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低碳

鎖定
低碳,意指較低(更低)的温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隨着世界工業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劇增、人類慾望的無限上升和生產生活方式的無節制,世界氣候面臨越來越嚴重的問題,二氧化碳排放量越來越大,地球臭氧層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機,全球災難性氣候變化屢屢出現,已經嚴重危害到人類的生存環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類曾經引以為豪的高速增長或膨脹的GDP也因為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而大打折扣。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的生活則叫做低碳生活。
中文名
低碳
外文名
low carbon
學    科
氣象環境
來    源
二氧化碳
範    圍
全球
處    理
低碳環保
拼    音
dītàn

低碳基本信息

“低碳”“碳足跡”等詞彙近年來成為國內外的熱門用語。這裏的“碳”主要指二氧化碳氣體。
自工業革命以來,由於人類活動,特別是開採、燃燒煤炭等化石能源,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含量急劇增加,導致以氣候變暖為主要特徵的全球氣候變化。據氣象專家介紹,大氣中的水蒸氣臭氧、二氧化碳等氣體可透過太陽短波輻射,使地球表面升温,同時阻擋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間發射長波輻射,從而使大氣增温。由於二氧化碳等氣體的這一作用與“温室”的作用類似,所以被稱為温室氣體
除二氧化碳外,其他氣體還包括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六氟化硫等。二氧化碳全球排放量大、增温效應高、生命週期長,是對氣候變化影響最大的温室氣體。美國橡樹嶺實驗室研究報告顯示,自1750年以來,全球累計排放了1萬多億噸二氧化碳,其中發達國家排放約佔80%。
低碳旨在倡導一種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減少有害氣體排放。近年來,很多基金產品把低碳概念作為投資標的,符合綠色經濟發展要求,取得不錯業績,匯豐晉信低碳先鋒是國內首隻低碳經濟概念基金。

低碳低碳歷程

面對全球氣候變化,急需世界各國協同減低或控制二氧化碳排放,1997年的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次締約方大會在日本京都召開。14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通過了旨在限制發達國家温室氣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京都議定書》規定,到2010年,所有發達國家二氧化碳等6種温室氣體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減少5.2%。2001年,美國總統布什剛開始第一任期就宣佈美國退出《京都議定書》,理由是議定書對美國經濟發展帶來過重負擔。2007年3月,歐盟各成員國領導人一致同意,單方面承諾到2020年將歐盟温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基礎上至少減少20%。2012年之後如何進一步降低温室氣體的排放,即所謂“後京都”問題是在內羅畢舉行的《京都議定書》第2次締約方會議上的主要議題。2007年12月15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產生了“巴里島路線圖”,“路線圖”為2009年前應對氣候變化談判的關鍵議題確立了明確議程。2005年2月16日,《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以法規的形式限制温室氣體排放。為了促進各國完成温室氣體減排目標,議定書允許採取以下四種減排方式:
一、兩個發達國家之間可以進行排放額度買賣的“排放權交易”,即難以完成削減任務的國家,可以花錢從超額完成任務的國家買進超出的額度。
二、以“淨排放量”計算温室氣體排放量,即從本國實際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數量。
三、可以採用綠色開發機制,促使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減排温室氣體。
四、可以採用“集團方式”,即歐盟內部的許多國家可視為一個整體,採取有的國家削減、有的國家增加的方法,在總體上完成減排任務。

低碳碳排放計算

計算造紙工業產品的碳排放強度,是評判企業是否處於低碳造紙工業發展模式的重要數據和前提。當前,迫切需要開展相關碳減排的計算和評價方法的研究,為我國造紙工業減排方案論證和實施提供決策支持。其中,建立和使用正確的CO2排放量計算方法是進行碳源和碳匯匹配以及減排方案制定的重要依據。
CO2排放量的計算方法可以分為IPCC係數法和物料衡算法兩大類 。
IPCC係數法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提出的計算方法。其特點是採用《2006年IPCC國家温室氣體清單指南》推薦的排放因子數值法去計算CO2排放量,方法簡單,常用於統計計算。

低碳低碳內涵

低碳內涵為:低碳社會、低碳經濟、低碳生產低碳消費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區、低碳家庭、低碳旅遊、低碳文化、低碳哲學、低碳藝術、低碳音樂、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義、低碳生活方式。
低碳經濟和低碳生活又是其核心內容。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後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的理想形態是充分發展“陽光經濟”、“風能經濟”、“氫能經濟”、“核能經濟”、“生物質能經濟”。它的實質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潔能源結構、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人類生存發展觀唸的根本性轉變。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為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操作性詮釋,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節約型社會的綜合創新與實踐,完全符合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的發展思路,是實現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轉的劃時代潮流,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全球性革命。著名低碳經濟學家、原國家環保局副局長張坤民教授認為低碳經濟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從世界範圍看,預計到2030年太陽能發電也只達到世界電力供應的10%,而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儲量將分別在今後40、60和100年左右耗盡。因此,在“碳素燃料文明時代”向“太陽能文明時代”(風能、生物質能都是太陽能的轉換形態)過渡的未來幾十年裏,“低碳經濟”、“低碳生活”的重要含義之一,就是節約化石能源的消耗,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時間保障。所謂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儘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温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發展低碳經濟,一方面是積極承擔環境保護責任,完成國家節能降耗指標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調整經濟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益,發展新興工業,建設生態文明。特別從中國能源結構看,低碳意味節能,低碳經濟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 低碳經濟幾乎涵蓋了所有的產業的領域。著名學者林輝稱之為“第五次全球產業浪潮”,
所謂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時間所耗用的能量要儘量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説是一種生活態度, 也成為人們推進潮流的新方式。它給我們提出的是一個願不願意和大家共創造低碳生活的問題。我們應該積極提倡並去實踐低碳生活,要注意節電、節氣、熄燈一小時……從這些點滴做起。除了植樹,還有人買運輸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堅持爬樓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煩。

