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伊利帕戰役

鎖定
公元前208年的梅託羅戰役以後,羅馬統帥大西庇阿(斯奇皮歐,普布利烏斯·科爾內利烏斯·西庇阿,與父親同名)以武力制服了一些不順從的西班牙部落領袖後,於前206年在伊利帕戰役(發生於今塞維利亞附近)中對迦太基人取得了一次決定性的勝利。
名    稱
伊利帕戰役
發生時間
前206年
地    點
西班牙伊利帕(今塞維利亞附近)
參戰方
羅馬共和國;迦太基
結    果
羅馬獲勝
參戰方兵力
羅馬軍4.8萬人;迦太基軍7.4萬人
傷亡情況
羅馬損失800人;迦太基損失1.5萬人
主要指揮官
大西庇阿;哈斯德魯巴·吉斯戈

伊利帕戰役戰前局勢

伊利帕戰役兩強撕裂西班牙

布匿戰爭爆發前的羅馬與迦太基 布匿戰爭爆發前的羅馬與迦太基
在公元前264年,稱雄西地中海南北的羅馬與迦太基之間,爆發了激烈的衝突。在這場被稱圍第一次布匿戰爭的廝殺中,雙方一直鏖戰到公元前241年才休戰。
停戰協議達成後,迦太基人發現自己損失巨大。他們花巨資組建的艦隊與僱傭軍,大部分被羅馬人的公民部隊摧毀。他們苦心經營的西地中海勢力範圍,也因為西西里島、科西嘉與撒丁島的喪失,而大幅後退。羅馬共和國還將長期與迦太基爭鬥的敍拉古和馬西利亞(馬賽),拉入了自己的同盟範圍。兩個地區內碩果僅存的希臘強國,一南一北,分頭包夾了迦太基人的領域。
第一次布匿戰爭後 羅馬人在戰略上已經獲得了對迦太基的優勢 第一次布匿戰爭後 羅馬人在戰略上已經獲得了對迦太基的優勢
為了彌補損失的勢力範圍,以哈米爾卡·巴卡為首的巴卡家族,開始向西班牙半島展開了新一輪征服行動。經過11年的經略與征服,原本僅在沿海活動的迦太基人,已經佔據了伊比利亞半島上一半的土地。巴卡家族將這塊處女地稱為新迦太基,並將其逐步變為自己的家族資產。哈米爾卡在當地戰死後,他的女婿哈斯德魯巴接任,與羅馬人簽訂了劃分勢力範圍的條約。雙方一致認可,以埃布羅河為界,彼此不得干預此界限外的對方事務。
就這樣,巴卡家族在西班牙又繼續經略了5年。一直到公元前221年,哈斯德魯巴被當地的酋長們刺殺,哈米爾卡的兒子漢尼拔接手。同羅馬人的戰略均勢,才被雄心壯志的“戰略之父”給打破。
漢尼拔接管西班牙後 發動了第二次布匿戰爭 漢尼拔接管西班牙後 發動了第二次布匿戰爭
隨着第二次布匿戰爭的爆發,漢尼拔按計劃率軍翻越阿爾卑斯山,殺向羅馬人的腹地——意大利。伊比利亞半島上的新迦太基,則作為漢尼拔的後方基地,由其弟弟哈斯德魯巴·巴卡所掌管。
羅馬人原計劃在馬西利亞擋住漢尼拔,卻在最後一刻才發現,自己已經跟丟了入侵者的行蹤。出於本能的謀略反應,羅馬人決定施行圍魏救趙戰略。他們湊出了兩支軍隊,分別殺向北非的迦太基本土和巴卡家族在西班牙的總基地。
其中前往西班牙的那支遠征軍,便由後來成名的西庇阿家族成員率領。兄長巴布裏烏斯(老西庇阿)在確認漢尼拔成功翻越阿爾卑斯山後,將1萬名步兵和700名騎兵交給弟弟尼烏斯(格涅烏斯·西庇阿)。自己乘着1艘五列槳戰艦,趕回意大利去找漢尼拔算賬。
第二次布匿戰爭前後的羅馬軍團 第二次布匿戰爭前後的羅馬軍團

