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何塞·馬里亞·德·阿查

鎖定
何塞·馬里亞·德·阿查·巴連特(英語:José María de Achá Valiente,西班牙語:José María de Achá Valiente)(1810年7月8日——1868年1月29日)玻利維亞軍人、考迪羅、政治家、總統。德·阿查1810年出生於西班牙帝國拉普拉塔總督轄區上秘魯的科恰班巴,早年未接受過教育,玻利維亞獨立後加入玻利維亞軍隊,1835年~1836年參加遠征秘魯的軍事行動,1841年參加抵禦秘魯入侵的因加維戰役,1857年跟隨何塞·馬里亞·利納雷斯領導的軍隊推翻豪爾赫·科爾多瓦總統,1857年~1861年擔任利納雷斯政府的戰爭部長,1861年1月發動政變,推翻利納雷斯,成立執政委員會,同年5月出任臨時總統,次年正式當選為總統,總統任內頒佈1861年新憲法,實行自由主義經濟政策,鎮壓反對派,應對與智利的領土糾紛,1864年12月被馬里亞諾·梅爾加雷霍發動的軍事政變推翻,之後流亡國外,後返回玻利維亞,前往科恰班巴定居,1868年在科恰班巴逝世。
中文名
何塞·馬里亞·德·阿查·巴連特
外文名
José María de Achá Valiente
國    籍
玻利維亞
民    族
梅斯蒂索人
出生日期
1810年7月8日
逝世日期
1868年1月29日
職    務
軍人 考迪羅 政治家 總統
出生地
西班牙帝國 拉普拉塔總督轄區 上秘魯 科恰班巴
主要成就
擔任玻利維亞總統
任內頒佈1861年憲法,實行自由經濟政策
軍    銜
將軍

何塞·馬里亞·德·阿查早年經歷

何塞·馬里亞·德·阿查·巴連特,1810年7月8日出生於西班牙帝國拉普拉塔總督轄區上秘魯(今玻利維亞)的科恰班巴,他是梅斯蒂索人,早年幾乎沒有接受過任何教育。 [1] 

何塞·馬里亞·德·阿查從軍經歷

何塞·馬里亞·德·阿查 何塞·馬里亞·德·阿查
1825年玻利維亞共和國成立後,德·阿查認為自己如果從軍就會有遠大的前途,他加入了玻利維亞軍隊,並在1835年~1836年跟隨玻利維亞總統安德烈斯·聖克魯斯領導的玻利維亞軍隊參加了遠征秘魯的軍事行動,1841年,德·阿查加入何塞·巴利維安將軍率領的玻利維亞軍隊,在玻利維亞共同抵禦秘魯的軍事入侵,期間德·阿查參加了對於保衞玻利維亞至關重要的因加維戰役。 [1] 
曼努埃爾·伊西多羅·貝爾蘇擔任玻利維亞總統期間(1848年~1855年),德·阿查長期從事反對貝爾蘇政府的活動,1857年9月,德·阿查參加了何塞·馬里亞·利納雷斯在科恰班巴領導的暴動,成功推翻了玻利維亞總統豪爾赫·科爾多瓦,利納雷斯出任總統後,德·阿查擔任政府的戰爭部長(1857年~1861年),並獲得將軍軍銜。 [2] 

何塞·馬里亞·德·阿查總統生涯

何塞·馬里亞·德·阿查政變奪權

何塞·馬里亞·德·阿查 何塞·馬里亞·德·阿查
利納雷斯總統執政期間對軍隊的整頓激怒了軍隊,1861年1月14日,戰爭部長德·阿查將軍夥同利納雷斯的義子魯珀特·費爾南德斯以及拉巴斯城的行政長官曼努埃爾·安東尼奧·桑切斯發動政變,推翻利納雷斯總統,迫使其流亡國外,政變後,德·阿查、費爾南德斯和桑切斯成立三人執政委員會,共同執政。 [3] 

何塞·馬里亞·德·阿查出任總統

何塞·馬里亞·德·阿查 何塞·馬里亞·德·阿查
1861年5月1日,玻利維亞召開制憲會議,通過玻利維亞歷史上第8部憲法——《1861年憲法》,該憲法在玻利維亞的歷史地位做比較重要,標誌着自由主義經濟原則開始走向勝利,新憲法規定恢復國會一院制,總統任期3年,可連選連任,並規定“戒嚴”為維護公共秩序的一種手段,5月4日,德·阿查將軍在議會選舉中當選並正式出任臨時總統,在1862年5月舉行的總統大選中,德·阿查擊敗對手格雷戈里奧·佩雷斯和托馬斯·弗里亞斯,正式當選為玻利維亞總統,當年8月15日正式就職。 [3] 

