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伊利諾伊大學

鎖定
伊利諾伊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簡稱UI或U of I,創建於1867年,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公立大學系統之一,擁有“公立常春藤”的美譽,在全世界享有盛名。 [1]  其三所分校分別位於伊利諾伊州的大學城厄巴納-香檳、第一大城市芝加哥以及州府斯普林菲爾德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UIUC)是美國頂尖的綜合研究型大學,是美國十大聯盟創始成員和美國大學協會成員,其工科綜合實力穩居全美前五,在理學和社會科學領域亦是世界一流水平,在此學習和工作過的校友中有30位獲得諾貝爾獎,2020THE世界大學排名第48位,2019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第38位。
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UIC)是芝加哥地區最大的公立研究型大學,美國一級國家級大學,在法學、教育學、新聞傳播學、公共事務、以及醫學和健康科學領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擁有全美最大的醫學院。
伊利諾伊大學斯普林菲爾德分校(UIS)是一所文理學院,在美國中西部公立大學中名列前茅。
伊利諾伊大學與中國有着特殊的關係,早在1906年,時任校長愛德蒙·詹姆斯致信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建議將庚子賠款用於發展中國的教育事業,後來發展為庚子賠款獎學金,諸多的中國學生藉此得以留美深造。在1911-1920年間,伊利諾伊大學收留和培養了多達三成的留美中國學生,是對中國學生最友好的美國大學之一。該校還是美國最多元化、國際化的大學之一,其中UIUC的國際學生人數常年位於全美大學第三位,位列美國公立大學榜首。
中文名
伊利諾伊大學
外文名
University of Illinois System
簡    稱
UI、U of I、Fighting Illini
創辦時間
1867年
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系統
學校特色
美國大學協會成員(UIUC)
十大聯盟成員(UIUC)
NCAA Division I Horizon League成員
現任領導
Timothy L. Killeen(校長)
院系設置
醫學院,藥學院,商學院,教育學院,建築學院,公共事務學院等
校    訓
Learning and Labor
地    址
其三所分校分別位於伊利諾伊州的大學城厄巴納-香檳、第一大城市芝加哥以及州府斯普林菲爾德。
主要獎項
諾貝爾獎
知名校友
約翰·巴丁
傑克·基爾比
陶行知
竺可楨
華羅庚 展開
分校數量
3(厄巴納-香檳、芝加哥、春田)
代表色
橙與藍
校友捐贈
11.1億美元

伊利諾伊大學大學歷史

University of illinois system
University of illinois system(4張)
在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以南140英里的地方,有兩個風景優美的靜謐小城。兩城比鄰而居,中間只隔着一條萊特(Wright)街,街東為厄巴納(Urbana),街西為香檳(Champaign)。伊利諾伊大學就創辦於此,現為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所在地。
19世紀中葉,隨着美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開始呼籲舉辦實用的工業和農業教育。1857年,伊利諾伊學院的喬納桑·特納教授聯合佛蒙特州的眾議員賈斯廷·莫里爾在國會提出由聯邦政府贈地開辦農業與機械學院的議案,議案在國會得到了通過,但被時任總統布坎南所否決。1861年,來自伊利諾伊州的亞伯拉罕·林肯成為美國總統,12月,莫里爾再次提出同樣內容的議案,國會通過後,1862年經林肯總統簽署,議案正式生效,這就是對美國高等教育產生深遠影響的“莫里爾法案”(也稱贈地學院法案)。

伊利諾伊大學學名由來

根據這項法案,1863年2月,伊利諾伊州得到了48萬英畝的土地。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結束,雙子城厄巴納-香檳逐漸成為該州重要的鐵路交匯點。1867年,為響應美國政府頒佈的贈地學院法案,經州議會決定在厄巴納-香檳建立了伊利諾伊工業大學。學校於1868年3月11日正式開學,首任校長為約翰·密爾頓·格利高裏,當時僅有50名學生,兩名教授。1885年,學校改名為“伊利諾伊大學”。得益於所在地區的寧靜環境和便捷交通,到20世紀初期,學校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已經快速成為美國的主要公立大學和研究型大學,聲譽傳遍了全美。至1900年,全校學生人數已有2300名。20世紀是美國,也是該校的大發展時期。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2張)
1946年,伊利諾伊大學在芝加哥的舊海軍碼頭設立一所初級學院,學校得到進一步的擴展。到1947年,註冊學生人數已經達到15500人。出於學校發展的考慮,伊利諾伊大學先後於1896年和1897年將位於芝加哥的獨立的藥學院和內外科學院收歸門下;1901年又合併了芝加哥的哥倫比亞牙醫學院。1913年,這三個學院正式成為伊利諾伊大學在芝加哥的衞生科學中心。通過此舉使學校的系科設置趨向於完整。後來學校又分別在1953年和1963年建立了護理學院和聯合保健學院。這兩所學院連同衞生科學中心於1965年成為伊利諾伊大學醫學中心。1961年,舊海軍碼頭的初級學院增設四年制本科課程,1965年搬遷至芝加哥市中心,成為伊利諾伊大學的芝加哥環區分校。1982年該分校與醫學中心合併成為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
1995年7月1日,位於斯普林菲爾德的州立桑格蒙大學(Sangamon State University)成為伊利諾伊大學的第三所分校—斯普林菲爾德分校。至此,形成了今天的伊利諾伊大學。

伊利諾伊大學學校規模

1915年6月伊利諾伊大學在Quad舉行畢業典禮 1915年6月伊利諾伊大學在Quad舉行畢業典禮
經過近150年的發展,伊利諾伊大學已經是全美國最好的大學之一,位居全國頂尖公立大學的前列。大學三個校區提供上百個本科、研究生和專業課程教育和近5000門課程,其中不少專業學科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大學現有教職員工2.3萬多人,其中教師5800多人,他們中許多是在美國及國際上受到尊重的教授,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普利策獎獲得者和麥克阿瑟研究員及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工程院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大學在校學生7.8萬多人,每年授予學位2萬多個,還有數千校外學生參加大學的在線教育獲得學位;大學有學生組織1600多個;大學2013~2014年度預算56.4億美元,其中研究經費7.47億元,有數百個研究中心、實驗室及研究所;三個校區總面積2433英畝,加上保留地共計10,520英畝,有超過800幢建築價值95億美元。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圖書館擁有2400多萬冊圖書資料,為美國公立大學圖書館藏書之首,居美國所有大學第二位,僅次於哈佛大學圖書館;該分校還擁有美國國家超級計算機應用中心、威拉德機場以及博物館、美術館、文化藝術中心、大型體育場館和佔地1765英畝的阿勒頓公園。 [1] 
2020年4月2日,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南京大學等高校正式宣佈成立國際大學氣候聯盟 [2] 

