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伯吉斯頁岩

鎖定
伯吉斯頁岩(Burgess Shale Formation)在加拿大西北的英屬哥倫比亞境內的落磯山脈。美國古生物學家查爾斯·都利特·沃爾科特(Charles Doolittle Walcott)於1909年首先發現。當地地質是黑色頁岩,頁岩中有成千種化石,這些化石羣以保存生物軟組織聞名於世,主要分佈在幽鶴國家公園(Yoho National Park)內的菲爾德,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化石區之一。年代約5.05億年,相當於寒武紀中期。岩層厚度約161米,是最早的軟組織化石羣之一。
中文名
伯吉斯頁岩
外文名
Burgess Shale Formation
分    佈
加拿大西北的英屬哥倫比亞
發現者
爾斯·都利特·沃爾科特

伯吉斯頁岩形成原因

伯吉斯頁岩 伯吉斯頁岩
據推測,伯吉斯頁岩中的動物曾生活在海牀及附近的區域,水上的雪崩使這些動物頃刻間葬身於爛泥漿中。由於淤泥很軟,且幾乎不含氧氣,這些動物屍體就完好無損地保存了下來。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逐漸石化形成化石

伯吉斯頁岩地質狀態

伯吉斯頁岩富含化石的沉積物與史蒂芬地層(Stephen formation)相關。這個地層是一系列細小的暗色石灰質泥岩層,年齡約5.05億年;地層的底部是位於一個高約160米的懸崖底部,這個位置遠低於暴風雨引起的強烈海浪。這個垂直的懸崖是和可能在伯吉斯頁岩之前短時間內形成的Cathedral Formation的石灰質珊瑚礁層組成。地層的詳細形成機制仍不清楚,但最被廣為接受的假説是在Cathedral Formation的珊瑚礁邊緣和珊瑚礁其他部分分離後下落與被運送到最遠在珊瑚礁邊緣數公里以外的距離,之後斷層在約5.09億年前活動使地層分離。這可能留下一個底部被保護的陡峭懸崖,因為Cathedral Formation的石灰岩是難以被來自板塊的減壓壓縮的。這樣的保護作用進一步解釋了為什麼Cathedral Formation無法保存化石,因為板塊壓縮岩層產生垂直切割使岩石破裂,造成化石被垂直切割。沃爾科特採石場發現了這些特殊化時是因為這些地區靠近史蒂芬地層,該採石場確實挖掘到非常接近寒武紀時代的懸崖邊緣處。
原始的想法中伯吉斯頁岩是在缺氧環境中沉積,但持續的研究顯示在沉積物中氧一直存在[9]。以前認為缺氧環境不只是保存剛死亡的生物使避免腐爛,也可產生適合保存生物軟組織的化學環境。此外,洞穴生物大量減少。動物產生的洞穴和足跡包含動物軟組織雖然被發現,但卻是稀有的,且一般來説垂直延伸的程度有限[5]。

伯吉斯頁岩生物羣

節肢動物化石
伯吉斯動物羣 伯吉斯動物羣
節肢動物化石是伯吉斯頁岩中最大的化石,主要是三葉蟲、瑪爾拉葉蟲、加勒畸蝦等。這些動物有堅硬的外殼,靈活的體節處可以彎曲。還有一些以捕食其他動物為生的節肢動物如聖蝦等。
瑪爾拉葉蟲是伯吉斯頁岩中最普遍的節肢動物,收集到的標本已經超過13000件。這種動物有大型的頭部盾片及兩對長觸角,不過似乎沒有眼睛。身體由24~26片構成,每一節都有上下分杈的附肢足。據化石推測,瑪爾拉葉蟲可能既能步行又可游泳。
身體柔軟動物化石
由於伯吉斯頁岩的形成過程十分特殊,一些身體柔軟的動物也被完整地保存下來。典型的有奧托亞翼蟲。從化石推測這種動物過着穴居生活,會同類相食。頁岩中發現的皮卡始索動物也是一種身體柔軟的動物。
其他動物化石
在伯吉斯頁岩中發現的有些化石在現代世界找不到相對應的動物,科學家只能推測它們同動物世界其他成員間的親緣關係。例如,奧帕賓蠕蟲和危瓦夏胚蟲的體形都很怪異。它們的祖先到底是什麼,還是一個難解的謎。

