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位錯線

鎖定
位錯線(dislocationalline)是指晶體或晶格內滑移面上已滑動區的邊界線稱位錯線或位錯環。當應力超過臨界剪應力時,位錯線擴張,形成內外兩部分,外部位錯逐漸擴大,內部位錯線恢復原狀,在外力作用下,不斷產生新位錯環,因而得到很大的滑移量。
中文名
位錯線
外文名
dislocationalline
釋    義
晶體或晶格內滑移面上已滑動區
原    理
Frank Read源的原理
學    科
冶金工程
領    域
冶煉

位錯線位錯線介紹

位錯線的形成和發展可用Frank Read源的原理解釋:當應力超過臨界剪應力時,位錯線擴張,形成內外兩部分,外部位錯逐漸擴大,內部位錯線恢復原狀,在外力作用下,不斷產生新位錯環,因而得到很大的滑移量 [1] 

位錯線藕合模型

利用藕合模型,分析了空位濃度、位錯線初始構型以及外加載荷大小對螺旋構型的影響。其中,空位濃度主要影響位錯攀移速率,隨着空位濃度降低,攀移速率顯著降低,當空位濃度低於1e-5,攀移速率幾乎可以忽略;位錯線初始構型主要影響線張力大小,隨着混合位錯線刃型分量的增大,形成的螺旋數明顯增加;外載荷主要影響PK力的大小,在一定範圍內,隨着外載荷的增加,螺旋數明顯增加 [2] 

位錯線形成機理

通過對理論推導,發現對於兩端釘扎的混合位錯線,在空位濃度梯度引起的滲透力、位錯線張力以及外加載荷共同作用下的平衡狀態確實是一條螺旋線,但是其穩定平衡狀態僅一個螺旋,而外力以及空位濃度等僅影響螺旋半徑大小,這一結論與數值模擬結果相矛盾。對比理論模型與數值模型發現,在理論模型中,通過求解平衡方程得到螺旋線的最終穩定平衡狀態,並未考慮演化過程,故得到的單螺旋狀態是全局能量最低狀態;而數值模擬過程中引入演化速度,等價於加入載滯力項,儘管隨着演化進行,當演化速率最終趨於0,數值模型和理論模型等價,但是由於載滯力項的引入,對構型的演化產生了擾動,最終演化構型不一定是穩定平衡狀態,而更可能得到局域的平衡態,故而可形成多螺旋構型 [3] 

位錯線總結

基於三維離散位錯動力學,通過引入空位擴散作用下的位錯攀移,建立了攀移-滑移藕合模型。利用此模型研究了鋁單晶微柱在常温充H情況下內部螺旋位錯線的形成機理,並進一步探討了空位濃度、初始構型以及外加載荷等因素對螺旋構型的影響 [2] 
參考資料
  • 1.    周德才, 張以增, 羅文碩. 鋁單晶中位錯線上力的計算機模擬[J]. 應用數學, 1991(4):123-124.
  • 2.    馮端, 閔乃本, 李齊. 鉬晶體中的位錯線蝕象的研究[J]. 物理學報, 1964, 20(04):337-351.
  • 3.    劉鳳仙, 柳佔立, 莊茁. 螺旋位錯線的形成機理研究[C]// 北京力學會學術年會會議.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