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何休評傳

鎖定
《何休評傳》是黃樸民創作的評傳,首次出版於1998年12月。 [2] 
《何休評傳》比較全面系統地評論了何休學術思想成就。 [2]  《何休評傳》有如下幾個特點:結構合理,脈絡分明;重點突出,詳略得當;既吸收前人成果,又不乏自己的創新;邏輯嚴密,析理有力;態度嚴謹,評論公允;資料詳實,文筆流暢。 [3] 
作品名稱
何休評傳
作    者
黃樸民
文學體裁
評傳
字    數
243千字
首版時間
1998年12月

何休評傳內容簡介

全書共八章,分析了何休所處東漢晚期的政治形勢、經學的困境,闡述了何休的生平和輝煌的學術生涯,進而以《公羊》學為核心,從“大一統”的政治思想入手,對何休的“大一統”“進夷狄”,“張三世”“文致太平”,尚“偏戰”、貴“井田”以及“災異觀”等一系列的政治、軍事、經濟、倫理、哲學等思想,作出了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評價。 [2] 

何休評傳作品目錄

第一章 何休所處的時代
第二章 何休的生平與事蹟
第三章 孤獨前行的《公羊》鉅子
第四章 “大一統”與“進夷狄”——何休的政治思想體系
一、東漢末年深重的社會危機
二、漢末的儒林大分化
三、經學的困境
一、家世與學術淵源
二、在政治與學術的漩渦中沉浮
一、抗衡古文經學
二、著作等身
三、功在《公羊》
一、“大一統”思想的弘揚者
二、“仁義”説與“禮樂”觀
三、“夷狄進至於爵”的民族思想
第五章 “張三世”與“文致太平”——何休的歷史哲學理論
第六章 尚“偏戰”與貴“井田”——何休的軍事與經濟思想
第七章 天人之際——何休的災異觀念
第八章 從中衰到復興——何休學説的歷史命運
一、開創《公羊》“三世説”的嶄新境界
二、“通三統”與“春秋”王魯
一、崇禮尚仁的軍事思想體系
二、以倡導井田為中心的經濟學説
一、《公羊》學“災異”觀傳統及其對何林的影響
二、何休對《公羊》“災異”理論的繼承和發揮
三、何休陰陽災異理論的現實精神
一、在歷史的波谷中沉浮
二、統一與進化的雙重變奏 [2] 

何休評傳成書過程

“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由匡亞明教授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發起,由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組織編撰,總計200部、6000餘萬字,是南京大學文科重要的標誌性工程,凝聚了當代一批學有所長專家的集體智慧。叢書的學術顧問包括丁光訓、王元化、安子介、趙樸初、馮友蘭、張岱年、楊向奎、任繼愈、蘇步青、程千帆、杜維明等數十位學者。他們與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共同研討,從2500年曆史長河中選取了270多位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領域的傑出人物作為傳主,從整體組合上奠定了中華民族傑出人物思想研究的格局。2006年,該叢書全部編撰完成,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何休評傳》即該叢書中的一本。 [1] 

何休評傳作品鑑賞

該書邏輯嚴密,析理有力。這主要表現為:作者對概念以及概念之間的關係解釋恰當、準確,對事情的分析層層深入,嚴密周到,且引經據典,甚至引用西方理論,從而使論證更加有力。例如作者在對何休“陰陽災異”學説進行分析時,首先對“災異”“天人感應”“天人合一”三個概念之間的關係進行了分析和界定:“何休的‘天人感應’‘天人合一’思想是他‘災異’言論的理論基礎,他的‘災異’言論則是其‘天人合一’‘天人感應’思想的具體表現,即‘天人合一’‘天人感應’是‘災異’説的抽象,‘災異’説則是‘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的物化。”從而使人分清了它們三者之間的關係。何休利用陰陽災異來闡發自己的政治觀點,一直被後人所詬病。作者對何休充滿了同情,他指出,這一思想並不是毫無可取之處,還是具有其合理性的。為印證自己的觀點,作者進一步引用西方理論進行論證。他指出,“黑格爾認為,亞里士多德一般地將靈魂區分為理性和非理性的兩個方面。但是理性本身並不構成美德,只有在理性和非理性雙方的統一中,美德才存在”。何休發揮陰陽災異是“非理性”的,但他利用陰陽災異來匡扶時弊卻是“理性”的。所以何休的“陰陽災異”思想是“理性”與“非理性”的統一,便是黑格爾所稱的“美德”。作者通過引用西方理論,從而使自己的論證更加有力,具有更強的説服力。
作者在論述之中,始終採取嚴謹的科學態度,對事物不虛美,不誇大,評論事物公允,在對何休思想內容的評價中,並不是一昧採取褒揚態度,而是該褒則褒,該貶則貶。如作者對何休“大一統”理論的態度是一方面充分肯定何休發揮“大一統”的時代及歷史意義,同時又抬出了其歷史的侷限性:“這一方面表現為他站在極端專制的立場,將君臣關係完全絕對化,排斥了早期儒家在這一問題上的合理因素。”“何休‘大一統’理論的另一侷限,是他的思想中羼雜了一些背離‘大一統’原則的內容,即其‘大一統’觀並不十分純粹。”作者對何休思想的評價,既把它放在當時的環境下進行評判,又把它納入整個歷史長河中,去討論它的演變及對社會及歷史所起的作用,從此可着出作者態度的嚴謹,論證的公允、平實,也可窺知他視野的開闊。
該書對前人成果多有吸收,在引用別人觀點時,作者在頁末都註明了出處,以示對人的尊重,除了繼承外,書中還有更多創新之處,表明了作者的獨到見解。如作者在第四章中指出:《白虎通義》“遷就豪門而貶低天子,這實際上是否定‘大一統’,也是對《公羊》學基本精神的一種背叛”。這一觀點發前人所未發。又如,作者對何休的軍事、經濟思想的論述也具有創新性。作者運用軍事理論,系統分析了何休的軍事思想,指出何休反對戰爭,卻又贊成“義戰”。作者還進一步總結了何休的軍事原則。這些都是前人所未發的。作者還系統闡述了何休的經濟思想,指出“以今文經學家的立場,對井田制作如此係統、完整而具體的描述,從而形成完備的經濟學説者,或許當首推何休”。這亦是一比較新穎的觀點。 [3] 

何休評傳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何休評傳》
1998年12月
南京大學出版社
7-305-03188-7 [2] 

何休評傳作者簡介

黃樸民,男,浙江諸暨人,1958年8月生於浙江紹興市,1982年杭州大學(今浙江大學)歷史系本科畢業,獲學士學位;1985年於杭州大學歷史係獲碩士學位;1988年于山東大學歷史係獲博士學位,同年到中國軍事科學院戰略部從事軍事史、古代兵法研究。2002年7月退役。轉業到中國人民大學工作,曾任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兼歷史系主任、歷史學院黨委書記兼歷史系主任、國學院執行院長。現為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