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何浚

鎖定
何浚(1904—1982)中共七大候補代表,1904年10月生,廣東省樂會縣(今海南省瓊海縣)南仍村人、宇贊華,原名達統,曾用名徐繼良、何義通。 [1] 
別    名
原名達統,曾用名徐繼良
何義通
贊華
出生地
廣東省樂會縣
出生日期
1904年10月
逝世日期
1982年6月17日
本    名
何浚
人物生平
早年喪父,13歲時因家庭負寒背井離鄉,到新加坡、馬來亞當學徒謀生。利用工餘時間在乎民夜校讀書。1926年底,經馬來亞黨組織的介紹,參加當地紅色工會,從事工人運動。1927年春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並在馬來亞的慕存學校做庶務工作,年夏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8月到新加坡出席全南洋黨團代表大會,並當選南洋臨時黨委委員。1928年6月在新加坡的小坡地區擔任共青團臨時團委巡視員,後又當選共青團南洋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書記等職。8月回海南島養病。1929年1月返回新加坡,任新加坡市區共青團的組織部部長。1931年2月調大坡區黨委任組織部部長。9月受中共南洋特別支部委派回國,先在黨的地下聯絡站工作,擔任黨支部組織委員。1932年4月由中共廈門中心市委調派到漳州負責恢復和發展團的工作。同月至9月任青年團漳州臨時工作委員會負責人。同年下半年擔任中國工農紅軍閩南獨立第三團團黨委委員、第一連政治指導員,配合地方黨組織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地下政權。1932年底調任中共漳州中心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並主持縣委的日常工作。1934年3月任中共(南)靖(平)和(漳)浦縣委書記。同年夏調中共閩粵邊臨時委員會工作。同年8月至1937年8月任中共閩粵邊區特委常委,組織地方游擊隊,開展游擊戰爭。1934年中央紅軍主力長征以後,留在閩南堅持游擊戰爭。1936年6月起任中共漳州人民抗日義勇軍總指揮部總指揮。不久調中共閩粵邊特委擔任組織部部長。全國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8月至1938年2月任中共閩粵贛邊省閩粵邊區特別委員會負責人書記。1938年2月至1940年6月任中共漳州中心縣委員會書記。1938年4月以新四軍留守處代表身份開展統戰工作。1940年6月調任廣東潮(陽)普(寧)中心縣委副書記兼軍事部部長。12月任中共潮梅特委常委兼組織部部長。1943年4月前往重慶八路軍辦事處參加整風學習。1944年初奉調延安,進中央黨校二部學習。期間,任中共中央海外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1945年4月至6月作為大後方代表團成員參加中共七大。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12月隨周恩來到重慶。1946年4月離開重慶到香港。10月到海南瓊崖根據地,任中共瓊崖特委常委兼組織部部長,協助馮白駒領導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1947年5月中共瓊崖特委改稱海南區黨委,當選區黨委常委。同年7月至1950年5月任中共瓊崖區委副書記,兼任組織部部長、民運部部長。1948年2月至1949年7月任瓊崖民主政府副主席,1949年7月至1950年5月兼任瓊崖臨時人民政府副主席、財政廳廳長。1949年3月至1950年5月任瓊崖農民協會籌備委員會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0月至1950年6月任中共瓊崖區委員會副書記。1950年6月至1952年2月任中共海南島區委副書記、黨委常委(至1953年11月)。1952年2月至9月任中共海南島區委第二副書記,同年9月至1953年1月任第五書記。1952年12月當選廣州市人民政府常委委員兼監委主任,後任廣東省邊防部副部長,廣東省革命根據地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人大常委等職。1982年6月17日因病在廣州逝世。
參考資料
  • 1.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名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78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