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伏龍山

(浙江省寧波市慈溪市伏龍山)

鎖定
伏龍山,位於浙江省寧波市慈溪市龍山鎮境內,因像巨龍赴海而得名,海拔282公尺,是寧波三北諸多瀕海孤山中最高的一座。山上有伏龍寺,寺前蓮花池有“千年水底蛇,口吐木蓮花”的民間傳説。
中文名
伏龍山
海    拔
282公尺
民間傳説
千年水底蛇,口吐木蓮花
地理位置
浙江省寧波市慈溪市龍山鎮

伏龍山簡介

伏龍山因為像巨龍赴海而得名,海拔282公尺,是寧波三北諸多瀕海孤山中最高的一座。山有上伏龍寺,寺前蓮花池有“千年水底蛇,口吐木蓮花”的民間傳説。

伏龍山旅遊資源

伏龍山北臨杭州灣,南為錦屏丘陵,與丘陵間有一狹窄的平原帶。山上有“八景”,分別是竹、塢、煙、雲、管、江、潮、汐。前人以極高的藝術概括力和極其豐富的想象力,對這八景一一作了描述。蓮花池畔翠竹搖曳,在習習春風中婀娜多姿,故竹景稱“蓮塘春曉”;伏龍寺後有一山塢,草木葱蘢,秋後則百草凋敝,獨有野菊花一片金黃,故塢景又名“蓬苑秋香”;伏龍山地處海邊,伏龍寺獨居山上,清晨常見滿山霧氣瀰漫,使人飄飄然有羽化登仙之感,故煙景得一雅名——“霜凝丹樨”;伏龍山半山原有一座小亭子叫雲亭,是專供上山進香者休息用的,因亭子位於山的東邊,夕陽下亭印碧空,是謂“雲亭殘照”;在八景中,唯有管景最為獨特,原來伏龍山草木豐茂,牧童每每跨在牛背上吹着竹笛上山放牧,這管景便從此而出,叫做“橫玉叫天”。伏龍山下有一條小河,叫做鎮龍浦,是遠近數十里地區的泄洪要道,終日江水滾滾,看似一條白練繞山而過,所以這江景又稱為“白虹凌空”。潮、汐兩景,指的是海潮晝夜漲落,伏龍山北即浩瀚大海,常有海船來去,所以這兩景便分別叫做“後嶺層松”和“傑閣飛帆”了。伏龍山崢嶸突兀,孤標一方,確是形勝之地。為此它曾招來許多名人雅士、詩家墨客。戚繼光在龍山抗擊倭寇時便專門上過伏龍山,還在伏龍寺中題過一首詩哩,其詩如下:“梵宇蕭條隱翠微,丹楓白石靜雙扉。曾於山下揮長戟,重向尊前醉落暉。衰草尚迷遊鹿徑,秋雲空鎖伏龍機。遙看滄海舒長嘯,百尺仙橋一振衣。”
龍山碼頭 攝於伏龍山上
龍山碼頭 攝於伏龍山上(2張)
在伏龍山東面約三五里地方,另有一座小山,狀如猛虎卧地,故名蹲虎山。在伏龍山和蹲虎山之間的平曠地段建有一座土城,那便是在明代抗擊倭寇中有過赫赫戰功的龍山所。城雖不高,但十分規整。它與西面的觀海衞、滸山所構成了一個互為聲援的戰略防禦體系,這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具有一定的意義,也是研究明代戰略戰術和抗禦外來侵略的實物資料。蹲虎山一帶則至今還有苦戰嶺,倭仔窩和烽火台等抗倭遺蹟,山下的邱王村中還建有紀念戚繼光的下梅林廟,幾百年來,鄉民們一直在這裏焚香點燭,頂禮膜拜,表示他們對這位將軍的無限敬意。 [1] 

