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何正璜

鎖定
何正璜,別號玉子,陝西省博物館研究員。因父親何立夫早年留學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曾任武昌烈士遺孤教養所教育長的母親張楚(張佳牅)來日陪讀,何遂生於日本東京。青少年時期曾生活於漢口一個世代官宦的書香之家。
中文名
何正璜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14年
逝世日期
1994年10月
畢業院校
武昌藝術專科學校
職    業
文物專家
出生地
湖北漢川
性    別

何正璜個人生平

1930年考入武昌藝專,1934年畢業,嘗以杜甫《破船詩》“平生江海心,宿夕俱孤舟。豈唯清溪上,日傍柴門遊”自題肖像“自況”,可想見其當年雄心與博大抱負。1934年赴日本東京多摩川高等美術學校留學。1937年感日寇侵華,山河破碎,憤然歸國,參加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在武漢舉辦的中央軍事幹部訓練團,準備投筆從戎,不久因武漢淪陷,旋輾轉至陪都重慶。1940年9月參加教育部藝術文物考察團,任文書工作,大量文書檔案資料多出其手。同年12月與團長王子云結為伉儷。擅書法、繪畫及藝術考古散文寫作等。1945年與王子云一起至西北大學,任歷史系文物研究室任助理研究員。1949年赴四川成都藝術專科學校任教。1950年後長期在陝西省博物館(西安碑林)工作,曾任陝西省博物館研究室副主任、陳列部副主任,中國美協陝西分會常務理事、中國博物館學會理事、全國第六、七屆政協委員等職。
何正璜, 1934年畢業於武昌美專,同年赴日本多摩川美術學校學習,1940年參加教育部西北藝術文物考察團赴全國考察。歷任西安碑林博物館和陝西曆史博物館顧問,中國博物館學會名譽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陝西美協分會常務理事,陝西工藝美術學會名譽理事長,陝西省文物考古專業及工藝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委員,研究員。曾創建西安石刻藝術室。
著有《陝北東漢畫像石選集》、《唐代的戰馬》、《西北少數民族圖案選集》、《古代裝飾花紋選集》、《古都西安》、《西安碑林寶石花》、《話説李壽石槨》、《宋漏澤園磚考》、《唐代石刻線畫》等著作、論文50餘部(篇),還有《中國博物館學概論》、《陝西博物館事業的回顧與展望》和10集電視系列片《長安》的解説詞等 [1] 
在我國文博事業的發展史上,有一位傑出的女性已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她從隆隆的抗日炮火聲中走來,用女性柔美的雙肩擔負起保護文化遺產的歷史責任;她以對文物、對藝術、對祖國的摯愛,將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了文物考古、文物研究和博物館事業;她用藝術的理想、燃燒的激情、出眾的才華點燃了照耀博物館文物與觀眾心靈的燭光。中國文博史冊將永遠銘刻着一代先驅的名字——何正璜。