低碳中國低碳

自 2003 年以來,國務院先後發佈了《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關於做好建設節能型社會近期重點工作的通知》《關於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關於節能工作的決定》等政策性文件。
2006年底,科技部、中國氣象局、發改委、國家環保總局等六部委聯合發佈了我國第一部《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
2007年4月,低碳經濟和中國能源與環境政策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2007年6月,中國政府發佈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確定了中國長期應對氣候變化的框架,同
時科技部等 13 個部門聯合發佈了《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專項行動》,以落實國家方案: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 “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為保護全球氣候作出貢獻。
2007年8月,國家發改委發佈《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可再生能源佔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將從目前的7%大幅增加到2010年的10%和2020年的15% ;優先開發水力和風力作為可再生能源;為達到此目標,到2020年共需投資2萬億元;國家將出台各種税收和財政激勵措施,包括補貼和税收減免,還將出台市場導向的優惠政策,包括設定可再生能源發電的較高售價。
2007年9月8日,亞太經合組織第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澳大利亞悉尼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當天舉行的第一階段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提四項建議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其中提出:應該加強研發和推廣節能技術、環保技術、低碳能源技術,並建議建立“亞太森林恢復與可持續管理網絡”,共同促進亞太地區森林恢復和增長,增加碳匯,減緩氣候變化。胡錦濤指出:中國將堅持科學發展觀,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把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作為重要理念,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中國將把可持續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中的先導性、基礎性作用,開展全民氣候變化宣傳教育,繼續推動並參與國際合作。
同月,國家科學技術部部長萬鋼在2007中國科協年會上呼籲大力發展低碳經濟。
同年 11 月,中國啓動“可再生能源與新能源國際合作計劃” 。
2008年1月17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處首任主任夏堃堡先生在首屆中國和諧城市論壇上指出“低碳經濟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同月,清華大學低碳能源實驗室日前在京成立。
同月,國家發改委和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共同選定了上海和保定作為低碳城市發展項目試點,由國家發改委、建設部、科技部、環保總局、商務部等專家組成的項目技術顧問組也正式亮相。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峯表示,低碳發展是中國在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中控制温室氣體排放的必然選擇,也會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行動之一。
2008年3月,SEE與TCG舉辦“中國企業與低碳經濟”論壇,讓中國企業瞭解國際低碳經濟發展的情況,探討中國企業在低碳經濟發展的作用。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會長王石對此次會議致歡迎詞,英國前首相布萊爾與會。
2008年4月,由眾多專家、學者牽頭,在各部門關注和關心下,中國低碳網成立。
同月,國合會(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首次圓桌會議在北京凱賓斯基飯店召開。
發展低碳經濟,建設低碳社會已經成為我國的戰略重點和全民教育重要方向。
2008 年 10 月 29 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行動白皮書》.
在2010年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中“低碳”成為大家討論的熱點。
2010年3月11日,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楊金貴在《北京財經週刊》發表文章《2010,以低碳經濟為核心的產業革命來臨》,指出:一場以低碳經濟為核心的產業革命已經出現,低碳經濟不但是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結構的大方向,更已成為全球經濟新的支柱之一,也是我國佔據世界經濟競爭制高點的關鍵。引起廣泛關注。
2010年3月12日,2010兩會代表、委員“論低碳之路”座談會在北京召開,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教授賀強表示,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既可以大量的節約資源,還可以保護環境,才是全世界經濟發展可走的長久之路,同時也是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的必由之路。
2009 年 4 月,國家發改委宣佈,國家已着手製定《推進低碳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
同時在2010上海世博會上,也演繹的美妙絕倫:
世博會上,許多低耗環保的新型材料也一一亮相,會“呼吸”的牆壁、地板隨處可見。記者瞭解到,世博會很多場館使用的都是可回收利用的綠色材料,除了住、行,衣也可以低碳。比如,德國館的工作人員身上所穿的制服採用了一種生態循環纖維,這種特殊的滌綸纖維,可以循環回收使用。
上海世博園還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應用園區。有關專家表示,太陽能發電不僅為世博會留下經認證的綠色財富和低碳世博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將為未來城市建築發展起到示範作用,以及對今後可持續發展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發揮巨大的作用。 [1] 

低碳海外低碳

低碳經濟”最早見諸於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 。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先驅和資源並不豐富的島國,英國充分意識到了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的威脅,它正從自給自足的能源供應走向主要依靠進口的時代,按目前的消費模式,預計2020年英國80%的能源都必須進口。同時,氣候變化已經迫在眉睫
低碳經濟 低碳經濟
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牽頭做出的《斯特恩報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將來每年GDP5%—20%的損失,呼籲全球向低碳經濟轉型。前英國首相布朗於2007年11月闡述英國的主張是,努力維持全球温度升高不超過2℃。這就要求全球温室氣體排放在未來10-15年內達到峯值,到2050年則消減一半。為此,需要建立低碳排放的全球經濟模式,確保未來20年全球22萬億美元的新能源投資,通過能源效率的提高和碳排放量的降低,應對全球變暖。
2007年7月,美國參議院提出了《低碳經濟法案》,表明低碳經濟的發展道路有望成為美國未來的重要戰略選擇。
德國則希望在2020年,國內的低碳產業要超過其汽車產業。
向低碳經濟轉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
在此背景下,“碳足跡”、“低碳經濟”、“低碳技術”、“低碳發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會”、“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應運而生。而能源與經濟以至價值觀實行大變革的結果,可能將為逐步邁向生態文明走出一條新路,即,擯棄20世紀的傳統增長模式,直接應用新世紀的創新技術,通過低碳經濟模式與低碳生活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發展低碳經濟已經成為全球共識,各國政府都極其重視發展低碳經濟。 [2] 

