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

鎖定
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位於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滿族自治縣人民大路1129號 ,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800平方米,由伊通滿族自治縣民族宗教事務局和文化新聞出版體育局共管,是一所社會科學類民族民俗專題博物館。 [4] 
1987年6月25日,成立伊通滿族博物館成立。1991年9月,伊通滿族自治縣政府決定新建滿族民俗館館舍。2000年,移地新建,改稱伊通滿族博物館。2003年8月30日,伊通滿族博物館正式開館。2007年,再次擴建新館。 [4]  2008年,伊通縣委、縣政府決定投資改建博物館。土建工程於同年10月末竣工。2013年5月17日,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向社會開放。 [1]  截至2019年末,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有6197件/套,其中珍貴文物30件/套,舉辦展覽1個,開展教育活動16次,參觀人數11.8萬人次。 [3] 
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先後被吉林省、市、縣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被吉林省社會科學院確定為學術研究基地和薩滿教研究基地;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四A級旅遊景區(點)”;被中國民族博物館確定為“中國民族博物館•伊通滿族分館”;被國家民委確定為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 [5] 
中文名
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
外文名
Yitong Manchu Museum
地理位置
吉林省中南部
佔地面積
12000 m²
類    別
社會科學類民族民俗專題博物館
景點級別
AAAA級
投用時間
1987年6月25日
開放時間
09:00一17:00(16:00停止入場 )(週一下午閉館)
門票價格
免費
藏品數量
6197件/套(截至2019年末)

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歷史沿革

1987年6月25日,成立伊通滿族博物館成立,初名為伊通滿族民俗館,館長張文彬。館舍借用縣總工會四樓會議室做展廳,展出滿族傳世文物210餘種,1834件。
1989年4月,伊通滿族博物館為迎接伊通滿族自治縣成立慶典,臨時用縣科協辦公樓(4樓)200平方米做展室。投資10萬元,修飾裝潢展廳。同年8月25日,對外開放。
1991年9月,伊通滿族自治縣政府決定新建滿族民俗館館舍。館址位於縣城中心,伊通鎮伊通大街與中華路交匯處西南側。投資105萬元,佔地300平方米,建築面積1350平方米。新建館舍主樓5層,配樓3層,八角塔形,仿古建築,雕樑畫棟,黃色琉璃瓦頂,別緻典雅,具有濃郁的北方民族建築風格。開先後由全國人大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溥傑和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著名書法家啓功題寫館名。
2000年,伊通滿族博物館移地新建。共投資800萬元(其中布展200萬元)。
2003年8月30日,伊通滿族博物館正式開館。
2007年,伊通縣委再次投資600萬元,擴建新館,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800平方米。 [4] 
2008年,伊通縣委、縣政府決定投資改建博物館,擴建2200平方米。土建工程於同年10月末竣工。
2012年初,伊縣委、縣政府研究決定又投資1200萬對新館重新布展。
2013年5月17日,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向社會開放。 [1] 

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建築佈局

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綜述

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800平方米,主樓五層,配樓二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仿古建築,典雅大方,氣勢壯觀,具有典型民族建築風格。 [4] 
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