伊利諾伊大學辦學宗旨

伊利諾伊大學一直秉承“為公眾服務”的精神,始終致力於“卓越的教育、研究和公眾服務”。伊利諾伊大學聲稱,“伊利諾伊大學屬於全體伊利諾伊人民”,“一所大學,三所分校,一個歷史目標,為公眾服務”。學校從建校開始延用至今的校徽上銘刻着“學習和勞動”的校訓以及耕地的犁與打鐵的錘子和鐵砧
伊利諾伊大學州農場中心 伊利諾伊大學州農場中心
伊利諾伊大學“為公眾服務”的精神來自於贈地學院為勞動階級服務的初衷。建校伊始,校長格利高裏就根據贈地學院的倡導者特納的意見辦學。他認為,伊利諾伊大學應該向勞動階級提供免費的高等教育,以培養其所需要的人才。他還提出,學校應該承擔起教學、科研和為公眾服務三項任務。
根據這種辦學思想,格利高裏在籌集資金購置圖書和教學設備的同時,建立農場和工廠供學生實習之用;還利用假期開辦短訓班,向全州農民傳授農業、園藝和果樹栽培技術。1870年,學校建立了美國第一個工程討論班和實驗站;1876年,又建立了美國最早的農業實驗站,為美國農業,特別是玉米和大豆的種植做出了貢獻。格利高裏離校之後,學校仍然保留為公眾服務的傳統,而且隨着學校規模的逐步擴大,其服務活動的形式和範圍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1888年,在國會撥款的資助下,伊利諾伊大學將農業實驗站辦到了全州各地;1914年,農學院又開展農業協作推廣服務。學校至今還保留着3000英畝農場和隸屬於農學院的2382英畝試驗田,以實驗和推廣農業新技術和農作物新品種。19世紀末期,伊利諾伊大學大力推廣教育,培訓中學教師,講授教育學課程,同時還組織以教授為主的學校推廣會。到20世紀60年代,繼續教育的內容已經擴展到計算機這樣的新興學科,如今每年有數千繼續教育的學生在伊利諾伊大學獲得高級學位。上述活動推動了社區教育和建設,今天這仍然是伊利諾伊大學為公眾服務和繼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伊利諾伊大學公眾服務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伊利諾伊大學圖書館也利用自己的館藏為需要的公眾服務。圖書館積極地參與伊利諾伊圖書館情報網,實現了信息的共享。它向周圍的城鎮居民出借圖書、雜誌和其他資料,這使之成為了伊利諾伊州圖書館資料的最大出借者。
為了更好、更有效地為公眾服務,大學在機構設置和學科的建設上也順應社會和公眾的要求。1973年,大學校本部設立了公眾服務辦公室(現改名為繼續教育和公眾服務辦公室),1974年,在芝加哥環區分校成立簡·阿達姆斯社會工作學院,1978年設立了老年學研究中心。今天,伊利諾伊大學的在線教育“UI在線”(UI-Online),一方面通過互聯網加強三個分校之間的聯繫,另一方面每年向數千公眾提供網上課程,進行遠程教育。
在為公眾服務方面,伊利諾伊大學的歷任校長都是這方面的表率,首任校長格利高裏首倡為公眾服務的精神。20世紀末期,時任校長詹姆斯·斯圖克爾曾在兩年之中行程數萬英里,拜會校友、公司、社區和新聞媒體,徵詢對學校的意見和看法。

伊利諾伊大學傳統校風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校長親自拜訪校友表明學校對校友的重視,這是伊利諾伊大學的一貫傳統。校友是特殊的公眾,是學校與社區、社會聯繫的重要紐帶。伊利諾伊大學不僅讓校友進入學校的最高決策機構—評議會,而且在1910年10月18日舉行了第一次校友“返校節”。這開創了一個新的傳統,以後發展成為美國各大學每年一度的盛大節日。每逢返校節,校友從四面八方彙集到母校,表達對母校的忠誠。學校裏會舉行各種表演和體育比賽,各學生團體也積極參與,招待他們的前輩。返校節促進了校友之間的團結,密切了學校與校友及社會的關係;同時,也增強了校友對學校的歸屬感自豪感,使校友關心學校的興衰榮辱,自願為學校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伊利諾伊大學提供的服務和對校友的關心也給學校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不僅校友為母校的發展慷慨解囊,一些社會人士也向學校積極捐贈。1946年,羅伯特·阿勒頓將位於厄巴納西南約26英里處的一座莊園,連同由1500英畝原始森林組成的公園贈送給伊利諾伊大學。1989年校友阿諾德·貝克曼夫婦捐資5000萬美元興建了貝克曼高科技研究中心。數年之前,伊利諾伊大學基金會舉辦了一次募捐運動,原計劃募集1億美元,由於捐款踴躍,實際籌得2億美元的款項。這些捐款極大的促進了學校的發展,使許多貧寒子弟得以進入大學學習,也使伊利諾伊大學的建校先賢的願望得以實現。如今大學的年度捐贈基金已經從1991年的1.95億美元發展到2013年的4.35億美元,捐款佔到了學校預算總額的7.7%。