低碳國外低碳實例

低碳英國

英國作為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和現有的高碳經濟模式的開創者,深刻認識到自己在氣候變化過程中應該負有的歷史責任,所以率先在世界上高舉發展低碳經濟的旗幟,成為發展低碳經濟最為積極的倡導者和實踐者。
2003年,前首相布萊爾代表了題為《我們未來的能源—創建低碳經濟》的白皮書(DTI2003),宣佈道2050年英國能源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從根本上把英國變成一個低碳國家。按照《京都議定書》的承諾,2012年歐盟温室氣體要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排8%,英國表示願意為歐盟成員國在温室氣體減排方面承擔更多的責任,在歐盟內部的“減排量分擔協議”中英國承諾減排12.5%,比平均減排8%的目標高出4.5個百分點。不僅如此,英國政府進一步表示,力求在2010年減排主要温室氣體—二氧化碳20%,2050年減排60%。

低碳意大利

意大利政府主要通過節能減排的政策和措施及技術開發來影響國家的經濟政策和經濟發展。
意大利能源的80%以上都依靠進口,因此,意大利更加註重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伴隨着《京都議定書》的實施、歐洲總體能源政策,以及世界能源市場變化帶動低碳技術的開發。

低碳德國

德國政府作為發達的工業化國家,在能源開發和環境保護技術上處於世界前列。德國政府實施了氣候保護高技術戰略,將氣候保護、減少温室氣體排放等列入其可持續發展戰略中,並通過立法和約束性較強的執行機制制定氣候保護於節能減排的具體目標和時間表。
3.1 實施氣候保護高技術戰略
為實現氣候保護的目標,從1977年起,德國聯邦政府先後出台了5期能源研究計劃。最新一期計劃從2005年開始實施,以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為重點,通過德國“高技術戰略”提供資金支持。
3.2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促進節約
3.3 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
3.4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低碳法國

近10年來,法國高度重視並致力於減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氣體的排放,大力發展以核能為主題的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在工業、建築、交通等領域節約能源,減少碳排放,取得了顯著成效。
4.1 核電一馬當先
法國的核電工業起步於一些國家對核電產生動搖的20世紀70年代,近30年來,法國核電工業發展十分迅速,與美國、日本構成了世界核電工業三強。
4.1.1 技術先進,佈局合理
4.1.2 安全措施護航
4.1.3 成功的“一體化”運作模式
4.1.4 未來核電發展計劃
4.2 鼓勵“無碳化”綠色能源發展
出於長遠考慮,法國政府近年來一直通過出台投資貸款、減免税收、保證銷路、政府定價等各種政策措施,鼓勵發展各種綠色能源。

低碳丹麥

丹麥在風力發電、秸稈發電、超超臨界鍋爐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潔高效能源技術方面創造了獨特的經濟,丹麥成為了舉世公認的減少二氧化碳並將能源問題解決得最好的國家之一,走上了一條能源可持續發展之路。
5.1.1 領先世界的風力發電
丹麥是有400多個小島的島國,風力資源非常豐富,在利用風能方面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丹麥是世界上首個使用風能的國家。根據丹麥能源署的統計,到2007年為止,在丹麥電網中,風電所佔比重已經達到21.22%--歐盟確立的2020年實現20%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目標,丹麥已提前十年實現。
5.1.2 太陽能技術的研發應用
多年來,丹麥致力於研發提高太陽能效率的相關技術。至今丹麥已有3萬多個太陽能加熱站,主要用於居民家用熱水和空間加熱。
5.1.3 秸稈燃燒發電
丹麥是最早利用秸稈發電的國家。為建立清潔發展機制,減少温室氣體排放,丹麥政府很早就加大了生物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研發和利用力度。丹麥的BWE公司率先研發了秸稈生物燃燒發電技術,迄今在這一領域仍是世界最高水平的保持者。
5.1.4 先進的低碳產業

低碳美國

美國雖沒有加入《京都協定書》,但近20年來,美國十分重視節能減碳。美國於1990年實施《清潔空氣法》,2005年通過《能源政策法》,2007年7月美國參議院提出了《低碳經濟法案》。
2.1 改造傳統高碳產業,加強低碳技術創新
2.2 應用市場機制與經濟槓桿,促使企業減碳
2.3 美國清潔能源與安全法案
2.3.1 清潔能源
2.3.2 能源效率
2.3.3 減少温室氣體排放
2.3.4 邁向清潔能源型經濟

低碳巴西

巴西是世界上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國家之一。面對電力短缺的嚴峻形勢和執行《京都議定書》規定的温室氣體減排任務,巴西近年來加快發展清潔能源,節能減排,推進低碳經濟的發展,並取得明顯成效。
3.1 走在世界前列的地上植物“石油”
3.2 風電:巴西的有一個發展目標
3.3 搶救亞馬遜森林
3.4 碳信用額機制點石成金

低碳低碳爭議

隨着低碳問題日益成為熱點,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低碳,但是同時也出現了關於低碳的爭議。
《以碳之名》 《以碳之名》
越來越多的反對聲音告訴我們,低碳問題存在着巨大爭議。隨着氣候門事件的爆發,聯合國IPCC的科學傢俬自篡改數據以迎合全球變暖的事實令全世界震驚。國內的許多學者也相繼表示:全球變暖存在巨大爭議,低碳不等於環保! 許多文章和書籍(例如《以碳之名》)更是系統的揭露了低碳騙局的前前後後。甚至有反對派把低碳説成了一種原教旨主義的歇斯底里。
當然,環境問題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裏為二氧化碳申冤並不是縱容人們破壞環境,比起那些以碳之名的做秀,我們更應該將精力投入到那些真正需要我們治理的環境問題中去。希望我們百度百科能夠喚醒大眾勇於追求真相的懷疑精神,喚醒國內的主流媒體——不要再盲目跟風,我們需要獨立思考。 [3] 