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展廳

基本陳列
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的基本陳列,是2002年對原《伊通滿族民俗館》全面調整後推出的。該館文物主要是滿族文物,其中絕大部分為滿族民俗傳世文物。依照館藏文物的種類,該館陳列展示採用大通櫃形式,鐵木吊裝支架,大型通櫃兩端拐角均採用熱彎工藝,內外凹凸型玻璃磚,展牆以細木工板履以粗紋麻布,展牆可分段移動拆卸。展廳全部用燈光照明,並按文物展示需要配以輔助光。櫃內依據文物的形狀、體積大小高低、顏色的情況,設不同規格的文物展台、展架。展廳內設單體展櫃、展台。由於各部分的文物不同,陳列文物的形式和方法也有所不同。所陳列的七部分中,滿族源流和古今伊通兩部分圖片較多,文物較少。依據實際情況,利用展牆配以文物展櫃的形式。
滿族源流部分展廳400平方米,展線120延長米,以圖片介紹滿族3000多年間生息繁衍在白山黑水廣袤地域,曾建立渤海、金、後金和清王朝,三次崛起,為中華民族的團結進步和興旺發達做出巨大貢獻的史實。再以相關文物,對照歷史事件加以佐證。
“古今伊通”部分,展廳面積140平方米,展線61延長米。以圖片為主介紹伊通曆史演變,介紹滿族先人開發建設伊通的史實,再配以相關文物佐證歷史。同時,在這部分突出了愛國主義教育的閃光點,重點向觀眾展示了伊通籍革命英烈的英雄史實。如,滿洲省委秘書長,電視劇《夜幕下的哈爾濱》的主人公李漢超的原型李世超,抗聯參謀長、一師師長李紅光,抗日謀略縱火團負責人姬興周等人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氣壯山河的革命鬥志,在觀眾中產生很大反響。
生產、生活、文化、禮儀、信仰部分,用三個展廳每個展廳為400平方米,展線90延長米,以大量傳世文物的陳列,系統地介紹了滿族同胞的漁獵農耕生活、服飾、飲食、居住、婚育、喪葬、節慶和信仰等習俗,使廣大觀眾獲得民俗知識,從而認識滿族,瞭解滿族。
陳列展品區面積2100平方米,展線總長565延長米。展出文物1591件,其中較珍貴文物120餘件。如,清同治七年的“誥命”、“奉天敕命”,清盛京將軍依克唐阿手跡“龍虎”字、將軍家譜以及光緒二十二年依克唐阿將軍頒發的功牌,清同治十三年鑄造的赫爾蘇驛站的鑄鐵大鐘,現保存300餘年的薩滿神服(神帽、神裙、腰鈴)和子孫繩,伊巴丹驛站的栓馬石柱和大孤山驛站的柱礎石、鼓形門枕石以及伊通縣城東門石額等。 [4] 
專題陳列
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有專題陳列為《伊通火山羣陳列館》。2003年3月,與伊通火山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共同舉辦《伊通火山羣陳列館》,展廳面積150平方米。陳列形式利用圖片圖表、實物標本、沙盤模型等形式,分為地球構造、地質運動、火山形成、火山分佈以及伊通火山羣的概況、形成機制、火山奇特景觀、保護管理和研究利用。 [4] 
臨時展覽
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除基本陳列和專題陳列外,充分利用博物館空間,舉辦各種臨時展覽。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先後舉辦了書畫收藏、毛澤東文獻收藏展以及集郵等臨時展覽。
1996年9月,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會同伊通縣書法學會舉辦《孫英林書畫收藏展》,展出藏品240件。其中除漢字書法外,還有蒙、滿、藏、朝鮮等民族文字書法作品。
1997年1月6日,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同伊通縣文聯、文化局、檔案局、縣人大常委會代表室聯合舉辦馬學忠個人收藏《毛澤東著作、傳記、詩詞、書法、畫冊、像章展覽》,展出藏品2100餘件。
2000年12月,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會同伊通縣集郵協會舉辦了《集郵展覽》。 [4] 

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館藏文物

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綜述

藏品展示
藏品展示(2張)
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藏品來自民間徵集、捐贈和購買三種途徑。1987年以來,伊通縣委、縣政府成立滿族文物徵集辦公室,在全縣範圍開展徵集滿族傳世文物工作,得到全縣各族同胞的支持,工作開展十分順利。該館珍藏的文物,主要是滿族同胞生產、生活、文化、禮儀、信仰方面的傳世文物。清代的誥命、誥命箱,清盛京將軍依克唐阿頒佈的抗倭功牌、清代敕命;明代的神服(神帽、神裙、腰鈴)、清同治十三年赫爾蘇驛站的鑄鐵大鐘等文物。藏品類別有歷史類、民俗類。 [4]  截至2019年末,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有6197件/套,其中珍貴文物30件/套。 [3] 

