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

鎖定
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俄語:Климе́нт Ефре́мович Вороши́лов,1881年2月4日【俄歷1月23日】 [25]  —1969年12月2日),蘇聯軍事家、黨務和國務活動家,蘇聯元帥 [2] 
伏羅希洛夫出生於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省上巴赫穆特縣(今烏克蘭盧甘斯克州利西昌斯克)的一個鐵路工人家庭 [26]  ,早年曾先後在多個行業當過工人 [4]  。1903年加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兩年後開始正式參加工人運動 [5]  。1917年,先後參加二月革命十月革命 [3]  。1918年—1920年外國武裝干涉和國內戰爭時期,先後擔任多個軍區的司令及革命委員,負責組織和領導紅軍 [2] 1925年,擔任蘇聯陸海軍人民委員會和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翌年當選聯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員。1935年,被授予蘇聯元帥頭銜。衞國戰爭期間,擔任國防委員會委員。1953年,擔任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4] 1960年5月,被撤銷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職務,保留委員身份。1961年10月,在蘇共二十二大上被批評為“支持反黨集團”,未能進入新一屆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但在1966年再次當選。1969年12月2日,伏羅希洛夫在莫斯科逝世,享年88歲,葬於紅場 [2] 
伏羅希洛夫在國內戰爭時期,與布瓊尼合作組建裝甲縱隊和騎兵集團軍,憑藉着出色的指揮才能,擊退了外國干涉軍和白軍的數次入侵,為前期的蘇俄立下了汗馬功勞;蘇聯成立後,先後兩次推進紅軍的改革和發展,對蘇聯軍事裝備和戰術方面產生了重要影響。 [5] 
(概述圖片來源: [1] 
中文名
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
外文名
俄語:Климе́нт Ефре́мович Вороши́лов
別    名
紅色元帥
國    籍
蘇聯
籍    貫
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省上巴赫穆特縣(現烏克蘭盧甘斯克地區利西昌斯克) [26] 
出生日期
1881年2月4日(俄歷1月23日) [26] 
逝世日期
1969年12月2日
職    業
軍事家
代表作品
《蘇聯國防》
《捍衞社會主義的紅軍》
《生活的故事》
《緊急任務》 [2] 
信    仰
共產主義
軍    銜
元帥

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人物生平

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早年生涯

早年伏羅希洛夫 早年伏羅希洛夫 [24]
1881年2月4日(俄歷1月23日 [12]  ),伏羅希洛夫出生在俄羅斯帝國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省(今烏克蘭盧甘斯克州)的鐵路工人家庭。在其童年時期,生活貧困,母親瑪麗婭·瓦西里耶芙娜常以打短工的繁重勞動來補貼貧寒的家庭生活。13歲時,伏羅希洛夫進入一所鄉村學校讀了兩年冬季補習班,並於1895年從這所學校畢業。次年,他進入尤里耶夫卡冶金公司的一家工廠,成為了一名鉗工學徒。此外,他還在該工廠同時兼任快遞員、水泵助理司機、電氣車間的機械師和鑄鐵廠的起重機操作員等工作。 [1] 
1898年,伏羅希洛夫參加了阿爾切夫斯克市的第一個社會民主小組,首次接觸馬克思主義 [8]  。1903年,伏羅希洛夫前往盧甘斯克的加爾特曼機車製造廠做工。在加爾特曼機車製造廠工作期間,他加入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 [5] 

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參與革命

1905年1月9日,聖彼得堡14萬受盡剝削和壓迫的工人及其家屬舉行示威,遭到沙皇軍隊鎮壓,死傷工人3000多名。這一事件成為1905年俄國革命的開端。包括伏羅希洛夫在內的盧甘斯克地區工人和農民都積極參加了這次革命;2月16日,伏羅希洛夫參與領導了盧甘斯克機車製造廠工人罷工,並發表了演講,罷工以工人的勝利結束 [5] 1906年,伏羅希洛夫參加了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四次代表大會,他在此次大會上第一次見到列寧,並結識了斯大林。次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五次代表大會在倫敦召開,他又在會上結識了加里寧和伏龍芝。全國革命失敗後,伏羅希洛夫於1908年起赴巴庫開展地下工作,期間多次被沙皇政府逮捕,並先後流放於阿爾漢格爾斯克和彼爾姆省 [1] 在被監禁於霍爾莫戈雷監獄時,伏羅希洛夫結識了女政治流放犯葉卡捷琳娜·達維多芙娜·戈爾勃曼,兩人彼此相戀。 [5]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伏羅希洛夫正在察裏津(今伏爾加格勒)的一座大炮工廠做工,他在工人中積極進行反戰宣傳。1917年,二月革命爆發,伏羅希洛夫來到彼得格勒,發動了伊茲麥洛夫禁衞團起義。起義進行得極為順利,最後士兵們選舉他為彼得堡工人代表和布爾什維克黨團委員會委員;3月,首次當選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六次代表大會代表,並開始領導布爾什維克黨組織的武裝起義。十月革命前夜,他按照列寧的指示,加強了礦區工人的工作,在工人中建立了赤衞隊,積極參加革命 [5] 11月,伏羅希洛夫與捷爾任斯基共同建立了全俄肅反委員會(即契卡)。 [1] 

