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低海龍

鎖定
低海龍(學名:Hippichthys heptagonus)是海龍科、海龍屬的一種魚類。體細長,鞭狀,軀幹部骨環七稜形,尾部骨環四稜形,後方漸細;腹部中央稜突出;軀幹部與尾部的上側稜在背鰭基部相交,但不相連續;軀幹部與尾部的下側稜相連續;軀幹部中側稜在肛門上方中斷,與尾部下側稜不相連續;頭細長;吻較細長,管狀;眼小,圓形;鼻孔每側2個,很小;口小,前位;無牙;鰓蓋中央具一縱線狀隆起嵴;鰓孔很小,在頭側背方;體無鱗,全由骨質環所包;無側線;體側具不規則黑褐色環帶,環帶之間由淡色斑相間隔;背鰭、臀鰭和胸鰭淡色,尾鰭黑褐色。
低海龍是底棲動物,常見於河流和溪流的下游,以及河口棲息地,如紅樹林河口和潮汐小溪。也有低海龍棲息在菲律賓的大湖泊中。主要以小型甲殼動物為食,特別是橈足類,但也以雙翅目和短命目幼蟲為食。分佈於印度洋至西太平洋海域,從肯尼亞和南非到所羅門羣島,從日本南部到澳大利亞東海岸的新南威爾士。
(概述圖參考資料: [1] 
中文學名
低海龍
拉丁學名
Hippichthys heptagonus 
動物界
脊椎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海龍目
亞    目
海龍亞目
海龍科
海龍屬
低海龍
亞    種
0 [2] 
英文名稱
Reticulated Freshwater Pipefish
命名者及年代
Bleeker,1849
保護級別
IUCN標準:無危(LC) [3] 

低海龍動物學史

同義學名較多,包括Bombonia djarong Bleeker,1853、Bombonia luzonica Herre,1927、Bombonia uxorius Herre,1935、Corythroichthys matterni Fowler,1918、Corythroichthys pullus Smith & Seale,1906、Hippichthys heptagoneus Bleeker,1849、Hippichthys luzonica Herre,1927、Oxleyana parviceps Ramsay & Ogilby,1886、Syngnathus djarong ssp. luzonica Herre,1927、Syngnathus djarong Bleeker,1853、Syngnathus helfrichii Bleeker,1855、Syngnathus matterni Fowler,1918、Syngnathus parviceps Ramsay & Ogilby,1886、Syngnathus spicifer ssp. rivalis Peters,1868、Syngnathus spicifer ssp. djarong Bleeker,1853。 [3] 

低海龍形態特徵

低海龍
低海龍(6張)
背鰭26-28;臀鰭2;胸鰭14-15;尾鰭10;體環16+39-41。 [4] 
體長為體高20.6-22.5倍,為體寬19-21倍,為頭長6.3-7.1倍。頭長為吻長1.9-2.1倍,為眼徑9.5-9.7倍,為眼間隔9.5-9.7倍。 [4] 
體細長,鞭狀,軀幹部骨環七稜形,尾部骨環四稜形,後方漸細。腹部中央稜突出。軀幹部與尾部的上側稜在背鰭基部相交,但不相連續;軀幹部與尾部的下側稜相連續;軀幹部中側稜在肛門上方中斷,與尾部下側稜不相連續。頭細長,與體軸在同一直線上。吻較細長,管狀,吻長稍大於眼後頭長。眼小,圓形。眼間隔微凹,稍大於眼徑。鼻孔每側2個,很小,緊位於眼前方。口小,前位。上下頜短小,微可伸縮。無牙。鰓蓋中央具一縱線狀隆起嵴,嵴的上下具數條放射狀隆起線紋。鰓孔很小,在頭側背方。肛門位於體1/2處前方腹面。 [4] 
體無鱗,全由骨質環所包。無側線。背鰭較長,完全位於尾部,始於尾部第一骨環,止於第六骨環。臀鰭極短小,緊位於肛門後方。胸鰭短,扇形,位於鰓蓋後方。尾鰭較長,後緣略呈截形。雄魚尾部前方腹面具孵卵囊。 [4] 
液浸標本體淡黃褐色或灰褐色。頭部自眼向後方放射出3條黑褐色條紋,向前一條達吻上吻部腹面中央具一黑色縱帶,起於下頜基部,伸達眼的下方。體側具不規則黑褐色環帶,環帶之間由淡色斑相間隔。背鰭、臀鰭和胸鰭淡色,尾鰭黑褐色。 [4] 

低海龍生活習性

低海龍是底棲動物,常見於河流和溪流的下游,以及河口棲息地,如紅樹林河口和潮汐小溪。也有低海龍棲息在菲律賓的大湖泊中。主要以小型甲殼動物為食,特別是橈足類,但也以雙翅目和短命目幼蟲為食。 [3] 

低海龍分佈範圍

海域:低海龍分佈於印度洋至西太平洋海域,從肯尼亞和南非到所羅門羣島,從日本南部到澳大利亞東海岸的新南威爾士。 [3] 
國家地區:澳大利亞、印度(喀拉拉邦)、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蘇拉威西、馬魯古、小巽他羣島、加里曼丹、爪哇、巴布亞、巴釐)、日本、肯尼亞、莫桑比克、巴布亞新幾內亞(俾斯麥羣島、北所羅門羣島、巴布亞新幾內亞主要島嶼羣)、菲律賓、南所羅門羣島、南非(東開普省、誇祖魯-納塔爾省)、斯里蘭卡、中國、坦桑尼亞、越南。 [3] 
低海龍分佈圖 低海龍分佈圖

低海龍繁殖方式

低海龍是一種卵生的魚類。雄性在長到7.5-8.0釐米時性成熟(Dawson,1985)。雌性在雄性尾巴的腹面上的孵卵囊內產卵,卵會在雄性孵卵囊的孵化,幼仔一般在數週後出生(Breder和Rosen,1966年;Dawson,1985年)。 [3] 

低海龍保護現狀

低海龍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2] 
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易危(VU)。 [5] 
列入《中國福建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5] 

低海龍種羣現狀

截至2016年,人類還沒有專門針對低海龍的調查或種羣數量估計。為了確定該物種的種羣數量和豐度趨勢,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3] 

低海龍主要價值

低海龍可藥用,其性味功效與尖海龍相同,但藥效較差。 [6] 
參考資料
  • 1.    Madura Pipefish  .Museums Victoria [引用日期2020-04-16]
  • 2.    Hippichthys heptagonus Bleeker, 1849  .ITIS[引用日期2020-04-16]
  • 3.    Reticulated Freshwater Pipefish  .IUCN[引用日期2020-04-16]
  • 4.    (福建魚類志)編寫組編著.福建魚類志 上: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476
  • 5.    趙盛龍等著.東海區珍稀水生動物圖鑑:同濟大學出版社,2009.10:151
  • 6.    伍漢霖,金鑫波,倪勇編著.中國有毒魚類和藥用魚類: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08: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