何正璜激情報國的壯舉

1914年,何正璜出生於日本東京一個富裕華裔人家,原籍湖北漢川的父親曾在日本學習金融專業,為何正璜1934年從武昌藝專畢業留學日本多摩川美術學校提供了條件。她把留學期間那段令人羨慕的年華比着“一切都不懂的青春”,島國的異域風情讓風華正茂的何正璜盡情地享有青春的快樂。但是,1937年“七七事變”後,從日本的大街上突然傳來“支那執迷不悟,我皇軍決採斷然處置------”的廣播宣傳,何正璜從此在日本感到一種窒息的氛圍。當年的8月14日,她毅然從抗日的炮火硝煙中返回祖國,尋找報國之路。
回國後的何正璜過着流亡飄搖的生活,遊歷祖國各地目睹了故土山河的凋零,激起她決意投身抗日報國的激情。接受傳統藝術文化教育的一介女生,怎樣才能用拿畫筆的纖弱雙手去擎起守衞家園的歷史重任。1940年春天,何正璜為祖國和自己的命運徘徊在長江堤邊,她偶然從“大公報”上發現國民政府教育部招考“西北藝術文物考察團”成員的啓事。何正璜力排家庭阻力,冒着日軍炮火轟炸的危險隻身前往重慶應招。何正璜憑着武昌藝專和留洋深造5年美術專業的功底,有幸成為考察團10位成員中的惟一女性。從此,何正璜正式步入藝術考古和文博事業的生涯,並在文物考察工作中與團長、著名美術家、美術史學家、雕塑家王子云結為夫妻。
考察團採用攝影、寫生、臨摹、拓印、複製、模鑄、測繪、記錄等多種方式,開赴西北搶救收集尚未被敵軍佔領地區的各種古代藝術文物資料。重點是陝西的漢唐帝陵、宗教寺院和建築雕刻藝術,甘肅的敦煌石窟、安西萬佛峽石窟,青海的佛教寺院等西北地區的歷史文化古蹟。從1940年12月至1945年初,何正璜隨考察團冒着日寇飛機猖獗頻繁的轟炸襲擾,輾轉奔波於川、陝、豫、甘、青五省的大部分地區,歷時五年、行程十萬裏,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進行一系列科學嚴謹的考察研究,並對藝術文物實施了力所能及的保護措施。這期間,何正璜才真正接着到古代厚重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古代文物精美的藝術性時時感染何正璜,她暗自慶幸自己的選擇。
在五年的時間裏,藝術文物考察團共發現各類文物遺址及藝術文物數百餘處(件),收集馬家窯文化彩陶、秦漢瓦當、敦煌寫經卷、漢唐雕塑、唐三彩、明清宗教藝術品等大量彌足珍貴的藝術文物及各時代的石刻藝術拓本2000餘件。繪製各類藝術文物速寫圖、寫生圖及相關地區的藝術文物分佈圖、藝術文物遺蹟實測圖等1000餘件,攝製各類藝術文物題材照片1000餘張。拓印各類石刻藝術拓本上千套(張),臨摹了洛陽龍門、甘肅敦煌、酒泉文殊山等石窟中的大量壁畫,對陝西的漢、唐帝陵前具有代表意義的石雕藝術精品和部分古建築雕刻及龍門石窟部分浮雕藝術品進行石膏模鑄。何正璜既要負責考察團活動的文字記錄、繪畫描圖、資料收集等工作,又要負責整理丈夫大量的工作日記及團裏的日常事務工作,有時一個晚上整理的文字材料多達上萬字。此間,何正璜工作量之大、任務之艱鉅、生活之辛酸不難想象。在這種極其艱苦的環境中,一個年輕女性所要承擔的艱辛遠比男性要多得多。
在考察團,何正璜的學識、才華大有用武之地,她無論是作為文字記錄、繪畫描圖或團長的妻子,都從不同的身份中扮演了考察團不可缺少的角色。從何正璜以後整理的資料、發表的論文和撰寫的日記中,都能顯而易見地證實她在考察團裏的重要作用。國內的許多報刊曾多次發表過她的文章,其文筆之流暢自然,觀察之細膩開闊,情感之真切熱誠,歷經數十年之後仍對讀者有着強烈的感染力。這便是何正璜的國學、藝術功底成就了她對我國藝術、文物的傑出貢獻 [2] 

