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伐無道,誅暴秦

鎖定
“伐無道,誅暴秦”出自司馬遷史記·卷四十八·陳涉世家第十八》“將軍(指陳勝)身被堅執鋭,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 [1] 
中文名
伐無道,誅暴秦
出    處
史記·陳涉世家第十八》
提出人
陳勝
句    意
討伐無道的君主,誅殺殘暴的秦朝

伐無道,誅暴秦句意解釋

伐是討伐,無道是形容詞活用作名詞,指無道的人,通常指君主。誅是誅殺,暴秦指施政殘暴的秦朝。

伐無道,誅暴秦時事背景

陳勝、吳廣發動起義後,首先攻佔大澤鄉,接着奪取蘄縣。陳勝令起義將領符離(今安徽宿州東)人葛嬰率領部分兵力向蘄縣以東發展,自己親率主力沿睢水向西挺進,僅十多天的時間即前進數百里,抵達陳(今河南淮陽)境。起義隊伍迅速發展壯大,擁有兵車六七百乘,騎兵千餘人,步兵數萬人。
起義軍乘勝攻下了陳。陳在西周至春秋時曾為陳國都城,戰國末期一度成為楚國的都城,是中原地區的一座重要城市。起義軍入城數天後,令當地三老(秦朝掌管教化的鄉官)、豪傑前來議事,共商反秦大計。三老、豪傑皆曰:“將軍(指陳勝)身被堅執鋭,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史記·陳涉世家》)與會者也認為,陳勝必須“監臨天下諸將,不為王不可”。(《史記·張耳陳餘列傳》)
陳勝於是自立為王,建立政權,國號“張楚”。張楚有張大楚國的意思。由於此地為楚國舊境,百姓苦秦暴政,懷念過去的楚國,故而起義軍建立的政權以“張楚”為號。張楚政權的建立和“伐無道、誅暴秦”口號的提出,對秦末農民戰爭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作用。 張楚政權建立後,各地貧苦農民和其他反秦勢力,紛紛舉兵響應起義。
《史記·陳涉世家》記載道:“當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
參考資料
  • 1.    《史記·卷四十八·陳涉世家第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