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伊費

鎖定
伊費,尼日利亞西南部城市。在伊巴丹東75公里。人口20.9萬(1982)。建於十二世紀,為約魯巴人宗教中心。 [3]  西非古文明發源地之一。奧甲伽二世(Ojaja II)是時任第51任奧尼,於2015年繼任。 [1] 
中文名
伊費
外文名
Ife
性    質
尼日利亞西南部城市
人口數量
331 萬(1982年) [1] 
地理位置
伊巴丹東75公里

伊費概況

可可、棉花、棕油、薯類、可拉果集散地。一向以精美的青銅器和赤土陶器聞名。現為金礦開採中心。有紡織及可可、油棕加工工業。有伊費大學和國立圖書館。公路樞紐,通伊巴丹貝寧城等地。 [3] 

伊費歷史

在伊費口頭文學中,伊費被描述為世界初始之地,奧都杜瓦是伊費及約魯巴人的始祖,他創立了伊費王國,隨着國家的擴張,約魯巴人及其文化傳遍整個約魯巴蘭(Yorubaland)。現代伊費城仍能見到以奧都杜瓦為原型的各類雕像。21世紀以來,約魯巴人仍要慶祝奧洛霍節(Olojo)來紀念他。 [1] 

伊費伊費王國

根據伊費口頭文學,伊費王國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紀,大致分為三段:
  1. 第一階段的伊費被稱為伊費-奧德耶(Ife Oodaye),意即“最古老的土地”“陽光最先照耀的地方”,伊費-奧德耶的居民據傳是具有神秘能力的強大巨人,但這片土地因洪水而消逝。那些在洪水中倖存下來的人聚居在一起,形成了伊費歷史的第二個時代。 [1] 
  2. 第二階段的伊費被稱為伊費-奧耶拉格博(Ife Ooyelagbo),即“倖存者之城”。據口頭文學記載,這段歷史一直持續到一些“東方”外來者入侵,他們與當地居民發生血戰,最終,由奧都杜瓦(Oduduwa)率領的入侵者打敗了奧巴塔拉(Obatala)領導的原住居民,開始了第三個伊費時代,即現今談到的伊費。 [1] 
  3. 第三階段的伊費又被稱為Ile-Ife,起始時間一直存在爭議——有9世紀、11世紀和12世紀之説。奧都杜瓦從東北部遷移到伊費後征服了當地居民,成為約魯巴人的祖先。這次征服使得原來分散混亂的幾個聚居區域聯合為城邦國家。奧都杜瓦成為伊費國王后,其子孫或繼承其位或另外建立了其他一系列約魯巴城邦國,如:奧約貝寧等。而伊費城是經濟、政治、宗教、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心,與其他城邦構成鬆散的附屬關係。 [1] 
伊費王朝的歷史一直延續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殖民者的侵入。 [1] 

伊費首領變遷

伊費王國是一個傳統的城邦社會,這些城邦的規模通常都較小,由大小不等的若干城鎮組成,相對較大的城市即為城邦中心國,在城邦國的外圍有城牆環繞,城牆之外還有土牆和壕溝。城邦的統治者被稱為“奧巴”(Oba),伊費國王則被稱為“奧尼”(Ooni),地位高於其他城邦國王,各城邦奧巴未經其許可,不能加冕稱王。 [1] 
21世紀的伊費城最高首領仍被稱為奧尼,奧甲伽二世(Ojaja II)是時任第51任奧尼,於2015年繼任。1986年約魯巴·奧裏沙國會(Yoruba Orisha Congress)成立,奧尼的王權正式被認可。此後,奧尼一直被尊為伊費“聖城”的首席牧師和所有約魯巴人的監護人,不僅僅在約魯巴人中受到景仰,而且在整個尼日利亞也享有尊貴的地位。 [1] 

伊費節日

奧洛霍節是伊費傳統中最重要的節日,每年舉行一次,在奧洛霍節日期間,國王奧尼要戴着阿勒皇冠(Aare)。這個神秘王冠一年只能佩戴一次,據説它是由150多種神秘物質製成,其重無比,其他時間並不方便佩戴,但在奧洛霍節這天,國王會被賦予能力,戴上它即會由奧尼(伊費國王被稱作“奧尼”)變為神(Orisa),阿勒王冠是歷代奧尼從先王繼承下來的象徵王權僅有的實物,它被保存在伊費王宮一個單獨的房間裏,由專門的酋長監管,並按照傳統儀式定期獻祭。 [1] 

伊費藝術

伊費古國是非洲雕刻藝術的發祥地之一,它與諾克的雕刻有很多共通點,但就其題材、造型、工藝等而言,又都與諾克赤陶雕刻有着較大差異,可以説諾克文化是非洲雕刻藝術的起點,伊費文化將其推向高潮,貝寧文化則不斷髮展成熟,隨後享譽世界。 [2] 
20世紀初,尼日利亞南部伊費城陸續出土了一系列雕像,這些雕像包括青銅雕塑、赤陶雕塑和石雕等,有些雕刻仍延續了諾克時代的藝術特點,有些則迥異於非洲其他地區的藝術特徵,這些作品完全顛覆了西方藝術界對非洲藝術的定義,甚至在20世紀初,有學者把伊費稱為柏拉圖所描繪的“失落的亞特蘭蒂斯”。 [2] 
伊費文化在公元11世紀至14世紀興盛,現保存於大英博物館的伊費國王奧尼頭像,是1938年出土的18件銅像作品中的一件,其鑄造時間約為13世紀至14世紀,頭像高約35釐米,頭戴傳統王冠,面部刻有規則的細紋,這一特徵在伊費諸多赤陶作品中也有體現,這種工藝在當時甚至超過了世界其他國家的水平。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