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內亂歲月

蘇俄內戰時期的伏羅希洛夫、布瓊尼、奧爾忠尼啓則 蘇俄內戰時期的伏羅希洛夫、布瓊尼、奧爾忠尼啓則
1918年3月6日,基輔被德國和奧地利軍隊攻陷,哈爾科夫和彼得格勒都處於危險之中。伏羅希洛夫組織和領導了第一支盧甘斯克社會主義游擊隊,開始對德國和奧地利軍隊作戰 [6]  。伏羅希洛夫自己把這件事看作是做軍事工作的開端。3月下旬,他率領游擊隊從盧甘斯克出發,向科諾託普前進。在科諾託普,游擊隊與德國和奧地利軍隊展開了激烈的戰鬥。他率領的游擊隊在哈爾科夫工人游擊隊的配合下,擊退了德國第27預備兵團的多次進攻。但終因力量懸殊,哈爾科夫於4月8日被德軍佔領。不久,盧甘斯克也面臨着被德國和奧地利軍隊包圍的形勢。他率領部隊掩護80列火車由頓河草原向察裏津撤退。此時,他已被任命為第5集團軍司令,指揮兩個軍和由莫羅佐夫軍區與頓涅茨克軍區居民組編的部隊。在這裏,他指揮的部隊不僅對入侵烏克蘭的德國和奧地利軍隊進行了有組織的抵抗,而且與頓河哥薩克白匪軍苦戰了三個月,到達察裏津與蘇俄紅軍主力會合。 [5] 
為加強察裏津的防禦,烏克蘭第5軍、紅軍第3軍和斯大林領導的察裏津部隊在10月初合編組成第10軍,由伏羅希洛夫指揮該軍,負責保衞察裏津。他命令紅軍在環城鐵路沿線組成強大的炮兵羣,以密集火力給敵人以重大殺傷,扭轉了戰局,隨後從側翼突擊,將白衞軍趕回頓河右岸,並連續三次粉碎了佔優勢之敵的進攻。1919年2月中旬,他派騎兵兵團主動出擊,一舉擊潰白匪軍。察裏津保衞戰的勝利,穩定了南方戰線,保衞了蘇維埃政權。 [7] 
與此同時,伏羅希洛夫與時任革命軍事委員會的托洛茨基發生衝突。1918年10月,托洛茨基向列寧發去電報:“伏羅希洛夫同志可以指揮一個團,但絕不能指揮五萬人的部隊。”托洛茨基還曾威脅伏羅希洛夫要以其不遵守指令為由撤銷其職務。11月,伏羅希洛夫當選為烏克蘭臨時工農政府委員。1919年1月起,擔任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內務人民委員,並在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會上加入了“軍事反對派”。3月6日至10日,第三次全烏克蘭蘇維埃代表大會召開,大會通過了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第一部憲法。伏羅希洛夫作為這次代表大會的代表參加了大會的工作,在此次會上他當選為全烏克蘭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後又當選為執行委員會主席團委員 [9]  。隨着戰況改變,伏羅希洛夫的領導開始從擊退入侵轉向鎮壓叛亂,1919年5月至6月,他領導鎮壓烏克蘭南部的格里戈裏耶夫發動的叛亂;1921年3月,其又參與鎮壓喀琅施塔得叛亂。 [1] 

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進入高層

1929年伏羅希洛夫在辦公室內 1929年伏羅希洛夫在辦公室內 [1]
1922年秋,由基洛夫米高揚和伏羅希洛夫組成的黨中央委員會前往符拉季高加索和格羅茲尼,與高地人會面,並就將車臣自治區與當時存在的山地共和國分開達成了協議。1923年1月15日,米高揚、伏羅希洛夫、布瓊尼在烏魯斯-馬爾坦村舉行了慶祝車臣自治的儀式。兩天後,在格羅茲尼召開的該地區工人代表大會上,伏羅希洛夫作出發言,他呼籲剷除土匪並“加強車臣人民與工人階級的聯盟”。 [1] 
1923年,在討論黨內形勢問題的俄共(布)中央全會上,與會代表也討論了關於加強黨在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中的作用問題。為了加強黨對武裝部隊的領導,全會不顧托洛茨基的反對,決定讓黨中央委員伏羅希洛夫、奧爾忠尼啓則、斯大林等人加入革命軍事委員會高層;而鑑於國際帝國主義強化反對蘇聯的陰謀,俄共(布)中央於同年7月2日決定檢查蘇聯武裝部隊的戰備情況。1924年1月14日,軍事檢查委員會正式成立,古謝夫擔任主席,包括伏羅希洛夫在內的九人擔任委員。 [10] 
1925年1月26日,俄共(布)中央全會撤銷了托洛茨基在蘇聯紅軍中的一切職務,由伏龍芝繼任陸海軍人民委員和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伏羅希洛夫則就任陸海軍副人民委員和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十個月後,伏龍芝因手術失誤逝世,伏羅希洛夫則又繼任了這兩個職務,成為紅軍最高統帥。 [13] 
1935年11月20日,根據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和蘇聯人民委員會的決定,為五名蘇聯紅軍將領授予首批蘇聯元帥稱號,伏羅希洛夫位於五人之一 [15]  。大清洗期間,伏羅希洛夫發揮了核心作用,他親自簽署了185份死刑執行文件,在蘇聯領導層中排名第四,僅次於莫洛托夫、斯大林和卡岡諾維奇。

