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何尚炬

鎖定
何尚炬(1889.2—?),字啓秀,反清革命先驅。廣東興寧人氏,早年在家鄉加入洪門,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長子。
本    名
尚炬
別    名
啟秀
所處時代
清朝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廣東興寧石馬星窩子順裕廬
出生日期
1889年2月12日
逝世日期
1910年12月~1911年4月27日
主要成就
反清革命先驅
字    號
(尚樞)

何尚炬人物簡介

何尚炬,1889年2月12日,生於廣東省、興寧市、石馬區、星窩子、順裕廬。自幼聰慧超羣,性豪爽,尚俠氣。熟讀經、史、子、集。為尋求救國救民之路,毅然放棄學業,於1904年,隨洪門兄弟,石馬刁田村陳甫仁(字文友,黃花崗起義烈士)遠涉南洋,後往來穿梭於英荷各屬、日本、香港、澳門、大陸等處,聯絡各地的反清志士,參與推翻滿清王朝的革命事業。 [1] 

何尚炬人物事蹟

1906年—1909年,同盟會在國內組織發動的多次起義均遭失敗,很多意志薄弱的革命同志都表現消極,與組織脱離了聯繫,革命事業陷入了空前的低潮。但尚炬卻意志堅定,一直追隨陳文友在南洋與內地之間奔走革命。
1910年冬,尚炬受嘉應州同盟會委派,從廣州登船,經香港,轉道日本,試圖與同盟會東京總部取得聯繫。不料,當同盟會領導人何天炯按約定時間、地點、暗語趕赴碼頭接應時,商船卻並未如期進入港口,何尚炬自此失聯。
訖今一百多年來,渺無音信。帶尚炬一起出洋的陳文友,亦不幸於次年暴發的廣州“三·二九起義”第二天,慘遭清廷殺害,葬於黃花崗。因此,熟知何尚炬海外行蹤的唯一線索被迫中斷。
正象當年何子淵為長子起的名字一樣,“尚炬”義無返顧,視死如歸的形象猶如一座熊熊燃燒的火炬,就這樣永遠定格在波濤洶湧的東海之濱,漸行漸遠,直至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
隨着世紀老人的不斷離世,尚炬留在家鄉人民心目中的記憶已越來越模糊。他們只記得尚炬與文友從石馬出發,坐船經興寧的寧江——梅江——韓江——三河壩——潮州——汕頭海路出海,遠涉南洋前,當時只有十四、五歲的他曾經用家鄉的苗竹為構件,做了一輛頗為精緻的兩輪自行車,從石馬“鴛鴦圍”一直騎到“豬嫲橋”才停下來,一不小心,差點連人帶車滾進路旁的水溝。
自行車在100多年前是稀罕之物,當時石馬全區均為之鬨動,傳得沸沸揚揚,大家津津樂道了好幾十年。
另外,尚炬還為石馬星窩子順裕廬老屋砌築“石階子路”,即順裕廬左側水井至門前水塘這一段。併為下屋鄰居修築圍龍屋的“花頭影”,其工藝之複雜,手工之精湛,至今仍被鄉親們嘖嘖稱道。雖經百年風雨的侵蝕,仍水洗如新,光可照壁,堪稱泥水建築的典範。
尚炬失聯後,其妻陳氏望眼欲穿,肝腸寸斷。但,毅然留在何家,侍奉公婆,並將長子桂芳撫育成人,待兒子成家後才改嫁他人,重新組織新的家庭。
子淵長孫何桂芳亦不負眾望,小小年紀便過早挑起了家庭重擔,為弟妹們的成長,斷然放棄了上學深造的機會,與同養媳婦陳鳳元一起留在鄉下從事農耕生產,操持家務,每天風吹日曬,早出晚歸,飽經磨難。育有六子四女,後裔昌盛,代誕賢良。
桂芳作為興建光裕廬祖屋(何子淵故居)的壯勞力、主勞力,承擔了繁重的體力勞動。幾十年如一日,默默無聞,無怨無悔地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何尚炬失聯説法

歷史上關於何尚炬失聯的結局有以下幾種説法
1、因叛徒告密,在廣州上船時已遭巡捕房探員跟蹤,遇害於香港。
2、尚炬在廣州上船後,曾在香港上岸停留,耽誤了船期。後返回南洋與陳文友等洪門兄弟會合,並於1911年和陳文友等人一起參與黃興領導的廣州黃花崗起義,壯烈犧牲。
3、在廣州上船後,尚炬取道香港,改乘其它船隻到日本與何天炯會合,輪船沉沒,不幸遇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