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何宜武

鎖定
何宜武(1912--2001),福建省壽寧縣人。曾執教於文化大學,擔任再興學校董事長,逢甲大學董事長。被當選為國民大會主席團主席。
中文名
何宜武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12年
逝世日期
2001年

何宜武人物簡介

先世於明季由皖遷閩定居,歷三百餘載,祖葆瑛公,服官江西,很有賢聲;父幼山公,淡泊謙沖,無意仕進,終身致力文教與農茶事業之改進,蜚聲鄉里;母林太夫人,邑中名儒遜清禮部郎中林隆山次女。
何宜武,其外祖為清進士禮部郎中欽加三品林棟。何宜武幼承庭訓,胸襟弘遠七歲入私塾,十三歲入壽寧縣斜灘鎮縣立高級小學,十五歲小學畢業。小學畢業後,由縣政府教育局保送到福建省會省立福州第一中學就讀。老師鄒曼支和李若竹。初中畢業後,考入福建學院附屬中學高級部。1932年高中畢業,考入北平朝陽大學法學院。1936年畢業於北平朝陽大學法學院,長期在各地政府任職。1947年當選為國民黨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1949年任國民黨僑務委員會第三處處長,主管推動全球華僑經濟發展事務。1961年赴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究遠東經濟開發與國際貿易問題,取得博士學位,次年升任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1980年任國民大會秘書長,並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1990年當選為國民大會主席團主席。

何宜武個人履歷

何宜武 何宜武
1931年,何宜武畢業於福建學院附屬中學高中部,時值日本侵華日亟。國事蜩螗,蒿目時艱,毅然北上求學,就讀於聞名全國之北平朝陽大學法學院。1936年以第一名優異成績畢業。旋參加國家高等考試及格,分發福建省政府民政廳任職,深獲長官器重。
抗日戰起,省府遷治,策畫戰時民政,極着貢獻,被選往重慶中央訓練團受訓,由於受訓表現卓越,國家總動員會報延攬為物資處科長,負責戰時物資調節工作。先後轉調重慶市政府財政局主任秘書、台灣行政長官公署財政處、上海市政府財政局任職,聲譽鵲起。
1939年7月,與福建學院法律系畢業的王秀椒女士結婚。1947年冬,返回台灣參選,當選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出席第一屆"國民大會"。1949年初,孫科出任行政院院長,僑務委員會委員長戴愧生聘何宜武為該會委員兼第三處處長,主管華僑經濟事務。
1960年奉派赴美,入華盛頓州立大學研究遠東經濟開發與國際貿易問題。次年,返台後升任"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任內輔導華僑回國投資,策劃召開世界華商會議、華商經濟金融會議,號召成立華僑航業與觀光事業聯誼會,促進華僑團結。1971年,台灣當局被逐出聯合國後,何宜武奉命擔任世界華商聯合銀行籌備處主任,負責籌募海外僑資,赴各僑居地號召僑胞投資認股,迅獲熱烈響應。
1972年任國民黨"國大代表"黨部書記長。1973年任"國民大會憲政研討委員會"常務委員。1975年5月,世華聯合商業銀行正式成立,因應投資僑胞之推舉,出任副董事長,肩負實際經營責任,從篳路藍縷中,成為民營銀行之翹楚。1998年,就任董事長。21世紀初,年高體弱辭職退休,膺聘為名譽董事長。
1973年春,何宜武出任國民黨國民大會代表黨部書記長,從事黨政協調配合,疏解議事爭執,展現幹練才華。
1979年調任中央政策委員會副秘書長,次年擔任國民大會秘書長,並當選中央委員與中央常務委員。何宜武在"國民大會"任內,依照"憲法"規定,於 1984年舉行"國民大會"第七次會議,領導同仁事前深入研究會務,會議達成理想。1990年舉行第八次會議。這年何宜武引退,辭去"國大代表"暨"國民大會"秘書長職務。聘為"總統府資政"。2000年5月國民黨當局改組時離職。
2001年12月29日,病逝於台灣榮民總醫院。終年89歲。

何宜武著作

著有《華僑經濟研究》、《土地改革之研究》、《結合海外華商力量強化經濟外交》等。

何宜武何宜武獎學基金

為鼓勵家鄉青年勤奮學習,積極向上,造福家鄉,台胞何宜武先生於1997年設立了何宜武獎學基金。該獎學基金由何宜武先生捐資人民幣30萬元,通過滾動發展,每年用利息所得獎勵高考成績優秀學生25名。至今,該獎學基金已頒發了15批,累計獎勵壽寧學子370人,獎勵金額達37萬元。 [1] 

