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何建邦

鎖定
何建邦,男,(1937年—2017年3月15日),地理信息系統(GIS)、計算機自動製圖(CAC)專家,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生前是歐亞系統科學研究會執行秘書長,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學術指導,中國科學院遙感聯合中心總工程師,地理信息系統部主任。 [1]  [4] 
何建邦於1962年從武漢測繪學院畢業,畢業後分配到中國科學院綜合考察委員會從事資源製圖科學研究與技術工作;1971年調入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從事自動製圖與遙感應用研究,曾任地理研究所二部學術秘書;1975年赴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自動製圖專業學習;1979年調入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從事地理信息系統研究 ,先後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1985年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籌建組副組長;1987年10月先後任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5]  ;2017年3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0歲。 [3] 
何建邦先生一生致力於地理信息系統和計算機自動製圖研究。 [3] 
中文名
何建邦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廣東省廣州市
出生日期
1937年
逝世日期
2017年3月15日
畢業院校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何建邦人物生平

1937年,何建邦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 [4] 
1962年從武漢測繪學院畢業,畢業後分配到中國科學院綜合考察委員會從事資源製圖科學研究與技術工作。
1971年,調入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從事自動製圖與遙感應用研究,曾任地理研究所二部學術秘書。
1975年,赴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自動製圖專業學習。
1979年,調入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從事地理信息系統研究 ,先後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
1985年,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籌建組副組長。
1987年10月,先後任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5] 
2017年3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0歲。 [3] 
何建邦相關圖片

何建邦主要成就

何建邦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自20世紀60年代起,何建邦長期在中國科學院從事資源製圖、計算機自動製圖研究,特別是1980年以來,先後參與開拓中國GIS領域和組建國內第一個GIS研究室,參與開拓中國地理信息系統與地理信息標準研究,參與創建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參與組織地理信息共享和標準研究,提出地理信息系統共享環境概念和結構,主持多項地理信息共享系統建設和地理信息共享環境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5]  1978年以來,何建邦參與開拓中國地理信息系統領域和地理信息標準化研究,組建地理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參與主持1986年—1996期間GIS國家科技攻關研究。 [1]  1976年—1980年,開展的地下水封石洞油庫精確計量研究,利用攝影測量和數字化方法,解決了海底不規則水封石洞油庫的精確計量問題;1978年—1980年,參與組織的騰衝遙感地理信息研究,成為中國從不同數據源建立GIS數據庫的開創性研究;1982年—1985年,承擔二灘大型水電工程區域信息系統模型研究,開展了大型水庫建設引起環境變遷的區域分析,系中國第一個區域GIS系統模型;1986年—1990年,承擔黃土高原信息系統的建立與應用研究,解決了軟件系統開發、水土流失模型建造和典型GIS系統建立與應用問題;1991年—1996年,承擔中國重大自然災害監測與評估系統研究,解決了系統集成和國家級自然災害實際監測與評估問題;1996年—1998年,開展的城市地理信息標準研究,在國家級,省(區)級和城市級三個層次上解決了城市GIS標準化問題;1996年以後,率領研究團隊承擔可持續發展地理信息共享示範研究,為解決信息共享環境提出科學方案。 [5] 
  • 學術論著
截至2017年3月,何建邦與人合作撰寫科學論文約150餘篇,出版專著、編著、圖集、學術會議論文集40部(冊)。 [5] 
出版時間
圖書名
出版社
作者
1988年12月
《黃土高原(重點產沙區)信息系統研究》
測繪出版社
何建邦 [8] 
2000年
科學出版社
何建邦 [9] 
2003年
科學出版社
何建邦 [10] 
2010年
科學出版社
何建邦、閭國年、吳平生、曹彥榮 [11-12] 
  • 科研獎勵
1978年以來,何建邦先後16次獲國家重大成果獎、國家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和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1978年~1999年)。 [1] 
獲獎時間
獲獎類別
獲獎名稱
獲獎等級
授獎部門
完成人(主要參加者)
1985年
科技成果獎
雅礱江二灘水力開發可行性若干問題綜合研究
一等獎
中國科學院
陳述彭、林恆章、何建邦、徐庚慶等 [13] 

何建邦人才培養

  • 培養成果
1980年以來,何建邦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後20餘名。 [5] 
  • 教授課程
1976年起,何建邦先後在南京大學、武漢測繪學院、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講授地理信息系統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 [5] 

何建邦榮譽表彰

獲獎時間
榮譽表彰
2008年
地理信息標準信息化突出貢獻專家獎 [5] 
1992年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5] 
1992年
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1990年
在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工作者
/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 [5] 
/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參考資料來源: [1] 

何建邦社會任職

任職時間
擔任職務
1991年—1996年
第二屆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7] 
/
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副秘書長及地球信息科學學部主任
/
歐亞系統科學研究會執行秘書長
/
國際地理聯合會地理信息科學委員會委員
/
國際標準化組織地理信息技術委員會委員
/
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副秘書長
/
全國地理信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及顧問
/
國家遙感中心地理信息系統部主任
/
福建省人民政府顧問
/
世界銀行顧問和專家
/
聯合國區域發展中心顧問和專家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和專家
/
加拿大Carlinton大學Geo-Infomatics、World Bank、UNCRD、LNESCO等組織的區域顧問和專家 [4] 
參考資料來源: [1] 

何建邦人物評價

何建邦是中國地球信息科學(GIS)的奠基人,不僅是中國GIS發展的直接見證人,也是傑出的繼承者,為中國GIS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前有陳述彭先生,後有何建邦先生,同一領域,兩代腳印,一樣高光,閃耀在中國地學界,在中國學界,在世界學界。像何建邦先生這樣的閃亮人生,永遠熠熠發光。(歐亞系統科學研究會秘書處評) [2] 
在發展和繁榮中國地球信息科學事業的進程中,何建邦殫精竭慮,成績卓著,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何建邦先生樸實務實,許多事情只做不説,既親和力強,善於團結同志,又是非分明,堅持原則,做出了開創性的,難以替代的貢獻。(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評) [3] 
何建邦先生勇攀科技高峯、碩果累累。何建邦先生求是、求真、治學嚴謹。他為學不隨波逐流,敢於堅持真理,從來沒有門户之見。他一生平易近人、尊重同事、愛護青年、提攜後學,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生活簡樸、淡泊名利、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他在地理信息系統和計算機自動製圖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中國地球信息科學的光輝篇章;他在為人、治學、工作方面所表現的優良作風和高尚品德,是當代地理信息系統界的師表風範。(中國勘測聯合網評) [5] 
地理信息一魔杖,其功可變我華邦。可期此仗新魔力,近看歐亞又一堂。建邦之意,意淺而直白。他力出一生,為地理信息學研而獻之。其勤學、勤思、勤筆之勁,數十年如一日之恆,恐難有出其左右者。對於S&T的NGO事業,一樣竭力打造,張帆破浪。事業如斯,肝膽如斯,不可不交,不可不從。(時任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秘書處顧問、歐亞系統科學研究會副秘書長顏基義評) [6] 
何先生(何建邦)知識淵博、為人低調謙和、對後輩呵護備至。在我眼中,何先生是中國GIS事業最早的幾位德高望重的開創者之一,對推動中國GIS發展做出了無可替代不可磨滅的貢獻。(中科遙感科技集團執行總裁任伏虎評) [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