伊利諾伊大學精神文化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伊利諾伊大學的服務精神不僅體現在為公眾和社會服務上,而且還體現在學校為學生服務方面。學校通過教師對學生的服務和其他一系列活動也培養着學生為大眾服務的精神。
伊利諾伊大學不僅為學生提供宿舍、學生俱樂部,還幫助學生辦理醫療保險、提供互聯網服務等一些其他服務。經濟大蕭條時期,學生難以找到工作,1932年學校為此設立了職業介紹局,這一服務一直延續到今天。伊利諾伊大學的教師也以自己的熱情幫助學生。20世紀初,學校在全美率先設置男生部主任一職。當時的男生部主任克拉克以極大的熱情和耐心教育、鼓勵學生積極進取,深得學生的愛戴,學生們親切地稱他為“我們全體的父親”。今天伊利諾伊大學的教師仍然具有這種精神。在平常的工作時間裏,學生有什麼問題可以找學生監督辦公室解決;其他時間裏,學生還能夠撥打電話找值班的“緊急事件學生監督”。什麼是“緊急事件”並沒有明確定義,教師要回答學生提出各種問題。擔當此事的教師都是志願者,當學生考試不及格或者未能掙夠畢業要求的學分時,這些教師還會認真聽取學生的傾訴,與之交流談心,以減輕其痛苦。
學校傳統的影響和教師熱情的感召下,伊利諾伊大學的學生一方面積極參與學校的服務活動,同時也自己組織一些活動,為社會作些力所能及的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伊利諾伊大學的學生曾組織一支志願救護隊上前線,也有部分學生退學參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由於日本軍隊襲擊了珍珠港,迫使美國全面參戰,伊利諾伊大學的學生以幾乎全部的力量投入了反法西斯戰爭。由於大批學生參軍,學校男女生比例一夜之間從3:1變為1:4,而留校的女生則為紅十字會製作繃帶。到了越戰時,由於美國進行是一場侵略戰爭,伊利諾伊大學的學生也像其他院校一樣舉行了大規模的反戰示威。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在大學校內,學生還成立了許多志願者組織,自發地為社區公眾服務,其中最著名的是“伊利尼志願者項目”(Volunteer IlliniProjects)。該組織創建於上世紀60年代,由學生義務指導貧困的黑人孩子學習,到1965年正式成立時,參加者已經達到350人。今天該團體的活動包括與精神障礙的人交朋友、與青年拘留所的成人建立筆友聯繫、為公立託兒所服務、幫助無家可歸者等十幾個領域。鑑於該團體的突出貢獻,1983年里根總統向其頒發了“志願者行動獎”。
同時,對社區活動的積極捲入,也給了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機會。1997年秋季開始的課程“社會學199”即是一例,這門課程要求學生每週至少參與社區基層機構的活動15小時,以將所得到的經驗與社會學理論聯繫起來。類似的項目還有社會工作學校項目。厄巴納-香檳分校工學院建立了一項“合作教育項目”,參加的學生必須是在校學習了一學期的一年級本科學生,不同於普通工學院學生四年畢業,他們是五年畢業。學校聯繫了全國各地的約100家公司,參加的學生必須在其中一家公司工作一年。通過工作,學生學會了靈活地運用所學的書本知識解決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在學習時也會更加努力。大約有2\3的項目參加者被其工作過的公司留用,這説明這一項目是成功的,對公司、學校和學生本人都有好處。
1908年6月9日中國駐美大使伍廷芳到訪伊大 1908年6月9日中國駐美大使伍廷芳到訪伊大
伊利諾伊大學提倡的為公眾服務的辦學宗旨,還培育了大學平等、自由的精神,這使學校在受教育權的男女平等、種族平等上也走在了美國高等教育的前列。1870年該大學就已經開始招收女生,是全美最早同時招收男女學生的大學。學校於1883年招收外國學生,後來有不少我國的著名學者和科學家也曾在這裏學習過。該大學還是第一個向有生理殘疾的學生提供綜合服務的大學。這裏的大學生對黑人民權運動也持支持態度。早在1873年,黑人約翰·伯爾德被伊利諾伊州長提名為評議會成員,成為進入大學評議會的第一個黑人。五六十年代黑人民權運動興起之後,該大學的學生更是其堅定的支持者。1947年,一家理髮店拒絕給黑人理髮,導致全校性抗議種族歧視。大學在“返校節”期間會選舉返校節“皇后”和“公主”,在1950年的返校節上,該校一名黑人女生當選為“皇后”,這在大學的歷史上是第一回,也是學生高漲的反種族偏見和支持黑人民權運動的象徵之一。

伊利諾伊大學教學科研

為了促進本科教學水平,著名的卡內基基金會也在學校設立“伊利諾伊教授教學進步年度獎”。厄巴納―香檳分校設有“本科教學優秀獎”,創建有“教學進步委員會”,以加強對校內教學活動的指導,保證所有的本科新生都能在小班中上課;還建立“發明計劃”,讓部分學生接受著名教授的直接指導。該校的畢業校友中有11人、附屬中學有3人獲得過諾貝爾獎(有一人從中學到大學都在這裏就讀)。設立附屬中學説明學校對教學的重視,而有多名校友得到了諾貝爾獎則説明了伊利諾伊大學的教學質量。
美國國家超級計算應用中心 美國國家超級計算應用中心
在科研方面,伊利諾伊大學也同樣取得了巨大成功。在1996年以前的12年中,伊利諾伊大學共得到美國聯邦政府的研究經費30億美元,私人研究金10億美元。大學不僅設有數百個研究中心、實驗室及研究所,而且教員多是國家級學術機構的傑出會員,這些國家級學術機構包括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工程學院、美國人文與科學院等等。1996年,“費斯克學院指南”給予伊利諾伊大學“五星”的最高學術等級。
建校近150年來,伊利諾伊大學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科學成就,造就了無數國家棟梁和社會精英。19世紀末期,伊利諾伊大學以植物學、微生物和真菌的研究而聞名。進入20世紀以後,伊利諾伊大學建立世界上第一個電子感應加速器在,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數字計算機伊利埃克一號,開發出第一個網絡瀏覽器Mosaic,發明晶體管,提出低温超導理論。截至2014年,伊利諾伊大學共有24位教授及校友榮獲過諾貝爾獎,在美國公立大學中僅次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18位教授及校友榮獲過普利策新聞獎;2位校友榮獲過圖靈獎;1位教授榮獲過菲爾茲獎,11位教授榮獲過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伊利諾伊大學入學要求

伊利諾伊大學本科

雅思:斯普林菲爾德校區6.0,香檳校區6.5,no band below 6.0

伊利諾伊大學研究生

雅思:斯普林菲爾德校區6.5,香檳校區6.5,no band below 6.0

伊利諾伊大學法學院

雅思:香檳校區6.5(except LLM,no sub-scores below 6.0)

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縮寫為UIUC)是伊利諾伊大學系統的旗艦(主校區),創建於1867年,位於伊利諾伊州幽靜的雙子城:厄巴納―香檳市,是一所享有世界聲望的一流研究型大學。該校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2015年美國綜合大學排名第41位,美國公立大學排名第11位,世界大學排名第35位;在《泰晤士高等教育2014年世界大學排名第29位;在《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第28位。該校是美國大學協會(AAU)成員,美國“十大聯盟(Big Ten)”創始成員,被譽為“公立常春藤”,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及密歇根大學並稱“美國公立大學三巨頭”。該校還是最多元化、國際化的大學之一,其國際學生人數在全美大學排名第三,位列美國公立大學榜首。該校一直致力於卓越的研究、教學和公眾參與,很多學科素負盛名,其工程學院在全美乃至世界堪稱至尊級的地位,始終位於美國大學工程院排名前五,幾乎所有工程專業均在全美排名前十,電氣、計算機、土木、材料、農業、環境、機械等專業排名全美前五。該校的商學院也具有極強的實力,其會計、金融等專業為全美一流水平,會計專業位列全美第二。 [3] 

