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曼·鲍伊

美国模特
收藏
0有用+1
0
伊曼·鲍伊(Iman Abdulmajid),1955年7月25日出生于索马里摩加迪沙 [12]有“黑珍珠”之称,是第一位有色人种超级名模
1972年,与家人逃离故乡,前往肯尼亚。最终被摄影师彼得·彼尔德发掘,正式踏入模特生涯。20世纪70至80年代,伊曼成了几位设计师的宠儿 [11]1989年,拍摄“告别”宣告退出模特界。 [10]1991年,在Michael Jackson的MV《Remember The Time》扮演法老王的王妃,并在MV中和Michael Jackson接吻 [9]
本    名
伊曼·鲍伊
外文名
Iman Abdul Majid
性    别
国    籍
美国
出生地
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
出生日期
1955年
职    业
模特
称    号
“黑珍珠”
丈    夫
大卫·鲍伊

人生经历

播报
编辑
出逃的公符地驼主
伊曼于1955年出生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她的父母都是虔诚的穆斯林,虽然并不富有但思想进步。伊曼最初的名字叫做赞拉,可她的祖父却坚持叫她“伊曼”,那是一个男孩的名字。后来她承认,这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她男孩子般刚强的个性。伊曼的母亲是一个助产士,在伊曼很小的时候就把她送到埃塞俄比亚的外婆家里。到了入学年龄,她又被送入寄宿学校。提起少年时早早离开父母怀抱,伊曼耿耿于怀。然而,伊曼始终与其当外交官的父亲很亲近。父亲是她人生的航标,每当她感到迷茫的时候,都会向父亲求计求策。小时候伊曼的学习成绩出类拔萃,后来她走上模特之路让父亲深感失望,尽管做模特收入不菲,备局可是父亲认为像伊曼这样天资聪颖的女孩子不继续读书简直是在糟蹋自己,为此伊曼没少和父亲拌嘴。回忆起这些,伊曼深感内疚。每当父母来看望她时,她便想方设法把自己的所有裸体模特照片隐藏起来,直到他们离开。她不敢让父母看到自己的真实生活。
非洲当地风俗的影响,伊曼很早便结了婚,可是那段婚姻给她带来的却是无尽定霸的痛苦。伊曼要想离开肯尼亚,就必须得到她丈夫的允许。所以她在没有告诉任何人的情况下,持着假证件逃离了肯尼亚,并于1975年来到了纽约曼哈顿。这位“出逃的公主”尽管当时还不会说英语,可是在她身上有着旺盛惊人的创造力,她首创的一种让人疯狂的非洲流行舞蹈没多久便风靡了整个百老汇。
进入模特界
原本的伊曼在埃及的寄宿学校上学,能说四种语言,并且在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生活过,她还曾在乌克兰基辅学习过如何使用AK-47突击步枪 [4]1969年发生政变,伊曼从一个外交官的女儿变成了一个难民,父亲再也不能养活他们,伊曼后来提到自己唯一一次看见父亲哭是他支付不起他们的学费时。后来一些非政府组织照看了他们,为他们提供住处、工作和上大学的机会。 [4]
1975年,20岁的伊曼走在内罗毕的大街上,她是一个索马里难民,在肯尼亚生活和学习。一个名叫彼得·比尔德的摄影师要求给她拍照片,她犹豫了一下。比尔德表示愿意支付报酬。“多少钱?”伊曼问道。“你想要多少?”比尔德反问道。“8000美元。”伊曼答道。那是她整个大学生涯的学费。这也是一大笔钱,这就是伊曼跨入模特界的开始。但在后来的采访时,伊曼指责模特界存在种族主义 [4]
生询柜埋逢其时
