更替。 [1] 

常用詞語

安佚
縱佚
自佚
娛佚
遊佚
優佚
佚樂
佚畋
佚宕
佚女
佚史
佚聞
佚君
佚力
佚冶
淫佚
佚飽
佚志
佚罰
佚馬
佚忽
佚氣
愉佚
佚休
佚逷
佚事
佚怠
佚遊
佚老
佚火
佚籀
佚遺
佚貌
佚文
佚愉
佚特
佚落
佚民
佚道
佚行
佚淫
佚亂
佚響
佚書
佚豫
佚獲
佚田
佚蕩
[1] 

古籍解釋

唐韻》夷質切《集韻》《韻會》弋質切,𠀤音佾。安逸不勞也。《孟子》四肢之於安佚也。同逸。
隱遁也。《孟子》遺佚而不怨。
過失也。《書·盤庚》惟予一人有佚罰。
通作失。《史記·韓非傳》非吾敢橫失,能盡之難也。《前漢·五行志》魯夫人淫失於齊,卒殺桓公。𠀤與佚同。
《荀子·哀公篇》其馬將失。與逸同。
姓。周佚之狐,鄭大夫。
人名。史佚,周武王時太史,名佚。
《韻會》徒結切,音垤。《揚子·方言》佚,蕩緩也。《前漢·揚雄傳》為人𥳑易佚蕩。
通迭,更也,遞也。《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四國佚興。
與佾義同。行列也。《揚雄·蜀都賦》其佚則接芬錯芳,襜袩纖延。 《説文》從人,失聲。佚民也。一曰佚忽也。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