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何漢理

鎖定
何漢理,生於1946年,“祖籍”是美國馬薩諸塞州的波士頓,美國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曾擔任克林頓內閣的特別國家安全顧問。
有多部關於中國以及中美關係的著作,其中1987年出版的《中國的第二次革命》( China's Second Revolution)產生了較大影響。 [1] 
中文名
何漢理
外文名
Harry Harding
國    籍
美國
出生日期
1946年
職    業
國家安全顧問
性    別

何漢理人物經歷

1967年,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公共和國際關係學士學位。
1969年和1974年,在斯坦福大學分別獲得政治學碩士和博士學位,先後在斯坦福大學、布魯金斯學會、喬治·華盛頓大學埃利奧特國際政治學院(Elliot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弗吉尼亞大學弗蘭克·巴滕領導力和公共政策學院(Frank Batten School of Leadership and Public Policy)任職。 [1] 

何漢理主要觀點

何漢理的英文名是哈里·哈丁。
何漢理曾經在他早期的著作《脆弱的關係:1972年以來的美國和中國》一書中用“脆弱”與“非敵非友”來形容中美關係。
而如今,國際局勢和兩國關係都發生了不小的變化,何漢理認為,“脆弱”一詞已不能再恰當地形容美國與中國的微妙關係,取而代之的應為“競爭與合作”。
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曾經把中美關係定義為“戰略競爭對手、經濟合作伙伴”。而何漢理提出了與鮑威爾恰恰相反的觀點,他認為中美兩國應該是“經濟競爭對手、戰略合作伙伴”,兩國格局可以用“複雜”來形容。
何漢理頗受拜登賞識。在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就中國問題舉行的聽證會上,拜登邀請他作主題演講。
何漢理在會上提出,如果美國希望中國成為“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就得了解中國政府的思維方式,瞭解在哪些情況下中國更願意接受國際規範。要想讓中國成為負責任的規範“執行者”,就要讓中國首先成為規範的“制訂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