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伏見天皇

鎖定
伏見天皇(ふしみてんのう,1265年5月10日-1317年10月8日),諱熙仁(ひろひと),日本第92代天皇(1287年—1298年在位)。後深草天皇次子,後宇多天皇堂弟,母為左大臣洞院實雄之女玄輝門院藤原愔子。
本    名
熙仁
別    名
伏見天皇
持明院殿
所處時代
鎌倉時代
出生日期
1265年11月27日
逝世日期
1317年08月30日
年    號
弘安、正應、永仁

伏見天皇人物生平

伏見天皇原本為後深草天皇之第二皇子熙仁親王,後來於1275年成為大覺寺統後宇多天皇(伏見天皇的堂兄)的皇太子。因為後深草上皇認為應由其子嗣繼承皇位,由幕府調停斡旋下,弘安十年(1287年)後宇多天皇讓位給後深草上皇之第二皇子熙仁親王。在此之後一段短暫的時期中,大覺寺統持明院統的勢力僵持不下。兩年之後,後深草天皇退位,結束了他的統治,院政停止運作,伏見天皇終於可以直接控制政府。 [2] 
1289年,伏見天皇將自己的兒子(未來的後伏見天皇)立為皇太子。1290年4月19日,宮中的淺原為賴一族企圖暗殺天皇(淺原事件),但並未成功。伏見天皇在位期間,貴族的勢力遭到政府削減,但是幕府的權力持續增加。伏見天皇在1298年8月退位,後伏見天皇開始他的統治時代,伏見天皇負責院政的運作。但是三年之後(1301年),大覺寺統再度崛起,迫使後伏見天皇退位,由後宇多天皇第一皇子邦治親王繼承,成為後二條天皇
1308年時,伏見天皇與幕府成功合作,伏見天皇第四皇子花園天皇成功即位。大覺寺統與持明院統繼續對立,朝廷分裂,最終演變為南北朝時代
1313年10月,退位的伏見天皇削髮為僧。權力正式轉移到他的兒子後伏見天皇手中。1317年,伏見天皇去世,他的兒子花園天皇沒有參加為他舉行的哀悼儀式,這是前所未有的行為。但是這種行為並無不合理之處,是因為花園天皇已成為哥哥後伏見天皇的“兒子”。伏見天皇與其他天皇一起葬在京都伏見區的深草十二帝陵(深草北陵)。 [1] 

伏見天皇軼事典故

伏見天皇擅長書法及和歌,在藝術上有較高成就,多次主持編匯和歌文集。鎌倉時代中期書法以復古為主流,追求平安時代中期清新感與活力,“寺尊氏流”便是此期的代表。將“和樣”書法美加以發展的,是伏見天皇及其兒子尊圓親王。前者被稱為“伏見院流”,後者將“寺尊氏流”加入宋風而創立了“尊圓流”。伏見天皇被譽為歷代天皇中首屈一指的能書家,有作品流傳後世。除和歌與書法外,伏見天皇還擅長樂器及蹴鞠 [2] 

伏見天皇人際關係

伏見天皇後宮

  • 中宮:永福門院西園寺鏱子太政大臣西園寺(藤原)實兼之女,京極派歌人,無所出,收養典侍五辻經子的親生子東宮胤仁親王(後伏見天皇)為猶子,親手養育。
  • 中納言典侍(准三后):五辻(藤原)經子,父從三位參議武藏守五辻經氏,母為卜部兼直之女。
  • 洞院(藤原)季子:洞院實雄之女。按輩份洞院(藤原)季子為伏見天皇的姨母。
  • 洞院(藤原)英子:洞院公宗之女。
  • 典侍:權大納言局,中院(源)具氏之女。
  • 播磨內侍:三善衡子,三善俊衡之女。
  • 東御方:正親町(藤原)守子,正親町實明之女。
  • 西御方:僧深源之女。
  • 春日局:僧任快之女。
  • 高倉通茂之女。

伏見天皇皇子

  • 第一皇子:胤仁親王(1288-1336),後伏見天皇,生母為五辻(藤原)經子,日本第93代天皇。
  • 第二皇子:惠助法親王(1289-1328),母為春日局。住聖護院。為園城寺長吏。 [3] 
  • 第三皇子:寬性法親王(1289-1346),初名惟永,母為洞院(藤原)季子。稱常瑜伽院御室,又稱慧命院御室。 [3] 
  • 第四皇子:富仁親王(1297-1348),花園天皇,日本第95代天皇,母為洞院(藤原)季子。
  • 第六皇子:尊圓法親王(1298-1356),初為尊彥親王,母為播磨內侍三善衡子。尊園親王和歌,精通書法,開創的“青蓮院流/尊圓流”,影響後世深遠。 [3] 
  • 第七皇子:尊悟入道親王(1299-1359),初為吉永親王,母為典侍中院(源)具氏之女。稱後平等院宮。 [3] 
  • 第八皇子:尊凞法親王(生卒年不明),母為高倉通茂之女。住桂園院。 [3] 
  • 第九皇子:道凞法親王(生卒年不明),母為東御方正親町(藤原)守子。居十樂院。 [3] 
  • 第十皇子:聖珍法親王(生卒年不明),母為西御方僧深源之女。為東大寺別當,東寺一長者,親王為東寺一長者,是為始。 [3] 

伏見天皇皇女

  • 第一皇女:璹子內親王(1287-1310,朔平門院),母為洞院(藤原)季子。
  • 第二皇女:譽子內親王(生年不明-1336,章義門院),母為洞院(藤原)英子。
  • 第三皇女:延子內親王(1291-卒年不明,延明門院),母為洞院(藤原)季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