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何進

(東漢末年靈帝時外戚、大將軍)

鎖定
何進(?-189年9月22日 [24]  ),字遂高,東漢南陽宛縣(今河南南陽)人,靈思皇后之兄, [26]  東漢時期大將軍。 [27] 
何進出身屠户家庭。由於其妹選入皇宮得寵於靈帝,被任為郎中,再遷虎賁中郎將,又出任穎川(今河南禹縣)太守。後其妹立為皇后,召何進入朝任為侍中、將作大匠、河南尹。 [28] 
中平元年(184年),張角領導的黃巾農民起義爆發,拜其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兵鎮守京師,鎮壓了在洛陽起兵的馬元義,以功封為慎侯。靈帝死後,少帝即位時,太后臨朝,何進與太傅袁隗輔政,專斷朝政。因宦官勢力日強,與袁紹等密謀誅殺宦官,調幷州牧董卓進京,以脅太后。後何進密謀事泄,被宦官刺殺於嘉德殿前。 [28] 
全    名
何進 [25] 
遂高
所處時代
東漢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南陽宛縣
逝世日期
189年9月22日 [24] 
主要成就
破獲馬元義密謀;專擅朝政
最高官職
大將軍
職    業
將領、權臣、外戚
爵    位
慎侯

何進人物生平

何進發跡外戚

何進家本是屠户,早先喪母,其父何真再娶。 [37-38]  何真生有一子二女,英年早逝。 [39]  後來,何進同父異母之妹被選入宮中,成為貴人,何進亦受寵於漢靈帝。何進被拜為郎中,隨後遷虎賁中郎將,任潁川太守 [1] 
光和三年(180年),何貴人被立為皇后,何進也因此而拜侍中將作大匠河南尹 [1] 

何進因功封侯

中平元年(184年),由於爆發黃巾起義,何進被任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軍五營士駐紮于都亭,修理器械,以保衞京師。黃巾首領張角的部下馬元義密謀在雒陽起兵,何進將其破獲,因此功而進封慎侯。 [2] 
中平四年(187年),滎陽賊幾千人暴動,攻打焚燒郡縣,殺中牟縣長,詔命何進的弟弟河南尹何苗抗擊,何苗擊敗羣賊,平息暴亂還京師。詔派使者至成皋歡迎,授命何苗為車騎將軍,封濟陽侯。 [2] 
中平五年(188年),天下的形勢更為混亂,望氣的人認為京師會有大兵,兩宮流血。大將軍司馬許涼、假司馬伍宕對何進説:“《太公六韜》有天子將兵事,可以威鎮四方。”何進認為很有道理,入朝將此事彙報給漢靈帝。漢靈帝同意,詔令何進大發四方兵,講武平樂觀下。蓋了一大壇,上面建十二層五彩華蓋,十丈高,壇的東北建小壇,再建九層華蓋,九丈高,橫列步兵,騎士幾萬人,結營為陣。漢靈帝親自出來檢閲,駐大華蓋下,何進駐小華蓋下。禮畢,漢靈帝身披甲介馬,稱“無上將軍”,繞陣三圈而還。詔令何進率領全軍駐觀下。 [3] 
當時,朝廷設置西園八校尉,以小黃門蹇碩為上軍校尉,虎賁中郎將袁紹為中軍校尉,屯騎都尉鮑鴻為下軍校尉,議郎曹操為典軍校尉,趙融為助軍左校尉,馮芳為助軍右校尉,諫議大夫夏牟為左校尉,淳于瓊為右校尉。 [29-31] 
漢靈帝認為蹇碩壯健而有武略,特別親信他任用他,以為元帥,督率司隸校尉以下,雖大將軍也歸他領導。蹇碩雖然在朝廷專掌兵權,但還有些害怕忌妒何進,於是與各常侍共説漢靈帝,要他派何進西擊邊章韓遂。漢靈帝聽了他們的,賞賜何進兵車百輛,虎賁斧鉞。何進暗中知道這是陰謀。於是上奏請派袁紹東發徐、兗二州兵,要等袁紹返回來,就出兵,藉此拖延時間。 [4-5]  [32] 