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重要藏品

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中藥草藏品有:新石器時期景台東河北遺址中出土的石器、陶器。清代盛京將軍依克唐阿的家譜、其頒發的甲午戰爭抗倭功牌,清代赫爾蘇驛站的鑄鐵大鐘,伊巴丹驛站的栓馬石,大孤山驛站的柱礎石和鼓形門枕石,伊通東門門額石、清代的誥命、敕命。民俗類的藏品中,主要有明代的子孫繩,滿族薩滿神服,布帛神宗神偶、金代的六耳女真鍋、火炮等。 [4] 

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藏品保護

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文物多從民間徵集,一些藏品十分陳舊,不論陳列展示或放置庫房都要妥善保管,採用藥物防蛀,科學配置光源,機械通風,控制室內的乾濕度,減緩藏品老化、退色、損傷及物理、生物因素的破壞。同時,加強保安設施建設,除由專職人員監護外,還加設了電子監控系統。 [4] 

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文化活動

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學術研究

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重視科學研究,在館長的帶領下,取得了較豐碩的學術成就。合作出版學術著作4部,完成省社會科學研究課題1項,發表學術論文3篇。主要成果為:《圖像中國滿族民俗敍錄》(山東畫報出版社,2008年)、《滿族知識讀本》(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神奇的七星山》(吉林攝影出版社,2003年)、《東北民間薩滿眾神》等。2009年6月,完成了吉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滿族民俗文化的起源與發展》。《滿族薩滿教的祭禮及其文化意義》論文在韓國國際會議上發表。此外,合作拍攝了電視歷史文獻片《尋古探勝伊通州》,在中央電視台播放。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與吉林省社會科學院錄製了《薩滿巡禮》光碟。 [4] 

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宣傳教育

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通過電視、網絡、平面媒體等多種渠道向社會公眾宣傳、介紹博物館的展覽和大型重要活動,承擔起對社會的信息傳播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職能。如,同四平電視台合作錄製了《伊通滿族博物館》(五集)電視宣傳片。第七屆國際薩滿文化研討會時,作為分會場,接待了21個國家和國內專家學者200餘人來館參觀考察,會議情況在吉林電視台及市、縣電視台進行宣傳報道。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與縣內外機關、街道、部隊、學校、研究機構以多種形式建立教育基地、學術研究基地。 [4] 

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所獲榮譽

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先後被吉林省、市、縣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吉林省社會科學院確定為學術研究基地和薩滿教研究基地;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四A級旅遊景區(點)”;被國家民委確定為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 [5] 
2008年10月,伊通滿族博物館被中國民族博物館確定為“國家民族博物館·伊通滿族分館”。 [4] 
2020年12月,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入選第四批國家三級博物館名單。 [2] 

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機構設置

單位性質:事業單位。
經濟來源:財政全額撥款。
機構設置:設有辦公室、陳列部、宣教部、保管部、保衞科、圖書資料室。
人員編制、組成:全館28人,館長1人,副館長1人。講解員8人。全館取得技術職稱4人,其中館員2人,助理館員2人。
服務觀眾項目:為觀眾開設服務部,備有各種滿族民俗方面的圖書、剪紙和工藝品,並設有公用電話和醫務室。
觀眾接待:年平均參觀人數為4.5萬人次。 [4] 
歷任館長:張文彬、王海燕、閆麗萍、史彥春。 [4]  [6] 

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參觀信息

地理位置
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位於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滿族自治縣人民大路1129號。 [5] 
交通指引
交通線路:長春市1路、125路、152路、80路、88路可到達。
開放時間
09:00一17:00(16:00停止入場)(週一下午閉館)。 [5] 
門票價格
免費。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