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二戰時期

1940年5月,伏羅希洛夫被任命為蘇聯人民委員會副主席兼蘇聯國防委員會主席。國防人民委員由鐵木辛哥接任。就任新職後,作為黨中央政治局委員,伏羅希洛夫繼續從事軍事工作,參與貫徹進一步發展蘇聯經濟的關鍵部門,尤其是發展重工業和軍事工業的緊急措施。 [17] 
卡岡諾維奇、斯大林、波斯特舍夫、伏羅希洛夫合影 卡岡諾維奇、斯大林、波斯特舍夫、伏羅希洛夫合影
衞國戰爭爆發後,伏羅希洛夫直接參加了抗擊德國侵略軍的組織領導工作。1941年7月10日至8月31日,伏羅希洛夫先後擔任國防委員會委員,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成員,西北方面軍總司令。9月,伏羅希洛夫擔任列寧格勒方面軍司令。10日,在失去施利塞爾堡並最終被德軍擊潰後,他在絕望中親自率領海軍陸戰隊進攻。由於戰鬥上的失敗,伏羅希洛夫被撤銷職務,由朱可夫取而代之,而思想逐漸固化的伏羅希洛夫在軍事理念上和朱可夫有極大沖突。同月下旬,伏羅希洛夫陪同斯大林一同出席了莫斯科會議 [15]  。一段時間後,伏羅希洛夫開始通過蘇聯國防委員會監督莫斯科、伏爾加河、中亞和烏拉爾軍區的紅軍預備役訓練 [1] 1942年9月6日起,伏羅希洛夫又出任遊擊運動總司令,參加了蘇聯人民遊擊鬥爭的組織領導工作,親自訓練游擊隊指揮員,使游擊隊密切配合正規部隊作戰。
1943年1月,伏羅希洛夫作為最高統帥部大本營代表,在突破德軍對列寧格勒封鎖的作戰中,協調了列寧格勒方面軍和沃爾霍夫方面軍的戰役行動。同年12月,伏羅希洛夫被派往濱海集團軍,參加以伏羅希洛夫命名的坦克擬製解放克里木半島的戰役計劃,協調烏克蘭第4方面軍、獨立濱海集團軍與黑海艦隊和亞速海區艦隊的作戰行動,併成功促成了克里木半島的解放。1943年11月28日,又再次陪同斯大林出席德黑蘭會議,事後擔任芬蘭、匈牙利和羅馬尼亞休戰委員會主席;同年12月,在獨立的濱海邊疆區軍隊中制定了一項解放克里米亞的行動計劃,但最終行動以失敗告終。 [15] 
1945年,聯共(布)中央和蘇聯政府為表彰伏羅希洛夫在衞國戰爭中的貢獻,授予他蘇沃洛夫一級勳章。 [15] 

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陷入囹圄

1946年3月,伏羅希洛夫開始擔任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蘇聯部長會議文化局局長。1952年10月,代表斯大林主持了蘇聯共產黨第十九次代表大會的開幕和閉幕。1953年,伏羅希洛夫開始暗中支持赫魯曉夫發動政變扳倒和逮捕貝利亞。 [1] 
1955年3月26日,伏羅希洛夫在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會議上就俄羅斯與烏克蘭恢復統一300週年之際,將列寧勳章授予俄羅斯聯邦政府機關 [17] 1956年,伏羅希洛夫與莫洛托夫、馬林科夫和卡岡諾維奇準備一起反對全盤否定斯大林的政策,但是,礙於黨內支持人數少和高層政治壓力,他選擇不公開表態其對秘密報告的負面態度,而在表面上走到赫魯曉夫一邊。伏羅希洛夫的決定保住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依然堅持反對的三人最後被定義為“反黨集團”,撤銷一切職務並清除出黨。 [1] 
晚年的伏羅希洛夫 晚年的伏羅希洛夫
1960年5月,由於其支持“反黨集團”的意圖被發現,被被撤銷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職務,保留委員身份 [2] 1961年10月,他在蘇聯共產黨第二十二次代表大會上受到嚴厲批評,“對黨、蘇維埃、經濟、軍事和共青團人員的許多大規模鎮壓,以及在個人崇拜期間發生的其他此類現象”;26日,他向代表大會發表聲明,承認支持反黨分子的一些錯誤有害言論,但隨後“改變主意,強烈譴責他們的派系活動”。赫魯曉夫在大會的閉幕詞中為伏羅希洛夫講情道:“不得不説,在中央六中全會工作之初,在同派別的激烈鬥爭的過程中,伏羅希洛夫同志看到了中央委員在同反黨集團作鬥爭,然後,顯然,他的意識告訴他,他走得太遠了。伏羅希洛夫意識到自己與反對黨的人同流合污,他譴責了反黨集團的行為並承認了自己的錯誤。這樣,他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中央委員會。同志們,決不能低估他的這一步。”最後,伏羅希洛夫沒有被開除出黨,但未進入新一屆中央委員的名單中。 [1] 