伊利帕戰役間接戰略

羅馬人在戰爭開始後就兵分兩路進攻迦太基腹地 羅馬人在戰爭開始後就兵分兩路進攻迦太基腹地
很快,羅馬遠征軍便抵達了西班牙。但尼烏斯雖然取得了幾場勝利,但始終無法在西班牙獲得較大進展。這支遠征軍就一直耗到巴布裏烏斯的執政官任期滿,卻也僥倖地躲過了漢尼拔策劃的一系列經典戰役。
羅馬人也知道這樣拖下去不是辦法。於是在巴布裏烏斯卸任以後,安排他以代理執政官的身份,前往西班牙督戰。
眾多生活在西班牙北部與法國南部的高盧人 眾多生活在西班牙北部與法國南部的高盧人
正所謂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在兩兄弟會合後,羅馬人終於打開了局面。當哈斯德魯巴被召回迦太基本土去解決努米底亞人叛亂後,他們擊敗了西班牙的迦太基守軍。隨後更是説服了許多希臘人和本土人的城市,加入到羅馬共和國一邊來。
發現後院起火的巴卡家族,剛成功鎮壓努米底亞人,就將哈斯德魯巴調回西班牙。雙方在半島上展開了多次血戰,迦太基人損失了許多戰象和部隊,前景堪憂。然而,一次遭遇戰卻逆轉了局面。巴布裏烏斯在外出偵察時,不幸撞上了迦太基的先頭部隊,被圍攻而亡。尼阿斯在支援時,被逼到塔裏燒死。
這樣的意外,使得西庇阿家族的成就全部打了水漂。哪怕羅馬當局又派遣了名將馬塞拉斯和克勞狄·尼祿帶着1萬步兵與1000騎兵前來支援,也無法扭轉敗局。最終,羅馬人只能在比利牛斯山脈的一小塊地方勉強站住腳跟,等待新的援軍。
羅馬軍團前期在西班牙的攻略並不成功 羅馬軍團前期在西班牙的攻略並不成功

伊利帕戰役天降奇才

接二連三的失敗 讓羅馬元老院也束手無策 接二連三的失敗 讓羅馬元老院也束手無策
當一連串失敗的消息傳到羅馬,憂鬱與沉默支配了元老院的會場。當他們定下日子,準備推選前往西班牙的新將領時,竟無人願意報名。
關鍵時刻,在西班牙陣亡的巴布裏烏斯的兒子西庇阿,站了出來!這位日後的非洲征服者,此時還只是一個年滿24歲的愣頭青。但他卻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説,表示願意主動承擔起遠征指揮官的責任,並承諾會進一步蹂躪迦太基人的本土。但在場的元老們看來,這小子還在辦事不牢的年紀。只是當西庇阿詢問,是否有更年長的人願意站出來時,其他人都繼續選擇了保持沉默。於是,年輕的西庇阿便掛帥出征,率領1萬步兵和500騎兵,在28條戰艦保護下,駛向西班牙。
西庇阿的到來 重整了羅馬在西班牙地區的防務 西庇阿的到來 重整了羅馬在西班牙地區的防務
西庇阿抵達西班牙後,迅速接管了當地剩下的羅馬軍團。為了提振低落的士氣,他對着全軍發表了演講。接着,他了解到迦太基人將所有金錢、裝備和俘虜都放在了首府新迦太基城(卡塔赫納),而那裏的守軍不過1萬人。於是,下定決心要奪取那裏,打開困頓局面。經過四天的圍攻,西庇阿憑藉自身謀略與命運的眷顧,攻破了迦太基人在西班牙的後勤總站。
新迦太基城在後來被羅馬人重建 其遺蹟現今仍舊可見 新迦太基城在後來被羅馬人重建 其遺蹟現今仍舊可見
在獲得新迦太基之戰勝利,補充了大量物資後,西庇阿乘勝追擊,向西班牙其他地方進發。一路上,他本着分化瓦解的原則,不斷挑撥西班牙土著同迦太基駐軍的關係。
這樣的舉動,迫使迦太基人在西班牙的兩個統帥四處奔走。漢尼拔的弟弟哈斯德魯巴到遠處招募傭兵,而吉斯戈的兒子哈斯德魯巴·吉斯戈則四處向西班牙城市施壓。要他們繼續保持效忠。當他趕到叛變的勒薩城時,西庇阿率領的羅馬軍隊已經在巴埃庫拉戰役擊敗哈斯德魯巴·巴卡(哈斯德魯巴·巴卡在此後前往意大利支援漢尼拔,戰死於梅陶羅河戰役),也正巧趕到勒薩。於是雙方的決戰便拉開了序幕。
西庇阿在西班牙發起的追擊戰 西庇阿在西班牙發起的追擊戰

