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何思敬

鎖定
何思敬(1896年12月20日—1968年4月14日),1896年12月20日出生於浙江省餘杭縣塘棲鎮。 [3]  中國哲學家、法學家、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翻譯家和教育家。何思敬於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期間,歷任抗日軍政大學教授、中共中央軍委編譯處研究員、延安大學法學院院長等。1945年,何思敬作為中共代表團法律顧問,跟隨毛澤東、周恩來赴重慶談判。新中國成立後,何思敬先任教於北大,後應邀參與中國人民大學籌建工作,奠定了新中國法學教育的基礎。何思敬是《共同綱領》和新中國首部憲法起草人之一,被譽為“紅色法學泰斗”。毛澤東曾評價其是一位“有正義感、有勇氣、有學問”的人,並稱贊他是“全國第一流的法學家”。 [2] 
中文名
何思敬
別    名
何畏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96年12月20日
逝世日期
1968年4月14日
畢業院校
東京帝國大學
出生地
浙江杭縣(今餘杭)

何思敬人物生平

何思敬,1896年12月20日出生於浙江省餘杭縣塘棲鎮。何思敬原名何瀏生,別名何畏。何思敬的父親何仰韓有四子一女,何思敬居長。年輕時的何仰韓因家境困難在張靜江家為其母抄經文,後被張母推薦到上海瀏河鎮的鹽務局上班。
幼年時的何思敬上過六年私塾,學習很是刻苦用功。在父親的影響下,何思敬從小就充滿了正義感,不願與蠅營狗苟之輩同流合污,這也決定了他日後與國民黨政府決裂,選擇加入中國共產黨。
在他十三歲那年,其父病逝,沒留下什麼家產,何母只好把何思敬送到張靜江辦的“世界社”書店當學徒。也正是這個機緣,讓青少年時期的何思敬有機會涉獵不少書刊,培養了多讀書、勤奮好學的習慣品性。兩年後,何思敬又到張靜江辦的通義銀行當了一年多學徒。
在那時,世界社和通義銀行正是中國同盟會的秘密基地。辛亥革命前夜,同盟會會員頻繁出入通義銀行,在那裏他受到了法國革命的影響。
辛亥革命後,張靜江有意幹事業,改良景德鎮瓷器工業。於是派何思敬去日本學畫,以便日後回國做畫工。
1916年年初,何思敬考進東京第一高等學校預科班,第二年進入仙台第二高等學校。1920年,他通過考試獲得由政府資助上學的名額,開始了東京帝國大學學習生涯。在那裏,他不僅學習美學,還接觸了法律、哲學等社會學。
1923年,何思敬用“何畏”的筆名向成仿吾郭沫若郁達夫等人組織的創造社投稿。暑假回國,常與成仿吾等人深談,後來被髮展為創造社成員。因其敏鋭的形勢分析能力被譽為創造社的“眼睛”。
1926年,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形勢大好,何思敬深受鼓舞,毅然提前結束在日本的學習生活,回國投身革命鬥爭。
1927年,何思敬接受時任國民政府秘書長周柏年邀請,到中山大學任法學院教授兼法學院院長。
1931年6月,何思敬離開廣州,來到上海,準備赴德國留學。還未動身,“九一八事變”爆發。國難當頭,何思敬痛心疾首,決定留下參加抗日救亡運動。經創造社社員鄭伯奇等人介紹,他參加了上海文化界反日會,先負責宣傳工作,後代理總務,主持反日會工作。
1932年,日軍開始攻打上海,蔣介石再一次採取了不抵抗政策,此舉引發全國人民的憤慨,大會發起募捐,何思敬傾囊相助,還在《中國文化界抗日大同盟》發表了不少文章,揭露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罪行,批判蔣介石退讓行為的反動實質,號召全國軍民一起奮起抵抗。1932年5月,他由韓托夫和沈志遠介紹,參加了中國共產黨。
入黨後不久,何思敬重新回到中山大學當教授, [3]  在課程中講授馬克思主義理論,頗有影響。這些課程往往是採取巧妙方式加以掩飾的,如課程表上安排的是“經濟學”,何思敬講的內容卻是《資本論》;“方法論”課,他講授的是唯物辯證法;他講“戰爭哲學”,話題從德國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談起,又聯繫到日本侵略中國和中國抗戰的實際,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説明抗日的前途必然屬於中國;他還運用克勞塞維茨的軍事理論分析中國工農紅軍的戰略戰術,在南方學府宣傳紅軍以及長征。何思敬課餘收集了兩廣政治、經濟、軍事的情況,寫成《關於紅軍西征的報告》,向黨組織反映廣東各階層對紅軍的認識和反響。1935年,北京爆發“一二·九”運動的消息傳到廣州,中山大學學生予以響應,掀起了廣州各界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何思敬更是鼎力參加。到了1936年1月9日,廣州上萬學生和市民舉行抗日宣傳大會和示威遊行。廣東軍閥陳濟棠決定鎮壓。就在遊行隊伍行至荔枝灣橋頭時,突遭所謂“廣州市民救國鋤奸團”的武裝襲擊,隨即陳濟棠宣佈全市戒嚴,逮捕了一批學生骨幹,其中兩人被秘密殺害,釀成了“荔枝灣慘案”。陳濟棠認定事件是何思敬等“紅色教授”“煽動”起來的,決定將之秘密逮捕,幸好這一消息事先為進步學生所知,何思敬遂緊急離開廣州,避居於香港。
抗戰全面爆發後,何思敬輾轉到達延安,當即受到毛澤東等的接見和歡迎。到了1939年底,經過沿途中共各組織的精心安排,何思敬妻兒也平安地抵達延安。何思敬在延安九年,從事翻譯馬列著作和研究、宣傳馬列主義的工作,曾擔任延安大學法律系主任及法學院院長等,培養了許多中共的政法幹部和理論幹部。
1946年,何思敬隨毛澤東、周恩來參加了重慶談判,任法律顧問,協助擬定談判原則和方案等。“雙十協定”簽訂後,何思敬隨周恩來等留在重慶,就未能達成協議的問題繼續與國民黨方面會談。這期間他數次應邀到陶行知辦的社會大學講課,宣傳中共的政治主張,並多次接見《新華日報》記者,以法學家的身份,揭露國民黨當局協議墨跡未乾即向解放區大舉進攻的事實,並在《解放日報》撰文揭露蔣介石推行“憲政”的欺騙性。
全面內戰爆發後,何思敬返回延安,以法律為武器,繼續抨擊國民黨。此後,土改運動大規模展開,l947年年初,何思敬赴山西參加土改工作。1948年春,中共中央機關遷至河北平山西柏坡,在那裏,何思敬協助周恩來草擬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併為起草新中國的第一部憲法做好了準備。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何思敬歷任北京大學法律系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和哲學系教授、系主任、馬列主義發展史研究所教授,中央法律委員會委員,外交部專門委員,政法學會常務理事。1953年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起草工作。 [5] 
何思敬在中國人民大學 何思敬在中國人民大學 [4]
文化大革命”中,何思敬遭到不公正對待。1968年4月14日,何思敬逝世,享年72歲。 [3] 