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晚年生活

1966年,在勃列日涅夫主持的蘇聯共產黨第二十三次代表大會上,伏羅希洛夫再次當選為中央委員。此後,他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個別墅裏賦閒,並享有克里姆林宮授予的津貼。 [1] 
1969年12月2日,伏羅希洛夫在莫斯科逝世,享年88歲。遺體葬於紅場列寧墓後方。 [2]  [18] 

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主要影響

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參與戰役

伏羅希洛夫參加了1918年至1922年間的蘇俄內戰、1939年至1940年的蘇芬戰爭和1941年至1945年的蘇德戰爭。蘇俄內戰中,在盧甘斯克、科諾託普哈爾科夫三地的游擊戰和察裏津戰役中擔任指揮和領導工作 [5] 蘇芬戰爭前期為總指揮官,後因戰鬥失利被鐵木辛哥接替。蘇德戰爭前期擔任列寧格勒方面軍司令(詳見列寧格勒戰役),僅不到半個月後便被朱可夫接替;翌年開始擔任蘇聯紅軍游擊隊伍的總司令。 [1] 

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軍事改革

  • 綜述
伏羅希洛夫認為,國防和軍隊在和平時期的建設對於國家來説極為重要。蘇俄內戰結束後,他繼續負責軍隊工作,並長期擔任軍中要職,從戰略高度籌劃和組織紅軍的建設。
  • 20年代改革
伏羅希洛夫像
伏羅希洛夫像(1張)
20世紀20年代初,蘇俄紅軍開啓了大面積改革,該改革被稱為“伏龍芝軍事改革”。1921年,紅軍開始大規模縮編,由超過500萬人裁減到僅約50萬人,以適應蘇俄國內建設全局的需要。伏羅希洛夫先後在北高加索和莫斯科兩大軍區司令員任內組織了這次大裁軍。1924年,蘇聯紅軍裁減基本結束,伏羅希洛夫回到莫斯科,開始在改革中佔據領導地位。他認為規模縮小後的紅軍應做重大的調整改組,通過推進正規化的軍事制度來加強建設,提高作戰能力。他親自組織制定了包括軍隊的士兵教育、內務和戰鬥訓練等方面的各項原則和規定。他擔任蘇聯陸海軍人民委員和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長達九年,在這一段時期內,蘇聯紅軍在正規化建設上取得了巨大進步。 [7] 
  • 30年代改革
20世紀30年代,伏羅希洛夫領導了對蘇聯紅軍第二次的大面積改革,主要改革方面如下:
①完善培訓體系。30年代,蘇聯紅軍恢復建設了最高軍事學府總參謀部軍事學院,以培訓高級指揮人員;改組和擴大了高、中級軍事院校網,建立了機械化和摩托化學院、軍事工程學院、軍事化學學院等專業院校,以培養中層指揮人員和專業指揮幹部;開辦各種訓練班、講習班、函授班和夜校,廣泛發展軍事技術小組,以培養和訓練下級指揮人員和士兵。經過不懈努力,紅軍官兵的素質不斷提高。到1937年初,全軍指揮員中有79. 6010的人畢業於高等或中等軍事院校,其中摩托機械化部隊畢業於軍事院校和訓練班的指揮員達96.8%,空軍達98.9%,海軍達98.2%,有50%以上的政工幹部畢業於軍政院校;全軍士兵中不再有文盲。但是,由於受政治“大清洗”的衝擊,到1939年初,紅軍指揮員的素質又大大下降。當時,軍中已基本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團長,甚至連軍校正式畢業的軍官都已為數不多;1940年初,蘇聯紅軍受過高等軍事教育的軍政幹部比1936年下降了50%以上。 [14] 
②加強軍事訓練。蘇聯紅軍在大量使用新式武器裝備的條件下,為提高各級指揮員的指揮能力和戰鬥員的戰鬥技能,伏羅希洛夫決定加強對紅軍的軍事訓練,其方法主要是:(1)根據武器裝備的發展和現代戰爭的需要修訂和頒發條令、教令,統一規範軍事行動。蘇聯從1929年開始,以新的《工農紅軍野戰條令》(關於兵團指揮和戰鬥的指示)為重點,重新頒發、實行了一系列條令和教令,使軍隊的訓練和作戰有了新的準繩。(2)舉行軍事演習。30年代,紅軍共舉行大規模實兵演習和首長司令部演習10餘次。這些演習為紅軍“掌握各種複雜的現代軍事技能創造了有利條件”。(3)進行實戰鍛鍊。30年代中後期,先後有10餘萬紅軍官兵在西班牙和中國戰場上,以及在中蘇邊界的對日作戰中得到了鍛鍊,使紅軍指戰員的軍事技術素質在實踐中得到了檢驗和提高,為紅軍取得了使用現代軍事技術裝備的經驗。 [14] 
30年代的伏羅希洛夫 30年代的伏羅希洛夫
