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伏(拼音:fú)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西周早期金文,字形從人、犬,表示犬趴伏在人身旁。表示趴下、俯伏之義;或以為像一隻狗正俯身守候在一個人的後邊,準備襲擊他。本義是“伺機狙擊”。無論是人還是動物,想隱藏自己的時候,一般都會趴下不動,所以又引申指潛藏、埋伏。中國農曆節氣中有“三伏”之説。“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統稱,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 [2] 
(基本信息主要來源:《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 [3]  、漢典網 [4] 
中文名
拼    音
部    首
亻部
五    筆
WDY
倉    頡
OIK
鄭    碼
NGS
筆    順
撇、豎、橫、撇、捺、點
字    級
一級(編號:0460) [1] 
平水韻
入聲一屋、去聲二十六宥 [5] 
結    構
合體字,左右結構
造字法
會意字
筆順編號
321344
四角號碼
2328₄
總筆畫數
2+4
注音字母
ㄈㄨˊ
統一碼
基本區 U+4F0F
異體字
𥦸、𥧜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 字形演變流程圖
會意字。“伏”字形出現較晚,現有最早的古文字材料只有金文。金文字形作圖1,左上方是一個“人”,右下方是一隻“犬”。秦篆(圖3)字形與金文相同,只是人與犬並列了。漢隸(圖4)字形沿襲秦並且字形方塊化,而成為楷書的“伏”字。“伏”由“人”與“犬”構成,學術界對此字有多種解釋:一説,犬趴在人的腳邊;一説,犬由後面把人拽伏倒;一説,人像犬一樣匍匐在地,以伺機面行動。不管解釋如何不同,但都含有趴下之義,這大概是“伏”的最初之義。 [2]  [6] 
“伏”由“匍匐”或“俯伏”之義引申而有“守候”之義,所以,《説文解字》説“伏,司也”。又引申而有“藏匿”“隱蔽”之義。如《老子》第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俯首伏地,這種姿勢多表示恐懼屈服或極端崇敬,所以,“伏”又引申而有“屈服”“順服”之義。如,《尚書·湯誥》“罪人黜伏”蔡沈《書集傳》説:“故夏桀竄亡而屈服。”又指佩服,信服。如《後漢書·廉範傳》:“世伏其好義。”又指降服,制伏。如《西遊記》第三十三回:“伏虎降龍,大鬧天宮。” [6] 
古文獻中,“伏”與“”彼此常互用,有時甚至混用。“伏”與“服”除了讀音相同之外,形義之間本無聯繫。只是在後來的使用過程中,因為詞義的引申發展而出現了交集,乃至於互用甚至混用。“服”字“服從”“順從”之義與“伏”字由“匍匐”或“俯伏”之義引申出的“屈服”“順服”之義就有交集,所以,王力先生《同源字典》就認為“伏”“服”二字同源,其語云:“古人伏地表示畏服、佩服。故畏服、佩服的‘服’與‘伏’同源。”在一些以“伏”或“服”構成的詞語中,這兩個字的互用甚至“混用”的情況就更為突出。如:“伏刑”亦寫作“服刑”;“服老”亦與作“伏老”。其他如:“服事”,亦或與作“伏事”;“服侍”,亦寫作“伏侍”,等等。 [7] 
農曆把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起至立秋後第二個庚日前一天為止分為初伏、中伏、末伏,統稱為“三伏”。關於這個“伏”字的具體含義,《廣韻·屋韻》引《釋名》的解釋説:“伏者何?金氣伏藏之日。金畏火,故三伏皆庚日。”這是把“伏日”的“伏”解釋為金氣伏藏。把“伏日”的“伏”訓為金氣伏藏,甚牽強。有人認為從公曆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中國酷暑難當,户外勞作較少,待在家裏歇息時間較多,故伏字又引申為伏天。其實“伏日”的“伏”的命名,與古代社會的民俗密切相關。古代民間有祭祀的習俗,每年有兩種大的祭祀:一種是臘祭,在每年的十二月舉行,因祭祀用臘肉,故稱為“臘”。另一種祭祀叫“伏祭”,在每年的夏至的第三個庚日以後舉行。陸宗達先生引《周禮》稱“伏祭”為“𠠦辜”加以證明,認為“𠠦”是“副”的異體字,“伏”“副”古音相同,又引《説文解字》:“副,判也。”説明“副”是用刀剖開之義,也就是“殺”。再引湖北方言稱宰殺牲口叫“副”作為佐證,現代湖北方言中,有稱“殺豬”叫“副堵”,“殺雞”叫“副雞”的説法。陸宗達先生認為殺狗叫“伏”,“伏祭”要用殺狗作儀式。“伏”是因殺狗而得名。 [8]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動詞
面向下、背朝上俯卧着。
lie
《荀子·仲尼》:“志不免乎奸心,行不免乎奸道,而求有君子聖人之名,闢之是猶伏而咶天。”