何進謀誅宦官

何皇后生大皇子劉辯,王美人生二皇子劉協。靈帝欲廢長立幼,但由於自己病重,把劉協託付給宦官小黃門蹇碩,蹇碩既受遣詔,且素來輕視、妒忌何進兄弟。 [5]  [6] 
中平六年(189年),漢靈帝駕崩,蹇碩當時人在省中,計劃誅殺何進然後擁立劉協,於是派人迎何進前來議事。何進駕車從外進入,蹇碩的司馬潘隱出來迎接何進,並用眼神向何進傳遞消息。何進震驚,騎馬從近道歸營,引兵入駐百郡邸,稱病不入。由於沒有除掉何進,劉辯被立為帝,何太后臨朝,何進與太傅袁隗輔政,錄尚書事。 [5]  [33] 
何進久知宦官為天下所共疾惡,加以痛恨蹇碩陰謀害他,等掌握朝廷大權,就暗中佈置誅滅宦官。袁紹也久有謀劃,使何進親客張津勸何進説:“黃門常侍權重已很久了,又與長樂太后專通姦利,將軍應當選拔賢良的人才,整頓天下,為國家除害。”何進認為説得對。又袁氏累世寵貴,得到海內的人擁護。袁紹善於養士,豪傑之士願為他所用。他的從弟虎賁中郎將袁術也尚氣俠,所以都厚相結納。因此更廣泛地徵聘智謀之士逢紀何顒荀攸等,與他們結為心腹。 [6] 
蹇碩懷疑不安,與中常侍趙忠宋典等人寫信説:“大將軍兄弟執政專權,現在與天下黨人謀劃誅殺先帝左右親近的,消滅我們這些人,只因為我統領禁兵,所以暫時猶豫不決。我觀察他的意圖,他必定要先殺我,再對諸位動手。如今我欲除私仇,以輔公家。我們現在應該共同把上閣關閉,立即捕殺何進。”中常侍郭勝是何進同郡人。何太后與何進的貴幸,郭勝出了力,幫了忙。所以郭勝親信何氏,於是與趙忠等商議,不依蹇碩的計策,並且把蹇碩的信交給了何進。何進引誘諸常侍共同誅殺蹇碩,有人認為:“蹇碩是先帝所置,所曾倚仗之人,不能誅殺。”郭勝説:“何進是我所成就的,怎麼會出問題呢?可以聽任他。”何進令黃門令逮捕蹇碩,將其下獄誅殺,自己統率其駐兵。 [7]  [34] 
起初,漢靈帝的母親孝仁皇后董氏親自養皇子劉協,還多次勸靈帝立他為太子,因此遭到何太后怨恨。劉辯繼位後,何進與董後之侄驃騎將軍董重權勢相爭,中官亦干涉其中,董後也想參與政事,但每次都被何太后禁止阻攔。董後憤怒恚恨罵道:“你現在這麼強橫跋扈,依仗你哥哥的權勢嗎?讓驃騎將軍砍斷大將軍的頭易如反掌。”何太后聽到這話,就告訴何進。何進於是與三公及何苗等人上奏:“孝仁皇后唆使故中常侍夏惲、永樂太僕封諝等互相勾結州郡,剝奪所在居處珍寶貨賂,悉數歸入永樂宮。過去蕃後不得留在京師,乘輿服飾有一定的章則,飲食有一定的品位,現在請使永樂後把宮室遷到她的封國去。”得到朝廷批准,於是何進舉兵圍困驃騎將軍府,收捕董重。董重免官自殺,董後也憂怖發病去世。 [35-36] 
袁紹又勸説何進:“從前竇武想誅殺內寵而反為所害,是因為他説的話泄露出去了,五營百官服從宦官,害怕宦官。現在將軍有大舅這樣的重要地位,兄弟同統率勁兵,部下將吏又都是英俊名士,樂於盡力報命,事情在於掌握,這是天助的時機啊。將軍應當為天下除害,名垂後世。雖周朝的申伯,也不算什麼!現在人主的靈柩在前殿,將軍受詔統率禁兵,不應該隨便出入宮省。” [7]  [8]  [34] 
何進深以為然,於是託病不入陪喪,又不送葬。即與袁紹定計策,並把所定計策告訴了何太后。何太后不聽,説:“宦官統領禁省,自古到今,漢家老規矩,不可廢。況且先帝剛逝世,我怎麼堂而皇之與士人共事呢?”何進不能違反太后意旨,且想誅殺那些為首的。袁紹認為宦官親近皇上,出入號令,如今如果不全部消滅,以後一定要為害。
何太后的母親舞陽君及何苗多次接受各宦官的賄賂,曉得何進要殺害他們,多次告訴何太后,要何太后庇護他們。又説:“大將軍擅殺左右親信,專權以弱皇上。”太后懷疑確實是這樣。 [9] 
宦官在皇帝左右者有的已幾十年,封侯貴寵,內外勾結極為鞏固。何進新當重任,素來也忌憚他們,雖外有大名,而心中不能決斷,所以事情久不能定下來。袁紹等又為何進謀劃,多召集四方猛將及大批豪傑,使他們都引兵向京城,威脅何太后。何進同意。
典軍校尉曹操聽到袁紹的謀劃,嘲笑道:“閹豎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當,假宦官以權寵,使局面至於此。既然治宦官的罪,當誅元惡,一個獄吏就足夠了,何必紛紛召外將董卓呢?何大將軍誅殺宦官的事情,必然會泄露。我看,這個事情要失敗啊。” [23] 
主簿陳琳也勸諫説:“《易》稱‘鹿放走了,就不可捕得了。’俗話説:‘蒙着眼睛捕雀。’微小的東西,尚且不能用得志來欺騙它,何況國家大事,豈可用詐來取得呢。現在將軍總皇威,掌握兵權,龍驤虎步,或高或下,全在您的心中。這好比燒着火爐子燎毛髮,有什麼為難?合於道,違於經,為天人所順。反拋棄利器,尋找外援。大兵集合起來,強的為雄,這是所説的干戈倒拿,把柄給別人,功決不成,徒徒地成為亂惡的台階。”何進不聽。 [9] 
因此西召前將軍董卓駐關中上林苑,又使府掾太山王匡發動他所在郡的強弩手,召東郡太守橋瑁駐城皋,使武猛都尉丁原放兵數千人作亂河內,自稱“黑山伯”,燒孟津,焚平陰、河津幕府人舍,火光照得城裏通紅,都説要誅殺宦官。何太后還是不同意。何苗對何進説:“開始我們一路從南陽來,都因貧賤,依靠宮中獲得貴富。國家的事,也不容易!倒了的水不可收回的,應當好好考慮,應與宮中保持友好。” [10]  [44-45] 
何進的意思更加狐疑。袁紹擔心何進改變主意,於是威脅他説:“互相結合的形勢已經露出來了,事情不辦,就要發生變故,將軍還等待什麼,為什麼不早決定呢?”何進於是用袁紹為司隸校尉,持符節,專命擊斷;從事中郎王允為河南尹。袁紹派洛陽方略武吏監視宦官,使董卓等馳驅驛上,準備進兵平樂觀。何太后害怕起來,罷退全體小黃門,使還里舍,只留何進平素親近的人,守衞省中。 [11] 