低碳生活低碳

低碳家居篇

低碳當道,家居變臉 從現在起,改改你的“電動依賴症”吧。多數人或許並不知道,電動電器會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消耗大量高含碳原材料以及石油,變相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變!改走簡約設計風 ,在整個建築的能量損失中,約50%是在門窗幕牆上的能量損失。中空玻璃不僅把熱浪、寒潮擋在外面,隔絕噪音,降低能耗。纖維石膏板,是一種暖性材料,熱收縮值小,保温隔熱性能優越,且具有呼吸功能,能夠調節室內空氣濕度。自身小户型無論在節約建築材料、節能節電、建造和使用成本等方面都優於大户型,碳排放量也明顯小於大户型。
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
發泡水泥提供了一種新型的建築保温材料,與中空玻璃一樣能夠把熱浪、寒潮擋在外面,降低能耗,符合國家節能政策的要求,推動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平時我們勤動手動腦, 也可以實現“低碳”。一般家庭都有很多廢棄的盒子,如肥皂盒、牙膏盒、奶盒等,其實稍加裁剪,就可以輕鬆將它們廢物利用,比如製作成儲物盒,可以在裏面放茶葉包、化妝品之類的物品;還可以利用方便麪盒、罐頭瓶、酸奶瓶製作一盞漂亮的枱燈;喝過的茶葉渣,曬乾做一個茶葉枕頭,既舒適還能改善睡眠……
另外,將普通燈泡換成節能燈,儘量步行、騎自行車或乘公交車出行,隨手拔下電器插頭……你看這些經意的小事,其實都是在為"減碳"做貢獻。 [3] 

低碳交通篇

如果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軌道交通可比乘汽車減少17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開車族如果能做到以下幾點,也可讓駕駛變得更為“綠色”。
1.避免冷車啓動、減少怠速時間、儘量避免突然加速、選擇合適擋位、避免低擋跑高速、用黏度最低的潤滑油、定期更換機油、高速駕駛時不要開窗、輪胎氣壓要適當;
2.購買低價格、低油耗、低污染,同時安全係數不斷提高的小排量車。多步行或騎自行車,乘坐輕軌或者地鐵;
3.網上購物減少交通出行;
4.考慮到坐公交為世界環境做的貢獻,至少可以抵消一部分開私家車帶來的優越感;
5.如果堵車的隊伍太長,還是先熄了火,安心等會兒吧;
6.一般的車用93%汽油就夠了,盲目使用97%可能既費油,還傷發動機;
7.跟老公交司機學習如何省油:少用急剎,把油門鬆了,靠慣性滑過去;
8.洗同樣型號的一輛車,用桶盛水擦洗只是用水龍頭沖洗用水量的1/8;
9.儘量選用公共交通,開車出門購物要有購物計劃,儘可能一次購足。多步行,騎自行車,坐輕軌地鐵,少開車。

低碳辦公篇

多用電子郵件、MSN、QQ等即時聊天、通訊工具,少用打印機和傳真機。
在午餐休息時和下班後關閉電腦及顯示器,這樣做除省電外還可以將這些電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三分之一。
辦公室內種植一些淨化空氣的植物,如吊蘭非洲菊、無花觀賞樺等主要可吸收甲醛,也能分解複印機、打印機排放出的,並能嚥下尼古丁
我們每天都會收到商家發來的廣告宣傳單,大多數人對這些垃圾廣告的處理方式就是將它們丟進垃圾桶。要知道,為了節約成本,很少有商家會使用再生紙印製宣傳單。 每天都有那麼多木材製成的紙張白白地被當成垃圾一樣扔掉,着實讓人心疼。我們無法讓商家少發廣告宣傳單,就應充分地利用這些宣傳單。例如我們可以用它們做成小的裝飾品,既環保又不失時尚,從而真正地做到廢物利用。 [4] 

低碳旅遊篇

低碳經濟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方向,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旅遊產業具備低碳經濟的基本特徵和發展潛力.低碳旅遊必將是未來低碳經濟重要組成部分。基於旅遊業可持續發展,文章分析了旅遊產業碳排放的基本特徵和發展低碳旅遊的主要困難。在系統設計的基礎上,文章提出了發展低碳旅遊的基本路徑,涵蓋政府規制、旅遊飯店、旅遊景區、旅行社、旅遊者等旅遊產業利益相關方。
發展低碳旅遊,培育低碳生活。應當成為新時期的重要戰略。其中包括3個重點:
一是轉變現有旅遊模式,倡導公共交通和混合動力汽車、電動車、自行車等低碳或無碳方式,同時也豐富旅遊生活,增加旅遊項目。
二是扭轉奢華之風,強化方便、舒適的功能性,提升文化的品牌性。
三是加強旅遊智能化發展,提高運行效率,同時及時全面引進節能減排技術,降低碳消耗,最終形成全產業鏈的循環經濟模式。 [5] 

低碳城市篇

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指以低碳經濟為發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為理念和行為特徵、政府公務管理層以低碳社會為建設標本和藍圖的城市。
低碳城市目前已成為世界各地的共同追求,很多國際大都市以建設發展低碳城市為榮,關注和重視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代價最小化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性的舒緩包容。
自2008年初,國家建設部與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在中國大陸以上海和保定·中國電谷兩市為試點聯合推出“低碳城市”以後,“低碳城市”迅速“躥紅”,成為中國大陸城市自“花園城市”、“人文城市”、“魅力城市”、“最具競爭力城市”......之後的最熱目標,該目標將具有長期的特性。 [6] 