尽管时装界对伊曼青睐有加,但是在她居住的纽约黑人住宅区,这位“黑珍珠”在那些美籍非洲黑人中间却并不受欢迎。那些非洲同胞把她看作白人手里的玩物,对她充满仇视。伊曼坦言她从未对自己深黑色的肤色感到失落,她承认自己赶上了好时光。美国时装界当时一直都想为运动休闲服装寻找合适的模特,而黑人在这方面无疑最具视觉冲击力。后来巴黎时装界也纷纷效仿,争先恐后地雇佣黑人模特上台。没过多久,这位来自索马里的“黑珍珠”便成了T台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掌声如潮水般涌来。有人说,纸醉金迷的时装界其实就像个大染缸,此话一点不假。有一段时间,伊曼竟然被香槟可卡因和纸牌赌博这些花花玩艺儿迷惑住了。不久,美国爆发了艾滋病,这使伊曼备感震惊,她发誓从此悬崖勒马:“我做模特对于我父母已经是够糟糕的一件事了,而吸毒会使他们感到雪上加霜的。”
打那以后伊曼勤奋工作着,但她发现黑人女孩受到的待遇是那么的不公平。在一次大型广告的拍摄任务中,当时的白人模特巨星吉娅姗姗来迟,迟到整整两个半小时。当她在化妆室脱下长袖衣服时,伊曼惊恐地发现了她手臂上密密麻麻的针眼。那一刻,伊曼胸中的怒火就像山洪一样爆发了出来:“我像个二等公民那样傻傻地坐在这儿等了两个半小时,原来就为了侍候你这样的瘾君子。你们去找其他‘黑鬼’吧,我他妈的可不再做你们的点缀了!”说完拂袖而去。
伊曼·鲍伊
不久,伊曼抓住了一次绝好的拍广告机会,这次是个单人广告,场面巨大,制作精良,以前只有那些世界顶级服装公司才有钱做,这回伊曼终于跨越了黑白人种界线。照片是黑白效果,所以根本不必上色。这一次老板付给伊曼的报酬的确不菲,可是伊曼却抱怨说:“不错,那听起来的确不是一个小数字,但他们付给白人模特的是我的4倍!”
别看伊曼在台上纤细身材,为了保持体重她却不得不服“苦役”。每天只靠几块难以下咽的核桃松饼充饥,为的是能够穿进那条8号的小腰身裤子,使自己5.9英尺的身躯站立在高跟鞋上看起来更像性感女神,而不是臀如梨状的邻家大嫂。其实,伊曼更希望给观众传达一种模特的内在气质。她曾说:“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人说我长得漂亮,我只是一个平常的索马里小姑娘。在我们那儿盛产美女,与其他美女相比,我的肤质并不出众。”但伊曼有自己的优势,她的镜头表现力极强,而且可以把在镜头前的感觉和悟性恰当地运用在T台上,她能够展示不同风格的服装,能够做到表现多样化,有自己独到的风格。
甜蜜伊甸园
1989年从模特圈隐退后,伊曼便转向洛杉矶开始进军表演业,可是这段经历却成绩平平。她演的一些乌犁角色如凯文·科斯特纳的《无处可逃》(1987年)中的女模特,《星舰迷航6》(1991年)中的女宇航员,《逃离伊甸园》(1994年)中那个钻石窃贼,都没能给人留下什么印象。这段演艺生涯没能激起她对表演的兴趣,但却使她有机会邂逅日后的丈夫,世界驰名的摇滚巨星大卫·鲍伊。伊曼身上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立刻迷住了鲍伊。他对她一见钟情,两人的第一次约会是在大卫·鲍伊的发型师的安排下进行的,他们聊了整整一个晚上。第二天鲍伊就打电话约伊曼喝茶,但他当时表现得很紧张,甚至都没喝一口茶,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好。尽管鲍伊拥有数以万计的歌迷,但他的声誉却没有成为两人交往的障碍。在伊曼眼中,她爱上的鲍伊热情、开朗,有时又带点歇斯底里,与其说他是一个摇滚巨星,还不如说他是一个酒吧歌手。
伊曼和鲍伊每年都要到巴黎去看看,因为那里正是他们后来订婚的地方。那天,他们在塞纳河上租了一条船,并请翻盛精了一名钢琴师为他们演奏。当船经过塞纳桥的时候,鲍伊突然从背后掏出一束鲜红的玫瑰,深情地注视着伊曼的眼睛,温柔地问她是否愿意嫁给他,伊曼含笑低头,但她早已在心里对自己说,非他不嫁。这个男人的确非常罗曼蒂克。因为这天是14日,此后的十年间,每到那个日子,鲍伊都会为伊曼送上一束鲜花。
1992年这对恋人终于在瑞士洛桑完婚,后来又有了他们的爱情结晶。如今,伊曼与其前夫生的女儿祖丽卡今年已经23岁了,是一个学习营销学的学生,比起她母亲来更漂亮、更高挑、更健康。但伊曼最不希望别人在她的孩子面前夸赞她自己,她说:“这对孩子而言无疑是一种压力,她会希望自己看起来像我一样苗条,并因此效仿每天节食。就好像我年轻时总是希望自己看起来像辛迪·克劳馥那样苗条,我要给大家一个忠告,永远不要在孩子面前节食,即使他只有两岁大。”