何思敬人物作品

何思敬翻譯了大量的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如《哥達綱領批判》《哲學的貧困》《馬克思經濟學—哲學手稿》《論綜合技術教育》《國民經濟批判大綱》等,同時,何思敬還翻譯了德國哲學家黑格爾的《法律學批判》與《大邏輯》等著作。受毛澤東同志的委託,他還編譯了德國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
1943年8月,何思敬針對蔣介石所著的《中國之命運》,在《解放日報》上發表了《駁蔣介石的法律觀》。 [5] 

何思敬親屬關係

夫人王艾英, [1]  兒子何建文 [3] 

何思敬社會評價

《澎湃新聞》:何思敬作為一位偉大學者,他的學術活動一直是與革命鬥爭緊密相連的。其在法學、哲學、軍事學和翻譯學等方面都有相當高的造詣,尤其以法學和翻譯學方面更為精湛。
在法學的教學和研究中,何思敬一貫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法律觀,堅決摒棄把法單純歸結為法律的規範主義和註釋學派的研究方法,注重對實際法律關係的研究,為建立新中國的法學教育體系作出了貢獻。從上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何思敬花費了很大精力從事馬克思主義和德國古典哲學經典著作的研究翻譯工作,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作出了巨大貢獻。從風格來看,何思敬一貫主張翻譯應忠實於原著,這一點從他在翻譯工作上十分嚴肅認真的態度可察。精通日、德、英等國文字的他,除了德文原著外,在翻譯中儘可能參考各種日、英譯本,多方比照校勘。 [3] 
《中國社會科學報》:何思敬是我國傑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歷史學家、社會學家、哲學家、法學家、教育家和翻譯家,曾擔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主任、哲學系主任和馬列主義發展史研究所教授。他同董必武、謝覺哉、李達等馬克思主義法學家一道,成為新中國民主與法治建設的奠基人,為新中國民主與法治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何思敬一生追求真理、忠於國家、為黨奮鬥、奉獻人民。他留給我們的寶貴思想財富,滋養着一代又一代新中國社會主義法治事業的建設者,鼓舞着我們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前赴後繼、砥礪奮進。 [5] 

何思敬社會紀念

何思敬紀念館 何思敬紀念館 [6]
何思敬紀念館位於杭州市臨平區塘棲鎮,原為何氏故居。紀念館分三大板塊、七個單元,全面展示了何思敬求學探索、為黨奮鬥、嚴謹博學的一生。館內陳列着何思敬生前的影像資料和手稿資料,是一個集法治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於一體的綜合性教育基地。 [2] 
2023年12月17日,何思敬紅色法治文化研究院成立儀式在臨平區塘棲鎮舉行。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