③武器裝備與人員架構變化。為適應對軍隊現代化建設,蘇聯政府開始對軍隊的組織架構和人員體系進行調整與改革。1930年10月,伏羅希洛夫在革命軍事委員會擴大會議上指出:“軍隊不僅將在加強兵器方面,而且將在由於新式武器的配備而引起的某些組織上的變化方面進行改編。”從20世紀30年代中期開始,蘇聯多次對紅軍指揮機構進行調整,先後撤銷革命軍事委員會和勞動國防委員會,將勞動國防委員會升格為蘇聯國防委員會,負責統一處理所有國防問題;成立國防人民委員部,主管陸軍工作;成立海軍人民委員部,主管海軍工作;在這兩個人民委員部下設軍事委員會,作為軍區一級的最高軍事機構。上述調整,使最高軍事機構的分工得到了明確,加強了對軍隊建設的領導。同時,蘇聯紅軍開始建立新軍種和新兵種。由於飛機的發展使空防問題變得日益嚴重和複雜。為保衞蘇聯領空與重要城市和地區,蘇聯在20世紀20年代末組建了國土防空軍。當時,該新軍種主要包含2個兵種:高射炮兵和殲擊航空兵。為實施縱深戰役和在敵後活動,30年代初組建了空降兵這一新兵種。為保衞蘇聯遠東海域和白令海、巴倫支海,1932年和1933年分別組建了太平洋艦隊和北方艦隊。1938年1月,海軍航空兵正式脱離空軍建制,成為海軍的一個獨立兵種;最後,組織提高海、空軍及技術兵種在軍隊中的比重。這是蘇聯現代化建軍中調整組織結構的一條重要指導原則。為實現這一原則,紅軍在技術兵器不斷髮展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的擴建工作。就軍種而言,海軍在組織結構上撤銷艦艇中隊,建立能夠獨立完成海上作戰任務的艦艇編隊;擴大原有艦隊、區艦隊的編成;新建兩個艦隊,使海軍在武裝力量中觶就重由1929年的5. 8%上升到1938年的9.7%。1939年,蘇聯海軍由4個艦隊和5個江河區艦隊組成,海軍擁有3艘戰列艦、4艘巡洋艦、40艘驅逐艦、180艘潛艇、279艘魚雷艇和其他各種軍艦。空軍的基本兵團由航空兵大隊擴編為單一和混編的航空兵旅,並以旅為單位組建了集團軍,使空軍由1930年的17個旅發展到1939年的3個集團軍、38個旅、115個團,其在武裝力量中的比重也由1929年的5.2%上升到1938年的12.8%。技術兵種上,炮兵得到了極大加強。營屬和團屬炮兵幾乎增加1倍,軍屬炮兵增編1個炮兵團和1個獨立高射炮兵營,統帥部預備隊炮兵部隊由1929年的4個團發展到1939年的24個團和幾個獨立的炮兵營;此外,坦克兵部隊得到了巨大的發展。1930年,蘇聯紅軍只有1個試驗性機械化部隊(當時坦克兵的稱謂),到1938年底,已擁有4個坦克軍、4個重坦克旅和24個輕坦克獨立營;在步兵和騎兵兵團編成內,也增編了坦克營和團。1939年,根據西班牙內戰得出的錯誤結論,坦克兵的組織結構又作了重大調整,撤銷了坦克軍編制。與此同時,騎兵的數量則大大增加,騎兵師由過去的14個增至32個,軍指揮機構由4個增至7個。30年代,工程兵(隸屬於統帥部的部隊)在數量上增加2倍,其在戰術兵團和戰役軍團編成內的部隊也得到加強。通信兵得到了擴大。步兵或騎兵師的獨立通信連擴編為通信營,坦克兵、防空兵、航空兵和炮兵部隊新編了通信部隊或分隊,統帥部預備隊獨立通信營和團也進行了擴編。 [7]  [14] 
1935年蘇聯首批五名元帥合影,前排中坐者為伏羅希洛夫 1935年蘇聯首批五名元帥合影,前排中坐者為伏羅希洛夫 [24]
④轉入常備軍制。自20年代軍事改革以後,蘇聯紅軍一直按基幹常備軍與地方民兵部隊相結合的混合體制進行建設。到30年代中期,紅軍高層認為這一體制已難以符合形勢的需要:其一,在戰爭危險日增和法西斯國家競相建立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常備軍的情況下,裝備和訓練較差的地方民兵部隊很難適應保衞國家的需要。其二,軍隊現代化和軍事技術裝備的巨大發展和日益複雜化,使得地方民兵部隊很難通過短期集訓就能掌握現代技術兵器,提高軍事技術素養。為此,紅軍高層決定實行單一常備軍制解決上述問題。1935年5月,紅軍根據進一步加強軍隊的行動計劃開始向單一常備軍制過渡。方法是在地方民兵部隊中不斷增加固定人員數量,以及建立常備軍部隊和分隊,使之逐漸向完全常備軍制轉變。1935年初,在蘇聯武裝力量中常備軍師佔26%,地方師佔74%,到年底,常備軍師佔到77%,地方師僅佔23%。到1938年,體制改革基本完成,幾乎所有的地方部隊都轉為常備軍。到1939年1月,全國常備軍已達98個師和5個旅。 [14-15] 
1939年9月1日,蘇聯頒佈了《普遍義務兵役法》,決定正式取消地方民兵制,實行完全的常備軍制。至此,蘇聯武裝力量發展和建設的一個時期結束,蘇聯紅軍基本上實現了現代化和正規化。 [14] 