何進被殺宮門

諸常侍小黃門都去何進那裏請罪,聽何進怎麼處置。何進對他們説:“天下紛紛擾擾,正是諸君為害啊!如今董卓很快就要到了,諸君為什麼不早日各就國呢?”袁紹勸何進就在這時處決他們,一而再,再而三,何進不許。 [11] 
袁紹又寫信告各州郡,假傳何進的意旨,使逮捕宦官親屬。何進籌謀太久,事情泄漏,宦官害怕想變。張讓的子婦(兒媳婦)是何太后的妹妹,張讓向子婦叩頭説:“老臣得罪,應該與新婦都歸私門。思累世受恩,現在要遠離宮殿,戀戀難捨,請再一次進宮,能夠暫時看望太后、皇上顏色,然後回去,死也無遺憾了。”
何進畫像
何進畫像(6張)
子婦對舞陽君説,舞陽君告訴了何太后,於是詔命各常侍都復進宮。八月,何進入長樂請求何太后同意,盡誅殺諸常侍以下,選三署郎進宮守宦宮的住房。
諸宦官互相轉告説:“大將軍託病不居喪,不送葬,現在忽然到宮中來,想幹什麼呢?從前竇氏事竟再起嗎?”張讓等又派人竊聽,完全聽了何進所説的話,於是帶領常侍段珪畢嵐等幾十人,拿着兵器悄悄地自側門進,埋伏宮中。等到何進出來,便假稱太后詔召進。 [12] 
何進入坐禁闥,張讓等責問何進説:“天下大亂,也不僅僅是我輩的罪。先帝曾經與太后不和,幾乎把太后廢了,我們哭泣解救,各人拿出家財千萬作為禮物,和悦先帝之意,只想依託你何氏的門户而已。現在居然要殺滅我們的種族,太過分了吧?您説宮中污穢骯髒,公卿以下忠誠廉潔的是誰呢?”於是尚方監渠穆拔劍斬何進於嘉德殿前。張讓、段珪等矯詔,用故太尉樊陵為司隸校附,少府許相為河南尹。尚書得詔板,懷疑有假,説:“請大將軍出來共同商議。” [13] 
中黃門把何進的腦袋擲給尚書,説:“何進謀反,已經殺掉了。”於是袁紹等人藉此機會帶兵入宮,將宦官全部殺光。而後董卓依先前召令入京,不久即廢少帝劉辯,另立劉協,又迫殺何太后,殺何太后之母舞陽君,何氏家族滅亡,東漢最後一個外戚專權勢力被剷除,而漢朝也從此走向了戰亂。 [14] 

