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伊基託斯

鎖定
伊基託斯(西班牙語:Iquitos),是秘魯亞馬孫叢林地區最大城市,人口約44萬人,為洛雷託大區瑪雅瑙斯省省會。伊基託斯位於亞馬孫河岸邊,無公路或鐵路與外界連接,對外交通完全依靠航空和亞馬孫河航運,與俄羅斯堪察加州首府堪察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同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座不能以公路到達的城市。雖然該地離亞馬孫河河口有3700公里遠,但小型海輪還是可以逆流而上抵達伊基託斯,因而該地也成為世界上距離海岸最遠的海港。 [1] 
中文名
伊基託斯
外文名
Iquitos
行政區類別
省會,自由港
所屬地區
秘魯共和國洛雷託省
地理位置
秘魯亞馬遜叢林地區亞馬孫河北岸
面    積
1213 km²
下轄地區
伊基託斯,貝倫,聖胡安·保蒂斯塔
氣候條件
熱帶雨林氣候
人口數量
43.7376萬人(2015年)
著名景點
恰拉匹塔,亞馬孫河
機    場
科羅內爾·弗朗西斯科國際機場
方    言
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克丘亞語
時    區
UTC-5
市    長
Adela Jimenez

伊基託斯城市介紹

伊基託斯衞星地圖 伊基託斯衞星地圖
秘魯東北部的城市,洛雷託大區瑪瑙斯省首府。面積1213平方千米,都會區人口46萬,是秘魯第6大城市。位於亞馬孫河南畔。東距大西洋3,700公里,小海輪可溯亞馬孫河抵達,為世界上海輪抵達最遠的內陸港之一。
原為一印第安人漁村,1866年設市。為附近橡膠等農產品的主要集運港。秘魯亞馬孫地區新興石油工業的中心及秘魯東部的經濟、文化中心。有紡織、石油提煉、鋸木、造紙、橡膠加工等工業。1980年闢為自由港。熱帶原始森林風光絢麗,旅遊業興盛。有大學和機場。伊基託斯市位於秘魯熱帶森林的腹地,是亞馬遜地區的商業中心,建城已有120多年的歷史。早在本世紀初橡膠熱年代,它就是種植園主和鉅賈大賈揮霍的娛樂之地,一些雕刻壁畫的歐式建築,還保留着當年的風姿。 [2] 

伊基託斯氣候資料

伊基託斯﹝秘魯﹞氣候資料 [1] 
氣象站位置: 南緯3.7度, 西經73.2度, 海拔126米
-
日期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平均最高氣温(攝氏度)
1961-1990
31.6
31.7
31.9
31.0
30.6
30.4
平均最低氣温(攝氏度)
1961-1990
22.1
22.0
22.1
22.1
21.9
21.3
降雨量 (毫米)
1961-1990
279.0
226.7
279.0
309.8
273.7
190.1
-
日期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最高氣温(攝氏度)
1961-1990
30.9
31.6
32.1
31.9
31.9
31.7
平均最低氣温(攝氏度)
1961-1990
20.8
21.1
21.4
21.8
22.1
23.2
降雨量 (毫米)
1961-1990
181.9
164.6
189.0
241.9
260.2
282.4

伊基託斯發展情況

伊基託斯衞星地圖2 伊基託斯衞星地圖2
原為一印第安人漁村,1624年建城,1866年設市。為附近橡膠等農產品的主要集運港。秘魯亞馬孫地區新興石油工業的中心及秘魯東部的經濟、文化中心。有紡織、石油提煉、鋸木、造紙、橡膠加工等工業。1980年闢為自由港。熱帶原始森林風光絢麗,旅遊業興盛,有大學和國際機場,市內交通以三輪摩托車為主,有少量公交線路。
科羅內爾國際機場位於市中心西南6千米處,有一條長2500米,寬45米的柏油跑道,航站樓面積為6500平方米,此機場也是秘魯重要得陸航直升機機場,屬於軍民合用機場,現機場跑道正在往西南方延長至3000米。