低碳低碳生活

倡導低碳,呵護地球 。簡單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歸真地去進行人與自然的活動,主要是從節電節氣和回收三個環節來改變生活細節,包括以下一些低碳的良好生活習慣: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來洗手擦傢俱,乾淨衞生,自然滋潤;
2.將廢舊報紙鋪墊在衣櫥的最底層,不僅可以吸潮,還能吸收衣櫃中的異味;
3.用過的面膜紙也不要扔掉,用它來擦首飾、擦傢俱的表面或者擦皮帶,不僅擦得亮還能留下面膜紙的香氣;
4.喝過的茶葉渣,把它曬乾,做一個茶葉枕頭,又舒適,還能幫助改善睡眠;
5.出門購物,自己帶環保袋,無論是免費或者收費的塑料袋,都減少使用;
6.出門自帶喝水杯,減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7.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飯盒,儘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8.養成隨手關閉電器電源的習慣,避免浪費用電;
9.儘量不使用冰箱、空調,熱時可用電扇或扇子。
經過手工DIY的再創造,你會發現原來廢物也是寶,這樣的家居環境健康且充滿了創意的小歡樂。 “低碳一族”正以自己生活細節的改變證明:氣候變化已經不再只是環保主義者、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關心的問題,而是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種理想,更是一種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
特別需要注意,但又容易被忽視的是:1.每天使用傳統的發條鬧鐘,取代電子鬧鐘;
2.在午休和下班後關掉電腦電源;
3.一旦不用電燈、空調,隨手關掉;手機一旦充電完成,立即拔掉充電插頭;
4.選擇晾曬衣物,避免使用滾筒式乾衣機;用在附近公園中的慢跑取代在跑步機上的45分鐘鍛鍊;
5.用節能燈替換60瓦的燈泡;不開汽車改騎自行車,或步行 ;
6.在使用電腦時,儘量使用低亮度,開啓程序少些等,這樣可以節電。 [7] 

低碳行動聯盟

中國低碳行動聯盟是由國家有關部委支持、近200名企業家共同倡導成立的國內最大的非官方、開放型、公益性低碳組織。聯盟宗旨是:倡導低碳理念,促進低碳轉型,創新低碳生活,創造低碳文明聯盟職能是:推動政府,建立低碳城市;幫助企業,發展低碳經濟;引領社會,實現低碳生活。倡導珍惜資源、珍愛環境、綠色發展的大愛理念,用低碳文明呼喚中華民族傳統文明的復甦,用低碳經濟實現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用低碳生活引領我國人民過上真正幸福、健康、高品質的新生活,打造中國在世界經濟和文明的雙重高度。聯盟平台的目標是:着力打造“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平台,讓會員企業在這個平台上感受低碳大愛,提升思想境界,彰顯社會責任,實現合作共贏
低碳聯盟先後成功舉辦了“低碳經濟上海行動峯會”、“民營經濟低碳轉型高峯論壇”、“低碳婚禮走進低碳世博”等一系列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低碳活動;聯盟低碳專家先後在全國十幾個省、市、自治區進行了低碳考察、規劃;接受了三十多個企業的低碳類諮詢服務;為數千人進行了60多場低碳演講;編髮了2期聯盟內刊和4期《低碳聯盟報》,為傳播低碳理念、弘揚低碳大愛、宣傳低碳知識、服務低碳轉型,做了大量的富有創造性、具有前瞻性的工作,為國家低碳事業的發展、為企業低碳之路的探索做了大量積極有效的工作,起到了卓有成效的推動作用。 進入2011年以來,中國低碳行動聯盟繼續貫徹為會員服務的宗旨,陸續在北京舉辦了“民營經濟低碳研討會暨中國低碳行動聯盟會員大會”,在武漢舉辦了“中部低碳崛起論壇之中部企業家低碳行動峯會”等具有地區影響力的主題活動,同時不斷深化活動內涵,豐富活動內容,全力打造“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企業家平台。 為了方便對會員企業進行低碳技術指導,傳遞低碳經濟時訊,宣傳會員企業信息,解讀政府相關政策,聯盟建立了官方網站CLCAL做為信息發佈的平台,每月向聯盟會員寄發《中國低碳行動聯盟報》、不定期寄發《低碳聯盟畫冊》等文化產品,供各方查詢相關訊息。2011年以來,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聯盟主辦了《低碳時代》雜誌,在拓展聯盟宣傳平台的同時,以各種形式切實為會員企業服務。

低碳零碳中心

零碳中心是全球低碳建築設計和低碳城市規劃整體解決方案的先鋒。零碳中心核心團隊源於1999年設計世界上第一個零能耗生態村—英國南倫敦貝丁頓社區的零能耗工廠的建築師和規劃師團隊。
2010年,零碳中心設計運營了世博會歷史上第一個零二氧化碳展覽館——2010中國上海世博會倫敦案例零碳館,零碳中心也成為了世博百年曆史上第一支從募資,場館設計,施工,布展到最後運營全程管理的建築及規劃事務所。零碳中心致力於低碳的城市規劃,建築設計,科技研發,碳計量,工程安裝,投資諮詢在內的一站式低碳解決方案。迄今為止已經為萬科,中科院,上海世博會,北京通州,海南博鰲,2050環境未來館,上海迪斯尼配套項目等提供服務。
除了建築設計及區域規劃外,零碳中心更設立實驗室開發國際最先進的節能減排技術,自主開發了太陽能動力斯特靈引擎和中國建築和城市碳計量兩大核心項目,擁有風帽等多項專利產品,並在全國多個城市建有低碳實踐的成功案例。
零碳中心走在了中國低碳城市規劃和低碳建築領域的最前列。同時,零碳中心還建立了完善的產品碳標定體系,以碳評測和碳標定的具體實施數據來驗證建築及相關領域的二氧化碳排量,在碳評測領域創下了多個國內第一。
2009年5月5日,零碳中心召集了中國百家從事新能源,新材料及低碳相關產業的龍頭企業在世博會零碳館內成立零碳聯盟。通過資源共享與置換,零碳中心成功推薦了數十家零碳聯盟企業參與到多個國家級低碳示範項目中去。 [8] 

