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何星亮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一級教授,國務院參事)

鎖定
何星亮,1956年8月生,廣東興寧人,漢族,民革黨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一級教授,囯務院參事,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特聘教授。曾任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和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和社會建設委員會委員 [2]  [8] 
何星亮於1990年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法學博士學位;1992年9月—1997年8月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員;1997年3月—2003年3月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學研究室副主任;1997年9月—2009年11月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員;1998年7月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03年3月—2013年3月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宗教研究室主任;2009年12月—2014年8月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二級研究員;2012年6月獲聘為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參事 [1]  ;2013年4月—2015年4月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新疆研究室主任;2014年當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2021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特聘教授。 [2] 
何星亮長期從事中國民族文化與宗教、文化理論與方法、中華民族史等基礎研究和應用對策研究工作。 [1] 
中文名
何星亮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廣東省梅州興寧
出生日期
1956年8月
畢業院校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中華文明•中國少數民族文明》(2010)、《邊界與民族--清代勘分中俄西北邊界大臣的察合台、滿、漢五件文書研究》(1998)、《文化人類學調查與研究方法》等
主要成就
2014年當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政治面貌
民革黨員
籍    貫
廣東興寧
學    歷
研究生
學    位
博士

何星亮人物經歷

1956年8月生,何星亮出生。
1975年6月—1978年9月,先後任職於新疆兵團和紅星農場。
1978年—1982年,就讀於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系,畢業後獲得文學學士學位。
1982年7月—1984年7月,任新疆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實習研究員。
1984年—1987年,就讀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民族系民族學專業,畢業後獲得法學碩士學位。
1987年7月—1992年8月,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90年,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法學博士學位。
1992年9月—1997年8月,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員。
1997年3月—2003年3月,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學研究室副主任。
1997年9月—2009年11月,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員。
1998年7月,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1年10月—2001年11月,在中央統戰部黨外幹部出國(赴英)市場經濟高級研修班學習。
2003年3月—2013年3月,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宗教研究室主任。
2009年12月—2014年8月,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二級研究員。
2012年6月,獲聘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參事。 [1] 
2013年4月—2015年4月,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新疆研究室主任。
2014年,當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同年,獲評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長城學者”。
2021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特聘教授。 [2] 
2022年,任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一級教授。