伊基託斯人口民族

伊基託斯有人口大約44萬,民族種類多樣,但多是蒙古人種,居民講西班牙語。

伊基託斯地理環境

伊基託斯處於亞馬孫熱帶雨林氣候區,全年高温多雨,植被多熱帶植物。伊基託斯平均海拔104米,有水域面積340平方千米,處於亞馬孫河南岸。

伊基託斯自然資源

伊基託斯 伊基託斯
伊基託斯市擁有44萬人口,位居秘魯熱帶森林的腹地,是亞馬孫地區的商業中心,建城已有120多年的歷史。早在本世紀初橡膠熱年代,它就是種植園主和世商大賈揮霍的娛樂之地,一些雕刻壁畫的歐式建築,還保留着風姿。橡膠熱過後,依基託斯市經歷過一個蕭條時期。為了刺激當地經濟的發展,秘魯政府從60年代起開始在這裏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有4000種商品免税進口,使它成了半 自由港。大量來自歐美巴西的商品湧進依基託斯,這是它市場繁榮的原因。依基託斯還是除首都利馬以外有國際航線的5個城市之一,有班機飛往邁阿密。市內和市郊有不少設施比較齊全的旅館。

伊基託斯旅遊攻略

蒙古人神秘淵源
從科羅內爾·弗朗西斯科國際機場到市內,馬路上河流般喧騰的摩托車流,就像我國的自行車流一樣的可觀。下榻EL DORAD酒店後,我們叫了一輛三輪摩托去兜風。車伕問,想去哪兒看看?我説,任何有伊基託斯味道的地方。
伊基託斯 伊基託斯
伊基託斯城市不大,三條主路與亞馬孫河平行延伸,縱列的小街將城區分割成不規則的方塊。新興的商業街陳設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當然也少不了中國義烏出口的廉價但好用的小電器。伊基託斯也正如中國內陸的小城一般,保留着許多泛黃的、引發懷舊情緒的角落,比如菜市場和破舊的小碼頭。
市場內光線昏暗,在水果和蔬菜攤後面,熱情的小攤主衝我們微笑。車伕説,伊基託斯乃至亞馬孫人的先民,是蒙古人種,因而他們相信自己和中國人必定有着某種淵源。我們坐在摩托車上的時候,偶爾會有一輛摩托加大油門趕上我們,車伕向我們伸出大拇指喊着:“China!”從相貌上看,本地人的血緣十分複雜,分別有着南亞人、印加人、西班牙或葡萄牙人的影子。後來深入亞馬孫一村莊,村民聲稱他們確實是源自蒙古人種,特別是他們都有一個顯著的特徵,即每個亞馬孫人在嬰兒時,臂部都有一塊胎記,五歲後慢慢消失。我的蒙古族朋友阿魯斯證明了這一點,他説內蒙古草原上的人們幼時都有相類似的胎記,同樣會在步入成年的過程中漸漸消失。
火辣辣的恰拉匹塔
不可否認,血緣之親令我對伊基託斯產生了鄉愁一樣的情緒,而鮮豔火辣的黃辣椒“恰拉匹嗒”則是伊基託斯回饋我的厚禮。在小吃排檔,我們品味着用香蕉葉包裹的亞馬孫烤魚,老闆娘遞過來一瓶黃辣椒。小巧的辣椒只有指尖般大小,吃的時候只取兩三個用勺子碾碎在小碟子裏,用來當蘸料吃。即使如此,仍然辣得像火一般。
“而恰拉匹嗒,則不僅僅是指辣椒。”老闆娘説,“人們也把本地姑娘們稱作恰拉匹嗒”。此時外面的馬路上,極富穿透力的熱帶陽光反射在路面上,強烈而多彩。“恰拉匹嗒”,如咒語一樣的音節,喚醒了熱帶的秘密。那些亞馬孫的女子,擁有平靜的外表,目光温婉又火辣,雨林般不可知、不可測。
一個本地人使用的小碼頭就在市場的下面,河面比城市低很多,用長長的木梯引向碼頭和棧橋。河水氾濫的雨季,碼頭的位置會隨之而升高。碼頭上停滿了大大小小的船隻,一隊日本遊客正準備去水上游覽。本地的苦力扛着大包小包的貨物或成捆的香蕉,往來於木梯之上。大河即是亞馬孫,伊基託斯依亞馬孫而生,河岸建有大大小小的各類碼頭。亞馬孫的內河航運業十分發達,河中航行的不乏巨大的海輪,從這裏沿河而下,可到達哥倫比亞、巴西,從巴西的入海口進入大西洋,是一條國際航運線路。