生来就不桨遥船妹服输
伊曼涉足化妆品行业纯属偶然,因为她并非那种喜欢天天涂着唇膏照镜子的女人。1994年,由于当时几乎所有的化妆品都是为了满足白人消费者需要的,伊曼跑了好几家大商场,非但没有买到一种适合于她肤色的粉底,而且还受到白人售货小姐的冷嘲热讽,于是她决定开发适合棕黑色肤色妇女的化妆品。真所谓风水轮流转,随着美国妇女对棕色皮肤的崇尚渐成潮流,这项当年不乏赌气成分的投资竟成了明智之举。伊曼凭与生俱来的坚忍与精明,以及自己在时装界的知名度,硬是在竞争白热化的化妆品行业站稳了脚跟。连她自己也说:“我生来就不服输,现在看来自己蛮适合干这一行的。”
伊曼看过很多书,反应很快,掌握多种语言,她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聪明、和蔼、感觉细腻。她从来不愿意浪费时间来接受他人的奉承。她一针见血地指出:“干模特这行吃的就是青春饭。那些经纪人首先会让星探们挖掘一些漂亮的女孩子,想方设法捧红她们,娇宠她们,奉承她们。等到她们开始走下坡路时,又会在背后诋毁她们,用不了多久,她们就让人生厌了,然后,再推出他们新的‘宝贝儿’。我在这方面很幸运,因为我在模特生涯还如日中天的时候,便退出了模特圈,跳到了另一个全新行业——化妆品业。”
虽然已是一名美国人,但伊曼从未忘记自己的国家。她时常被一些苦难百姓的遭遇所震动。有一回伊曼看着银幕上一位身着阿拉伯服装的妇女因为饥饿而濒临死亡,她前面的六个孩子都已饿死,最后一个孩子躺在她身边奄奄一息,伊曼在众人面前止不住失声痛哭起来。伊曼在其书中坦露,自己出生在一个坚忍克己的伊斯兰家庭,她向来为自己是一个非洲人而自豪。正像著名摄影师彼得·比尔德所说的:“索马里人有泪不轻弹。”
下班以后,对于伊曼来说,没有比在家里逗她8月才出世的宝贝亚历山大·扎哈更开心的事了。除此之外,伊曼在家要么做点针线活要么烧火做饭。她和大享局榜卫·鲍伊对那种整日抛头露面的生活已经感到厌倦,夫妇俩始终保持一种低调的私生活,小心谨慎地与媒体保持着距离。
大卫·鲍伊就像个被宠坏的大男孩,他有时会整夜整夜地鼓捣他的音乐。伊曼承认自己几乎是个乐盲,每当丈夫工作的时候,她总是要求他把身后的门关上。但是事情总有例外,有一次鲍伊谱出了她有生以来听到的世间最美妙的摇篮曲,然后对着小唉宝低声吟唱。那一刻,伊曼觉得他是世上最慈祥的父亲。
“尽管他有温柔的一面,但他却是一个刚强的男子汉,”伊曼满足地说,“大卫·鲍伊就像太阳一样可靠。我知道如果他一旦发现我被麻烦缠身,他就一刻也不会离开我。这让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安全感。我的个性刚烈而暴躁,但我却嫁给了一位性格温和而又平静的英国绅士。有一次,我们一起划船,因为一桩小事我气得将手中的盘子朝他掷去,可是他却站在那里温和地说,‘亲爱的,我们是不是该平静地商量一下?’至于关于他双性恋的陈年旧事,那不过是公众对他的可怕误解。”
这对明星夫妇一直保持着一种低调生活,除非外出远行,从来不雇佣保镖。平时,伊曼和鲍伊很少外出,她和丈夫都喜欢呆在家中。当伊曼的生意蒸蒸日上的时候,鲍伊却淡出乐坛,转而辅佐伊曼应付瞬息万变的商场风云。伊曼的业务主要是人体彩绘颜料,她推出了一种混合色,只有大胆的女孩才敢尝试。伊曼还在1994年开办了一个有色女性化妆专线。
“有时候我也感觉有些疲惫,漂泊得太久,已经倦了,想回家,回到属于自己的安乐窝。我们一有空就会去康沃尔英格兰郡名)度假,他开车我导向,他一直试图让我相信阳光灿烂的日子会永远这么持续下去,但我知道,这不太可能。”伊曼笑笑说。
作为黑人,她一直以自己的肤色为傲,这位两个孩子的母亲曾经出版了一本书叫做《有色皮肤美容终极指南》。著名语录是:“我是有色皮肤的女人,我将同我的肤色一直生活下去。”