何進歷史評價

謝承:“何進借元舅之資,據輔政之權,內倚太后臨朝之威,外迎羣英乘風之勢,卒而事敗閹豎,身死功頹,為世所悲,豈智不足而權有餘乎?《傳》曰:‘天之廢商久矣,君將興之。’斯宋襄公所以敗於泓也。”
曹操:“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強。”
慕容皝:“竇武、何進,好善虛己,賢士歸心。雖為閹豎所危,天下嗟痛。猶有能履以不驕,圖國亡身故也。”
范曄:“武生蛇祥,進自屠羊。惟女惟弟,來儀紫房。上惽下嬖,人靈動怨。將糾邪慝,以合人願。道之屈矣,代離兇困。” [15] 
王勃:“倘使何進納公業之言而不追董卓,郭汜棄文和之策而不報王允,則東京焚如之禍,關右亂麻之屍,何由而興哉?至使乘輿蒙塵於河上,天子露宿於曹陽,百官飢死於牆壁,六宮流離於道路,蓋由何公之不明,賈詡之言過也。”
陳普:“龍驤虎步反狐疑,解事陳琳卻似痴。滅火不關千里草,漢家社稷付屠兒。”
郝經:“戚官併為亂本,耦傷漢室矣,一旦相更屠並必兩斃而後已,理勢然也。故竇武、何進倚母后、恃元舅、握兵柄、操大權、總攬豪傑、登庸名士,欲糞除閹穢,卒之身死而族滅,以亂除亂,神明不與也。進復愎諫違眾,卒召外防,疣潰身殫遂淪鼎命。”“進本屠割,馮借椒掖。智小謀大,身夷族赤。自我致防。死有餘責。”
羅貫中:“漢室傾危天數終,無謀何進作三公。幾番不聽忠臣諫,難免宮中受劍鋒。” [16] 
李贄:“畢竟袁本初、曹孟德輩是英雄。若何進者, 犬彘耳,何足與議大事哉?” [16] 
鍾敬伯:“何進鹵莽,不用善言,死固不足惜,然亦鴆殺董後之報。” [17] 
康熙帝:“宦官張讓等恣行不法,何進若止,奏誅首惡,則可矣。乃必欲盡殺而後快,斯為巳甚,太后所以不許也。賦召外兵以速亂,則又至愚極謬,宜其禍不旋重。” [18] 
毛宗崗:“西漢則外戚盛於宦官,東漢則宦官盛於外戚。惟其外戚盛也,故初則產、錄幾危漢祚,後則王莽遂移漢鼎。而宦官如弘恭、石顯輩,雖嘗擅權,未至如東漢之橫。是西漢之亡,亡於外戚也。若東漢則不然,外戚與宦官迭為消長。而以宦官圖外戚,則常勝,如鄭眾之殺竇憲、單超之殺梁冀是也。以外戚圖宦官,則常不勝,如竇武見殺於前,而何進復見殺於後是也。是東漢之亡,亡於宦豎也。然竇武不勝,止於身死;何進不勝,遂以亡國。何也?曰:召外兵之故也。外戚圖之而不勝,至召外兵以勝之,而前門拒虎,後門進狼,國於是乎非君之國矣。亂漢者,宦豎也。亡漢者,外鎮也。而召外鎮者,外戚也。然則謂東漢之亡,亦亡於外戚,可也。” [19] 
盧弼:“何進之謀誅閹官乃與黃門蹇碩爭權,欲藉以除之耳,非真有掃清奸穢之志、為國家去毒賊也。蹇碩既誅,中常侍郭勝等又親信何氏,故其計久不決,紹謀亦不用也。” [20] 
蔡東藩:“何進之謀誅宦官,反為所害,其事與竇武相同,而情跡少異。武之失,在於輕視宦官;進之失,則又在重視宦官。輕視宦官,故有臨事出閤之疏,為人所制而不之覺;重視宦官,故有馳檄召兵之誤,被人暗算而不之防,要之皆才略不足,優柔寡斷之所致耳。”

何進親屬成員

何進父母

父親:何真
後母:舞陽君

何進弟妹

弟:何苗,又名朱苗,朱氏之子,與何皇后異父同母,河南尹、車騎將軍。 [38]  [42] 
妹:何皇后,何進異母妹,漢靈帝皇后。 [1]  [43] 
何氏,何皇后之妹,張讓兒媳。 [21] 

何進子媳

兒子:何鹹
兒媳:尹夫人,後為曹操夫人。 [41] 

何進孫子

何晏,魏晉思想家,玄學代表人物。 [40] 