泛指躺、卧。
lie
《詩經·陳風·澤陂》:“寤寐無為,輾轉伏枕。”

身體向前傾靠在物體上;趴。
lie prostrate
《莊子·漁父》:“孔子伏軾而嘆曰:‘甚矣,由之難化也!’”
漢·張衡《西京賦》:“伏欞檻而頫聽,聞雷霆之相激。”
伏案;俯伏;老驥伏櫪
棲身;居住。

《詩經·大雅·靈台》:“王在靈囿,麀鹿攸伏。”

隱藏;隱蔽。
ambush
《詩經·小雅·正月》:“潛雖伏矣,亦孔之炤。”
茅盾《色盲》:“我只能稱為精神上的色盲,這裏就伏着我的苦悶的根源。”
漢·劉向《九嘆·怨思》:“恐登階之逢殆兮,故退伏於末庭。”
南朝梁·江淹《恨賦》:“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伏兵;潛伏;晝伏夜出;危機四伏
保持。
remain;hold
戰國·屈原 《離騷》:“伏清白以死直兮,因前聖之所厚。”

降低;低下去。
go down
唐·韓愈《南海神廟碑》:“雲陰解駁,日光穿漏,波伏不興。”
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楚遊日記》:“二山之西,高峯漸伏。”
倒伏;起伏;此起彼伏
屈服;低頭承認過錯,接受懲罰。
surrender;
yield;
knuckle under;
admit
漢·荀悦《漢紀·哀帝紀下》:“故北狄不伏,中國不得高枕也。”
伏法;伏誅
使屈服;使服從。

唐·韓愈《擇言解》:“火既我災,有水而可伏其焰。”
伏魔;制伏;降龍伏虎
佩服;服氣。

《史記·項羽本紀》:“有一人不得用,自言於梁。

謂使人佩服。

唐·韓愈《考功員外盧君墓銘》:“愈之宗兄故起居舍人君,以道德文學伏一世。”
《後漢書·烏桓傳》:“烏桓自為冒頓所破,眾遂孤弱,常臣伏匈奴,歲輸牛馬羊皮。”

習慣;適應。

唐·韓愈《黃家賊事宜狀》:“比者所發諸道南討兵馬,例皆不諳山川,不伏水土。”

承受;承當。

《詩經·小雅·雨無正》:“舍彼有罪,既伏其辜。”
《左傳·莊公十四年》:“傅瑕貳,周有常刑,既伏其罪矣。”

歸,隸屬。

《西遊記》第二七回:“若過此山,西下四十里,就不伏我所管了。”

置於軷壤之上的祭祀牲體。古代軷祭(祭行道之神)時,王者之車從其上轢而行之。

《周禮·秋官·犬人》:“凡祭祀共犬牲,用牷物,伏、瘞亦如之。”

指禽鳥孵卵。

《莊子·庚桑楚》:“越雞不能伏鵠卵。”
《漢書·五行志中之上》:“丞相府史家雌雞伏子,漸化為雄。”

名詞
伏兵;伏擊。

《左傳·莊公十年》:“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太平天國資料·畿輔平賊紀略》:“追兵直撲西門,賊於林叢中設伏。”

住處。
dwelling
《左傳·定公四年》:“寡君越在草莽,未獲所伏,下臣何敢即安!”