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歷史評價

聯共(布)中央在1941年1月23日於伏羅希洛夫60歲生日上給予賀詞:“紅軍經過多年孜孜不倦的領導,已經成為一支強大的、可畏的力量。這很大程度上應歸功於伏羅希洛夫同志的工作。” [11] 
伏羅希洛夫 伏羅希洛夫
無產階級革命家、蘇聯政權締造者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在俄共(布)八大上對伏羅希洛夫的指揮成績作出評價:“當伏羅希洛夫同志領導的軍隊在保衞察裏津時創造巨大功績的時候,伏羅希洛夫同志是絕對正確的,這樣的英雄主義在歷史上很難找得到……但是,伏羅希洛夫本人在談話中也援引了的事例,説明遊擊作風嚴重存在。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 [9] 
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毛澤東評價:①“主席同志(伏羅希洛夫),你是偉大蘇聯人民的代表,我們深信,你的訪問一定會進一步增進中蘇兩國人民的偉大友誼。並且有利於促進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的崇高事業。”(摘自《毛澤東一九五七年四月十五日在北京南苑機場迎接伏羅希洛夫的歡迎詞》) [23]  ②“伏羅希洛夫同志是中國人民最親密的朋友,在中國的訪問給中蘇友好關係的光榮歷史寫下了新的、燦爛的一頁。我們雖然暫時分別了,但是中蘇兩國人民的心將永遠緊密地聯結在一起。“(在1957年5月5日伏羅希洛夫訪華結束後評價) [18] 
蘇聯作家瓦·謝·阿克申斯基評價:“克·葉·伏羅希洛夫的一生,是傑出的黨、國家和軍事領導人的一生,是為工人階級和全體勞動人民的利益,為各國人民的和平與友誼,為爭取共產主義的勝利進行忘我的鼓舞人心的工作的榜樣。” [19] 
俄羅斯歷史學家羅伊·亞歷山德羅維奇·梅德韋傑夫評價:“伏羅希洛夫的影響力遠不如斯大林身邊的其他活動家,但在傳説中卻超過他們。伏羅希洛夫不如米高揚那樣聰慧、狡黠和能幹;沒有卡岡諾維奇的組織能力、積極和冷酷;沒有莫洛托夫的“石屁股”和擅長文牘;不像馬林科夫那樣善於在官場傾軋中看風駛舵;不像赫魯曉夫那樣精力旺盛;不像日丹諾夫或者沃茲涅先斯基那樣有理論素養,躊躇滿志。作為一名統帥,伏羅希洛夫甚至敗多勝少。不過也許正因為不出類拔萃,他才在黨和國家高層比別人更長久地保持了自己的地位。” [21] 
中南民族大學文學院研究生導師葉緒民評價:“伏羅希洛夫是天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的軍事才能和政治才能來自實踐。伏羅希洛夫從參加革命的第一天起,就與人民羣眾在一起。他深入實際,與士兵一同操槍抗敵,與工人一起討論設計圖案,由此獲得的第一手材料,成為他決策的堅實基礎。所以,在紛繁複雜的問題面前,伏羅希洛夫總能提出準確有效的解決方案。在實踐中,伏羅希洛夫獲得了直接的知識和力量。因此,伏羅希洛夫能夠接受先進技術,與時代保持同步,在他身上永遠洋溢着生命活力。在實踐中,伏羅希洛夫看到了人民羣眾的偉大力量,這使他更加堅定為人民利益而奮鬥的信念。正是由於知識和信念,伏羅希洛夫成為一個有膽識、有魄力的領導人。” [22] 