何進史書記載

後漢書·卷六十九·竇何列傳第五十九》 [15] 
資治通鑑·卷五十九》 [22] 

何進藝術形象

何進文學形象

在小説《三國演義》中,何進本為屠夫,因為其妹入宮為皇后,以外戚身份入仕。漢靈帝在位時為大將軍,率兵討伐黃巾軍。靈帝死後,立劉辯為帝,並執掌朝政。因宦官蹇碩欲殺何進,被何進發現,將蹇碩殺了。後又由於權力之爭,鴆殺了董太后。對於是否殺掉當權宦官,猶豫不決。在袁紹建議下,決定除去十常侍,但不聽眾人勸告,召董卓帶兵入京。宦官們知道外兵入京要對付自己,十常侍之首張讓設計讓何太后召何進入宮,並埋伏了刀斧手五十人於長樂宮嘉德門內,何進中了埋伏,被斬。袁紹、袁術曹操等人聞何進被殺,入宮殺盡宦官,宦戚相爭的局面結束。但是隨後董卓進京,掌握朝政,造成山東諸侯的不滿,因此開始了軍閥混戰的時期,最後造成漢朝的覆亡。 [17] 

何進影視形象

年份
電視劇/電影
飾演者
1988
《貂蟬》
1994
1996
2013
曹操
參考資料
  • 1.    《後漢書》:何進字遂高,南陽宛人也。異母女弟選入掖庭為貴人,有寵於靈帝,拜進郎中,再遷虎賁中郎將,出為潁川太守。光和三年,貴人立為皇后,徵進入,拜侍中、將作大匠、河南尹。
  • 2.    《後漢書》:中平元年,黃巾賊張角等起,以進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五營士屯都亭,修理器械,以鎮京師。張角別黨馬元義謀起洛陽,進發其奸,以功封慎侯。四年,滎陽賊數千人羣起,攻燒郡縣,殺中牟縣令,詔使進弟河南尹苗出擊之。苗攻破羣賊,平定而還。詔遣使者迎於成皋,拜苗為車騎將軍,封濟陽侯。
  • 3.    《後漢書》:五年,天下滋亂,望氣者以為京師當有大兵,兩宮流血,大將軍司馬許涼、假司馬伍宕説進曰:“《太公六韜》有天子將兵事,可以威厭四方”。進以為然,入言之於帝。於是乃詔進大發四方兵,講武於平樂觀下。
  • 4.    《後漢書》:是時,置西園八校尉,以小黃門蹇碩為上軍校尉,虎賁中郎將袁紹為中軍校尉,屯騎都尉鮑鴻為下軍校尉,議郎曹操為典軍校尉,趙融為助軍校尉,淳于瓊為佐軍校尉,又有左右校尉。帝以蹇碩壯健而有武略,特親任之,以為元帥,督司隸校尉以下,雖大將軍亦領屬焉。碩雖擅兵於中,而猶畏忌於進,乃與諸常侍共説帝遣進西擊邊章、韓遂。
  • 5.    《後漢書》:帝從之,賜兵車百乘,虎賁斧鉞。進陰知其謀,乃上遣袁紹東擊徐、兗二州兵,須紹還,即戎事,以稽行期。六年,帝疾篤,屬協於蹇碩。碩既受遣詔,且素輕忌於進兄弟,及帝崩,碩時在內,欲先誅進而立協。及進從外入,碩司馬潘隱與進早舊。迎而目之。進驚,馳從儳道歸營,引兵入屯百郡邸,因稱疾不入。
  • 6.    《後漢書》:碩謀不行,皇子辯乃即位,何太后臨朝,進與太傅袁隗輔政,錄尚書事。進素知中官天下所疾,兼忿蹇碩圖己,及秉朝政,陰規誅之。袁紹亦素有謀,因進親客張津勸之曰:“黃門常侍權重日久,又與長樂太后專通姦利,將軍宜更清選賢良,整齊天下,為國家除患。”進然其言。又以袁氏累世寵貴,海內所歸,而紹素善養士,能得豪傑用,其從弟慮賁中郎將術亦尚氣俠,故並厚待之。因復博徵智謀之士逄紀、何顒、荀攸等,與同腹心。
  • 7.    《後漢書》:蹇碩疑不自安,與中常侍趙忠等書曰:“大將軍兄弟秉國專朝,今與天下黨人謀誅先帝左右,埽滅我曹。但以碩典禁兵,故且沈吟。今宜共閉上閣,急捕誅之。”中常侍郭勝,進同郡人也。太后及進之貴幸,勝有力焉。故勝親信何氏,遂共趙忠等議,不從碩計,而以其書示進。進乃使黃門令收碩,誅之,因領其屯兵。袁紹復説進曰:“前竇武欲誅內寵而反為所害者,以其言語漏泄,而五營百官服畏中人故也。
  • 8.    《後漢書》:今將軍既有元舅之重,而兄弟並領勁兵,部曲將吏皆英俊名士,樂盡力命,事在掌握,此天贊之時也。將軍宜一為天下除患,名垂後世。雖周之申伯,何足道哉!今大行在前殿,將軍受詔領禁兵,不宜輕出入宮省。”進甚然之,乃稱疾不入陪喪,又不送山陵。遂與紹定籌策,而以其計白太后。太后不聽,曰:“中官統領禁省,自古及今,漢家故事,不可廢也。且先帝新棄天下,我奈何楚楚與士人對共事乎?”進難違太后意,且欲誅其放縱者。紹以為中官親近至尊,出入號令,今不悉廢,後必為患。