低碳低碳經濟

低碳簡介

低碳經濟 低碳經濟
所謂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儘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温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發展低碳經濟,一方面是積極承擔環境保護責任,完成國家節能降耗指標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調整經濟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益,發展新興工業,建設生態文明。這是摒棄以往先污染後治理、先低端後高端、先粗放後集約的發展模式的現實途徑,是實現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雙贏的必然選擇。“低碳經濟”的理想形態是充分發展“陽光經濟”“風能經濟”“氫能經濟”“生態經濟”“生物質能經濟”。但現階段太陽能發電的成本是煤電水電的5-10倍,一些地區風能發電價格高於煤電水電;作為二次能源的氫能,目前離利用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提取的商業化目標還很遠;以大量消耗糧食和油料作物為代價的生物燃料開發,一定程度上引發了糧食、肉類、食用油價格的上漲。從世界範圍看,預計到2030年太陽能發電也只達到世界電力供應的10%,而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儲量將分別在今後40、60和100年左右耗盡。因此,在“碳素燃料文明時代”向“太陽能文明時代”(風能、生物質能都是太陽能的轉換形態)過渡的未來幾十年裏,“低碳經濟”“低碳生活”的重要含義之一,就是節約化石能源的消耗,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時間保障。特別從中國能源結構看,低碳意味節能,低碳經濟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
“戒除嗜好!面向低碳經濟。”的環境日主題提示人們,“低碳經濟”不僅意味着製造業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後生產能力,推進節能減排的科技創新,而且意味着引導公眾反思哪些習以為常的消費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費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從而充分發掘服務業和消費生活領域節能減排的巨大潛力。

低碳本質

低碳經濟的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唸的根本性轉變。
這種有別於傳統經濟的新型發展模式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特徵,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後的又一次重大進步。

低碳意義

在我國發展低碳經濟,一方面是積極承擔環境保護責任,完成國家節能降耗指標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調整經濟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益,發展新興工業,建設生態文明,是實現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雙贏的必然選擇。

低碳主要措施

我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發展低碳經濟,應對氣候變化。這些舉措主要包括5個方面:
首先是制訂並實施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方案,明確了到2010年應對氣候變化的具體目標、基本原則、重點領域和政策措施。
二是着力推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經濟結構的調整,採取淘汰落後產能的政策和行動,鼓勵和倡導節約能源資源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
三是將單位GDP能耗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十一五”規劃,並建立了地方、企業節能減排責任制,逐級進行考核。
四是通過加大政策引導和企業參與、資金投入,大力發展水能、核能、太陽能、農村沼氣等低碳能源。
五是深化能源資源領域價格和財税體制改革。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控制温室氣體的排放。

低碳行業政策

可再生能源:2009年底《可再生能源法》修訂案通過,這次修訂確定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目標、電網全額保障性收購政策,在立法上強制性推動可再生能源的上網。
建築:在建築節能等方面,中國也通過政策進行大力推動。如2008年10月1日開始施行《民用建築節能條例》,到2009年底,全國新建建築物施工階段執行強制性標準的比例達到90%以上。
汽車:2009年3月公佈的《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推出了新能源汽車示範工程,對採購新能源汽車實行了優惠政策,加速了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步伐。
照明:科技部、財政部於2008年底啓動“十城萬盞”示範工作,計劃到2010年在10~20個城市推廣30萬盞以上LED市政照明燈具。

低碳途徑

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
轉向低碳經濟、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為代價的“便利消費”嗜好。“便利”是現代商業營銷和消費生活中流行的價值觀。不少便利消費方式在人們不經意中浪費着巨大的能源。比如,據製冷技術專家估算,超市電耗70%用於冷櫃,而敞開式冷櫃電耗比玻璃門冰櫃高出20%。由此推算,一家中型超市敞開式冷櫃一年多耗約4.8萬度電,相當於多耗約19噸標煤,多排放約48噸二氧化碳,多耗約19萬升淨水。上海約有大中型超市近800家,超市便利店6000家。如果大中型超市普遍採用玻璃門冰櫃,顧客購物時只需舉手之勞,一年可節電約4521萬度,相當於節省約1.8萬噸標煤,減排約4.5萬噸二氧化碳。
轉向低碳經濟、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之二,是以“關聯型節能環保意識”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費嗜好。今年6月全國開始實施“限塑令”。無節制地使用塑料袋,是多年來人們盛行便利消費最典型的嗜好之一。要使戒除這一嗜好成為人們的自覺行為,單讓公眾理解“限塑”意義在於遏制白色污染,這只是“單維型”環保科普意識。其實“限塑”的意義還在於節約塑料的來源——石油資源、減排二氧化碳。這是一種“關聯型”節能環保意識。據中國科技部《全民節能減排手冊》計算,全國減少10%的塑料袋,可節省生產塑料袋的能耗約1.2萬噸標煤,減排31萬噸二氧化碳。關聯型環保意識不僅能引導公眾明白“限塑就是節油節能”,也引導公眾覺悟到“節水也是節能”(即節約城市制水、供水的電能耗),覺悟到改變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費嗜好與節能、減少碳排放、應對氣候變化的關係。
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
轉向低碳經濟、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之三,是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氣體為代價的“面子消費”“奢侈消費”的嗜好。今年第一季度全國車市銷量增長最快的是豪華車,其中高檔大排量的寶馬進口車同比增長82%以上,大排量的多功能運動車SUV同比增長48。8%。與此相對照,不少發達國家都願意使用小型汽車、小排量汽車。提倡低碳生活方式,並不一概反對小汽車進入家庭,而是提倡有節制地使用私家車。日本私家車普及率達80%,但出行並不完全依賴私家車。在東京地區私家車一般年行使3000至5000公里,而上海私家車一般年行使1.8萬公里。國內人們無節制地使用私家車成了炫耀型消費生活的嗜好。有些城市的重點學校門口,接送孩子的一二百輛私家車將周圍道路堵得水泄不通。由於人們將“現代化生活方式”含義片面理解為“更多地享受電氣化、自動化提供的便利”,導致了日常生活越來越依賴於高能耗的動力技術系統,往往幾百米的短程或幾層樓的階梯,都要靠機動車和電梯代步。另方面,人們的膳食越來越多地消費以多耗能源、多排温室氣體為代價生產的畜禽肉類、油脂等高熱量食物,肥胖發病率也隨之升高。而城市中一些減肥羣體又嗜好在耗費電力的人工環境,如空調健身房、電動跑步機等進行瘦身消費,其環境代價是增排温室氣體。
轉向低碳經濟、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之四,是全面加強以低碳飲食為主導的科學膳食平衡。低碳飲食,就是低碳水化合物,主要注重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消耗量,增加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量。目前我國國民的日常飲食,是以大米小麥等糧食作物為主的生產形式和“南米北面”的飲食結構。而低碳飲食可以控制人體血糖的劇烈變化,從而提高人體的抗氧化能力,抑制自由基的產生,長期還會有保持體型、強健體魄、預防疾病、減緩衰老等益處。但由於目前國民的認識能力和接受程度有限,不能立即轉變。因此,低碳飲食將會是一個長期的、艱鉅的工作。不過相信隨着人民大眾普遍認識水平的提高,低碳飲食將會改變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

