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似[魚骨]

鎖定
似䱻,Belligobio nummifer (Boulenger, 1901) ,鯉科似䱻屬的一種魚類。屬於淡水魚,一般生活在淡水域裏。
中文名
似䱻
拉丁學名
Belligobionummifer(Boulenger, 1901)
別    名
竹魚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Vertebrata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Osteichthyes
亞    綱
輻鰭亞綱
鯉形目 Cypriniformes
亞    目
鯉亞目
鯉科Cyprinidae
似䱻屬Belligobio Jordan et Hubbs,1925
似䱻
分佈類別
淡水 [1] 
形態特徵
背鰭條3,7;胸鰭條1,16~17;腹鰭條1,8;臀鰭條3,6。鰓耙5~6。下嚥齒3行,1.3.5~5.3.1。側線鱗43[(5.5~6.5)/(4.5~V)]46;背鰭前鱗14~15;圍尾柄鱗16。
標準長為體高的4.1~4.8(平均4.5)倍,為頭長的3.6~3.8(3.7)倍,為尾柄長的5.9~6.3(6.1)倍,為尾柄高的9.4~10.7(10.2)倍.頭長為吻長的2.7~2.8(2.76)倍,為眼徑的3.7~3.8(3.75)倍,為眼間距的3.4~3.8(3.7)倍,為尾柄長的1.6~1.7(1.65)倍,為尾柄高的2.6~2.9(2.7)倍。
體長,側扁,腹部圓,頭後背部隆起。頭略長,呈錐形,其長大於體高.吻略尖,吻長稍小於眼後頭長.口較大,亞下位,略呈馬蹄形;上頜較下頜為長,上頜骨後伸達鼻孔後緣的垂直下方,下頜無角質邊緣.下唇具兩側葉,較為細狹,頤部中央具三角形小突起.口角具須1對,須長略小於眼徑.眼中等大,位於頭之側上方.前眶骨和下眶骨邊緣具粘液腔.鼻孔靠近眼前緣.眼間寬且平,其間距等於或略小於眼徑.鰓峽狹窄.鰓耙短小、稀疏.鱗中等大,胸部鱗片正常;側線完全,較平直。
背鰭略短,其起點距吻端較距尾鰭基為近,末根不分枝鰭條細軟分節,不成為硬刺.胸、腹鰭均短小,胸鰭末端略尖,後伸不達腹鰭,腹鰭末端不達臀鰭、腹鰭起點位於背鰭起點之後,約與背鰭第一根分枝鰭條相對或略後,雄魚的臀鰭末端可達到或超過尾鰭基部.尾鰭分叉,上下葉等長.肛門緊接於臀鰭起點。
脊椎骨4+40~42(多數為4+41)。鰾2室,前室橢圓形,後室粗長,末端略尖,後室長為前室的1.6~1.7倍.腹膜灰白色。
體背青灰色,腹部灰白,自測線下方工行鱗片以上的體側鱗具黑褐色小斑點,沿側線上方有6個大黑斑,圓形(與Boulenser的原始描述相符,長江水系所採標本體側斑點數為6~10個)。背鰭和尾鰭具多數黑色小斑點,其他各鰭灰白色。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