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軼事典故

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訪華趣事

1957年4月15日,伏羅希洛夫率代表團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為期二十天的訪問,受到了以毛澤東主席為首的中共中央的高規格款待,期間發生瞭如下幾次交流:
  • 論“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伏羅希洛夫與毛澤東會面 伏羅希洛夫與毛澤東會面
歡迎儀式結束後,毛澤東陪同伏羅希洛夫乘坐敞篷汽車緩前往中南海。當天晚上,毛澤東宴請伏羅希洛夫,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作陪。席間,伏羅希洛夫和毛澤東就“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發生了分歧。伏羅希洛夫向毛澤東坦率地提出:“蘇聯從上到下都不理解中國提出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這一方針必將導致資產階級思想的自由氾濫,最終將削弱社會主義思想的陣地。”毛澤東回答説:“‘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本來是中國兩千多年前提出的一個口號,古為今用,我們利用了它。在學術問題上提倡‘百家爭鳴’,可以防止一些學閥壓制觀點不同的學派。‘不能做温室裏的花草,如果沒有見過風雨,沒有取得免疫力,遇到錯誤意見就不能打勝仗’。”伏羅希洛夫反駁説:“在社會主義國家不應該允許這些反對共產黨和否定社會主義的言論。敵人會抓住一點缺點,大造輿論,煽動羣眾的不滿情緒。‘匈牙利十月事件’就是這樣鬧出亂子來的。”毛澤東則自信地説:“請蘇聯同志放心。中國不是匈牙利,中國共產黨也和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的情況不完全一樣。他們放出來的東西我們登出來了,其中有‘香花’,也有‘毒草’,把‘毒草’作為反面教材,也有好處。” [18] 
  • 論個人崇拜
4月17日,毛澤東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國宴,歡迎伏羅希洛夫一行。毛澤東在致辭時,稱頌伏羅希洛夫“是蘇維埃國家和蘇聯共產黨的傑出的領導人之一,幾十年來為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為蘇聯國防力量的增強和共產主義事業的發展,進行了堅持不懈的努力,並且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當毛澤東端起酒杯向伏羅希洛夫敬酒時,伏羅希洛夫幽默地問道:“你這樣頌揚我,是不是在搞個人崇拜呀!”毛澤東則機智地回答説:“個人崇拜不能沒有,也不可多有。有時不能不崇拜,如對馬克思、列寧,就不能不崇拜。”伏羅希洛夫同意毛澤東的看法,説:“對,不能不崇拜。” [18] 
  • “少吸煙”和談斯大林
5月6日,伏羅希洛夫及其隨行人員前往印度尼西亞和越南訪問。行前,毛澤東前往勤政殿為伏羅希洛夫送行。伏羅希洛夫建議毛澤東少吸煙,少熬夜,多在白天工作。他説:“希望你這樣生活:太陽一出來你就向它問好,太陽一落你就向它告別,去休息。”毛澤東笑着説:“是的,是要按太陽的規律辦事。不過,我已經習慣夜間工作了……”談到斯大林時,伏羅希洛夫説:“不管怎麼説,斯大林是個好人。斯大林原則性非常強。他有一個特點,就是他相信誰,就百分之百相信。可是這也好也不好,容易被人利用。貝利亞就利用了這一點。在斯大林的晚年,貝利亞經常跑到他面前吹風,一會兒説這裏好像有一股敵人,一會兒又説那裏有一股敵人,把他弄得糊里糊塗,使他感到好像處在敵人包圍之中。結果就錯誤地處罰了很多無辜的人。但不管怎麼説,斯大林是個好人,是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在反對個人崇拜問題上,他對赫魯曉夫借反對個人崇拜對斯大林進行全盤否定和詆譭的做法很不滿。所以,當毛澤東聽到伏羅希洛夫的觀點後,表示認同。他説:“我們也這樣認為,雖然斯大林有些缺點,但本質上是個好人。”伏羅希洛夫點了點頭,説:“你們的看法我知道。你們在《人民日報》發表的文章太好了,我真感謝你們,我的好朋友,這是咱們自己人在一起講。” [18] 

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張冠李戴

1956年12月23日,匈牙利十月事件發生後,西方各國對蘇聯出兵干預普遍持譴責態度。可出乎預料的是,伏羅希洛夫竟收到這樣一份電報:“尊敬的元帥,值此匈牙利發生互相殘殺事件和人們普遍感到失望之際,出於您對和平的真誠願望。我請您運用一切力量結束這場苦難。”電文的落款是“伊麗莎白”。伏羅希洛夫獲悉這份贊同的電報十分高興,立即想當然地覆電倫敦:“伏羅希洛夫元帥對伊麗莎白女王表示敬意,女王對蘇聯幫助匈牙利人民的理解使元帥衷心感謝。”然而,伊麗莎白二世閲讀後完全不明就裏,將信件轉交給禮賓官後,發現伏羅希洛夫犯了張冠李戴的錯誤——克里姆林宮的電報不應發往倫敦,而是發往布魯塞爾,給伏羅希洛夫發電的人是比利時太王太后伊麗莎白(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三世的母親、巴伐利亞公爵女兒伊麗莎白郡主)。事後,伏羅希洛夫受到了赫魯曉夫的嚴厲批評。 [20] 

