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何仁杰

(中國元朝官吏)

鎖定
何仁杰(1234~1321年),字寬甫。祖籍河東隰州(故治即今山西隰縣),其祖父賀德種時遷居關中,為京兆鄂(即陝西户縣)人。
本    名
何仁杰
別    名
雍國公
寬甫
所處時代
元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河東隰州(故治即今山西隰縣)
出生日期
1233年
逝世日期
1312年

目錄

何仁杰簡介

公元1253年秋,忽必烈領兵南下駐紮六盤山。何仁杰之父賀賁建宅時於殘垣中得金數千,不敢私藏,持金前往忽必烈軍營納獻,並推薦何仁杰的文才武略。忽必烈即將何仁杰錄為自己的隨從侍衞。從此,何仁杰跟隨忽必烈南征北戰,屢立戰功。

何仁杰1260年

忽必烈即皇帝位後,何仁杰在宮中輔助忽必烈處理軍國要事。他提出的建議,多為忽必烈採納。且言語謹慎,保守內宮機密,深受忽必烈的器重。至元十三年(1276),忽必烈滅了南宋,統一了全國,何仁杰仍在忽必烈的身邊參贊朝政。忽必烈欲選民間少女人後宮為妃,何仁杰認為此事不可行,勸諫忽必烈取消了這個打算;山後(即今山西北部)實行鹽禁,危害到百姓的生活,經他又向忽必烈建議,取消了這個禁令,開放食鹽的銷售,受到百姓的稱頌。

何仁杰1280年

至元十七年(1280),世祖忽必烈特授何仁杰為正議大夫命他出任上都(故治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多倫北)留守,兼本路總管和開平府(治今內蒙古正藍旗東北閃電河北岸)尹。元上都是元朝統治者立國發跡之重地,地位非常重要。元世祖忽必烈命賀仁杰出鎮上都,負責北部邊境的軍政事務,責任重大,足見忽必烈對他的器重。第二年,又賜他三珠虎符,進官階為資德大夫,兼虎賁親軍都指揮使。之後,又加榮祿大夫、中書右丞。他在上都二十多年,治理有方,未曾發生過失。
何仁杰為官謹慎,其生活作風亦很持重。他的妻子亡故後,忽必烈曾要他續取蒙古貴族之女繼室,他堅辭不肯,仍娶了漢人平民女為後妻。後妻雙目失明,他對妻子敬愛如初,並未納妾。

何仁杰1305年

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何仁杰72歲,他以年老辭官。成宗鐵木耳準他以光祿大夫、平章政事致仕,並命參議陝西行中書省事務。何仁杰迴歸故鄉養老。公元1312年,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即皇位,以何仁杰是元世祖朝老臣,欲召他到京諮詢國事。時已79歲的何仁杰奉命由長安北上,途中患病,行至樊橋(在今山西臨猗縣境)而卒。朝廷贈他“恭勤謁力功臣”,儀同三司、太保、上柱國,追封“雍國公”。延祐六年(1319)加贈“推誠宣力翊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追封“奉元王”。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