个人生活

播报
编辑

家庭生活

1969年发生政变前,伊曼的父亲是一位外交官,曾接受过意大利的教育,母亲也曾参加20世纪60年代索马里的独立运动。 [4]父母都是社会活动家,曾投身于索马里独立运动,伊曼幼时家里经常非常热闹,人们会在半夜到家里开会,策划示威游行活动。 [4]
伊曼原本和父母一起居住在东非北部的国家索马里,1972年,一场革命爆发了,伊曼的父亲带着家人逃离这个国家,15岁的时候,伊曼就踏上了她的流亡之路。1973年,伊曼的父母成为坦桑尼亚接收的难民,而伊曼则离开了父母,去肯尼亚内罗毕学习政治科学。在学习政治科学期间,她为旅游部做翻译工作,把旅游小册子翻译成意大利语(当她还在非洲的时候,就已经学习了意大利语、俄语和英语)。

婚姻生活

1977年,她嫁给了美国篮球运动员斯宾塞·海伍德,并于婚后生了一个女儿,取名叫祖蕾卡。后二人离婚分手。
1992年4月24日,伊曼与大卫·鲍伊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美国圣约翰教堂结婚。婚后,两人定居在纽约。2000年,女儿出生。 [2]2016年,丈夫大卫·鲍伊因肝癌逝世,伊曼发了很多老照片以纪念鲍伊的69岁生日。 [2-3]

创业

伊曼决定离开时装界,开创自己的化妆品品牌,她目标市场定位是,专门为有色人种提供具有独特配方的全套化妆品和护肤品。 [1]

主要作品

播报
编辑
MV拍摄
时间
名称
饰演角色
合作演员
1992年
古埃及王后
参考资料来源: [5-8]

社会活动

播报
编辑
1992年,索马里遭受饥荒和破坏双重打击的时候,伊曼与英国广播公司的工作人员一起,回到了她的祖国。回到美国以后,伊曼就前往华盛顿力劝美国政府给予索马里食品及其它支援。兰德尔·鲁宾逊这位高级官员对她的努力表示支持。 [1]
伊曼发起过一场旨在保护儿童的运动,并参与了这次记录片的拍摄,然后带回美国,把它交给参议院,希望他们能因此把食品运送到索马里去。 [1]
2014年时,伊曼正向一个以索马里为大本营的慈善机构——哈瓦·阿布迪基金会提供支持,该机构希望让索马里人享有医疗、教育、务农等基本权利。同时,伊曼协助该基金会的创建者、索马里第一位女妇科医生哈瓦·阿布迪,制作了纪录片并公开放映,并且举行募捐活动。提供资金,并设法打通资助索马里妇女的渠道。 [4]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我的生活是命运和魔力相互斗争的结果。“伊曼在她的自传中这样说道。任何世界名模在走红之前,都有一段曲折离奇的故事,尤其离不开星探们的慧眼独识。关于伊曼的出道,有过多种版本的传说,其中最具“神话”色彩的一种是这样描写的:美国著名摄影师彼得·比尔德在非洲东部一条尘土飞扬的公路边上,一眼就发现了他认为是真正不朽的非洲美女。这位站在一群咩咩叫着的山羊中的黑人姑娘,就是出生于索马里、后来成为世界超模的伊曼。在比尔德寄去一张飞往美国的机票之后,伊曼便以惊人的速度一下子登上了世界超级名模的宝座。几乎所有大型杂志和著名报纸都竞相刊登了她的照片及与她相关的故事,《新闻周刊》称她是“一位现代灰姑娘”,《华盛顿邮报》赞美她是“乞力马扎罗山上的太阳女神”。直到从事模特职业十年之后,她还依然登峰造极,《精华》杂志说:“她就像一件黑色的开司米羊毛衫,永远不会丧失风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