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但(讀dàn;tǎn;yàn)是漢字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戰國時期文字。 [2]  本義是指脱去上衣,露出身體的一部分,也用來表示轉折。 [2] 
(基本信息欄參考資料:漢典網 [3] 
中文名
拼    音
dàn;tǎn;yàn
部    首
五    筆
wjgg
倉    頡
oam
鄭    碼
nka
字    級
一級字(編號0774) [1] 
平水韻
上聲十四旱 [4] 
部外筆畫
5
總筆畫
7
統一碼
基本區 U+4F46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筆順編號
3225111
四    角
26210
注音字母
ㄉㄢˋ;ㄊㄢˇ;ㄧㄢˋ

字源演變

字源演變 字源演變
但,形聲字,《戰文編》中從人,旦聲。亻為形旁,旦做聲旁 [5]  。字型在演變過程中,無明顯變化。
“但”(tǎn)的本義是指脱去上衣,露出身體的一部分,“但”表示脱衣露出上衣或身體的用例不多,古籍中一般用“袒”字表達此義。在古文字中,“人”“衣”作為形旁有時可以通轉 [6]  。字形採用“亻”(人)作形旁,“旦”作聲旁 [5]  。在現代漢語中,“但”(dàn)字作為虛詞表示轉折,“但”用法有很多種,不過其表意的傾向是限制性的,往小的方面説的。如作為副詞,表示“空,徒”;“但”表示小的範圍,相當於“只,僅”;作為連詞,表示轉折關係,相當於“不過,然而”,其實這也是對前面情況的一種否定性限制;“但”同好幾個字具有通假關係。如“但”通“誕”,欺詐。又通“憚”,害怕。 [6]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tǎn
動詞
脱衣露出上身。後作 “ 袒 ”

今有一人於此,羊牛欃椽,維人但割而和之。——《墨子·耕柱
但,或作袒 。——《集韻·旱韻》

dàn
副詞
表示範圍,相當於“只”,“僅”
only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樂府詩集·木蘭詩
天下所以貴者,但以聞聲。——西漢·司馬遷史記·李斯傳》
只管,儘管
feel free to
此係私室,但坐不妨。——清·曹雪芹紅樓夢
老相公有話但説不妨 。——元·喬吉《金錢記》第二折

凡 ; 凡是

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唐·白居易李白墓
但遇飢荒,百姓艱窘,即使賑貸 。——明·餘繼登《典故紀聞》卷十一

相當於“空”、“徒”

但居者不知負載之勞。——《鹽鐵論·刺議》
今必盡索歸正之人,與之則反側生變,不與則虜決不肯但已。”——《宋史·胡銓傳》

連詞
只是;但是;不過;然而——表示轉折
but
公幹有逸氣,但未遒耳。——曹丕與吳質書
安與任隗舉奏諸二千石,又它所連及貶秩免官者四十餘人,竇氏大恨。但安、隗素行高,亦未有以害之。——《後漢書·袁張翰周列傳》

只要——表示假設或條件
so long as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唐· 王昌齡出塞二首
但出牌呼妾,妾便出來。——《警世通言

動詞
通“誕”。欺詐

媒但者非學謾也,但成而生不信。——《淮南子·説山》

通“彈”。滑動

但,叚借為彈。——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豫部》

同“憚”。害怕

暮省朝參莫但勞。——《敦煌變文集·父母恩重經講經文》
不但往來之苦。——《頻婆娑羅王后宮綵女功德意供養塔生天因緣變》

名詞



yàn
名詞
古指吹竽的人

但,古不知吹人。——《字彙補·人部》
使但吹竽,使工厭竅,雖中節而不可聽。——《淮南子·説林》
[3]  [7]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八】【人部】徒旱切
裼也。從人旦聲。 [8] 

説文解字注

裼也。
衣部曰:裼者,但也。二篆為轉注。古但裼字如此。袒則訓衣縫解,今之綻裂字也。今之經典,凡但裼字皆改為袒裼矣。衣部又曰:贏者,但也。裎者,但也。釋訓、毛傳皆曰:袒裼,肉袒也。肉袒者,肉外見無衣也。引伸為徒也。凡曰但,曰徒,曰唐皆一聲之轉,空也。今人但謂為語辭,而尟知其本義,因以袒為其本義之字,古今字之不同類如此。
從人。旦聲。
徒旱切。十四部。唐人詩多用為平聲。 [9]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字部】
唐韻》徒旱切。《韻會》蕩旱切。《正韻》徒亶切。𠀤音誕。徒也,凡也。又空也。《前漢·食貨志》:民欲祭祀喪紀而無用者,錢府以所入工商之貢但賖之。
又語辭。猶言特也,𦯔也。通作亶。詳前亶字註。
又與誕通。《淮南子·説山訓》:媒但者,非學謾也,但成而生不信。註:但,詐也。
又但馬,一名誕馬。散馬也。《宋書·江夏王義恭傳》:平乗誕馬不過二。程氏《演繁露》:誕馬,猶徒馬。今外官儀從,有散馬前行,名坐馬。亦曰引馬,卽但馬也。《遼史》作䩥馬。 
又《集韻》《韻會》徒案切。《正韻》杜晏切。𠀤音憚。義同。
又姓。漢西域都尉但欽,濟隂太守但巴。宋有進士但中庸。
又音鉏,古不知吹人。《淮南子·説林訓》:使但吹竽,使氐厭竅,雖中節而不可聽。註:但讀鉏。
《説文》:但,裼也。《正譌》:偏脱衣袖也。借為語辭。
考證:“又音燕。古不知吹人。《淮南子·説林訓》:使但吹竽,使氐厭竅,雖中節而不可聽。註:但音燕。”謹按淮南子註但讀燕,言鉏同也。謂讀如燕人之言,鉏非讀為燕也。上音燕之燕改鉏,下音燕改讀鉏。 [10] 
古籍釋義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左至右依次為: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 左至右依次為: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法賞析

音韻彙集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董同龢系統
ɑn
周法高系統
d
ɑn
李方桂系統
d
ɑn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d
ɑn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ɑn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d
ɑn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d
ân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ɑn [11-12] 

韻書集成

字形
韻書
小韻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開口呼
全濁
徒幹切/徒旱切/徒旦切
dʰɑn
上聲

開口呼
全濁
徒旱切/徒案切/徒幹切
dʰɑn
去聲

開口呼
全濁
徒案切/徒幹切/徒亶切
dʰɑn
集韻

去聲
換 (翰)

開口呼
全濁
徒案切
dɑn
韻略


上聲





徒旱切

增韻


平聲





唐幹切



上聲





徒旱切



去聲





徒案切

中原音韻

去聲
寒山



全清

tan
中州音韻


去聲
寒山





唐憫切

洪武正韻

上聲


全濁
徒亶切
d‘an

去聲


全濁
杜晏切
d‘an
分韻撮要

陽去






[12-13]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央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05-26]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遼寧: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718-719
  • 3.    但的解釋|但的意思|漢典“但”字的基本解釋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1-05-26]
  • 4.    平水韻部·十四旱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1-05-26]
  • 5.    《畫説漢字》編輯部編著.圖解《説文解字》 畫説漢字 小學版 一-二年級[M].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15.10:140
  • 6.    傅永和,李玲璞,向光忠主編.漢字演變 文化源流 上[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12:551-552
  • 7.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四川: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165-166
  • 8.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285
  • 9.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説文解字 2 全注全譯版[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8.05:1525
  • 10.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22
  • 11.    中古音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1-05-26]
  • 12.    上古音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1-05-26]
  • 13.    韻書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1-05-2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