何星亮主要成就

何星亮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何星亮主要研究領域為民族學、文化人類學、民族史等。 [2] 
何星亮基礎研究領域主要是中國民族文化與宗教、新疆民族歷史與文化研究、文化人類學理論與方法等;應用對策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宗教、文化保護、新疆和西藏問題等領域。 [2] 
自1980起,何星亮從事古代北方民族語言文字和新疆民族歷史文化研究。從1987年起,開始圖騰崇拜、自然崇拜、龍崇拜的研究,主要根據新石器時代的考古發掘資料、歷史文獻資料和民族學調查資料進行綜合比較研究;1992年,從事清代中俄邊界談判問題和分界大臣所寫的察合台文、滿文、漢文文書研究。1999年9月—2000年3月,到日本東京進行中日文化比較研究,主要研究史前中國和日本的拔牙風俗。根據中國和日本新石器出土的拔牙人骨資料和歷史文獻及民族學資料,進行綜合比較研究;2000年起,從事文化人類學理論和方法研究,2006年起,從事中研國少數民族文明史研究。2010年起,從事文化理論和中華民族文明研究。 [7] 
  • 學術論著
截至2021年9月,何星亮已出版學術著作30多部,在《中國社會科學》《民族研究》《思想戰線》《社會科學戰線》等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和調查報告200餘篇,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學習時報》《中國社會科學報》等報刊上發表理論文章150餘篇,從1984年起,撰寫各類報告、建議和信息200餘篇。 [2] 
學術論文
刊發時間
論文名稱
期刊名稱
1982年
匈奴語試釋
《中央民族學院學報》
1982年
從哈、柯、漢親屬稱謂看最古老的親屬制度
《民族研究》
1982年
稽胡語若干詞試釋
《民族語文》
1986年
阿爾泰烏梁海人的宗教信仰初探
1988年
試論圖騰標誌
1990年
圖騰名稱與姓氏的起源
《民族研究》
1991年
象形文字的產生與圖騰
1992年
圖騰聖地與社
《思想戰線》
1993年
華夏第一龍探析
1995年
哈薩克族的制度文化
1997年
從人類學觀點看中國西部的發展
《民族研究》
1998年
哈薩克族的百年變遷
《民族團結》
1999年
中俄科塔界約談判研究
《西域研究》
2000年
創新:人類學本土化的關鍵
《廣西民族學院學報》
2003年
中西治學方式之差異
2007年
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創新
《人民論壇》
2014年
文化自信與中華文明的復興
2018年
建設文化強國需處理好的兩個關係
《人民論壇》
2019年
文明交流互鑑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人民論壇》
2020年
中華民族為什麼能夠愈挫愈勇
《人民論壇》
2021年
加強人文社科基礎理論研究服務決策科學化
《人民論壇》
2021年
清代中俄西北分界與邊民“人隨地歸”研究
2021年
中華民族創造“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四個保障
學術專著
出版時間
專著名稱
出版社
1991年
《圖騰文化與人類諸文化的起源》
1992年
1992年
《中國自然神與自然崇拜》
1993年
《龍族的圖騰》
1998年
《邊界與民族--清代勘分中俄西北邊界大臣的察合台、滿、漢五件文書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3年
2008年
《圖騰與中國文化》
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8年
《突厥史話》
五洲出版社
2011年
《中華民族的形成發展與中國的民族政策》
五洲出版社
1998年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0年
《中華文明·中國少數民族文明》
2017年
  • 承擔項目
截至2014年12月,何星亮已主持、參與國家和省部級重要科研項目16項。 [3] 
  • 科研獎勵
截至2019年12月,何星亮已獲得省部級以上優秀科研成果獎和優秀對策研究獎66項。 [2] 
時間
獲獎項目
獎勵名稱
1992年
圖騰的起源
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一屆青年優秀成果論文類二等獎
1995年
《中國圖騰文化》
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二屆青年優秀成果專著類二等獎
1999年
《維吾爾、柯爾克孜、哈薩克、烏孜別克、塔吉克、塔塔爾、俄羅斯、裕固、撒拉族文化志》
第四屆圖書獎“榮譽獎”
2007年
《新疆民族傳統社會與文化》
中國社會科學院第六屆優秀科研成果專著類二等獎
2011年
《中華文明·中國少數民族文明》
第三屆“三個一百”原創出版工程獎
2011年
《圖騰與中國文化(外文版)》
國家新聞總署年度輸出版優秀圖書獎
2013年
《圖騰與中國文化》
中國社會科學院第八屆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2022年
《清代勘分中俄科塔邊界大臣的第一件察合台文文書及其相關問題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第十一屆優秀科研成果獎
參考資料 [3] 
  • 學術交流
時間
學術活動名稱
舉辦地
1995年7月
第二屆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
日本東京
1996年7月
中國出土資料研究會年會
日本東京
1998年5月
台北兩岸少數民族文化學術研討會
中國台灣
2005年10月
“啓迪智慧、喚起和平”國際宗教學術研討會
澳大利亞布里斯班
2006年
東北亞社會文化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學術研討會
韓國首爾
參考資料 [5] 

