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伊麗莎白·鮑恩

(英國作家)

鎖定
伊麗莎白·鮑恩(Elizabeth Bowen,1899–1973年),英國作家。她的小説和短篇故事洞察入微,主要關注英格蘭和愛爾蘭中上階層人們的情感和彼此之間的微妙關係。
中文名
伊麗莎白·鮑恩
外文名
Elizabeth Bowen
國    籍
英國
職    業
作家
伊麗莎白·鮑恩(Elizabeth Bowen,1899–1973年),英國作家。她的小説和短篇故事洞察入微,主要關注英格蘭和愛爾蘭中上階層人們的情感和彼此之間的微妙關係。她早期創作的小説以機智和嘲弄著稱,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之後的作品傳達了一種悲劇情感。代表所《心之死》(The Death of the Heart)(1938年)被很多評論家視為她最優秀的小説,探討的主題就是老謀深算的人背棄了單純無辜的人。其他優秀的小説作品還包括:《巴黎之屋》(The House in Paris)(1935年)、《炎炎日正午》(The Heat of the Day)(1949年)和《小女孩》(The Little Girls)(1964年)。她還撰寫文學評論和其他隨筆。
伊麗莎白·鮑恩出生在都柏林,就讀於肯特郡的唐屋中學(Downe House)。二戰期間,在倫敦的英國信息部工作。
她的其他作品包括:小説——《旅店》(The Hotel)(1927年)、《向北方》(To the North)(1932年)、《愛的世界》(A World of Love)(1955年)、《伊娃·特拉特》(Eva Trout)(1968年);短篇故事——《遭遇》(Encounters)(1923年)、《看這些玫瑰》(Look at All Those Roses)(1941年)、《黑暗中的一天》(A Day in the Dark)(1955年)、《伊麗莎白·鮑恩短篇故事集》(The Collected Stories of Elizabeth Bowen)(1981);非小説類——《英國小説家》(English Novelists)(1942年);家庭傳記《鮑恩的庭院》(Bow-en's Court)(1942年)、《羅馬時光》(A Time in Rome)(1960年)、《七個冬季與回想》(Seven Winters and Afterthoughts)(1962年)和《圖説談話錄》(Pictures and Conversations)(1975年)都是帶有自傳性的作品。 [1] 
參考資料
  • 1.    (美)帕特諾編;方永德等譯,女性金言大觀 公元前1503年-公元198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02,第35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