何正璜成就事業的決心

解放前,何正璜有一次到西安一家古董店想看看青銅壺,店主以嘲諷的口氣問:“你有金條嗎?”“沒有!”她想不通,看一眼青銅器竟要憑金條,這是什麼邏輯?但她實在不甘心。在她的再三懇求下,店主只答應讓她看一下青銅器的蓋子。這件事對她的打擊非常大,中國古代文化遺物是民族大眾的,只因舊中國的許多文物被私人佔有而不能讓民眾欣賞。
1953年,何正璜被分配到陝西省博物館(現碑林博物館)工作。當時,館裏正要搞一個青銅器專題展覽,展廳裏放着許多商周時期的各種青銅器。何正璜試探性地問在場的領導:“可以摸一下嗎?”這位領導爽朗地笑了:“這些文物以後就歸你管了!”言外之意自不待説。何正璜一聽激動得渾身的神經都在震動,當着眾人的面抱着一個青銅器竟哭成個淚人。她事後對博物館的年輕人説,自己是帶着舊社會的辛酸和屈辱走進博物館的,因此對文物的感情是難以言表的。從那時起,她覺得自己能成為博物館的工作者,真正是無比幸福的,一定要痛下決心拼命地幹好工作。
何正璜曾舉過這樣的例子。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對面,矗立着革命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現中國國家博物館)。在人民大會堂前為什麼沒有建大銀行,那樣不是顯得更富有;為什麼不開一個大百貨商店,那樣不是顯得更熱鬧。可偏偏在天安門廣場旁邊建立國家博物館,由此可見博物館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博物館是一張名片——給世界上所有參觀者的一張名片。它昭示參觀者,中國有幾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並有代代相傳可歌可泣的革命史。博物館的教化作用是一般書本知識所無法達到的,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是悠久歷史文化的傳播者,肩負的歷史責任重大。
何正璜有着5年美術專業學習和2年美術專業教學的經歷,有着長達5年之久、跨越西北和中原地區2000餘年時空的考古經驗,儘管當時博物館的保管、陳列、講解等工作不分家,但業務工作對她來説都是輕車熟路。如何發揮自己的學識,才能真正做好新中國的博物館工作,是何正璜考慮最多的事。她説,青銅器已遺傳了二三千年的歷史,那個時候的奴隸們為王侯們鑄造銅器要付出多少艱難呀,這些東西傳到今天是何等不容易,如果在我們手裏沒有管理好,不僅對不起幾千年前的鑄匠們,更對不起將保管權交給我們的新中國。因此,對待每一件文物,保護就要認真地保護,陳列就要精心地陳列,講解就要詳盡地講解。她覺得自己能在博物館裏多做一點工作,回想當天的事就覺得這天沒白過,就非常心安理得、心情愉快。
何正璜曾説,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將文物進行選擇和編排,使久經風雨的文物和那些禁閉幾千年的藝術瑰寶重見天日,像一件件歷史物證屹立在玻璃櫃的內外,向廣大觀眾闡述祖國燦爛的悠久文化。通過陳列傳播歷史知識、文物知識,成為大中小學生的校外課堂。同時,文物陳列也是對外的文化窗口,讓世人從這裏瞭解中國。每當何正璜看到陳列室內觀眾欣賞文物穿梭的身影,盪漾在觀眾臉上的微笑是對她最大的酬勞和獎賞。她從1940年加入西北藝術文物考察團從事田野文物調查,又從1953年進入碑林博物館直到1984年退居二線,先後在文博崗位上工作40餘年。何正璜在同事們的共同努力,先後調整基本陳列、專題陳列20餘次,舉辦臨時展覽30多個,共出版專著、發表論文50餘部(篇),多次圓滿完成接待國家領導人和外國元首的任務。她對博物館建設傾注了全部心血,並於花甲之年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連續兩屆擔任全國政協委員 [2] 