何塞·馬里亞·德·阿查血腥屠殺

德·阿查將軍在擔任玻利維亞總統期間,採取極端暴力的手段殘酷鎮壓反對派。德·阿查剛上台時實現全國大赦,然而到了1861年10月,他任命的拉巴斯城軍事統帥普拉西多·亞涅斯上校在拉巴斯城進行了駭人聽聞的大屠殺,亞涅斯以前總統曼努埃爾·伊西多羅·貝爾蘇預謀發動起義為由,殺害了前總統豪爾赫·科爾多瓦以及所謂“貝爾蘇分子”100多人,這是共和國成立以來最為血腥的報復事件(亞涅斯在貝爾蘇和科爾多瓦統治期間曾遭到關押)。當時,德·阿查總統正在蘇克雷城忙於指揮軍隊鎮壓起義,他在聽説亞涅斯在拉巴斯城進行大屠殺時表現的無動於衷,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這激起了廣大民眾的憤慨和反抗,人們紛紛譴責德·阿查政府不公正的處罰,拉巴斯城民眾舉行起義,於同年11月23日將亞涅斯這個劊子手擊斃。 [3] 

何塞·馬里亞·德·阿查為政舉措

何塞·馬里亞·德·阿查 何塞·馬里亞·德·阿查
德·阿查統治期間,實行更加自由的經濟政策,廢除了國家對於水銀礦生產的壟斷,繼續實現財政改革,廢除了上屆政府財政權力過於集中的預算政策,提高政府僱員和國會議員的工資和補貼,擴充玻利維亞軍隊,利用英國貸款購買軍艦,擴充海軍裝備,進行鐵路建設,在科恰班巴創建了第一個最高法院和印刷廠,1861年,玻利維亞開始進行錫礦開採,1863年在阿塔卡馬地區發現新的硝石礦和鳥糞資源,德·阿查總統還試圖改革土地法和礦業法,均沒有取得理想效果。總體來説,德·阿查總統統治期間在國家的許多政策方面都沿襲了何塞·馬里亞·利納雷斯政府時期的政策。 [4] 

何塞·馬里亞·德·阿查對外交往

德·阿查擔任總統期間,與巴西帝國政府進行交涉,要求巴西歸還前總統何塞·巴利維安的遺體(巴利維安於1852年在巴西帝國首都里約熱內盧去世,去世後遺體留在當地),而後巴西政府將巴利維安的遺體歸還玻利維亞。1863年11月5日,玻利維亞與秘魯簽訂和平友好條約。 [4] 
何塞·馬里亞·德·阿查 何塞·馬里亞·德·阿查
德·阿查執政期間,玻利維亞因阿塔卡馬沙漠地區的歸屬問題與智利發生外交衝突,並被迫應對智利在當時玻利維亞的太平洋沿岸的首次重大軍事行動,1863年,在玻利維亞的阿塔卡馬沙漠地區發現了新的硝石礦和鳥糞資源,阿塔卡馬沙漠地區原本是一片乾燥荒蕪的土地,此前,玻利維亞很少往這片貧瘠的沙漠地帶移民,只是把它當作一個有潛力的出海道路,但隨着硝石的發現,這個地區忽然有了極大的商業性。於是,玻利維亞便同早就對阿塔卡馬沙漠地區提出主權要求的智利產生了衝突,當年,智利和英國合資開辦的礦業公司與玻利維亞政府發生糾紛,訴至玻利維亞法庭尋求仲裁,在那場衝突中,智利政府拒絕承認玻利維亞的裁決,同時還提出對阿塔卡馬地區梅希約內斯硝石礦區的領土要求。 [5] 
為了解決阿塔卡馬沙漠地區的主權問題,德·阿查總統一方面同智利進行談判,派出托馬斯·弗里亞斯博士前往智利與智利政府進行磋商,以求和平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德·阿查又準備向智利宣戰,他在1863年議會上做出決議:如果關於硝石礦藏的和平調解不能成功,玻利維亞就不得不用智利交戰。玻利維亞議會同意以戰爭解決問題,然而由於國家的實力差距過大,玻利維亞無力與智利進行對抗,被迫接受智利方面對於阿塔卡馬沙漠地區領土主權的要求,並就領土問題與之進行和平磋商。 [5] 

何塞·馬里亞·德·阿查下台之後

德·阿查在自己總統任期即將結束之時,試圖建立自由選舉制,於是玻利維亞國內爆發了兩次規模浩大的平民運動,參加者一方為紅派憲法派,另一方為前總統曼努埃爾·伊西多羅·貝爾蘇的支持者,然而,就在總統選舉正式開始前夕,德·阿查的一個近親和馬里亞諾·梅爾加雷霍將軍於1864年12月28日發動政變,推翻了德·阿查的統治。 [4] 
德·阿查下台後,先是流亡國外,而後他返回玻利維亞,在家鄉科恰班巴生活,1868年1月29日,德·阿查在科恰班巴逝世,享年58歲,他去世後遺體安葬在他的家鄉科恰班巴。 [2] 

何塞·馬里亞·德·阿查家庭成員

德·阿查的妻子是赫特魯蒂斯·費爾南德斯·德·安特薩納·索托,兩人共有2個子女,分別是:瑪格麗塔·德·阿查·伊·費爾南德斯·德·安特薩納(女兒,1846年~1908年)和何塞·馬里亞·德·阿查·安特薩納(兒子,1848年~1891年)。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