低碳示範工程

近期,商務部將選擇1—2個城市打造“低碳示範工程”:即在城市開發區設立低碳產業示範園區,研發生產薄膜太陽能等低碳產品;同時在該城市商業核心區打造一個“零排放”綠色中心商務區,商務區內建築應用的產品正是來自於產業園區,最終實現“兩區聯動”發展。南京、杭州等城市已經展開了對該項目的爭取。

低碳零排放商務區

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副司長孫鵬介紹,根據規劃,綠色中心商務區位於城市的核心區,面積不低於1公里。區內以高檔商用寫字樓、高檔酒店、高檔公寓為主,配套購物中心、娛樂服務設施。
商務區內,所有的建築玻璃均採用薄膜太陽能電池玻璃幕牆,頂部採用晶硅太陽能電池發電。建築物內使用LED節能燈照明,運用太陽能光熱技術供應熱水、運用地源熱泵等調節建築內温度和濕度。建築材料也要採用環保新材料。
中心商務區內的土地實行對外招標,開發商在區內興建的建築按照《綠色中心商務區建築技術標準》建設。

低碳實例

在同一個城市中實現“自產自銷”
“零排放”綠色中心商務區裏的低碳產品、建築材料從哪裏來呢?
原來,在該城市的開發區內,還將規劃一個10平方公里的低碳產業示範園區,專門為綠色中心商務區的建設提供各種產品和技術支持。
低碳產業示範園區鼓勵薄膜太陽能、太陽能集熱管、LED節能燈等相關企業入駐。園區的產業定位為,重點打造太陽能光伏、太陽能光熱、LED節能燈、建築新材料、地源、水源等產業。
把這些研發、生產企業聚集起來,我國希望引導企業加大技術創新的投入力度,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
“兩區聯動”創意,國際上尚無先例
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
孫鵬説,推動“兩區聯動”方案,是為了打破國內低碳產業發展的瓶頸。
受成本等因素制約,我國多數低碳產業還停留在“重研發”的層面,有的產業如光伏,雖然發展很快,但是在國內推廣緩慢,產品主要靠出口。過於依賴國際市場、市場單一的後果是:產業特別容易受到國外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給產業發展埋下風險。他對業內相關企業發出邀請,希望大家積極參與“兩區”的投資,開展國際、國內合作。綠色中心商務區在建設中,將保證示範產業園區內生產的產品,在商務區內得以全面應用。
他同時展望的還有,“兩區聯動”的創意,在國際上尚無先例,一旦打造成功,將成為我國低碳技術展示、推廣、科普,甚至是旅遊的全新平台。
倡導家庭節能減排
冰箱內存放食物的量以佔容積的60%為宜,放得過多或過少,都費電。食品之間、食品與冰箱之間應留有約10毫米以上的空隙。用數個塑料盒盛水,在冷凍室製成冰後放入冷藏室,這樣能延長停機時間、減少開機時間。
空調啓動瞬間電流較大,頻繁開關相當費電,且易損壞壓縮機。將風扇放在空調內機下方,利用風扇風力提高製冷效果。空調開啓後馬上開電風扇。晚上可以不用整夜開空調,省電近90%。將空調設置在除濕模式工作,此時即使室温稍高也能令人感覺涼爽,且比製冷模式省電。
洗衣機在同樣長的洗滌時間裏,弱檔工作時,電動機啓動次數較多,也就是説,使用強檔其實比弱檔省電,且可延長洗衣機的壽命。按轉速1680轉/分(只適用渦輪式)脱水1分鐘計算,脱水率可達55%。一般脱水不超過3分鐘。再延長脱水時間則意義不大。 [9] 
三菱重工低碳空調"G計劃"
在人口的巨增、人類慾望的無限上升和生產生活方式的無節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愈來愈大,地球臭氧層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機,全球災難性氣候變化屢屢出現的今天,“低碳環保”以成為當今的主題。“低碳環保”已是企業產品的生產銷售的新趨勢,“G計劃”是三菱重工為其推出的國內首款低碳空調所做的一些列線上線下的廣告活動。e-link為其企劃的這個方案是三菱重工復出空調市場的重要營銷戰役,三菱重工成功藉助“低碳營銷”打響了國內低碳空調的第一炮,成為廣告營銷界的美談。