伊利帕戰役戰爭過程

伊利帕戰役伊利帕的對峙

迦太基軍隊的精華 來自非洲本土的重步兵與騎兵 迦太基軍隊的精華 來自非洲本土的重步兵與騎兵
在得知西庇阿到來後,哈斯德魯巴·吉斯戈退卻到比提卡紮營。但就在第二天,西庇阿便攻破了他的營地,於是哈斯德魯巴倉皇出逃到西班牙半島南部的伊利帕。在那裏,他得到了馬戈、馬西尼薩帶領的西班牙步兵與努米底亞騎兵的支援。這樣一來,他手下的兵力就增漲到整整7萬步兵、4千騎兵和32頭戰象之多。
尾隨而來的西庇阿所部,只有4.5萬步兵和3千騎兵。這其中的羅馬士兵僅有不到2.5萬人。餘下的2萬人,主要由意大利同盟軍和投靠羅馬的西班牙當地武裝組成。
西庇阿的軍隊中也包括了大量意大利同盟軍 西庇阿的軍隊中也包括了大量意大利同盟軍
鑑於雙方的數量差距,哈斯德魯巴決定主動出擊。他率先在山腳下紮營,利用山脈的掩護來穩固自己的陣地。爾後,他安排善於遊擊作戰的努米底亞騎兵前去騷擾追趕的羅馬人。努米底亞騎兵憑藉嫺熟的馬術,圍着小股羅馬步兵,不斷地投射標槍。當羅馬人想要反擊的時候,他們便迅速退卻。等到羅馬人停止追擊,這些北非輕騎兵又再次殺回。如此的反反覆覆,使得羅馬人苦不堪言。
但西庇阿對努米底亞人的戰術不以為然。針對他們射完就跑的拒絕近戰特點,他安排營地裏的後備兵去增援被攻擊的同胞。這些羅馬軍團中的精鋭老兵,裝了長盾牌與長矛,非常適合執行反騎兵作戰。羅馬人在獲得生力軍幫助後,便舉起標槍或長矛,不斷地迫使努米底亞人撤退。隨着他們的主動攻擊持續,努米底亞騎兵的活動空間也變得越來越小。不久,這些輕騎兵就被逐出平原。
努米底亞騎兵在近戰中非常吃虧 努米底亞騎兵在近戰中非常吃虧
於是,努米底亞人就只能選擇撤回軍營。西庇阿再次緊追其後,一直到抵達迦太基人的主軍營,才停下追擊的步伐。數萬人在距敵人616米的小山坡上,紮營備戰。
此後的一段時間裏,雙方不斷在營地前的平原上進行小規模的前哨戰試探。幾番接觸以後,兩邊的膽子都大了起來。哈斯德魯巴每天都會率先把部隊拉出來向羅馬軍營示威。西庇阿則每次都在稍晚時,帶着自己的軍隊出來對峙。
之後的幾天裏,兩軍默契地同時出操,並在差不多時間回營休息。時間一長,大家連對方的佈陣模式都心裏有數。兩人皆以作為核心的本族步兵為中央陣線,各種同盟軍分佈在兩側。最外圍才是佔據兩翼的騎兵部隊。其中迦太基人還擁有不少戰象,部署在騎兵部隊之前。
雙方對峙時的列陣 雙方對峙時的列陣
在這種對峙下,西庇阿軍營裏的物資漸漸開始短缺。由於是客場作戰,他沒有足夠多的盟友來提供補給。為了維持對峙態勢,羅馬人也無法大規模派兵去周圍徵集糧秣。雖然新迦太基城裏的物資豐富,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急於求變的西庇阿,於是謀劃了個絕妙的計劃。他在某天夜裏讓士兵提前準備早飯。第二天,當迦太基人按慣例在從營地出來列陣的時候,他便召集了全部士兵,宣稱自己受到了諸神的啓示。如果主動出擊,羅馬人必然大獲全勝。
士兵們雖然迷信,但也不容易被人輕易忽悠。西庇阿就安排祭司把提前準備好的犧牲內臟拿來,將吉兆展示給所有人看。正巧在這個時候,天上又有一羣鳥飛過。知道機不可失的西庇阿,立刻指着鳥羣大喊,那是是諸神派來的吉兆。羅馬的大頭兵們被一套連招忽悠,瞬間士氣高昂,尋求一戰。於是,西庇阿看下令全軍迅速吃完早飯。然後從軍營裏魚貫而出,撲向敵人。
正在鼓舞士兵前進的西庇阿 正在鼓舞士兵前進的西庇阿