何星亮人才培養

  • 治學方法
何星亮的治學方法:首先要善於讀書,讀書的方法有多種,有閒讀、略讀、精讀、摘讀、校讀等,重要著作應該精讀,一般著作可以略讀;其次是善於積累,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不同,只有在深厚積累的基礎上才會有所發現、有所成就;第三是善於綜合,當今治學應善於綜合百家之長,由今及古,由中及西;第四是善於懷疑,懷疑是科學發現的先導,是創造性思維的開端,古今中外各種學説、假説或理論的產生,無不起於懷疑;第五是善於創新,治學貴在創新,古往今來,凡有成就的學者,均以創建新理論、建立新體系、發現新方法、樹立新範式等作為治學最重要的目標。 [7] 
  • 治學態度
何星亮的治學態度:一是事業心要強,事業心的強弱,是治學能否成功的關鍵;二是能吃苦耐勞;三是淡泊寧靜,甘坐冷板凳;四是持之以恆,學海無涯,書囊無底,治學無速成之術,必須始終如一,堅持不懈,鍥而不捨,水滴石穿;五是揚長避短,應根據個人的才能、性格、興趣,避其所短,發揮所長,選擇適合自己的研究領域;六是求真務實,堅持真理,獨立思考,學者應有獨立的人格,不趨炎赴勢,不諂媚逢迎,不為權勢所屈,不為利祿所移。 [7] 
  • 講授課程
何星亮從1998年起,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開設選修課“文化人類學”,最初幾年,選修的研究生有幾十人。自2005年起,選修的研究生每年有200人左右右。此外,還開設《人類學調查和研究方法》、《中華民族概論》等課程 [7] 
  • 指導學生
自1998年起,何星亮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招收研究生,迄今指導博士研究生有30多人。 [7] 

何星亮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93年
2013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二屆科研崗位先進個人 [2] 
2014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
2017年
北京市“參政議政服務發展”同心獎先進個人 [2] 

何星亮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92年—2002年
中國民族學學會副秘書長 [2] 
1995年12月
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客座研究員 [2] 
1999年8月—2000年5月
日本國學院大學做客座研究員 [2] 
2000年
國家圖書館專家諮詢會委員 [2] 
2002年—2010年
中國民族學會副會長、秘書長 [2] 
2003年3月—2008年3月
2003年3月—2008年3月
第十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委員 [2]  [6] 


2006年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 [2] 
2006年12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 [2] 
2008年3月—2013年3月
2008年3月—2013年3月
第十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委員 [2]  [6] 
2010年—2015年
中國民族學會常務副會長 [2] 
2011年11月—2015年11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職稱評審委員會副主任 [2] 
2013年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學科規劃評審組專家 [2] 
2013年—2016年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 [2] 
2013年3月
2013年3月
第十二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委員 [2]  [6] 
2014年—2019年
2015年5月—2020年5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 [2] 
2018年
2018年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社會建設委員會委員 [2] 











日本東洋文庫客座研究員 [2] 

日本國立亞非語言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員 [2] 

何星亮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何氏家族世代居住在興寧石馬鎮,何星亮祖父輩有清末赴日本留學參加同盟會的辛亥革命元老何天炯,同盟會首任廣東支部長何天瀚,父輩中有10多位黃埔軍校陸軍大學畢業生,民國時期有5位將軍和校官10多人,大多都曾參加過抗日戰爭,為保家衞國作出了貢獻。何星亮的父親何晉元先後參加過四次規模較大的抗日戰役。 [9] 

何星亮人物評價

“何星亮學識淵博,治學嚴謹,形成了獨特的中西結合的研究方法和理論體系,學術研究碩果累累;他對學術研究孜孜以求,做對策研究殫精竭慮,為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和國家長治久安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像一位才華橫溢的作曲家,譜寫出了學術研究與應用對策研究共同和諧演繹的合奏曲。”中國共產黨北京市委員會統一戰線工作部評) [3] 
“從一個在廣東梅州小村莊為生計奔波的泥瓦匠,到站在國家立場上建真言、獻良策的國務院參事、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何星亮的一生頗為傳奇。早年的坎坷,為何星亮注入了堅韌和責任。在多年的學術生涯中,他雙肩擔責任,一心為國憂,不僅深耕中國民族文化與宗教、新疆歷史與文化、文化人類學等基礎理論研究,還為維護民族地區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國家統一大膽議政建言、奔走疾呼。”(《長江日報》評)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