  • 9.    《後漢書》:而太后母舞陽君及苗數受諸宦官賂遺,知進欲誅之,數白太后,為其障蔽。又言:“大將軍專殺左右,擅權以弱社稷。”太后疑以為然。中官在省闥者或數十年,封侯貴寵,膠固內外。進新當重任,素敬憚之,雖外收大名而內不能斷,故事久不決。紹等又為畫策,多召四方猛將及諸豪傑,使並引兵向京城,以脅太后。進然之。主簿陳琳入諫曰:“《易》稱‘即鹿無虞’,諺有‘掩目捕雀’。
  • 10.    《後漢書》: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況國之大事,其可以詐立乎?今將軍總皇威,握兵要,龍驤虎步,高下在心,此猶鼓洪爐燎毛髮耳。夫違經合道,無人所順,而反委釋利器,更徵外助。大兵聚會,強者為雄,所謂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秖為亂階。”進不聽。遂西召前將軍董卓屯關中上林苑,又使府掾太山王匡東發其郡強弩,並召東郡太守橋瑁屯城皋,使武猛都尉丁原燒孟津,火照城中,皆以誅宦官為言。太后猶不從。苗謂進曰:“始共從南陽來,俱以貧賤,依省內以致貴富。國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且與省內和也。”
  • 11.    《後漢書》:進意更狐疑。紹懼進變計,乃脅之曰:“交構已成,形勢已露,事留變生,將軍復欲何待,而不早決之乎?”進於是以紹為司隸校尉,假節,專命擊斷;從事中郎王允為河南尹。紹使洛陽方略武吏司察宦者,而促董卓等使馳驛上,欲進兵平樂觀。太后乃恐,悉罷中常侍小黃門,使還里舍,唯留進素所私人,以守省中。諸常侍小黃門皆詣進謝罪,唯所措置。進謂曰:“天下匈匈,正患諸君耳。今董卓垂至,諸君何不早各就國?”袁紹勸進便於此決之,至於再三。
  • 12.    《後漢書》:進不許。紹又為書告諸州郡,詐宣進意,使捕案中官親屬。進謀積日,頗泄,中官懼而思變。張讓子婦,太后之妹也。讓向子婦叩頭曰:“老臣得罪,當與新婦俱歸私門。惟受恩累世,今當遠離宮殿,情懷戀戀,願復一入直,得暫奉望太后、陛下顏色,然後退就溝壑,死不恨矣。”子婦言於舞陽君,入白太后,乃詔諸常侍皆復入直。 八月,進入長樂白太后,請盡誅諸常侍以下,選三署郎入守宦官廬。諸宦官相謂曰:“大將軍稱疾不臨喪,不送葬,今郯入省,此意何為?竇氏事竟復起邪?”
  • 13.    《後漢書》:又張讓等使人潛聽,具聞其語,乃率常侍段珪、畢嵐等數十人,持兵竊自側闥入,伏省中,及進出,因詐以太后詔召進。入坐省闥,讓等詰進曰:“天下憒憒,亦非獨我曹罪也。先帝嘗與太后不快,幾至成敗,我曹涕泣救解,各出家財千萬為禮,和悦上意,但欲託卿門户耳。今乃欲滅我曹種族,不亦太甚乎?卿言省內穢濁,公卿以下忠清者為誰?”於是尚方監渠穆拔劍斬進於嘉德殿前。 讓、珪等為詔,以故太尉樊陵為司隸校尉,少府許相為河南尹。尚書得詔板,疑之,曰:“請大將軍出共議。”
  • 14.    《後漢書》:中黃門以進頭擲與尚書,曰:“何進謀反,已伏誅矣。”進部曲將吳匡、張璋,素所親倖,在外聞進被害,欲將兵入宮,宮閣閉。袁術與匡共斫攻之。中黃門持兵守閣。會日暮,術因燒南宮九龍門及東西宮,欲以脅出讓等。讓等入白太后,言大將軍兵反,燒宮,攻尚書闥,因將太后、天子及陳留王,又劫省內官屬,從複道走北宮。尚書盧植執戈於閣道窗下,仰數段珪。段珪等懼,乃釋太后。太后投閣得免。
  • 15.    《後漢書·卷六十九·竇何列傳第五十九》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12-07]
  • 16.    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豎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3-06-10]