敬辭。古時臣對君奏言多用之。

《史記·三王世家》:“臣青翟、臣湯、博士臣將行等伏聞康叔親屬有十。”
三國魏·曹植《獻璧表》:“臣聞玉不隱瑕,臣不隱情。伏知所進非和氏之璞。”

車前橫木。

《史記·酷吏列傳》:“與汲黯俱為忮,司馬安之文惡,俱在二千石列,同車未嘗敢均茵伏。”

時令名。指伏天。有初伏、中伏、末伏三伏。
dog days
《後漢書·和帝紀》:“(永元)六月己酉,初令伏閉盡日。”
晉·潘岳《在懷縣作》詩:“初伏啓新節,隆暑方赫羲。”
伏汛;入伏;伏臘
(Fú)姓氏用字。參看“伏姓



量詞
電動勢、電勢差(電位差、電壓)的單位伏特的簡稱。



時間單位。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王成》:“玉鶉健啄,則起如翔鶴以擊之,進退頡頏,相持約一伏時。”按:一伏時,指家禽生蛋持續的時間。

(表格信息來源:《漢語大詞典》 [9]  《現代漢語詞典》 [10]  《漢語大字典》 [11] 

古籍解釋

説文解字

【卷八上】【人部】房六切(fú)
也。從人從犬。
【註釋】①司:同“伺”,伺候。 [12] 

説文解字注

司也。司者,臣司事於外者也。司今之伺字。凡有所司者,必專守之,伏伺即服事也。引伸之為俯伏,又引伸之為隱伏。
從人犬,犬司人也。“犬司人也”四字,小徐本有。犬司人,謂犬伺人而吠之,説此字之會意也。不曰從犬人,而曰從人犬、入於人部者,尊人也。伏篆以明人事,非説犬也。房六切,古音在一部。 [13] 

廣韻

扶富切,去宥並 ‖ 伏聲代部
伏鳥菢子。又音服。
房六切,入屋並 ‖ 伏聲職部
伏匿藏也。伺也。隱也。歷也。《釋名》曰:“伏者何,金氣伏藏之日,金畏火,故三伏皆庚日。”又姓,出平昌,本自伏犧之後,漢有伏勝,文帝蒲輪徵,不至。房六切。三十三。
【校釋】①引文不見於《釋名》,《藝文類聚》卷五、《太平御覽》卷三十一均引稱“《歷忌釋》曰”,當據改。蒲輪,顏師古曰:“蒲輪,以蒲裹輪。”示尊敬。 [14]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部】 伏;康熙筆畫:6;部外筆畫:4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並房六切,音服。偃也。《禮·曲禮》:寢毋伏。
又《廣韻》:匿藏也。《書·大禹謨》:嘉言罔攸伏。《詩·小雅》:潛雖伏矣。《史記·樂書》:羽者嫗伏,毛者孕鬻。《前漢·趙廣漢傳》:發奸摘伏如神。
又屈服。《左傳·隱十一年》:許既伏其罪矣。
又三伏。《史記·秦本記》:秦德公二年初伏。注:六月三伏之節。始自秦德公。周時無伏。《釋名》:伏者,金氣伏藏之日也。金畏火,故三伏皆庚。四氣代謝,皆以相生。至立秋以金代火,故庚日必伏。注:夏至後三庚為初伏,第四庚為中伏,立秋後初庚為末伏。
又姓。漢有伏勝,伏隆。《氏族博考》:伏宓同出伏羲氏。漢伏生,晉書作宓生。又乞伏,外國姓。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扶富切,浮去聲。禽覆卵也。《古今注》:燕伏戊己。《前漢·五行志》:丞相府史家雄雞伏子。
又《集韻》鼻墨切。與匐通。《史記·范雎傳》:膝行蒲伏。又葉必歷切,音壁。賈誼《鵩賦》: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憂喜聚門兮。吉凶同域。
考證:“《左傳·隱十一年》:‘既伏其罪矣。’”謹照原文既字上增許字。 [15]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4]