伏龍山故事傳説

伏龍山伏龍禪寺

伏龍山腰有伏龍禪寺,由鑑諸禪師始建於唐鹹通三年(公元862年)。伏龍寺歷代高僧輩出,從唐開山祖師鑑諸禪師、惟靖禪師,至清朝的懶耕元來、千日成眼、中興善庵,到近代的志恆和尚、弘一法師等不一而足。弘一法師原名李叔同,清光緒六年(1880年)生於天津,曾留學日本。擅長書畫、篆刻,工詩詞,又擅長音樂。對我國現代音樂、戲劇的改革創新作出了貢獻。流唱不衰的《送別》就是他所作。李叔同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為僧,受具足戒,為南山律宗第十一代,號“弘一”。弘一法師以弘揚律宗為己任,埋首佛典,苦修律學,曾校正律宗三大部及其他律藏,且由日本迎回佛經萬餘卷並撰寫律學著述多種,使南宋以來失傳800年的佛教南山律宗再度興起,享有崇高的社會威望。1931年3月,弘一法師受亦幻法師和五磊寺住持棲蓮法師之邀來金仙寺,共商在五磊寺創辦“南山律學院”。1932年上半年,弘一法師除春天曾至金仙寺小住外,一直住在伏龍寺。弘一大師與伏龍寺當時的住持誠一法師相交甚篤,此年夏天他赴温州不幸染病,病後來到伏龍寺養痾。曾三次到伏龍禪寺,前後居住時間達一年之久。弘一大師喜歡伏龍山的空氣和井水,每當弘一大師身體欠佳時,往往想起寺院內的井水,曾先後三次到伏龍寺養病,一喝到這裏的井水,他的身體就漸漸康復,所以稱此井為“乳井”。伏龍寺古木葱蘢,景色清幽,弘一法師心境寧靜悠然,曾用6天時間恭寫《佛説阿彌陀經》十六頁。他對隨侍其側的學生劉質平説:“此次寫《佛説阿彌陀經》功德圓滿以後,還有餘興,願寫一批字對與《彌陀經》一起保存。”當時共又寫了100副字對,這是弘一法師最重要的存世墨寶之一。

伏龍山蓮花池

蓮花池 蓮花池
據傳,是唐朝開國24功臣中排名為老七、現尊為“門神”之一的鄂公“尉遲敬德”,在伏龍山閒居期間開挖的,少説也有1200年的歷史。該池長約30米,寬為20米,池邊用大塊石板豎着圍成,水淺的時候,池邊上也有一圈石板沿水平面圍着,人可以在上面行走,洗滌。面南背陰矗立一塊高約一米半的石碑,上似刻有很多文字,但時光消磨,字已不清。“千年水底蛇,口吐木蓮花”的民間傳説就發生在這裏。

伏龍山刺史橋

刺史橋 刺史橋
“刺史橋”石碑,石碑上有密密麻麻的文字記載,為橋碑。據説原碑文為王安石親書,但銘文早已被磨平改寫。據古籍以及《慈溪百景》等書記載,此橋由王安石親自建造。王安石號荊公,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化巨匠。慶曆七年(1047年)任鄞縣知縣期間,多次慕名攀登伏龍山,並與伏龍寺的方丈結為知交。為了貫通山徑,築造這座石拱橋,相傳,他每每素衣簡從,着扁舟一葉,從千丈巖上岸,沿着懸崖小徑攀援而上,徑自抵達山門與方丈對弈或者品茗賦詩。臨行,方丈依依相送到前峯的石屋,直到孤帆遠影消失於水天一色之中,才打道而返。山高水長,雲遠路遙,此橋竟見證了一段超然於塵內世外之分的情誼。

伏龍山摩崖石刻

走過刺史橋,沿着一條陡峭的羊腸小道向下攀援數十米,可見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的摩崖石刻。崖壁間“漸入”二字首先映入眼簾,望文思義,已漸入懸崖險境,或意曰“佛門勝境”。第二則凌空絕壁之處橫刻的“莫退”二字,好像是在告誡觀摩者,要克服艱險,不要退縮,此語頗具佛教哲理。第三則位於懸崖之上,高達8米,直刻“無量壽佛”四字,每字高50釐米,寬40釐米,刻壁面東,更顯露初陽浴佛、佛壽無疆的氣勢。第四則橫刻“湧旵”,“旵”意為波濤飛湧、日光普照的美妙自然現象,又可引申為佛學中的一種境界。第五則直刻“玉蓮巖”,刻壁巨石壘疊,形如風捲波濤湧起朵朵白蓮,恰似無量壽佛趺坐的蓮台。伏龍山摩崖石刻意韻貫通,氣勢磅礴,堪稱佛學理念和人文山水巧妙結合的精品力作。這些摩崖石刻何人所書、何時所刻,未見落款,地方誌書亦無記載。在刻於整塊石刻羣的最下方“波濤”二字,離潮水很近,每字有七八尺大。據清代諸生範觀濂《山北鄉土集》近述:“巖旁有一小徑,膽壯者循徑而下至半徑……下至近潮水處,有‘波濤’二字,大七八尺,相傳為坡翁筆也。”傳宋蘇東坡學士在杭州做官時,曾遊伏龍山,為看海市蜃樓在山上住了十日,但終未能如願,遂在此書“波濤”以表心寄。由此可見,所傳“波濤”二字石刻為坡翁手跡確有可信之處。蘇學士有詩曰:“雄視東坡百代豪,當年曾此狎波濤。渾涵一氣文如海,千丈光芒起筆毫。”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