何正璜德藝雙馨的風範

何正璜的二女兒王倩説起一件有趣的事。1980年她去敦煌開會,中央美術學院一位與她住一室的研究生聽説王倩來自西安,便談起她們途經西安在碑林博物館聽一位“老太太”的講解太精彩了,從文物的歷史文化、藝術風格等方面講得出神入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王倩話鋒一轉地問:“你看我長得像誰?”對方恍然大悟:“你是她女兒!”王倩的臉上頓時盪漾着自豪的微笑。何正璜的兒女不知遇到過多少次類似這樣觀眾們對母親的讚賞。
王倩還記得母親當年給她講陝北東漢畫像石禾苗圖的情景。何正璜對王倩説:“未成熟的穀子,穗頭總是向天高高地揚起,只有當它果實成熟之時,穗頭就自然垂下了。人也是這樣,越有知識文化的人,才越感到不足,才越謙虛。”何正璜的為人正是像成熟的“穗頭”,越是飽滿越是謙遜。女兒從小在別人讚許的目光和母親的諄諄教誨中成長,她暗下決心要像媽媽那樣幹出成績來。何王璜退居二線前,王倩走進碑林博物館複製部,她從一個普通的複製技工逐步成長為專業人員,後又調入博物館研究室從事專業研究,並聘任為專業高級職稱,“仿古陶俑複製技術”曾榮獲第44屆尤里卡斯世界博覽會發明金獎。
何正璜説,古文物與美術品是兩種行業對同一件作品的兩種稱呼,經發掘出土的古代文物有的本身就是美術品,而且有一些文物的價值就是以它的美術價值來衡量的。文物珍品中如漢代茂陵石雕就在於它是美術作品,絢麗的唐墓壁畫也是美術作品,精美的銅鏡、漆器也是美術作品。中國的美術遺產是極其豐富卓越的,包括繪畫、雕刻、工藝美術都有驚世之作。不論周、秦、漢、唐、宋、元、明、清,也不論陶、銅、牙、絲、瓷、玉、金、石,在古代藝人的繪筆下、刀鑿下,都成為一件件不朽的佳作。古代藝師的功績是不可抹殺的,那尊堅如中流砥柱的西周大銅鼎,是他們在連鼓風機都沒有的情況下冶鑄出來的;那些氣勢凌人的巨大石獅是在沒有起重機的情況下雕刻運來的。這些最好能為文物工作與美術工作所共同熟知並互為作用。何正璜正是這樣理解文物與美術的關係,她常説自己是“小橋”,聯繫溝通文物與美術的“小橋”,在工作中致力於將文物與藝術相融合,將文物與教化相融合。
西安碑林的陳列主要有兩部分,即石質碑刻和石質藝術造像陳列。碑林石刻藝術陳列室的建立無疑是何正璜的一大創意,也正是因為何正璜是藝術科班生、美術留洋生才會對石刻藝術生出這份特別的感情,才會想到將石質書法藝術和造像藝術分裂開來,通過專題陳列在藝術類別和風格給人以不同的享受。在何正璜的積極倡導和籌備下,碑林博物館“西安石刻藝術室”正式建立。何正璜想到請著名史學家、北京市領導人吳晗為石刻藝術室題字,何正璜猜想憑着自己從小與吳夫人的特殊關係是能得到應許的。但是,吳晗覺得自己分量還不合適為碑林石刻藝術室題額,便親自請書藝、名望極高的陳毅老總題寫。今天,當觀眾到碑林看到“西安石刻藝術室”的匾額便是陳毅親書。幸運的是,正是當年吳晗另請陳毅老總題寫了這款匾額,何正璜才在“文革”免遭殺身之禍,但仍受了不少牽連。
20世紀40年代,何正璜先後在《旅行》雜誌發表數十篇考古遊記。世事滄桑,戰火不斷,何正璜自己和後人竟然都沒有留存這些雜誌。萬幸的是,上海勞動局的一位退體幹部王鴻森,在垂幕之年多方打聽到自己從《旅行》雜誌收集的十幾篇考古遊記的作者何正璜在西安,他將每篇文章用蠅頭小楷抄寫於宣紙並裝幀成冊,不遠千里專程送到西安何正璜手中。這本《何正璜考古遊記》終於在2005年出版。伴隨《遊記》尋找何正璜和老一輩文博人的足跡,讓人感慨的不僅僅是文字間流淌的激情和學識,更能深切地體會到前輩們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歷史責任感。藝術評論界這樣評價何正璜:淵博的歷史考古知識、深厚的古典詩詞修養、堅實的美術繪畫功底和詩人的才藝、學者的豐盈、智者的聰慧、仁者的關愛,成就她散文、遊記、隨筆卓然超羣的境界 [2] 