伊利諾伊大學學術研究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香檳分校十分注重學術研究,2012年,僅在科學及工程方面的研究經費就達到5.84億美金。該大學從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獲得研究經費量年年在全美名列第一,SCI論文總數在全美名列前5位。位於該大學的美國國家超級計算應用中心NCSA)在高性能計算、網路和資訊技術的研究和部署領域,一直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大學不僅設有逾150個研究中心、實驗室及研究所,而且教員多是國家級學術機構的傑出會員,這些國家級學術機構包括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工程學院美國人文與科學院等。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建校以來,香檳分校學術研究碩果累累,成就了一大批科學巨匠,為社會發展作了巨大貢獻。特別是進入20世紀以後,1940年唐納德·克斯特在伊利諾伊大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電子感應加速器;其後香檳分校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數字計算機伊利埃克一號;教授約翰·巴丁發明晶體管、提出低温超導理論(BCS理論),歷史上第一次在同一領域(固態理論)中兩次獲得諾貝爾獎;教授哈肯阿佩爾合作在計算機完成了四色定理的證明;網絡神童馬克·安德森在該校設計出第一個網絡瀏覽器軟件Mosaic(莫塞克)及Netscape(導航者),使得互聯網真正實現了大眾化;校友傑克·基爾比首創的集成電路是信息時代最為重要的一項發明;校友姚期智是首位圖靈獎華人得主;華羅庚曾任該校教授;敢講真話的清華大學水利系教授黃萬里是該校博士;參與研製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的北大化學系教授邢其毅也是該校博士;竺可楨早年曾在該校攻讀農學;菲律賓前總統拉莫斯是該校土木工程碩士;一度超過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富的甲骨文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官拉里·埃裏森曾在該校讀書;AMD創始人兼首席執官傑裏·桑德斯是該校電子工程學士;通用電氣董事長兼首席執官傑克·韋爾奇是該校化工博士;兩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李安是該校戲劇系學士。
截至2014年,香檳分校共有24位教授及校友榮獲過諾貝爾獎(其中有11位畢業自該校),在美國公立大學中僅次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18位教授及校友榮獲過普利策新聞獎;2位校友榮獲過圖靈獎(被視為是計算機科學界的諾貝爾獎);1位教授榮獲過菲爾茲獎(被視為是數學界的諾貝爾獎),11位教授榮獲過美國國家科學獎章。現任教授中有2位普利策獎得主、22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8位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伊利諾伊大學院系設置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工程學院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工程學院
香檳分校有農業環境、應用健康、航空、商學、教育、工程、藝術、勞動與僱傭關係研究、法學、文理、圖書館信息、傳媒、普通學科、醫學、社會工作、獸醫、研究生院等17個學院。工程學院是香檳分校科研的核心,早年學院以約翰·巴丁教授發明的晶體管技術作為出發點,在物理系的蓬勃發展下不斷分離出新的工程專業和研究所,現有26個研究中心、10個主要實驗室和9個附屬項目,還是美國國家超級計算中心和美國能源署高級火箭模擬中心所在地。該校的商學、農業、獸醫等學院也是學校的傳統強項,圖書館學院更因為龐大的藏書量而位列全美前列。

伊利諾伊大學專業課程

香檳分校學科專業設置齊全,共有近200個專業學科,其最好的學科是工學和商科。除了提供了高度多元化的教育之外,其傑出的教育品質更是深獲讚揚。該校的學術水平不僅獲得《Fiske大專院校指南》5顆星的最高水平評價,也獲評為全美提供多元化課程的最佳大學之一。該校的工程、物理學、化學、心理學、會計學和大眾傳播學等專業是最強的科系,而教育、商業、人文與藝術以及法學院等學院也十分出色。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貝克曼研究所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貝克曼研究所
在US NEWS 2014年美國大學學科排名中,該校排名全美前10名的研究生專業有物理學、化學、計算機科學、心理學、教育學、會計學、人力資源與勞資關係、大眾傳播學、圖書館科學、音樂、數論、代數、邏輯學、微生物學。該校工程學院在全美聞名遐邇,排名在第5位,其電氣工程、計算機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核工程、農業工程、環境工程等系科都排在全美前5位,化學工程、航空航天工程、工業工程排在全美前10。根據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香檳分校在工程領域的表現名列全世界第4,僅次於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領先於所有的常春藤盟校。
香檳分校在1922年頒發第一個會計專業學士學位,更在1939年頒發了全球第一個會計學博士學位。
社會科學方面,該校的心理學科系與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院校的同類科系並列全美第五,人力資源與勞資關係專業公認為全美前三,而圖書館科學則一直以來蟬聯全美第一的位置。此外,香檳分校擁有全美最大校友關係最廣覆蓋領域最全面的精算系,是北美精算協會(Centers of Actuarial Excellence)的最早一批成員。

伊利諾伊大學學校排名

1、美國大學排名
①本科排名
2015 U.S. News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美國大學綜合排名第41位
美國公立大學排名第11位
工科排名第6位
航空/航天專業排名第7位
生物/農業專業排名第1位
土木專業排名第1位
計算機專業排名第5位
電氣/電子/通信專業排名第4位
工程科學/工程物理專業排名第1位
環境/環境健康專業排名第5位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材料專業排名第2位
機械專業排名第6位
會計專業排名第2位
保險專業排名第8位
房地產專業排名第10位
②研究生院排名
2015 U.S. News
商學院排名第35位
教育學院排名第26位
工程學院排名第6位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法學院排名第40名(因受兩年前數據造假影響而被懲罰性降低排名)
2、世界大學排名
①綜合排名
2014年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第28位
2013-14 QS世界大學排名第56位
2013-14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第29位
②學科排名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2014年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學科領域):
工科(工程、技術和計算機科學)世界排名第4位
生命科學(生命科學)世界排名第21位
理科(數學與自然科學)世界排名第38位
社會科學世界排名第38位

伊利諾伊大學校園建築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香檳分校位於密歇根湖以南的平原上,地勢平坦,為伊利諾伊州傳統農業區。這裏屬於温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夏秋兩季乾旱,春冬兩季受湖區影響降雪較多。學校交通便利,北距芝加哥140英里,有高速公路聯通周邊芝加哥、印第安納波利斯和聖路易斯等城市。除了有鐵路貫穿小鎮,學校還有自己運營的機場(Williard)和航空飛行學院,機場可通航芝加哥、底特律和達拉斯。
伊利諾伊大學橄欖球隊 伊利諾伊大學橄欖球隊
香檳分校的建築以橘紅色為基準色。建築羣圍繞核心區域沿着南北中軸線的三個小廣場。中部為主廣場,主廣場的草坪是學校最引人注目的學生休息和課外活動場所,是學校核心地標。主廣場周圍是學校文學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建築羣,是學校最為傳統基礎的專業所在地。廣場北為伊利尼樓(Illini Union),是學校的標誌建築和各種活動的集中場所。樓內有娛樂廳、會議廳、閲讀室、賓館、餐廳、保齡球室、小商店、網吧等。廣場南為弗令格音樂廳。廣場東側為化學、語言、歷史樓,西側為數學、英語和行政樓。北部為巴丁廣場,該廣場附近聚集了工程學院建築。工程學院、電子、計算機、土木、工程學院圖書館以及周邊的物理系、材料系、力學系都位於格林(Green)街北側的工程學院區。在斯普林菲爾德路以北,有貝克曼研究所(Beckman Institute)和幾個實驗中心。南廣場則是被農業、動物學和與之相關的專業建築羣所環繞。這些專業是大學最有特色的專業,諸如農學、獸醫在全美也是出類拔萃的。主廣場與南廣場相接的地方,有兩處較為特色的地標,一個是校園內的小試驗田,種植農業作物;一個是試驗田西側的地下圖書館,即本科生圖書館,該圖書館在地下與主圖書館有走廊連接,是本科生學習的場所。
學校有幾個體育館和一個大型體育場,紀念體育場(Memorial Stadium)完工於1923年,有座位7萬餘個,可以舉辦美式足球比賽,是美國十大高校聯盟(Big Ten)友誼賽的主要賽場。學校有蘋果園住宿區(Orchard Down)和其他幾個住宿區。大學有附屬高中一所。
校園種植有北美紅橡樹,紅葉似火,秋色迷人。校園南部有一個日本花園(Japan House)和苗圃,春天花開似錦。校園附近還有幾個小鎮經營的公園、圖書館和博物館。整個學校安靜而美麗,是學習和研究的良好園地。