伯吉斯頁岩歷史及重要性

伯吉斯頁岩是在1909年被古生物學家查爾斯·都利特·沃爾科特在當季野外調查將結束的時候發現。他在1910年時帶着他的數個兒子回到當地,在被稱為化石嶺(Fossil Ridge)的側面建立了採石場開挖化石。挖掘出的化石因為對生物軟組織保存良好,且所屬生物種類相當廣泛,讓沃爾科特知道這是在古生物學上重要的新發現,直到1924年他74歲為止,幾乎每年都到當地挖掘;總共發現了65000種生物。描述伯吉斯頁岩的化石是相當繁重的任務,沃爾科特在發現後直到1927年去世都致力於化石研究 。沃爾科特時代主流的科學觀點是試圖將化石歸類到現存的所有生物羣。直到1962年阿爾貝託·西蒙內塔(Alberto Simonetta)第一次重新調查這些化石。這使得科學家們認識到,沃爾科特在伯吉斯頁岩找到的資訊,並明確表示這些古生物並不能明確歸類到現存生物羣。
在沃爾科特採石場重新開挖化石的行動是在三葉蟲專家哈利·布萊莫·惠靈頓(Harry Blackmore Whittington)的説服下由加拿大地質調查所(Geological Survey of Canada)進行。而一個由哈佛大學的波西·雷蒙德(Percy Raymond)在1924年建立的新採石場則位在化石嶺上高度約20米處 。惠靈頓與兩位幫助他的劍橋大學研究生德瑞克·布里格斯與西蒙·康威·莫里斯開始對伯吉斯頁岩進行完整的再調查,也揭露了伯吉斯動物羣的演化分化比沃爾科特研究成果更廣且更特殊[5]。確實,許多伯吉斯頁岩內的化石有令人驚訝的結構特徵,而且和其他已知生物只有少數地方相似。例如歐巴賓海蠍有5個眼睛與一個類似真空吸塵器軟管的口鼻部、Nectocaris不但有類似甲殼亞門的鰭,還有一個和外殼在一起的脊椎、怪誕蟲(Hallucigenia)最早的復原狀態和正確狀態上下相反,被誤認為使用兩邊對稱的刺走路。
在加拿大公園管理局和UNESCO確認了伯吉斯頁岩的歷史價值以後,在1970年代中期開始的政策讓採集化石變得困難。化石採集持續由皇家安大略博物館進行。該博物館的館長德斯蒙德·柯林斯是無脊椎古生物學的專家,他確定了許多新增的露頭,這些露頭在地層中的位置比沃爾科特採石場的地層位置高或低。這些地方持續以比科學家研究更快的速度發現新的物種。
史蒂芬·古爾德的書《奇妙的生命》於1989年出版,使伯吉斯頁岩受到一般大眾注意。古爾德認為化石的大幅分化顯示當時的生命形式分化幅度更大,而許多獨特的後裔是滅絕的演化嘗試。古爾德對寒武紀動物羣的研究相當依賴西蒙·康威·莫里斯對沃爾科特的出版物重新研究的結果。但莫里斯強烈反對古爾德的結論,莫里斯認為幾乎所有的寒武紀動物羣可以被分類在現代生物的門之下。

伯吉斯頁岩地層學

伯吉斯頁岩區域衞星影像 伯吉斯頁岩區域衞星影像
伯吉斯頁岩地層是由10個地層中的段組成的,最有名的是沃爾科特採石場頁岩段,該段包含了大規模的葉足層

伯吉斯頁岩埋葬學與成巖

世界上有許多年代與伯吉斯頁岩相近的拉戈斯塔特地層(Lagerstätte),而在寒武紀的年代組合比其他年代要多。這是因為生物挖掘洞穴的活動在範圍上是受到限制的。因為這種生物擾動作用在整個寒武紀開始逐漸普遍,保存生物軟組織的環境逐漸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