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人際關係

人物關係
姓名及生卒年
簡介
父親
葉弗列姆·安德烈耶維奇
(1844~1907)
農民出身,曾參加1877—1878年的俄土戰爭
母親
瑪麗婭·瓦西里耶芙娜
(1857~1919)
農民出身。
妻子
葉卡捷琳娜·達維多芙娜·戈爾勃曼
原沙俄政治犯,在霍爾莫戈雷監獄時與伏羅希洛夫相識並相愛。
參考資料: [1]  [8] 

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所獲榮譽

伏羅希洛夫在一生的軍事活動中,獲得兩次蘇聯英雄、一次勞動英雄和蒙古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榮獲8枚列寧勳章,6枚紅旗勳章、斯沃洛夫一級勳章等榮譽。1920年,伏羅希洛夫獲得“榮譽革命武器”——帶鍍金刀柄的、刻有紅旗勳章的軍刀。1968年,再次獲得鍍有金色蘇聯國徽的榮譽革命武器。 [15] 

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後世紀念

為紀念伏羅希洛夫的貢獻,其家鄉盧甘斯克州及首府盧甘斯克市於1935年更名為伏羅希洛夫格勒市和伏羅希洛夫格勒州(1957年曾複稱盧甘斯克,1970年再次改回伏羅希洛夫格勒,1989年再次更改為盧甘斯克),斯塔夫羅波爾市更名為伏羅希洛夫斯克。重型坦克“KV”亦以他的名字命名 [15] 1935年至1944年,蘇聯海軍奉命建造6艘“基洛夫”級巡洋艦,其中一艘被命名為“伏羅希洛夫”號,是布爾什維克革命後建造的第一批大型戰艦之一。 [16] 
參考資料
  • 1.    Климент Ефремович Ворошилов  .deduhova.ru[引用日期2022-07-17]
  • 2.    熊復主編,世界政黨辭典,紅旗出版社,1986.04,第402頁
  • 3.    朱德思想生平研究會編,朱德大辭典,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11,第563頁
  • 4.    袁競主編,毛澤東著作大辭典,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1.12,第428頁
  • 5.    曾楊柳主編,世界軍事百科系列 世界名將傳奇,中原農民出版社,2015.05,第128-131頁
  • 6.    王愛枝主編,當驚世界殊 毛澤東與國際人士的交往,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01,第45-48頁
  • 7.    劉波,王勝傑主編,二戰啓示錄 鐵血人物,農村讀物出版社,2015.05,第96-98頁
  • 8.    (蘇)瓦·謝·阿克申斯基著;萬成才譯,伏羅希洛夫傳,新華出版社,1982.01,第1-5頁
  • 9.    (蘇)瓦·謝·阿克申斯基著;萬成才譯,伏羅希洛夫傳,新華出版社,1982.01,第80-83頁
  • 10.    (蘇)瓦·謝·阿克申斯基著;萬成才譯,伏羅希洛夫傳,新華出版社,1982.01,第128頁
  • 11.    臧士明等主編,20世紀軍事風雲人物,國防大學出版社,1999.09,第108頁
  • 12.    [蘇]B·C·阿克申斯基. 伏羅希洛夫傳[M]. 1987 第1頁
  • 13.    (蘇)瓦·謝·阿克申斯基著;萬成才譯,伏羅希洛夫傳,新華出版社,1982.01,第136-137頁
  • 14.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第1卷 大戰的起源、醖釀與爆發,軍事科學出版社,2015.04,第225-227頁
  • 15.    柯繼銘編著,世界名人全傳 第1冊,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3.09,第186頁
  • 16.    王宗舜著,錢幣上的軍事文化 下,中國商業出版社,2015.08,第143頁
  • 17.    (蘇)瓦·謝·阿克申斯基著;萬成才譯,伏羅希洛夫傳,新華出版社,1982.01,第206-236頁
  • 18.    王愛枝主編,當驚世界殊 毛澤東與國際人士的交往,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01,第45-48頁
  • 19.    (蘇)瓦·謝·阿克申斯基著;萬成才譯,伏羅希洛夫傳,新華出版社,1982.01,第255頁
  • 20.    李同成. 世界著名外交醜聞[J]. 新聞世界, 2008(1):1.
  • 21.    (俄)羅伊·梅德韋傑夫著,斯大林周圍的人,東方出版社,2009.05,第298頁
  • 22.    葉緒民主編,毛澤東矚目的世界名流,長江文藝出版社,2003.03,第192頁
  • 23.    毛澤東.《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六卷: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第426頁
  • 24.    Климент Ворошилов  .ИНТЕРЕСНЫЕ ФАКТЫ[引用日期2022-08-19]
  • 25.    《各國首腦人物大辭典》編委會.. 各國首腦人物大辭典[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1.11:第499頁
  • 26.    克利緬特·伏羅希洛夫生平  .俄新社[引用日期2023-10-2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