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余英時

鎖定
余英時(Yü Ying-shih,1930年1月22日—2021年8月1日),出生於中國天津,籍貫安徽潛山哈佛大學史學博士,美籍華裔歷史學家、漢學家,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哲學學會院士。 [1-2]  [8]  [18]  [20]  [24] 
余英時於1950年—1955年就讀於香港新亞書院新亞研究所,師從錢穆,為新亞書院文史系首屆畢業生;1956年—1961年就讀於哈佛大學,師從楊聯陞,1962年獲歷史學博士學位 [1] 1962年—1966年任教於密歇根大學;1969年受聘為哈佛大學中國史教授 [4]  ;1973—1975年出任新亞書院院長,兼任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1974年當選為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1975年重回哈佛大學任教;1977年擔任耶魯大學查裏西摩中國史教授;1987年擔任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教授 [13]  ;2006年獲得美國國會圖書館頒發的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為首位華裔得獎者 [14]  ;2014年獲得首屆唐獎漢學獎;2021年8月1日離世,享年91歲。 [1]  [6] 
余英時專長用現代學術方法詮釋中國傳統思想,致力於中國歷史特別是思想史和文化史方面的研究。 [11] 
中文名
余英時
外文名
Yü Ying-shih
國    籍
美國
出生地
天津
出生日期
1930年1月22日
逝世日期
2021年8月1日
畢業院校
哈佛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74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2004年當選為美國哲學學會院士
2006年獲得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
2014年獲得首屆唐獎漢學獎
籍    貫
安徽潛山

余英時人物生平

1930年1月22日,余英時出生於天津,祖籍安徽省潛山縣官莊鎮金城村 [24] 
1937年—1946年,被送回老家安徽潛山、桐城等地讀書。
1949年,考入北平燕京大學,同年離京赴香港,經錢穆親自題試後,入讀新亞書院。 [21] 
余英時畢業照
余英時畢業照(2張)
1950年—1955年,就讀於香港新亞書院及新亞研究所,師從錢穆,為新亞書院文史系首屆畢業生。
1955年春,以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的身份抵哈佛大學 [15] 
1956年—1961年,就讀於哈佛大學,師從楊聯陞,並於1962年獲得歷史學博士學位。 [1]  [14] 
1962年—1966年,任教於密歇根大學。
1967年,擔任哈佛大學副教授。
1969年,受聘為哈佛大學中國史教授。 [4] 
1973年—1975年,回到香港中文大學擔任新亞書院院長,兼任大學副校長。
1974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75年,重回哈佛大學任教。
1977年,獲得香港中文大學榮譽博士學位,同年被耶魯大學禮聘出任查裏西摩中國史教授(Charles Seymour Professor in Chinese History)。 [4] 
1987年,擔任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教授(Professor of East Asian Studies)。 [13] 
2001年夏,從普林斯頓大學退休。 [15] 
2021年8月1日(美國東部時間),於睡夢中離世,享年91歲。 [1]  [6] 
余英時相關圖片

余英時主要成就

余英時學術成就

  • 學術綜述
余英時先生 余英時先生
余英時在半個多世紀的學術生涯中,深入研究中國思想、政治與文化史,貫通古今,涵括了上起三代,下至明清,甚至當代的各個時段。他的中文論著對於中國歷史,尤其是知識人的政治史、思想史與文化史,都深入加以研究,並提出許多發人深思的議題。
余英時關注中國歷史、思想與文化中最具關鍵性的理念涵意,及其歷史起源與發展等問題。延續清末民初以來中西文化異同的爭論,對中國文化“內向超越”特性的闡釋,是現有論述中最為詳明而扼要者,對闡發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與現代意義,貢獻良多。 [10] 
  • 學術論著
截至2014年6月,余英時著作逾60本、論文400多篇 [8]  ,著作包括《士與中國文化》《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朱熹的歷史世界》《方以智晚節考》《論戴震與章學誠》《重尋胡適歷程》《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未盡的才情:從顧頡剛日記看顧頡剛的內心世界》《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人文與民主》《余英時回憶錄》《中國情懷——余英時散文集》等。 [1-2]  [24] 

余英時人才培養

  • 學生培養
余英時在美國任教期間,培養出許多史學研究人才,包括黃進興陳弱水、康樂、王汎森林富士,以及北京大學的羅志田等人。余英時還是《萬曆十五年》作者黃仁宇的博士論文指導老師。 [1] 
  • 高校建設
在香港中文大學擔任副校長期內,余英時曾擬定多個研究中國文化計劃,並親自推進各學科的溝通合作,及於1974年出任教育方針及大學組織工作小組主席,促成若干建議,成為1976年富爾敦委員會重要參考資料。 [14] 
  • 學術講座
2014年9月27日,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舉辦六十五週年學術講座,余英時教授以視像傳播形式主講《新亞書院與中國人文研究》。 [19] 