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

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 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
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縮寫UIC)位於伊利諾伊州最大、美國第三大城市芝加哥市,1982年由伊利諾伊大學在芝加哥的醫學中心(1965年組建)和芝加哥環區分校(1965年成立)合併而成,是伊利諾伊大學系統的第二個成員,是一所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學,是美國一級國家級大學之一。學校致力於創造和傳播新知識,在城市事務、醫學和健康科學領域處於領先水平,擁有全美最大的醫學院。該校有東、西、南3個校區,總面積311英畝(約1.25平方公里),是芝加哥地區規模最大的大學,有教職員近1萬名,約28,000名學生分佈在15個學院,培養82個領域學士、93個領域碩士和66個領域博士學生。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是一所年輕的大學,2013年被泰晤士高等教育列為世界50所年輕大學第11名。在 2016年US NEWS美國大學排名第129位,美國公立大學排名78位。 [4] 

伊利諾伊大學學術研究

芝加哥分校的教學及科研實力為全美所公認,是由卡內基基金會評選的88所研究型一類美國大學之一。學校一直是美國研究經費排名前50的機構之一,2014年度預算為20.8億美元,其中科研經費達3.9億美元,擁有多個專業研究中心及機構。學校的教育、工程、商學等學院及社會科學、健康科學、心理學、建築學等學科頗負盛名。
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 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
芝加哥分校有美國最大的醫學院,在伊利諾伊州的醫療系統中具有領導作用,它擁有該州主要的公共醫療中心,並作為全州醫生、牙醫、藥師、護士和其他醫護人員的主要培訓基地,其傑出表現獲得美國科學發展協會、美國人文基金會等多種國家級評鑑優良聲譽或獎項。醫學院位於學校西校區,其口腔醫學臨牀醫學、公共衞生學、藥學、護理學等都在全美屬於頂尖水平,為伊利諾伊州培養了眾多的醫學專業人士,也承擔了美國甚至世界範圍內醫學健康領域多個大型項目與工程。2014年6月24日中國衞生部人才交流服務中心與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簽署了衞生和醫學人才培養合作備忘錄。
位於學校東校區的奧托(Liautaud)商學院依託芝加哥的金融中心優勢,與各個行業的結合交流十分緊密,學生有很多與世界尖端行業企業交流實習工作的機會,特別是在會計、金融、企業管理等行業有強大的關係網。
芝加哥分校的知名校友包括前CNN主播Bernard Shaw、藍調音樂家Billy Branch和著名説客Tony Podesta。

伊利諾伊大學學校排名

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 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
芝加哥分校在2016 US NEWS美國大學排名如下:
①本科綜合排名
美國公立大學排名第78位
②研究生院排名
商學院排名第92位
教育學院排名第42位
工程學院排名第63位
醫學院(初級保健)排名第82位
醫學院(研究)排名第52位

伊利諾伊大學伊利諾伊大學斯普林菲爾德分校

伊利諾伊大學斯普林菲爾德分校 伊利諾伊大學斯普林菲爾德分校
斯普林菲爾德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Springfield,縮寫UIS) 位於伊利諾伊州斯普林菲爾德巿,是伊利諾伊大學系統中的文理科大學。學校創建於1969年,原為伊利諾伊州的州立桑格蒙大學,1995年7月1日加入伊利諾伊大學,成為伊利諾伊大學系統三所分校之一。雖然建校歷史不長,但學校在發展計劃、培養目標方面頗有特色,現已發展成為一所知名的公立大學,在US News 2015美國中西部區域大學排名中列第36位,排名升至該地區公立區域大學前列。
申請條件:雅思本科6分、雅思研究生6.5分。

伊利諾伊大學學科優勢

斯普林菲爾德分校校園面積746英畝,有5000多名在校生,有從本科生到博士生多個學科的44個學位計劃,其中包括23個學士、20個碩士和1個公共管理博士學位,學校還設有網絡教學的學位和證書計劃。學校的工程、商科較為出名,計算機、信息管理、工商管理、會計學、公共衞生、公共事務和生物學等專業深受學生青睞,政治、生物、經濟學和教育學等學科也名列前茅,會計學經常被評為全美最佳學科。
伊利諾伊大學斯普林菲爾德分校 伊利諾伊大學斯普林菲爾德分校
學校兼顧公立大學和私立學校的優點,提供給學生親和的學習環境和人文關懷。學校擁有數字化教學資源庫、科學規範的管理和一流的師資力量,採取小班教學的方式,使學生與老師能夠充分的互動交流溝通。學校還為學生量身定製學習方案和教學內容,改善教學質量,使學生能學有所成,並將所學知識應用於實踐中去。學校為英語為第二語言國際學生提供密集英語課程,使學生成功入學並且為完成大學的學位課程做好準備。學校還提供網絡教學,為學生節省寶貴的時間,滿足多種教學需求。
學校所在的斯普林菲爾德市是伊利諾伊的州府,也是全美最適合居住的中小城市之一,校園環境優美,設施完備,在培養公職人員方面具有其特殊的優勢,可通過參與當地社區和州政府的實習機會,提高學生在政府和公共服務方面的廣泛知識和領導能力
斯普林菲爾德分校知名校友包括美國國防部督察長Gordon Heddell、前美國總統喬治 · 布什白宮新聞秘書Dana Perino。

伊利諾伊大學學校排名

伊利諾伊大學斯普林菲爾德分校 伊利諾伊大學斯普林菲爾德分校
斯普林菲爾德分校在2015 US NEWS美國大學排名如下:
①本科綜合排名
美國中西部區域大學排名第36位
美國中西部公立區域大學排名第8位
②研究生院排名
公共事務排名第87位
商學院兼職MBA第190位