何正璜傳播文明的使者

何正璜接待的國家領導人和外國元首特別多,在接待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時,她從首相一下飛機便參與接待,陪同在陝的全程參觀訪問。何正璜曾想到日本人放狗咬她的事,但她沒有因個人恩怨影響接待工作。她認為,大平正芳是在中日友好大門關閉幾十年後,帶着友善、團結的願望重啓中日友好之門,他是我們國家和人民的貴賓,自己是受組織安排代表中方進行接待。自己的工作只能盡職盡責、有禮有節。
當她得知大平正芳首相是日本香川縣人,便側重向首相介紹他的同籍遣唐使空海和尚的事蹟,從空海遠渡重洋赴長安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回去後不僅成為傳播中國文化的學者,而且成為傳播中日友好關係的使者。還介紹了日本的拼寫字母“片假名”又是怎樣由空海根據漢字創造的等,對大平正芳首相瞭解中國文化和中日友好關係的源遠流長曆史起到一定的作用。何正璜在講解、翻譯時,儘可能通過介紹漢唐文物,把中日文化的交流交往歷史聯繫起來,讓大平正芳首相對中國的過去有更多的瞭解和理解。何正璜的講解給大平正芳留下美好印象。第二年,大平正芳的兒子出訪西安時,特地帶來了由父親簽名的照片送給何正璜作紀念。
何正璜丈夫王子云當年留學法國,她深知法國是藝術很發達的國家,既對法國文化比較瞭解,也對法國藝術比較有感情。法國前總統德斯坦來西安參觀時,她在講解中着重從中西方文化的對比,特別是在中西方藝術文化的對比中,增加對中法兩國的聯繫和感情。她向總統介紹石雕、陶瓷雕刻時説:“法國是一個最先承認我們的西歐國家,也是一個藝術很高超的國家。”總統回答説:“是的,但我看到中國這些古代藝術之後,也感覺十分驚訝。”
20世紀70年代,周恩來總理陪同越南領導人黎筍、范文同訪問延安,專程到西安碑林博物館參觀,陪同講解的也是何正璜。陝西悠久的歷史積澱人所共知,但豐富的文物藏品卻難與觀眾見面,陝西的歷史文物保存在碑林裏,既無法展示也不安全。何正璜精彩的講解不時贏得總理和貴賓的讚許,她不失時機地告訴總理,像這樣精美的文物還很多,可惜大多壓在庫房裏沒有地方陳列,像陝西這樣的文物大省應該有與之相稱的大型現代化博物館。何正璜的提議得到周總理的首肯,陝西曆史博物館的建設從此提上議事日程。1979年,在位於大雁塔西側的陝西曆史博物館拔地而起,該館成為我國當時最具現代化的博物館。而依託文廟而建的碑林博物館也從此真正成為以收藏碑刻和石刻造像為主的專題博物館。
1994年,何正璜在西安病逝,她將自己的一生與藝術、文物融為一體,將中外文化藝術、古今文化藝術融為一體,將博物館的保管、陳列、講解、教育、宣傳融為一體。她是老一代文博先驅的典範,為我國的文物保護和博物館建設做出了傑出貢獻。她藝高為師、身正為範的榜樣作用至今仍激勵着文博工作者 [2] 

何正璜繪畫作品

有《寫意花卉》、《西安清真寺寫生》、《西安小雁塔寫生》等。臨摹敦煌壁畫作品有《大樂隊》、《飛天》等。著有《考察日記》(1940-1942)、《考察散文》(1940-1946年)、《漢唐陵墓考察紀》(1943-1944,與王子云合作)、《敦煌莫高窟現存佛窟概況之調查》、《陝北東漢畫像石選集》、《西北少數民族圖案選集》、《唐代的戰馬》、《唐代石刻線畫》、《話説李壽石槨》、《永樂宮觀畫記》、《一串被遺忘的珍珠——麥積山石窟》、《女帝御寢》、《咸陽考古》等論文。專著有《古都西安》等。

何正璜出版圖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