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何運剛

鎖定
何運剛,是重慶市梁平縣的一名少先隊員,他從小熱愛英雄,崇拜英雄。1978年,為保衞集體財產,年僅13歲的他同偷盜集體財產的罪犯殊死搏鬥,不幸英勇犧牲。為表彰何運剛的英雄事蹟,經中共四川省委批准,共青團四川省委、四川省教育局決定授予何運剛以“少年英雄”的稱號。 教育部、共青團十大籌委會還聯合發出通報,號召全國青少年向少年英雄何運剛烈士學習,聯合通報指出,何運剛烈士是在實現新時期總任務的偉大革命鬥爭中湧現出的又一個劉文學式的少年英雄。廣大共青團員少先隊員和青少年學生,要把英雄何運剛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
中文名
何運剛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5年
逝世日期
1978年
出生地
四川省梁平縣

何運剛人物簡介

何運剛 何運剛
何運剛(1965—1978),四川省梁平縣(今重慶市梁平縣)人。 他從小熱愛英雄,崇拜英雄。剛上學就用壓歲錢買了寫劉文學事蹟的書《火紅的少年》,表示向劉文學學習。何運剛是個懂事的孩子,為了減輕爸爸的負擔,他一邊上學,一邊給隊裏放牛。
1978年1月15日夜晚,北風夾着雨雪,天氣格外寒冷,他聽到有人喊:“何運剛,有人偷牛草了!”何運剛讓小夥伴們去村裏送信,自己先去追賊。他發現盜賊後,一邊大聲喊抓賊,一邊與壞蛋展開了搏鬥。13歲的何運剛被打倒在地,當他甦醒過來時又去追趕壞傢伙。這個壞蛋伸出罪惡的雙手,狠狠地把何運剛掐死了;何運剛為保衞集體利益英勇犧牲,年僅13歲。
1978年7月18日,教育部、共青團十大籌委會發出了《關於學習少年英雄何運剛的聯合通報》指出:“何運剛是在實現新時期總任務的偉大革命鬥爭中,湧現出的又一個劉文學式的少年英雄。”號召廣大的團員少先隊員、青少年把少年英雄何運剛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

何運剛全國榜樣

1978年7月18日,教育部和共青團十大籌委會聯合發出通報,號召廣大共青團員、少先隊員和青少年學生,向英勇對敵,臨危不懼,為革命獻出自己生命的少年英雄何運剛烈士學習。
何運剛勇鬥歹徒 何運剛勇鬥歹徒
通報説, 何運剛生前是四川省梁平縣梁平中學初中一年級學生。一九七八年一月十五日晚,勞改罪犯陳永祥潛逃到梁平縣城關鎮羣益四隊,偷盜生產隊喂牛的穀草,準備在空瓦窯內潛藏過夜,被幾個小孩子發現。他們一面盤查壞人,一面派人到喂牛户何運剛家報信。何運剛立即趕往現場。罪犯陳永祥害怕暴露身份,倉惶逃跑。十三歲的何運剛不顧當時正雨雪交加,天黑路滑,立即隻身跟蹤追捕。他先在一塊紅花 草地裏追上罪犯,同罪犯進行搏鬥。罪犯陳永祥掙脱逃跑,但又被何運剛在二十米外的另一塊紅花草地裏抓住。何運剛在這裏同罪犯扭作一團,在地上翻來滾去,事後人們發現在十五平方米的紅花草地上留下了搏鬥的痕跡。罪犯又一次逃跑,何運剛在七十米外的一塊油菜田裏,第三次抓住兇犯,進行了最後的殊死搏鬥。何運剛終因力不勝敵,為保護集體財產、維護社會治安、鞏固無產階級專政,英勇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這個殺人犯沒有能逃出人民的法網,最後在廣大羣眾的搜捕下就擒。
為表彰何運剛的英雄事蹟,經中共四川省委批准,共青團四川省委、四川省教育局決定授予何運剛以“少年英雄”的稱號。
教育部、共青團十大籌委會的聯合通報指出,何運剛烈士是在實現新時期總任務的偉大革命鬥爭中湧現出的又一個劉文學式的少年英雄。廣大共青團員、少先隊員和青少年學生,要把英雄何運剛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 全國各地中小學目前正開展各種活動,熱烈響應北京市東城區教育局團委和十所中小學提出的《關於在中小學學生中樹立革命風尚的倡議》。通報要求各地在這一活動中,要結合學習和宣傳少年英雄何運剛的模範事蹟,進一步推動樹立革命風尚的熱潮深入發展。 通報最後説,各地在響應《倡議》,學習和宣傳少年英雄何運剛的活動中,要深入揭批“四人幫”用剝削階級腐朽反動的思想毒害青少年一代的滔天罪行。要和學雷鋒運動結合起來,及時總結和表彰本地區青少年學生中的英雄、模範和先進事蹟,大造學英雄、趕先進的革命聲勢;要大力在青少年中提倡勤奮學習,遵守紀律,熱愛勞動,助人為樂,艱苦奮鬥,英勇對敵的革命風尚,把青少年培養成為忠於社會主義祖國,忠於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忠於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一代新人。

何運剛廣泛影響

何運剛被授予“勇鬥歹徒、保衞集體利益的少年英雄”稱號之後,教育部和共青團十大籌委會又聯合發出通報號召全國各地中小學生以他為榜樣,學習他的英勇事蹟,於是全國各地掀起了學英雄、做英雄的熱潮,各中小學結合學習和宣傳少年英雄何運剛的模範事蹟,將樹立革命風尚熱潮推向深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