伊利諾伊大學歷任校長

伊利諾伊大學首任校長John Milton Gregory 伊利諾伊大學首任校長John Milton Gregory
1、John Milton Gregory (任期1867-1880年)
2、Selim Hobart Peabody(任期1880-1891年)
3、Thomas Jonathan Burrill(任期1891-1894年)
4、Andrew Sloan Draper(任期1894-1904年)
5、Edmund Janes James(任期1904-1920年)
6、David Kinley(任期1920-1930年)
7、Harry Woodburn Chase(任期1930-1933年)
8、Arthur Hill Daniels(任期1933-1934年)
9、Arthur Cutts Willard(任期1934-1946年)
10、George Dinsmore Stoddard(任期1946-1953年)
11、Lloyd Morey(任期1954-1955年)
伊利諾伊大學學生 伊利諾伊大學學生
12、David Dodds Henry(任期1955-1971年)
13、John E. Corbally(任期1971-1979年)
14、Stanley O. Ikenberry(任期1979-1995年)
15、James J. Stukel(任期1995-2005年)
16、B. Joseph White(任期2005-2009年)
17、Stanley O. Ikenberry(任期2010年)
18、Michael J. Hogan(任期2010-2012年)
19、Robert A. Easter(任期2012-2015年)
20、Timothy L. Killeen(任期2015-今)

伊利諾伊大學著名校友

伊利諾伊大學諾獎得主

  • 約翰·巴丁(John Bardeen),物理系教授,與布拉頓(W. H. Brattain)、肖克利(W. Shockley)發明晶體管,共享195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與利昂·庫珀(Leon Cooper)、約翰·施裏弗(John Schrieffer) 創立低温超導理論(BCS),共同獲得197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約翰·巴丁成為有史以來首位在同一領域(固體物理學)中兩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科學家;在伊利諾伊大學任教從1951年直到1991年去世。
  • 傑克·基爾比(Jack Kilby),集成電路(IC)的兩位發明人之一,共享2000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集成電路被譽為信息時代最為重要的發明之一;1947年獲伊利諾伊大學科學學士。
  • 安東尼·萊格特(Anthony J. Leggett),物理系教授,因超導體和超流體理論的開拓性貢獻,與Alexei A. Abrikosov及Vitaly L. Ginzburg共獲2003年諾貝爾物理獎;1983年成為伊利諾伊大學教員。
  • 保羅·勞特伯(Paul C. Lauterbur),化學系教授,因磁共振可視化不同結構的開創性發現,與彼得·曼斯菲爾德(Peter Mansfield)共獲2003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1985年成為伊利諾伊大學教員。
  • 羅莎琳·薩斯曼·耶洛(Rosalyn Sussman Yalow),醫學物理學家,因開發多肽類激素的放射免疫分析法,而共享197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獲得諾貝爾獎的第二個女科學家;獲伊利諾伊大學1942年理學碩士、1945年理學博士。
  • 愛德華·阿德爾伯特·多伊西(Edward Adelbert Doisy),生物化學家,由於發現維生素K以及其結構和生理作用,而與亨利克·達姆(Henrik Dam)共享194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伊利諾伊大學1914年文科學士、1916年理學碩士。
  • 文森特·迪維尼奧(Vincent du Vigneaud) ,生物化學家,首次合成了多肽激素,獲1955年諾貝爾化學獎。是伊利諾伊大學1823年理學學士、1924年理學碩士,並於1929-1932年在該校任教。
  • 羅伯特·W·霍利(Dr Robert W. Holley) ,生物化學家,因闡明瞭連結丙氨酸與DNA的精確結構,獲196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伊利諾伊大學1942年化學學士。
  • 埃德温·克雷布斯(Edwin Gerhard Krebs),生物化學家,1992年與他的合作者埃德蒙·費希爾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表彰他們關於蛋白質可逆磷酸化作為一種生物調節機制的研究;是伊利諾伊大學1940年文學士。
  • 波利卡普·庫施(Polykarp Kusch),物理學家,因電子磁矩的精確測量而共享195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是伊利諾伊大學1933年理學碩士、1936年理學博士。
  • 利昂·庫珀(Leon N Cooper),低温超導理論(BCS)創立者之一,與教授約翰·巴丁(John Bardeen)、校友約翰·施裏弗(John Schrieffer) 共同獲得197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955-1957年在伊利諾伊大學任研究員。
  • 約翰·施裏弗(John Schrieffer),物理學家,低温超導理論(BCS)創立者之一,與約翰·巴丁(John Bardeen)、研究員利昂·庫珀(Leon Cooper)共同獲得197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是伊利諾伊大學1954年理學碩士、1957年理學博士,並於1959-1962年在該校物理系任教
  • 菲利普·夏普(Phillip Allen Sharp),遺傳學家與分子生物學家,因為發現斷裂基因而共享199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伊利諾伊大學1969年化學博士。
  • 漢密爾頓·史密斯(Hamilton Smith),生物化學家,因發現了限制性內切酶及其在分子遺傳學中的應用,共享197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948年畢業於伊利諾伊大學高中,並於1948-1950年在該大學學習。
  • 温德爾·梅雷迪思·斯坦利(Wendell Meredith Stanley),化學家,因酶製備和病毒蛋白質純化的貢獻,共享1946年獲諾貝爾化學獎;是伊利諾伊大學1927年理學碩士、1929年理學博士。
  • 埃利亞斯·科裏(Elias Corey),因有機合成理論和方法的發展,獲1990年諾貝爾化學獎;1951-1959年在伊利諾伊大學化學系任教。
  • 默裏·蓋爾曼(Murray Gell-Mann),因在發現有關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類別方面的貢獻,獲得1969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是伊利諾伊大學1951年的博士後研究員,並於1952-1953年在該校任客座研究教授。
  • 列昂尼德·赫維茨(Leonid Hurwicz),因奠定了機制設計理論的基礎,與Eric S. Maskin及Roger B. Myerson共享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1949-1951年在伊利諾伊大學經濟系任教。
  • 彼得·曼斯菲爾德(Sir Peter Mansfield),因磁共振可視化不同結構的開創性發現,與教授保羅·勞特伯(Paul C. Lauterbur)共獲2003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1962-1964年在伊利諾伊大學任研究員。
  • 薩爾瓦多·盧里亞(Salvador Luria),因發現病毒遺傳複製機制,與Max Delbruck and Alfred Hershey共獲1969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1950-1959年任伊利諾伊大學細菌學教授。
  • 魯道夫·馬庫斯(Rudolph Marcus),因有助於解釋植物光合作用的分子間電子轉移的理論貢獻,贏得1992年諾貝爾化學獎;1964-1978年在伊利諾伊大學擔任化學系教員,並在此期間完成他的大部分獲獎研究。
  • 弗朗哥·莫蒂利亞尼(Franco Modigliani),因個人理財和企業融資的兩個主要理論,贏得198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1948-1952年在伊利諾伊大學擔任教員。
  • 菲利普·安德森(Philip Anderson),因磁和無序系統電子結構的基本理論研究,與John Van Vleck及Nevill Mott分享197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940年畢業於伊利諾伊大學高中。
  • 詹姆斯·託賓(James Tobin),因投資組合選擇理論,獲198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1935 年畢業於伊利諾伊大學高中。
  • 2007政府間氣候變化小組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團隊。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共同授予戈爾和政府間氣候變化小組(IPCC),因為他們在建立和大力傳播人為氣候變化知識併為抵消這種變化採取基礎措施方面做出了努力。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大氣科學系的八位教員和研究科學家參加IPCC工作,並被該組織公認對獲諾貝爾獎作出重要貢獻,其中Donald Wuebbles和Michael Schlesinger兩教授因他們在工作中的領導角色被IPCC 頒發特別證書。

