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伊拉克伊斯蘭教

鎖定
伊拉克地區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搖籃之一,新巴比倫王國創造的輝煌的文化,對古代希臘文化產生過重大影響。5世紀進入封建社會,阿拉伯人征服前,由波斯薩珊王朝統治。
中文名
伊拉克伊斯蘭教
外文名
Islam in Iraq
面    積
44.1839萬平方公里
人口數量
1725 萬(1988年)
居    民
96%以上信奉伊斯蘭教

伊拉克伊斯蘭教伊拉克簡介

伊拉克共和國位於亞洲西南部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面積44.1839萬平方公里,人口1725萬(1988)。其中阿拉伯人佔73.5%,庫爾德人佔21%,其餘為土耳其人、亞述人、亞美尼亞人、伊朗人和猶太人。居民96%以上信奉伊斯蘭教,少數人信奉基督教和猶太教。官方語官為阿拉伯語,庫爾德地區通用庫爾德語。通用英語。首都巴格達。

伊拉克伊斯蘭教伊斯蘭教進入伊拉克

633年,伊斯蘭教第一任哈里發艾布·伯克爾派將領哈立德·本·瓦利德征服半島東北部後,又征服伊拉克南部各部落,佔領希拉城。635~637年,第二任哈里發歐麥爾派將領賽爾德·本·艾比·瓦戛斯率大軍出征伊拉克,先佔領庫法、巴士拉,後在卡迪西葉決戰中打敗波斯首相羅斯圖姆的兩萬大軍,佔領薩珊王朝京城泰西封,穆斯林軍隨後佔領伊拉克全境。伊拉克大部分貝都因部落歸倌了伊斯蘭教,一些基督徒和祆教徒表示歸服。後賽爾德奉哈里發之命,新建巴士拉和庫法軍事營地,作為征服波斯的戰略要地,並以庫法作為首府,賽爾德在庫法建造了伊拉克的第一座清真寺。656年,第四任哈里發阿里執政後,將首都從麥地那遷往庫法,伊拉克成為哈里發國家的政治中心.阿里曾在巴士拉和庫法附近同反對派進行了駱駝之戰和拿納赫魯宛之戰。

伊拉克伊斯蘭教伍麥葉王朝統治時期

伍麥葉王朝統治時期(661~750),伊拉克成為帝國的行省,半島的阿拉伯人大批遷入,一些貴族封有領地,伊斯蘭教得到廣泛傳播,一些主要城市興建了清真寺。在帝國統治階層各派政治勢力的鬥爭中,伊拉克成為什葉派的宗教和政治中心,在庫法和巴士拉,什葉派曾發動穆赫塔爾起義和贊吉起義,反對伍麥葉王朝的統治。阿拔斯王朝時期(750—1258),哈里發曼蘇爾於762年建新都巴格達,伊拉克成為阿拉伯帝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當時的巴格達,商賈雲集,學者薈萃,對阿拉伯一伊斯蘭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對世界經濟和文化的交流,起了重要作用。8~11世紀,在庫法、巴士拉和巴格達,先後形成了什葉派、蘇菲派、穆爾太齊賴派、艾什爾裏派,並以此三城為中心促進了伊斯蘭教凱拉姆學、古蘭經學、聖訓學、教法學和阿拉伯語法學的形成和發展。10世紀起,阿拔斯王朝開始衰落。945年,波斯什葉派的布韋希王朝埃米爾艾哈邁德·本·布韋希進佔巴格達,控制了阿拔斯王朝的軍政大權。布韋希王朝確定伊拉克的卡爾巴拉、納賈夫、卡茲米耶、薩馬拉為什葉派的聖地,宣佈阿舒拉日(教歷1月10日)和蓋迪爾·胡術(教歷12月18日)為什葉派的正式節日,併為納賈夫的阿里墳墓和卡茲米耶的第七與第九代伊瑪目墳墓分別修建了壯麗的陵墓清真寺。庫法、巴士拉、納賈夫、希拉等城成為什葉派的學術和傳教中心。

伊拉克伊斯蘭教塞爾柱突厥人入主巴格達

1055年,塞爾柱突厥人入主巴格達,其首領圖格魯勒被哈里發戛伊姆封為素丹,恢復了遜尼派的統治地位。賽爾柱王朝首相尼扎姆·穆勒克在巴格達建立了尼采米亞大學,傳播艾什爾裏派的教義學説,後經安薩里發展,確立了伊斯蘭教遜尼派信仰的最終形式。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達,滅阿拔斯王朝,伊拉克成為波斯蒙古伊兒汗國的行省。14世紀30年代後,伊兒汗國陷於分裂,伊拉克處於蒙古系的哲拉伊兒王朝(1336~1411)統治之下。15世紀,伊拉克為帖木兒帝國的一部分。16世紀初,伊拉克成為波斯什葉派薩法維王朝的領地,伊拉克南部的什葉派力量受到支持,得到發展,並在卡爾巴拉和納賈夫建立了什葉派的宗教學校。1639年,伊拉克淪為奧斯曼帝國的屬地。

伊拉克伊斯蘭教英軍佔領伊拉克

1917~1918年,英軍佔領伊拉克。1920年,伊拉克什葉派和遜尼派的宗教領袖聯合,領導各地人民發動反對英國軍事佔領和殖民統治的起義。1921年8月,英殖民當局將麥加謝里夫侯賽因·本·阿里兒子費薩爾扶上伊拉克王位,成立伊拉克王國。1930年英匿承認伊拉克獨立,由親英、美的努裏·賽義德政府執政.1958年,以卡塞姆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政變,推翻費薩爾王朝,建立伊拉克共和國。1963年後,由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執政,公開宣佈實行政教分離政策,以阿拉伯民族主義為指導思想,推行世俗化和現代化的政治和經濟政策。

伊拉克伊斯蘭教穆斯林派別

在伊拉克的穆斯林中,什葉派佔全國穆斯林總數的60%,遜尼派佔40%。什葉派絕大多數為十二伊瑪目派,少數為賽希特派、阿里一伊拉希派、伊斯瑪儀派等,總部設在卡茲米耶。教法上分別遵奉烏蘇勒派(佔80%)和艾赫巴爾派(佔20%)。信奉什葉派的主要是阿拉伯人和伊朗人,大多分佈在南部地區。遜尼派大多遵奉哈乃斐教法學派(佔65%)和沙斐儀派(佔34%),極少數遵奉馬立克派和罕百里派。信奉遜尼派的穆斯林中,阿拉伯人和庫爾德人幾乎各佔一半,主要分佈在北部地區和一些大城市。政府高級官員和教法官,多由遜尼派穆斯林擔任。伊拉克憲法規定伊斯蘭教為國教,後宣佈取消這一條款。在司法上,分別設有宗教法庭和世俗法庭,宗教法庭一般審理婚姻等民事糾紛和宗教爭端等。國家設總卡迪,為宗教和司法領袖,宗教事務由宗教基金部主管。宗教教育比較普遍。中、小學均開設有宗教課程;巴格達大學設有伊斯蘭法學院,在巴格達、納賈夫、薩馬拉等城市設有宗教專科學校,專門培養宗教職業者。國內出版有大量宗教書籍及期刊。全國有清真寺12000多座,首都巴格達有560座。宗教政治組織有:“伊拉克聖戰者組織”、“革命伊斯蘭民族力量陣線”、“歐萊瑪社團”等。伊拉克為“阿拉伯國家聯盟”、“伊斯蘭會議組織”、“世界伊斯蘭大會”、“伊斯蘭世界聯盟”的成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