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伯樂樹科

鎖定
伯樂樹科(學名:Bretschneideraceae)是罌粟目下的一個科,多年生高大木本植物,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小葉對生或下部的互生,有小葉柄,全緣,羽狀脈;無托葉。
伯樂樹是以中國為分佈中心的單種科植物,在研究被子植物的系統發育和古地理、古氣候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該種零星分佈在長江以南各省區的山區地帶,但因長期以來破壞嚴重,天然更新困難,處於珍稀瀕危的境地, [4]  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6] 
中文名
伯樂樹科
拉丁學名
Bretschneideraceae Engl. & Gilg
別    名
鍾萼木科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罌粟目
亞    目
伯樂樹亞目
伯樂樹科
分佈區域
中國和越南 [1] 
命名者及年代
Engl. & Gilg,1924 [3] 
引種狀況
非引種

伯樂樹科植物學史

伯樂樹屬由Hemsley於1901年創立,置於無患子科(Sapindaceae)之中。1908年,當Radikofer發現伯樂樹的枝條中具黑芥子酶細胞以後,推測它與辣木科(Moringaceae)有親緣關係,並首次將伯樂樹屬升格為伯樂樹科(Bretschneideraceae)。
Hailer和Engler等雖然都同意成立單種科,但前者建議置於白花菜目(Capparales)之下,而後者把伯樂樹科放在罌粟目(Rhoeadales)的伯樂樹亞目(Bretschneiderineae)中。在Hutchinson的有花植物分類系統中,仍將伯樂樹屬放在無患子科中,1981年的Cronquist系統也將其列在無患子目中。(科號 恩格勒:76 哈欽松:198b)
1998年的APG分類系統則認為伯樂樹應該分在白花菜目中,並可以選擇性地和疊珠樹科合併,2003年經過修訂的APGⅡ分類系統維持原分類,但2006年5月7日新修訂的結果是直接合併疊珠樹科中。 [4] 

伯樂樹科形態特徵

喬木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小葉對生或下部的互生,有小葉柄全緣,羽狀脈;無托葉。花大,兩性,兩側對稱,組成頂生、直立的總狀花序花萼闊鍾狀,5淺裂;花瓣5片,分離,覆瓦狀排列,不相等,後面的2片較小,着生在花萼上部;雄蕊8枚,基部連合,着生在花萼下部,較花瓣略短,花絲絲狀,花葯揹着;雌蕊1枚,子房無柄,上位,3-5室,中軸胎座,每室有懸垂的胚珠2顆,花柱較雄蕊稍長,柱頭頭狀,小。果為蒴果,3-5瓣裂,果瓣厚,木質;種子大。 [1] 

伯樂樹科分佈範圍

1屬,1種,分佈於中國和越南。 [1] 

伯樂樹科下級分類

屬的特徵與科同。 [5] 
  • 本屬的模式種:伯樂樹 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
喬木,高10-20米;樹皮灰褐色;小枝有較明顯的皮孔。羽狀複葉通常長25-45釐米,總軸有疏短柔毛或無毛;葉柄長10-18釐米,小葉7-15片,紙質或革質,狹橢圓形,菱狀長圓形,長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多少偏斜,長6-26釐米,寬3-9釐米,全緣,頂端漸尖或急短漸尖,基部鈍圓或短尖、楔形,葉面綠色,無毛,葉背粉綠色或灰白色,有短柔毛,常在中脈和側脈兩側較密;葉脈在葉背明顯,側脈8-15對;小葉柄長2-10毫米,無毛。花序長20-36釐米;總花梗、花梗花萼外面有棕色短絨毛;花淡紅色,直徑約4釐米,花梗長2-3釐米;花萼直徑約2釐米,長1.2-1.7釐米,頂端具短的5齒,內面有疏柔毛或無毛,花瓣闊匙形或倒卵楔形,頂端渾圓,長1.8-2釐米,寬1-1.5釐米,無毛,內面有紅色縱條紋;花絲長2.5-3釐米,基部有小柔毛;子房有光亮、白色的柔毛,花柱有柔毛。果橢圓球形,近球形或闊卵形,長3-5.5釐米,直徑2-3.5釐米,被極短的棕褐色毛和常混生疏白色小柔毛,有或無明顯的黃褐色小瘤體,果瓣厚1.2-5毫米;果柄長2.5-3.5釐米,有或無毛;種子橢圓球形,平滑,成熟時長約1.8釐米,直徑約1.3釐米。花期3-9月,果期5月至翌年4月。
產四川、雲南、貴州、廣西、廣東、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區。生於低海拔至中海拔的山地林中。模式標本採自雲南勐遮和思茅。越南北部也有分佈。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