伊利諾伊大學政界

  • 拉斐爾·科雷亞(Rafael Vicente Correa Delgado),厄瓜多爾現任總統,是該校經濟學碩士、博士。
  • 菲德爾·拉莫斯(Fidel Ramos),菲律賓前總統,是該校土木工程碩士。
  • 阿提夫·穆罕默德·奧貝德(Atef Mohammed Obeid),前埃及總理,是該校哲學博士。
  • 陶行知,教育家、思想家, 中國人民救國會和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1914年留學該校。
  • 程天放,五四運動知名領導人,前中華民國教育部部長,是該校政治學碩士。
  • 呂秀蓮,台灣政治人物,曾任台灣副領導人,是該校法學碩士。
  • 陳瑩,台灣政治人物,立法委員,是該校碩士。
  • 林全,台灣大學經濟學系兼任教授,曾任台灣財政部部長,是該校經濟學博士。
  • 趙守博,前台灣省省主席,是該校比較法碩士和法學博士。
  • 管中閔,經濟學家,台灣政治人物,現任台灣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曾是該校經濟系副教授。
  • 梁劉柔芬,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十一、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是該校計算機系學士。
  • 易綱,現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黨委副書記,是該校經濟學博士。
  • 喬恩·科辛(Jon Corzine),美國新澤西州第五十四任州長,前高盛集團主席,是該校學士。
  • 南希·布林克爾(Nancy Brinker),現任世界衞生組織癌症控制親善大使,曾任美國禮賓司司長,是該校文學學士。

伊利諾伊大學商界

  • 傑克·韋爾奇(Jack Welch),美國通用電氣董事長兼首席執官,是該校化工博士。
  • 休·海夫納(Hugh M. Hefner),花花公子雜誌的創始人,是該校心理學學士。
  • 勞倫斯·艾利森(Lawrence Joseph "Larry" Ellison),現任美國甲骨文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官,曾在該校就讀,大二輟學。
  • 約翰·澤格里斯(John D. Zeglis),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 Corporation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是該校經濟學學士。
  • 馬克斯·列夫琴(Max Rafael Levchin),美國PayPal合作創辦人之一,是該校計算機科學學士。
  • 陳士駿(Steve Chen),YouTube合作創辦人之一,曾在該校就讀計算機科學系,但在最後一個學期輟學加入Paypal。
  • 賈·卡林姆(Jawed Karim),YouTube合作創辦人之一,是該校計算機科學學士。
  • 馬克·安德生(Mark Anderson),網絡神童,在該校設計了網頁瀏覽器軟件Mosaic及Netscape,後創辦網景公司,是該校計算機科學學士。
  • 傑裏·桑德斯Jerry Sanders),美國AMD超微半導體創始人兼第一任首席執行官,是該校電子工程學士。
  • 吉姆·坎塔盧波(Jim Cantalupo),前美國麥當勞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是該校會計系學士。
  • 布蘭登·艾克(Brendan Eich),JavaScript的發明人,前任Mozilla公司首席執行官,是該校計算機科學碩士。
  • 雷·奧茲(Ray Ozzie),現任微軟副總裁,IBM Lotus Notes的創造者之一,是該校計算機科學學士。
  • 鮑勃·達德利(Bob Dudley),英國石油(BP)首席執行官,是該校化工學士。
  • 喬治·費舍爾(George M. C. Fisher),前摩托羅拉和伊士曼柯達公司首席執行官,是該校工程學士。
  • 羅伯特·約翰遜(Robert L. Johnson),黑人娛樂電視台創辦人,是該校歷史系學士。
  • 科萊特·伍爾曼(C. E. Woolman),達美航空創辦人之一,是該校農業系學士。
  • 約翰·喬菲(John Cioffi),數碼用户迴路(DSL)之父,是該校電子工程學士。
  • 湯姆林森·霍爾曼(Tomlinson Holman),THX音響系統標準創造者,是該校科學學士。
  • 唐納德·比澤爾(Donald L. Bitzer),等離子體顯示器創造者之一,是該校電氣工程學士、碩士和博士。
  • 吉恩·斯賴爾(H. Gene Slottow),等離子體顯示器創造者之一,是該校電子工程博士。
  • 左小蕾,銀河證券高級經濟學家,是該校經濟學博士。
  • 劉兆凱,台灣東元電機董事長,是該校電氣工程博士;其妻沈寶島,是該校歷史碩士,曾任職台灣科學工業園區擔任電腦中心主任;其大哥劉兆寧,該校計算機工程博士、教授;其二哥劉兆華,是該校經濟學博士;其三哥劉兆漢,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學會會士(IEEE Fellow),曾任該校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教授,台灣中央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其四哥劉兆藜,該校地質學博士、教授;其五哥劉兆玄,台灣前任行政院院長。

