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雅·何草不黃

鎖定
《小雅·何草不黃》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是《小雅》的最後一篇。此詩共四章,每章四句,描寫行役在外的征夫生活艱險辛勞,表達了對遭受非人待遇的抗議。全詩多用反問句式,訴説了征夫所過的非人生活,感情強烈,接連五個“何”字句的責問噴發而出,既是一種強烈的抗議,又是一種憤怒的揭露,特別是“哀我征夫,獨為匪民”,畫龍點睛,直揭主題。
作品名稱
小雅·何草不黃
作品別名
何草不黃
作    者
無名氏
創作年代
周代
作品出處
《詩經》
文學體裁
四言詩

小雅·何草不黃作品原文

小雅·何草不黃
何草不黃?何日不行?何人不將?經營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獨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棧之車,行彼周道 [1] 

小雅·何草不黃註釋譯文

小雅·何草不黃詞句註釋

⑴小雅:《詩經》中“雅”部分,分為大雅、小雅,合稱“二雅”。雅,雅樂,即正調,指當時西周都城鎬京地區的詩歌樂調。小雅部分今存七十四篇。
⑵行:出行。此指行軍,出征。
⑶將:行走,出征。
⑷經營:往來奔走。
⑸玄:黑,草枯爛的顏色。
⑹矜(guān):通“鰥”,無妻者。征夫離家,等於無妻。一説可憐。
⑺匪民:不是人。
⑻匪:非。一説彼。兕(sì):野牛。
⑼率:循,沿着。
⑽有芃(péng):即芃芃,獸毛蓬鬆的樣子。
⑾幽:深暗。
⑿有棧:即棧棧,役車高高的樣子。一説棧為有篷的車。
⒀周道:大道。 [2]  [3]  [4]  [5] 

小雅·何草不黃白話譯文

什麼草兒不枯黃,什麼日子不奔忙。什麼人哪不從徵,往來經營走四方。
什麼草兒不黑腐,什麼人不做鰥夫。可悲我等出征者,不被當人如塵土。
既非野牛又非虎,穿行曠野不停步。可悲我等出征者,白天黑夜都忙碌。
野地狐狸毛蓬鬆,往來出沒深草叢。役車高高載徵人,馳行在那大路中。 [5] 

小雅·何草不黃創作背景

這首詩當作於西周末年、東周初年,是宗周行將崩潰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的亂世之音。《毛詩序》雲:“《何草不黃》,下國刺幽王也。四夷交侵,中國背叛,用兵不息,視民如禽獸。君子憂之,故作是詩也。”這裏把詩的歷史背景指為周幽王時代。宋代朱熹詩集傳》説:“周室將亡,徵役不息,行者苦之,故作此詩。”征夫們常年在外奔波,不能與家人團聚,被統治者視為草芥,視為禽獸,這樣的痛苦難以抑制,於是歌唱出來以宣泄憤懣之情。 [2]  [3]  [4]  [5]  [6] 

小雅·何草不黃作品鑑賞

小雅·何草不黃整體賞析

《小雅·何草不黃》是征夫苦於行役的怨詩,充滿了抗議和控訴。作為《小雅》的最後一篇,其格調與其他若干首排在《小雅》尾部的篇章一樣,都是“風詩”的樣態,顯示的是詩篇體式風格由“雅”而“風”的變遷。全詩共四章,其中後兩章善於借景寄情。
此詩以一徵人口吻悽悽慘慘道來,別有一份無奈中的苦楚。一、二兩章以“何草不黃”“何草不玄”比興徵人無日不在行役之中,似乎“經營四方”已是征夫的宿定命運。既然草木註定要黃、要玄,那麼徵人也就註定要走下去。統治者絲毫沒有想到:草黃草玄乃物之必然本性,而人卻不是為行役而生於世,人非草木,當不能以草木視之。而一句“何人不將”,又把這一人為的宿命擴展到整個社會。可見,此詩所寫絕不是“念吾一身,飄然曠野”的個人悲劇,而是“磧裏徵人三十萬”(唐李益從軍北征》)的社會悲劇。這是一輪曠日持久而又殃及全民的大兵役,家與國在徵人眼裏只是連天的衰草與無息的奔波。
因此,三、四兩章征夫發出了久壓心底的怨懟,進一步説統治者不把他們當人看,而是視他們如野牛、老虎、狐狸那樣的野獸,他們像禽獸般在被驅趕,身受非人的待遇。他們嚮往着和平的正常生活,盡在不言中。不過,怨終歸是怨,命如草芥,生同禽獸的征夫們並沒有改變自己命運的能力,他們註定要在征途中結束自己的一生。他們之所以過着非人的行役生活是因為在統治者眼中他們根本就不是人,而是一羣戰爭的工具而已。所以,怨的結局仍然是“有棧之車,行彼周道”,前途茫茫,歸期渺渺。這種毫無希望、無從改變的痛苦泣訴,深得風詩之旨,最大限度地展示了徵人的悲苦。
《小雅·何草不黃》各章均以自然事物起興,而又興中含比。詩人觀察細微,因而所用比興十分貼切恰當。如以草之枯黃比征夫的憔悴不堪;以草之玄黑比征夫的積勞成疾;又以兕、虎、狐的處於曠野、幽草,比征夫的非人生活。這便把周朝統治階級視民如草芥如禽獸的惡政暴露無遺,使詩篇形象鮮明,生動感人。詩中的寫景造境更是逼真生動,可見詩人表現手法的高妙。 [4]  [5]  [6] 

小雅·何草不黃名家點評

明代邵寶簡端錄》:“亂世氣象,數言盡之。傷哉,傷哉!”
清代方玉潤詩經原始》:“純是一種陰幽荒涼景象,寫來可畏。所謂亡國之音哀以思,詩境至此,窮仄極矣。”“蓋怨之至也!周衰至此,其亡豈能久待?編詩者以此奠《小雅》之終,亦《易》卦純陰之象。”“觀於《詩》,而世運之升降,人事之盛衰,可一覽而識其故矣。” [4]  [5] 
參考資料
  • 1.    朱 熹.詩經集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17-118
  • 2.    周振甫.詩經譯註.北京:中華書局,2013:390-391
  • 3.    王秀梅 譯註.詩經(下)·雅頌.北京:中華書局,2015:574-575
  • 4.    李山 解讀.詩經(節選).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297-298
  • 5.    姜亮夫 等.先秦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514-515
  • 6.    黃嶽洲.中國古代文學名篇鑑賞辭典(上卷).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201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