余英時榮譽表彰

獲獎時間
榮譽名稱
1974年
1977年
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法學博士學位
1992年
香港大學名譽文學博士學位 [13] 
2004年
美國哲學學會(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院士 [14] 
2006年
2007年10月
關西大學名譽博士學位 [11] 
2008年6月
台灣政治大學名譽文學博士學位 [16] 
2014年6月20日
唐獎首屆漢學獎 [1] 
2014年9月29日
全球華人國學獎國學成果獎 [9] 
/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胡應湘 ’58榮譽教授 [14] 
/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及歷史學榮譽教授 [14] 

余英時社會任職

任職時間
職務名稱
1991年—1992年
康奈爾大學第一任胡適講座訪問教授 [15] 
/
耶魯大學講座教授 [2] 
/
普林斯頓大學校聘講座教授 [2] 

余英時人物評價

“每得君書,感其詞翰之妙,來客有解事者,輒出而共賞焉。今晨客過,睹而嘆曰:‘海外當推獨步矣。’應之曰:‘即在中原亦豈作第二人想乎!” [12]  錢鍾書評)
余英時是海外研究中國文化的大師級學者,可謂“中國和美國學術界最有影響力的華裔知識分子”。余英時學貫中西,善於通過比較文化史凸顯中國文化特色。中國新聞網評) [2] 
餘先生(余英時)是當今“在中國和美國學術界最有影響力的華裔知識分子之一”。 美國國會圖書館評) [3] 
“我認為他的學問甚至超過胡適;他的《紅樓夢的兩個世界》震撼了整個‘紅學’界。我所認識的余英時先生是一位平易近人,沒有任何架子的朋友。餘先生絕不是那種大叫’以天下為己任’的高調’盟主’,也從不結黨結派,他逍遙自在,以他的著作和言論來見證一個知識分子的節操和風骨。”(《亞洲週刊》評) [3] 
餘教授(余英時)學問淵博,雖然專攻中國歷史,但研究範圍亦很廣泛,論述中國哲學和文藝之著作甚多。對於中國知識階層的歷史,餘教授更是撰述不息。他尤注意個別知識份子的治學和風貌,如明末方以智、清乾嘉的戴震與章學誠,以至民國的胡適、顧頡剛,他都有獨到而深刻的見解。香港中文大學評) [4] 
余英時被譽為“胡適之後最傑出的中國學者”,筆端深含中國情懷,思想影響華文世界。(《時代週報》評) [5] 
余英時為全球極具影響力的史學大師。他深入研究中國思想、政治與文化史,貫通古今,在當今學界十分罕見。他專長以現代學術方法詮釋中國傳統思想,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華裔知識分子,在中國歷史、尤其是思想史和文化史方面所作的研究,皆扮演開創性的角色。澎湃新聞評) [6] 
余英時在超過半個世紀的學術生涯中,深入探究中國歷史、思想、政治與文化,以現代知識人的身份從事中國思想傳統的詮釋工作,闡發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論述宏闊、見解深刻,為學界久尊為海內外治中國思想、文化史之泰斗。“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為傳統學者治史之宗旨,餘先生以其研究撰述與人生實踐,對此語做了最佳的現代詮釋。唐獎得獎理由) [8]  [10] 
“余英時教授就是他筆下的中國‘士’的典型,一生的研究與經歷都在反映這一點。”(芝加哥大學餘國藩教授評) [10] 
余英時教授永遠都是温文爾雅的樣子,“非常儒雅,非常理性,你從來不會看到他生氣的樣子。他是學界泰斗,知識面很廣,一開口就能抓住重點,這不是一般人能企及的。”,“今古淹通,中西融匯,百年高唱唯公健;泰山其頹,北斗無依,五內焦焚豈獨予?”。(文化學者、華中師範大學國學院名譽院長唐翼明評) [17] 

余英時人物影響

  • 余英時先生歷史講座
2007年,為表揚余英時一直為史學作出之貢獻,余英時母校新亞書院聯同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一起成立“余英時先生歷史講座”。 [4] 
  • 余英時先生人文研究獎
2015年11月25日,台灣財團法人唐獎教育基金會委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余英時先生人文研究獎”,獎助人文研究之年輕學者撰寫專書或博士論文,為期五年。 [7] 

余英時後世紀念

  • 追思會
為緬懷余英時教授對新亞書院發展的貢獻,表彰這位史學泰斗的研究成就,余英時教授追思會籌備委員會於2021年10月30日在香港中文大學鄭裕彤樓舉行“余英時教授追思會”。 [22] 
  • 紀念論壇
2021年9月4日至5日,聯經出版社邀請多位學者共同舉辦“余英時紀念論壇:敬思想史的傳薪者”,線上追思余英時先生的學術思想。嘉賓包括周質平(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中文部主任)、錢永祥王汎森(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等。 [2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