何宜武兄弟

何宜慈(1921--2003),科學家,何宜武胞弟。畢業於廈門大學物理系。1946年到美國斯坦福大學留學,獲電子學博士學位,畢業後留任斯坦福大學研究員、高級研究員。曾任台灣新竹市科學園區調備處主任、國民黨國防科委副主任。1990年底退休後,任美國逸仙工業園有限公司首席顧問。1992年12月4日,帶領有關專家專程回國考察,在天津投資建立逸仙科學園,推動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次日,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的親切接見與稱讚。

何宜武個人其它信息

生二男一女,長子邦立、次子邦定、女邦聲,分別研究醫學、電機及環境科學,先後留學美國取得博士、碩士學位。1999年,孫女何之元以最優成績畢業於美國維吉尼亞軍校,為該校成立一百六十年來第一位女畢業生。

何宜武何氏兄弟故居

美麗的龍江之畔----斜灘,像一顆明珠璀璨。在斜灘鎮區腹地坑頭裏有一條曲折幽深的何家巷,何氏兄弟故居就坐落在何家巷盡頭。何氏故居建築考究,風格別緻,是一座保存完整、不可多見的清代建築。這座5榴(開間)、三層土木結構的建築,坐北朝南,寬26米,高約15米,深29米,可謂是“庭院深深”。四周防火牆高越屋宇,牆面用石灰粉刷,因年深日久,顯得有些灰濛;屋頂雙面坡履蓋,青瓦飛檐;地面鋪設三合土,平整堅實,冬暖夏涼;大門高大巍峨,門楣上方有一塊清光緒年間欽賜的大橫匾,“大夫第”三個粗體大字仍斑駁可辨;廳堂上雕樑畫棟,門、窗、格扇花鳥浮雕栩栩如生、熠熠生輝,門楣及正廳裝飾優雅別緻,美觀耐看;中榴明間,高楣架構,寬5米,深9米,高7米,天花板下尚懸掛八爪吊油燈用的掛鈎,廳前正門建有門樓;後廳低楣架構,廳後置一天井,用於採光;前後廳間用三塊屏壁交綴隔開。火廂房與主房間隔以防火牆,牆腳開有兩個角門,便於出入。主建築左側牆外,另有一座三層土木樓房,佔地60多平方米,稱為“柴樓”,供何家主人平時堆積柴火之用。整棟建築恢弘壯觀,氣派非凡。
説起何氏兄弟故居,不可不提何家巷。
走進何家巷,首先看到的是高高的防火牆,幽幽的小曲巷,座座聳立的古建築,幢幢古色古香的古民宅,頓有種時光倒流的感覺。巷外涓涓溪澗,流水潺潺,巷內之字型排開的8座樓宇(前些年燒燬1座),厝厝相連,門門相通,從外徑直往裏走,恰似曲徑通幽處,真有點神秘的色彩。據《何氏家乘》記載,何家巷形成於清朝道光十九年(1838)前,巷裏的民間古宅建築時間迄今至少有160至200年的歷史。實際上,它是一處集居住、生活、生產、讀書、聚會、休閒、防禦功能於一體的城堡建築羣,佔地面積約5300平方米。當年何家巷人丁興旺時居住着五百多人口,平均每幢民宅都住有六七十人,大多是四代、五代同堂。
當地民間有一説:何家巷背靠斜灘張家龍崗和郭家龍崗,此乃雙龍靈秀鍾會之地,底藴深厚,孕育無數英才,每一幢古宅都飄出一段神奇的歷史。近代史上,從這裏走出許多志士名人,除了何氏兄弟之外,名震中外、義釋蘇共友人鮑羅廷夫人的大法官何鳳丹;大義凜然營救共產黨人、為革命立大功的國民黨南京最高法院檢察官何修及胞弟河北省通縣縣長何簡;執法嚴明、親自揖拿、主持審理貪贓枉法的福安縣縣長高誠學一案而名噪一時的福建省政府秘書處法制室主任何紹蘭等一代名人,都在這裏繁衍生息,留下他們的音容足跡和啓迪後人的故事傳説。據記載,民國時期,何家巷就出了6名博士。新中國成立後,斜灘的何氏家族又造就了一代新人,共培養高等院校畢業生70餘人,至今在讀或已取得碩士、博士學位的研究生已達21人,約佔斜灘鎮的1/3,歷年獲得中級以上職稱的54人,在國內擔任教授、博導、高工等的人物舉不勝舉。
1955年,斜灘籍人,福建省文史館館員、前福建學院院長郭公木先生在所著一篇《鄉憶》中這樣寫道:“何家巷輩出的人才是古鎮斜灘的一個淵藪,其位冠於壽寧乃至閩東,為標誌斜灘厚重的人文烙上歷史的印鈐”。
現在,何氏故居尚居住着數家何氏後裔,日日忠實地堅守着何家大院,繼續演繹着何家人永遠也演繹不完的精彩故事。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