伊利帕戰役一頓飯的差距

迦太基軍隊在兩翼部署了大量西班牙本地同盟部隊 迦太基軍隊在兩翼部署了大量西班牙本地同盟部隊
此時的迦太基人,還以為羅馬人不準備出來對峙。於是便按照以往的情況,準備撤回營地吃飯。不料,西庇阿突然率軍出擊,這讓他們都驚訝不已。在匆忙組織軍隊應戰後,雙方的騎兵就已經開始了戰鬥。
羅馬騎兵在輕步兵的支援下,如法炮製此前的戰術。他們將努米底亞騎兵和其他迦太基騎兵都悉數逐出了營地的平原。而這只是羅馬軍團進攻的前奏。
羅馬騎兵用逼迫手法 將迦太基騎兵迅速逼退 羅馬騎兵用逼迫手法 將迦太基騎兵迅速逼退
為了能取得側翼的優勢,西庇阿特意一反此前的常規佈陣,改將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同盟軍都集中到陣線的中心位置。相應地,戰鬥力更強的軍團就來到了步兵陣線的兩端。羅馬騎兵在取得前哨戰勝利後,就從各步兵中隊間的空隙中後退重組。然後又迅速向兩翼展開延伸運動。
伴隨這些機動兵力的再次出擊,兩側的羅馬軍團也向迦太基人相對薄弱的側翼施壓。同時,羅馬的騎兵則和輕步兵一起,對剛剛站穩腳跟的敵軍騎兵與戰象,發起了閃電式猛攻。由於速度極快,迦太基人的戰象隊伍遭到了一陣猛烈的標槍攻擊。被激怒的戰象,首先出現混亂。它們在狂怒中調頭,向着中心位置的步兵踩踏過去。迦太基人的騎兵也不情願地同羅馬騎兵展開近戰。由於失去了戰象的掩護,他們很快被擊敗,迅速逃離了戰場。至此,羅馬騎兵順利完成了兩翼包抄。
羅馬在逼退兩翼的騎兵與戰象後 逐步包圍了迦太基軍隊 羅馬在逼退兩翼的騎兵與戰象後 逐步包圍了迦太基軍隊
當兩翼的戰鬥迅速分出勝負後,戰線中央位置的步兵對決則陷入了僵持。列陣居中的迦太基步兵,在戰鬥力上並不弱於羅馬人的各種同盟力量。因而在方陣對方陣的消耗戰,一直持續到中午。倒是兩側的西班牙人,在羅馬軍團的施壓下,逐漸不支。但作風勇猛的他們,還是盡最大努力維持陣地。羅馬步兵的前後三線交替戰法,也未見多大效果。
看到戰事陷入僵局,西庇阿非常大膽地獨自衝向敵人。這讓身邊的士兵們非常擔憂,一同拼命衝鋒,保護自己的統帥。西庇阿舉動雖然冒險,卻成功的打開了局面。
從兩翼的側後方進行合圍的羅馬-意大利騎兵 從兩翼的側後方進行合圍的羅馬-意大利騎兵
由於迦太基人沒來得及吃早飯就出營列陣,因此到中午時,已經體力不支。很多人疲憊的靠在盾牌上,渴望進食和飲水。然而他們迎來的不是解脱,而是從四面不斷包圍上來的無情砍殺。就在他們精疲力盡的時候,羅馬人也已經完成了包圍圈。四面楚歌的迦太基步兵,開始無力支撐。他們倉惶地向營地及附近山區逃跑,羅馬人則在後面緊追不捨。若非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迦太基人可能就要全軍覆沒了。
最終,羅馬人以僅損失800人的代價,取得了他們在西班牙戰場上的決定性勝利。迦太基這邊則付出了1.5萬人的重大傷亡,也將西班牙戰場的主動權,拱手相讓。
西庇阿的戰役佈置 西庇阿的戰役佈置

伊利帕戰役決定戰爭的結局

西庇阿釋放努米底亞戰俘 爭取瓦解迦太基人大後方 西庇阿釋放努米底亞戰俘 爭取瓦解迦太基人大後方
早在伊利帕戰役的前一年,漢尼拔的弟弟哈斯德魯巴就帶着傭兵離開西班牙,前往意大利支援哥哥。因此,當伊利帕之戰失敗後,迦太基人在西班牙的軍事力量便土崩瓦解。剩下的的迦太基將領們,各自為戰,最終被西庇阿逐個擊敗。
當西庇阿成功爭取到努米底亞人馬西尼薩的倒戈後,抵抗到最後的迦太基將軍馬戈,也失望的撤離了西班牙。他的遁走,也宣告着迦太基人在西班牙的統治時代的結束。這不僅讓漢尼拔失去了自己最重要的後勤基地,也讓在意大利的迦太基軍隊,失去了牽制羅馬兵力的分戰場。而整個巴卡家族,也失去了他們苦心經營多年的基本盤。西班牙的淪喪,也就意味着他們不再有控制迦太基元老院的資源。漢尼拔在本土爭取到的各種支持,也隨之消失。
沒吃早飯的迦太基士兵首先出現體力問題 沒吃早飯的迦太基士兵首先出現體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