低碳低碳試點

國家發改委2010年8月10日發佈《關於開展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確定將在部分省市開展低碳試點工作,廣東、遼寧、湖北、陝西、雲南5個省,天津、重慶、深圳、廈門、杭州、南昌、貴陽、保定8個城市成為首批試點地區。 根據《通知》,上述地區低碳試點工作主要包括:編制低碳發展規劃,制定支持低碳綠色發展配套政策,建立以低碳排放為特徵的產業體系,建立温室氣體排放數據統計和管理體系,倡導低碳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
對於支持低碳綠色發展的配套政策,《通知》指出,試點地區可“探索有效的政府引導和經濟激勵政策,研究運用市場機制推動控制温室氣體排放目標的落實”。
據悉,試點地區需在8月31日前將試點實施方案上報國家發改委。
2012年12月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關於開展第二批國家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國家發展改革委確定在北京市、上海市、海南省和石家莊市、秦皇島市、晉城市、呼倫貝爾市、吉林市、大興安嶺地區、蘇州市、淮安市、鎮江市、寧波市、温州市、池州市、南平市、景德鎮市、贛州市、青島市、濟源市、武漢市、廣州市、桂林市、廣元市、遵義市、昆明市、延安市、金昌市、烏魯木齊市開展第二批國家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工作。 [10] 

低碳時尚生活

低碳低碳飲食

“低碳飲食”一開始是一種減肥方法,倡導人們嚴格限制碳水化合物消耗量,增加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時至今日,“低碳飲食”從減肥方法變成了環保主張,人們對它又有了新解讀。人們消費的食物需要人類的各種勞動和資源消耗來生產。研究發現,生產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如肉類,比生產穀物類、蔬菜類食物消耗的能源和排放的二氧化碳更多。有專家指出,低碳飲食就是通過減少紅肉攝入,進而減少人體二氧化碳排放量。人類食用1千克牛肉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為36.5千克;而吃同等分量的果蔬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僅為該數值的1/9。多吃素少吃肉,不僅有益身體健康,還能減少碳排放量。 [11] 

低碳低碳婚禮

低碳對於我們來説是一種時尚全新的生活態度,當低碳與婚禮邂逅,又會發生什麼樣的化學反應呢?
作為一名婚慶從業人員,多年來我一直都在向準備結婚的新人倡導“量力而行,理性消費”。近幾年我們也不難發現,婚禮的形式也漸漸從複雜迴歸到簡單。尤其是許多“85後”的新人,他們在舉辦婚禮時,不再一味地追求奢華。他們覺得只要肯花心思,不用花太多的錢,也可以辦一場浪漫又環保的“低碳婚禮”。
在低碳婚禮的設計中,可以將過去豪華的婚禮車隊改為新人騎自行車,要是離酒店近的話還可以步行。新郎、新娘走在大街上,不失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周圍羣眾的“注目禮”是給新人們最好的祝福。婚禮奢華的鮮花布景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但是典禮結束後,這些鮮花就沒有什麼用武之地了。如果改用盆栽裝飾會場,用完了還可以送給現場的來賓作為小禮物,肯定會受到賓客的歡迎。又比如,在現場準備榨汁機和各種水果,以鮮榨果汁取代傳統的塑料瓶裝飲料和酒精飲品,還有許多這樣的細節都能以低碳的方式出現在婚禮中。
在倡導低碳生活的今天,我們也看到了越來越多樣的低碳婚禮。而在眾多婚禮慶典中,中式婚禮最為低碳。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婚禮文化的合巹酒、同心鎖等婚禮道具都是低碳環保的。兒女在婚禮現場演繹茶道,為自己的爸爸媽媽親手捧上一杯濃濃的感恩香茶,低碳的同時也不失為一次生動的傳統美德教育。傳統的中式婚禮,突出的是熱鬧祥和的景象。喜氣的中國紅也會博得婚禮現場老人們的喜愛。

低碳發展報告

1月10日,2013中國低碳發展報告(《低碳發展藍皮書》)10日在北京發佈。藍皮書預計,“十二五”時期,中國可再生能源投資需求將比“十一五”時期增加37.5%,達到約1.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現有的融資模式將難以滿足快速發展的可再生能源融資需求。
中國官方2012年發佈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到2015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總利用量將由2010年的2.86億噸標準煤達到4.78億噸標準煤。這份由清華大學氣候政策研究中心發佈的藍皮書預計,“十二五”時期,可再生能源應用的投資需求總計約1.8萬億元,平均每年為3600億元。其中水電約8000億元,風電約5300億元,太陽能約2500億元。
報告稱,“十一五”期間,中國可再生能源投資額穩步增長,總計達1244億美元。從資金流向看,風能和太陽能是可再生能源投資的主要部分。銀行貸款是主要資金來源,2011年,中國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項目中投資中,銀行貸款佔比為76.4%。
報告建議,伴隨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應簡化項目申請和審批流程,促進融資機制多元化發展,降低政策風險,促使下一階段可再生能源融資和健康發展。

低碳研究機構

清華三峽氣候與低碳中心
2021年9月22日,正值“雙碳”目標提出一週年,清華大學-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氣候變化治理機制與綠色低碳轉型戰略聯合研究中心(簡稱“清華三峽氣候與低碳中心”)成立。 [12] 

低碳產業技術問題

2022年6月27日,在第二十四屆中國科協年會閉幕式上,中國科協隆重發布10個對產業發展具有引領作用的產業技術問題,其中包括“ 碳中和背景下如何實現火電行業的低碳發展? ”。 [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