  • 17.    議温明董卓叱丁原 饋金珠李肅説呂布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06-10]
  • 18.    《制文集閲史緒論》
  • 19.    三國志通俗演義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08-23]
  • 20.    盧弼.三國志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 21.    《後漢書》:張讓子婦,太后之妹也。
  • 22.    《資治通鑑·卷五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12-07]
  • 23.    《三國志·武帝紀第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4-22]
  • 24.    《後漢書》:(光熹元年)八月戊辰,中常侍張讓、段圭等殺大將軍何進,於是虎賁中郎將袁術燒東西宮,攻諸宦者。
  • 25.    《後漢書》:何進字遂高,南陽宛人也。
  • 26.    夏徵農.辭海.中國古代史分冊[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09.第338頁
  • 27.    蔡瑤總主編.李趙楊譯.百家姓詮解[M].北京.開明出版社,2018.01.第20頁
  • 28.    曾建華.施惠賢主編.極品源歷史名人知識辭典[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01.第39頁
  • 29.    李賢注《後漢書·卷八·孝靈帝紀第八》:五年……八月,初置西園八校尉。【樂資《山陽公載記》曰:小黃門蹇碩為上軍校尉,虎賁中郎將袁紹為中軍校尉,屯騎校尉鮑鴻為下軍校尉,議郎曹操為典軍校尉,趙融為助軍左校尉,馮芳為助軍右校尉,諫議大夫夏牟為左校尉,淳于瓊為右校尉:凡八校尉,皆統於蹇碩。】
  • 30.    裴松之注《三國志·卷八·魏書八·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靈帝末,天下亂,帝以所寵小黃門蹇碩為西園上軍校尉,軍京都,欲以御四方,徵天下豪傑以為偏裨。太祖及袁紹等皆為校尉,屬之。【靈帝紀曰:以虎賁中郎將袁紹為中軍校尉,屯騎校尉鮑鴻為下軍校尉,議郎曹操為典軍校尉,趙融、馮芳為助軍校尉,夏牟、淳于瓊為左右校尉。】
  • 31.    《通典·卷七十六·禮三十六·沿革三十六·軍禮一》:靈帝中平五年,以天下黃巾賊起,大發四方兵,講武耀兵於平樂觀。以小黃門蹇碩為上軍校尉,武賁中郎將袁紹為中軍校尉,屯騎校尉鮑鴻為下軍校尉,議郎曹操為典軍校尉,趙融為助軍左校尉,馮芳為助軍右校尉,諫議大夫夏牟為左校尉,淳于瓊為右校尉。凡八人,皆統於碩。
  • 32.    《後漢孝靈皇帝紀下卷第二十五》:上軍校尉蹇碩惡大將軍進兵強,欲進在外,因而間之,乃與常侍通謀,説上使進徵邊章、韓約。帝從之,賜進戎車百乘,虎賁斧鉞。進亦知其謀,請中軍校尉袁紹東發徐、兗兵以稽其行。
  • 33.    《後漢孝靈皇帝紀下卷第二十五》:丙辰,帝崩於嘉德殿。時蹇碩在省中,欲誅大將軍何進,使人迎進欲與計事。進即駕往,司馬潘隱出迎進,因而逆之。進馳去,屯百郡邸,稱疾不入。戊午,皇子辯即帝位,太后臨朝,大赦天下。封皇弟協為勃海王。初,帝數失皇子,何太后生皇子辯,養於史道人家,故號為「史侯」。王貴人生皇子協,養於董太后宮,號為「董侯」。初,大臣請立太子,辯輕佻無威儀,不可以為宗廟主,然何後有寵,大將軍進權重,故久而不決。帝將崩,屬協於上軍校尉蹇碩。協疏幼,少在喪,哀感百官,見者為之感慟。