伊利諾伊大學學界

  • 華羅庚,世界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羣、自守函數論與多元複變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中國數學家之一;1948-1950年擔任伊利諾伊大學教授。
  • 竺可楨,氣象學家、地理學家和教育家;畢業於伊利諾伊大學農學院,獲科學學士。
  • 錢崇澍,植物學家,教育家,中國近代植物學的奠基人與開拓者之一,中國植物分類學、植物生理學、地植物學、植物區系學的創始人之一;曾就讀伊利諾伊大學自然科學院。
  • 鄒樹文(1884-1980),昆蟲學家,中國近代昆蟲學的奠基人與開拓者之一;是伊利諾伊大學科學碩士。
  • 卓以和(Alfred Y. Cho),美籍華裔物理學家,電氣工程師,分子束外延(Molecular beam epitaxy)技術的鼻祖,量子級聯激光器(Quantum cascade laser)的共同發明人;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美國科學與藝術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是伊利諾伊大學碩士、博士。
  • 傅京孫(Kingsun Fu),美籍華裔科學家,模式識別之父,國際智能控制學科的奠基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國際模式識別學會(IAPR)第一任主席,美國IEEE計算機學會機器智能與模式識別委員會的第一任主席;是伊利諾伊大學電氣博士。
  • 姚期智(Andrew ChiChih Yao),著名計算機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2000年圖靈獎得主,是唯一獲得此獎項的華人;是伊利諾伊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
  • 黃熙濤(Thomas S Huang),美籍華裔科學家,信息學家,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伊利諾伊大學電氣與計算機系教授。
  • 薩支唐(ChihTang Sah),美國佛羅里達大學教授,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是半導體工業先驅之一,為CMOS主要發明人,是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物理學士,並曾在該校任教26年。
  • 劉炯朗,台灣清華大學校長;曾任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副校長、計算機工程系教授。
  • 陶為國,美國國家太空總署哥達太空飛行中心資深科學家,中尺度模擬與動力實驗室負責人,美國地球物理聯盟(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降雨與雲委員會主席;是伊利諾伊大學大氣科學博士。
  • 黃萬里,著名水利學家,清華大學水利系教授;是伊利諾伊大學博士。
  • 邢其毅,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曾參與研究人工合成牛胰島素;是伊利諾伊大學博士。
  • 華萊士·卡羅瑟斯(Wallace Hume Carothers),1930年發明氯丁橡膠,1934年發明尼龍,被譽為世界歷史上的4大化學家之一;是伊利諾伊大學化學博士。
  • 凱尼斯·阿佩爾(Kenneth Appel),數學家,1976年與沃夫岡·哈肯合作在計算機完成了四色定理的證明;是伊利諾伊大學數學教授。
  • 沃夫岡·哈肯(Wolfgang Haken),數學家,1976年與凱尼斯·阿佩爾合作在計算機完成了四色定理的證明;伊利諾伊大學數學教授。
  • 史蒂芬·桑普爾(Steven Sample),南加州大學第十任校長;是伊利諾伊大學電氣工程學士、碩士及博士。
  • 大衞·約翰斯頓(David Alexander Johnston),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火山學家;是伊利諾伊大學地質學學士。
  • 大衞·戈特利布(David Gottlieb),植物病理學學家,真菌生理學及植物抗生素方面的先驅,因將鏈黴菌屬的菌種隔離並且發展出氯黴素而聲名大噪;1946年至1982年在伊利諾伊大學任植物病理學教授。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設立了“大衞·戈特利布紀念獎”,頒發予在植物疾病或病原的生物化學有傑出貢獻的科學家。
  • 李·克隆巴赫Lee J. Cronbach),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在心理測驗與測量方面有突出貢獻;曾任伊利諾伊大學教育心理學教授。
  • 理查德·衞斯里·漢明Richard Wesley Hamming),數學家,美國電腦協會(ACM)的創立人之一,曾任該組織的主席;是伊利諾伊大學數學博士。
  • 湯敏,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武漢大學、曁南大學兼職教授,長城金融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經濟50人成員,曾任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首席經濟學家;是伊利諾伊大學經濟學博士。
  • 華雲生,香港中文大學常務副校長及偉倫計算機科學教授;曾任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電氣及計算機工程學系講座教授,並曾在新加坡擔任伊利諾伊大學設立的由新加坡政府科技研究局資助的先進數碼科學中心總監。
  • 程海東,澳門大學學生事務副校長,台灣東海大學前校長;曾任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副校長。
  • 朱有花,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天文系教授、系主任,主要研究領域星際介質和星球之間相互作用以及系外行星的觀測,其夫婿是該校物理系教授。
  • 蕭正平(Michael J. Shaw),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商學院講座教授。
  • 蔡喜明(Ximing Cai),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教授,水文水資源專家,美國地球物理學會期刊《Water Resources Research》的共同主編,美國環境與水資源協會(EWRI)系統分析專業委員會主席,國際水資源協會理事。
  • 臧啓芳,前中華民國東北大學校長,前代理天津市市長,台灣東海大學經濟系前系主任;曾入讀伊利諾伊大學經濟學系。
  • 何文壽,俄亥俄州立大學化學工程學系教授,台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是伊利諾伊大學化學博士。
  • 遊本中(PenChung Yew),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計算機工程學系教授、系主任,台灣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任所長,IEEE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是伊利諾伊大學計算機工程博士。
  • 錢思亮,前任台灣中央研究院院長(1970年1983年)及台灣大學校長(1951年1970年);是伊利諾伊大學化學博士。
  • 王惠鈞(Andrew H.J. Wang),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副院長、發展中世界科學院院士、台灣大學生化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講座;是伊利諾伊大學化學博士、細胞及結構生物學系教授。
  • 楊國樞,現任台灣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知名人格心理學與社會心理學學者;是伊利諾伊大學心理學博士。
  • 湯明哲(MingJe Tang),台灣大學教授兼財務副校長,台灣大學管理學院EMBA第一任執行長;曾任教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獲終身教職。
  • 鄭克勇(KehYung Cheng),現任台灣清華大學電資學院院長,IEEE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學會會士;是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電機系教授,曾在該校主持集成電路實驗室。
  • 彭作奎,台灣前農委會主委,現任中州技術學院校長;是伊利諾伊大學農學博士。
  • 莊紹勳(Steve S. Chung),台灣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國際長,IEEE美國總會電子元件學會執行委員,IEEE Fellow;是伊利諾伊大學電氣工程博士。
  • 李德財,台灣中興大學校長;是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計算機工程碩士、博士。
  • 周景揚,台灣中央大學校長,是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計算機科學碩士、博士。
  • 彭宗平,台灣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台灣元智大學前校長;是伊利諾伊大學材料科學博士。
  • 施光訓(Steve KuangHsun Shih),台灣中國文化大學財金系教授、主任、教務長,台灣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校長;是伊利諾伊大學財金研究所碩士、博士。
  • 童美松,同濟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系主任,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入選者;是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博士後。

伊利諾伊大學文化界

  • 李安,台灣導演,兩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電影《斷背山》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畢業於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戲劇系,獲學士學位;同屬台灣籍的妻子林惠嘉亦為該校微生物學博士,現為紐約醫學院(New York Medical College)病理學研究教授。
  • 張純如,畢業於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新聞系,美國華裔女作家、歷史學家和自由撰稿人,生前出版英文歷史著作《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而聞名。
  • 莊俊,我國最早留學美國、學習建築工程學的建築師,發起組織了中國第一個建築師的組織“中國建築師學會”,多次被推舉為會長,晚年編纂《英漢工程建築名詞》一書;是伊利諾伊大學建築學學士。
  • 沈祖海,知名建築師,森海國際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與沈祖海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創辦人,曾任台北市建築師公會第一任理事長;是伊利諾伊大學建築碩士。
  • 德隆·威廉姆斯(Deron Michael Williams),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現效力於布魯克林籃網隊,司職控球后衞;大學時是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籃球隊員。
  • 梅耶斯·倫納德(Meyers Leonard),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司職中鋒,現效力于波特蘭開拓者隊;大學時效力於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