從高處望去,河兩岸因雨季氾濫而空出成片成片的泥灘、沼澤,顯示出亞馬孫桀傲難馴的力量。在河岸漫步的時候,我遇到一排船屋,一個母親陪着三個孩子在水裏嬉戲,他們的家就是一隻破敗的木船,貧苦的人就是這樣以船為家。顯然,貧富分化依然是秘魯面臨的重要社會問題
西班牙三百多年的殖民史,讓南美大地徹底改觀,西班牙語成為統一的官方語言,而由於傳教士不懈的努力,也終於讓天主教深入南美大地幾乎每一個角落。伊基託斯城中的公墓是天主教徒靈魂的安息之所。這裏工藝精美的天使與聖徒雕像、莊嚴的氣氛,幾乎讓人以為是在歐洲。一個有着非洲血統的母親正領着兩個孩子給故去的親人敬獻鮮花。眉宇間雖有悲憾,卻對我不吝於微笑。
原始村莊品嚐食人魚
在人類學書本中,有對亞馬孫人生活的詳細描述。大致上,原住民女子裸露上身、身着草裙,男子只在要緊部位配有飾物,他們居住在草屋中,每個小村都有一間高大的圓形草屋,作為村民處理公共事務的議事廳。這樣原始特色的生活相信如今只有在人跡罕至的雨林深處才得以保留,但在伊基託斯附近的河汊中,卻有若干個小村因為旅遊業的原因而“保留”(或者不如説是“重現”)了這種生活。
伊基託斯 伊基託斯
去往這樣的村莊要先從伊基託斯乘車沿公路走到一個小碼頭,從這裏坐船才能前往。小碼頭比我們後來去往的瑙島(NAOTA)小鎮還要簡陋,沿河一溜吊腳樓或木棚,充斥着廉價的小酒吧、小飯館和各式各樣的小攤點。無所事事的男人們坐在酒吧裏,衝着過路的姑娘吹口哨,許多女人坐在河邊遙望遠處的大河,在等候她們的家人。碼頭上大大小小的船隻擠滿了水面,我們的船費了半天勁,幾乎讓所有的船都“勞駕”一番,這才入了大河的航道。沿河航行不久,即拐入一條支流,行不久,又拐入更小的河汊,兩側幾乎看不到河岸,茂密的植被覆壓在水面上,偶爾能看到樹叢中的草屋。忽然看到遠處綠色中裸露出一截河岸,岸上一個小草亭,這裏就是村莊的入口。
草屋十分高大,可容百人聚會。婦人和少女裸露上身、身着草裙,男子也穿了草裙,身佩吹箭筒。吹箭筒用的是毒箭,用雨林中的一種蟾蜍的毒汁和一種植物的毒汁調製成,是一件十分可畏的武器。這裏的舞蹈表演其實是從昔日的巫術之舞演化來的,一邊舞一邊發出叫聲。熱帶女子膚色黝黑,眼珠深黑而明亮,與南亞女子十分相像。
後來待我們深入亞馬孫後,才知道這樣的村莊生活幾乎只是記憶中的化石了。我們後來去過的村莊極少外人光顧,沒有任何旅遊業,這裏的人們住在建在木樁上的木屋裏,在吊牀上睡覺,生計主要靠打魚。亞馬孫河的魚種類繁多。有天下午,我們在一個小村的岸邊學習釣魚,二十來分鐘的工夫,我就釣上四條魚,都是不一樣的種類。本地人打漁多用網,大個的魚用標槍,他們的獵獲物裏常常有鱷魚和食人魚。我們到一家家訪時,年輕的妻子正在火塘上把色澤鮮豔的食人魚裝了滿滿一鍋,準備煮來吃,旁邊的火上就放着斬成兩截的鱷魚,直接烤來吃。女主人抱着的孩子患有眼疾,但因為村裏沒有醫生,也沒有對症的藥,就一直耽誤了下來。這裏的人們大多家徒四壁,好在秘魯政府大力推行教育,小村中的小學條件不錯,老師們會説流利的英語,孩子們也聰明伶俐得很。看上去,亞馬孫的未來已經和現代社會接軌了。 [3] 

伊基託斯友好城市

友好城市
國家
一級行政區名
城市名
亞馬孫州
亞馬孫省
利蒂西亞
愛爾巴桑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