  • 34.    《後漢孝靈皇帝紀下卷第二十五》:上軍校尉蹇碩以帝輕佻不德,二舅好脩虛名,無股肱之才,懼不能安社稷也,欲誅進等,立勃海王。與常侍趙忠、宋典書曰:「大將軍兄弟秉國威權,欲與天下黨人共誅內官,以碩有兵,尚且沈吟,觀其旨趣,必先誅碩,次及諸君。今欲除私讎,以輔公家。」是時上新崩,大行在前殿,左右悲哀,念在送終,碩雖用,有謀策,其事未可知也。忠、典以碩書告大將軍進,進誘諸常侍共誅碩。或曰:「碩,先帝所置,所嘗倚仗,不可誅。」中常侍郭脈與進同郡,素養育進子弟,遇之曰:「進,我所成就,豈有異乎?可卒聽之。」庚午,上軍校尉蹇碩下獄誅,兵皆屬進。中軍校尉袁紹説進曰:「黃門常侍秉權日久,永樂太后與之通謀,禍將至矣。將軍宜立大計,為天下除患。」於是進、紹共圖中官。進厚遇紹及虎賁中郎將術,因以招引天下奇士陳紀、荀攸、何顒等,與同腹心。
  • 35.    《後漢書·卷十·皇后紀第十下》:初,後自養皇子協,數勸帝立為太子,而何皇后恨之,議未及定而帝崩。何太后臨朝,重與太后兄大將軍進權埶相害,後每欲參干政事,太后輒相禁塞。後忿恚詈言曰:“汝今輈張,怙汝兄耶?當敕票騎斷何進頭來。”何太后聞,以告進。進與三公及弟車騎將軍苗等奏:“孝仁皇后使故中常侍夏惲、永樂太僕封諝等交通州郡,辜較在所珍寶貨賂,悉入西省。蕃後故事不得留京師,輿服有章,膳羞有品。請永樂後遷宮本國。”奏可。何進遂舉兵圍驃騎府,收重,免官自殺。後憂怖,疾病暴崩,在位二十二年。民閒歸咎何氏。喪還河閒,合葬慎陵。
  • 36.    《後漢孝靈皇帝紀下卷第二十五》:初,驃騎將軍董重與大將軍何進權勢相害,中官協重,以為黨助。永樂亦欲與政事,何後不聽,永樂後怒曰:「汝怙大將軍邪?敕驃騎斷大將軍頭如反手耳!」何後聞之,以告進。五月,進與三公奏:「故事,蕃後不同居京師,請永樂宮還故國。」於是驃騎將軍董重下獄死。永樂後怖,暴崩,眾以為何後殺之。
  • 37.    《後漢書·卷十下·皇后紀第十下》:靈思何皇后諱某,南陽宛人。家本屠者,以選入掖庭……光和三年,立為皇后。明年,追號後父真為車騎將軍、舞陽宣德侯,因封后母興為舞陽君。
  • 38.    裴松之注《三國志·卷六·魏書六·董二袁劉傳第六》:時進弟車騎將軍苗為進眾所殺,【英雄記雲:苗,太后之同母兄,先嫁朱氏之子。進部曲將吳匡,素怨苗不與進同心,又疑其與宦官通謀,乃令軍中曰:"殺大將軍者,車騎也。"遂引兵與卓弟旻共攻殺苗於朱爵闕下。】
  • 39.    《後漢孝靈皇帝紀中卷第二十四》:十一月,立皇后何氏。後,南陽〔宛〕(苑)人。以良家子選入掖庭,有寵,自貴人為皇后。父真早卒,異母兄進為河南尹,進弟苗越騎校尉。
  • 40.    卷九 魏書九 諸夏侯曹傳第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3-02]
  • 41.    《三國志·卷九·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晏,何進孫也。母尹氏,為太祖夫人。
  • 42.    《後漢書·志第十四·五行二》:中平元年夏,東郡,陳留濟陽、長垣,濟陰冤句、離狐縣界,有草生,其莖靡累腫大如手指,狀似鳩雀龍蛇鳥獸之形,五色各如其狀,毛羽頭目足翅皆具,近草妖也。是歲黃巾賊始起。皇后兄何進,異父兄朱苗,皆為將軍,領兵。後苗封濟陽侯,進、苗遂秉威權,持國柄,漢遂微弱,自此始焉。
  • 43.    卷十下 皇后紀第十下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3-02]
  • 44.    《後漢書·卷七十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第六十三》李賢注引《續漢書》:何進欲誅中常侍趙忠等,進乃詐令武猛都尉丁原放兵數千人,為賊於河內,稱‘黑山伯’,上事以誅忠等為辭,燒平陰、河津莫府人舍,以怖動太后。
  • 45.    《後漢孝靈皇帝紀下卷第二十五》:乃召武猛都尉丁原、幷州刺史董卓將兵向京師,以脅太后,尚書廬植以為:「誅中官,不足外徵兵,且董卓兇悍,而有精兵,必不可制。」進不從。原將數千人寇河內,燒宮府及居人,以誅中官為言。太后猶未寤。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