書寫提示

“伏”字書寫演示 “伏”字書寫演示
“亻”窄“犬”寬,頂部“亻”低,底部左右旁齊平。“亻”,兩筆相接於橫中線上側。“犬”,首筆橫從“亻”側起筆,在橫中線;豎撤從豎中線上端右側起筆,撇向“亻”下側;捺筆從撇上起筆,捺腳與撇尖持平。 [3]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i̯ŭk
王力系統
b
ǐwək
董同龢系統
juə̆k
周法高系統
b
jwək
李方桂系統
b
jək
西漢



東漢





jok


jok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鹽添嚴凡

jwok
北魏後期北齊

juk
齊梁陳北周隋

juk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i̯uk
擬音/王力系統

b
ǐuk
擬音/董同龢系統

juk
擬音/周法高系統

b
iuk
擬音/李方桂系統

b
juk
擬音/陳新雄系統

bvʰ
ǐok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韻系
聲母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去聲
四十九宥
開口呼
全濁
扶富切/音服
bʰju
入聲
一屋
合口呼
全濁
房六切/扶富切
bʰjuk
集韻

去聲

開口呼
全濁
徒蓋切
dɑi

去聲

開口呼
全濁
扶富切
bviəu

入聲

合口呼
全濁
房六切
bviuk

入聲

開口呼
全濁
鼻墨切
bək
禮部韻略


去聲





扶富切



入聲





房六切

增韻


去聲





扶富切



入聲





房六切



入聲





蒲墨切

中原音韻

入聲作平聲
魚模

合口呼

全清

fu
中州音韻


入聲作平聲
魚模





房夫切



去聲
尤侯





方構切

洪武正韻

去聲
十九宥


全濁
扶富切
viou

入聲
一屋


全濁
房六切
vyuk

入聲
七陌


全濁
步黑切
b‘ək
分韻撮要

陽入
第六東董凍篤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6] 

方音彙集

注意:發音用國際音標標註,僅作參考,可能與實際發音有異
方言區
方言點
發音
調值
調類
備註
北京官話
fu
35
陽平

北方官話
濟南
fu
42
陽平

中原官話
西安
fu
24
陽平

西南官話
武漢
fu
213
陽平

西南官話
成都
fu
31
陽平

江淮官話
合肥
fəʔ
4
入聲

江淮官話
揚州
fɔʔ
4
入聲

晉語
太原
fəʔ
54
陽入

吳語
蘇州
bu/voʔ
23/31
陽入/陽去
未註明異讀原因
吳語
温州
bu/vu
22/212
陽去/陽入
未註明異讀原因
湘語
長沙
fu
24
入聲

湘語
雙峯
xəu
35
陰去

贛語
南昌
fuk
21
陽入

客家話
梅縣
fuk(文)/pʰuk(白)
5
陽入

粵語
廣州
fʊk(文)/pʊk(白)
2
陽入

粵語
陽江
fʊk(文)/pʊk(白)
54
上陽入

閩語
潮州
hok/pu
4/11
陽入/陽去
未註明異讀原因
閩語
廈門
hɔk/pu
5/33
陽入/陽去
未註明異讀原因
閩語
福州
xuʔ/pou
4/242
陽入/陽去
未註明異讀原因
閩語
建甌
xu
24(文)/44(白)
陰入/陽去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 [16]  、《漢語方音字彙》 [17]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12-02]
  • 2.    徐建中著. 漢字國學 漢字裏的生活常識[M]. 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 2016.11:105
  • 3.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95
  • 4.      .漢典[引用日期2013-08-19]
  • 5.    平水韻 一屋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0-12-02]
  • 6.    殷傑編著.漢字春秋:品物流形[M].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03:221-222
  • 7.    蔣德平著.漢字中的歷法之美[M].上海:文匯出版社,2017.12:116-120
  • 8.    傅永和,李玲璞,向光忠主編.漢字演變 文化源流 上[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12:291-292
  • 9.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1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1180
  • 10.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09:398-399
  • 11.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 漢語大字典[M]. 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 2010.04:152
  • 12.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107
  • 13.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3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1280
  • 14.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453;436
  • 15.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20
  • 16.    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0-11-08]
  • 17.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 第2版[M]:文字改革出版社,1989.06:104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