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伊利汗國

鎖定
伊利汗國(西裏爾字母:Хүлэгийн улс;拉丁轉寫:Hülegü-yn Ulus;英語:Ilkhanid/Il-Khanid dynasty [11]  ,1256年-1335/1355年 [16]  [1-2]  ,一譯伊兒汗國 [10]  、伊爾汗國,因其統治者稱“伊利汗”(Il-khan,意為“從屬的汗”)而得名 [5]  ;又可以被稱為“旭烈兀兀魯思 [14]  。是13至14世紀由成吉思汗鐵木真之孫、拖雷之子旭烈兀西亞所建立的政權,屬於蒙古帝國分裂後的四大汗國之一,是元朝西北諸藩之一 [1]  [18] 
1252年,蒙古大汗蒙哥命同母弟旭烈兀出征波斯,滅木刺夷及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忽必烈即位後封旭烈兀為“統治阿姆河直至敍利亞和密昔兒間疆土之王”,汗國正式建立,分置各州長官。旭烈兀及其繼承者自稱伊利汗,奉蒙古大汗(元朝皇帝)為宗主。國都大不里士,後一度遷至蘇丹尼耶。第七代大汗合贊時,立伊斯蘭教為國教,發展經濟,統一度量衡和幣制,獎勵學術,國勢最盛。1335年第九代大汗不賽因死後,統治集團內訌迭起,權臣、大將各自擁立大汗,紛爭不已,汗國解體。至1355年,欽察汗國札尼別汗攻破大不里士,伊利汗國徹底滅亡。 [5]  [10] 
伊利汗國鼎盛時期,其領土東起阿姆河印度河,西面包有小亞細亞大部分地區,南抵波斯灣,北至高加索山 [1]  其與元朝關係密切,經濟、文化交流頻繁 [10]  ,促進了東西方的經濟、文化往來。伊利汗國在西亞上承阿拉伯帝國花剌子模帝國和塞爾柱帝國,下啓帖木兒帝國、薩法維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在世界史和中國史上也皆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6] 
中文名
伊利汗國
外文名
Ilkhanate
首    都
蔑剌哈,大不里士蘇丹尼耶
主要城市
撒馬爾罕、蔑剌哈
官方語言
蒙古語波斯語
貨    幣
第納爾
政治體制
君主專制政體
主要民族
蒙古人波斯人、突厥人
主要宗教
伊斯蘭教
別    名
旭烈兀兀魯思 [14] 
伊兒汗國或伊爾汗國
時間範圍
1256年 至 1335年(一説1355年) [16] 
開創者
旭烈兀
末代汗
努失兒完

伊利汗國國名

伊利汗國(西裏爾字母:Хүлэгийн улс;拉丁轉寫:Hülegü-yn Ulus;英語:Ilkhanate)因其統治者稱“伊利汗”而得名 [5]  。“伊利”(il),屬突厥語,本義為“臣服、服從”,這個詞在唐代音譯時已常作“伊利”。近代以來的部分中國學者把伊利汗國稱為“伊兒汗國”。在元代,非漢語詞彙中的尾輔音-1很少用漢字“兒”來音譯,所以“伊兒汗國”不符合元代譯音用字規律。因此白壽彝總主編、陳得芝主編的《中國通史·元時期》取《元朝史》和《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卷·元史分冊》 [4]  的譯法,稱為伊利汗國。 [1]  這一譯法也為一些通行的歷史教材所接受。 [2]  伊利汗國也可以直接被稱為“旭烈兀兀魯思 [14]  ,或“波斯汗國” [15] 
伊利汗國世系表 伊利汗國世系表 [7]

伊利汗國發展歷史

伊利汗國建國之前

1221到1222年,成吉思汗在攻滅花剌子模的戰爭中,佔領了波斯東部呼羅珊諸城
蒙古帝國疆域 蒙古帝國疆域 [6]
1231年,窩闊台遣大將搠裏蠻統諸部軍三萬西征,攻滅在波斯西部復國的花剌子模蘇丹(Sultan,阿拉伯語“國王”之意)扎蘭丁,征服和招降了波斯大部分地區。其後谷兒只(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魯迷小亞細亞的塞爾柱王朝)等國也先後歸附蒙古。
蒙古軍隊在1219年至1221年間征服花剌子模後,一直沒有所謂的民政機構,而是由將軍在阿塞拜疆的木乾草原以及大不里士一帶統治。先是綽兒馬罕,後是拜住野裏知吉帶,到維吾爾人闊裏吉思與衞拉特人阿兒渾阿加,才真正有民政機構。
窩闊台命搠裏蠻領所部軍隊鎮戍波斯,並設置了管轄阿姆河以西波斯各省的行政機構。1251年蒙哥即位後,置“阿姆河等處行尚書省”,以阿兒渾為行省長官,設治於呼羅珊的圖斯城(今伊朗馬什哈德附近)。 [1] 

伊利汗國西征建國

1252年,蒙哥遣同母弟分鎮波斯,統兵西征今裏海南岸的亦思馬因教派(木剌夷)和以巴格達(時譯報達,今伊拉克巴格達)為中心的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以搠裏蠻軍和出征怯失迷兒(克什米爾)等處的蒙古軍並隸旭烈兀,又命諸王各從所屬軍隊中籤發十分之二隨從出征。 [1] 
13世紀的一份手稿,描繪旭烈兀構陷巴格達的場景 13世紀的一份手稿,描繪旭烈兀構陷巴格達的場景 [13]
1256年,旭烈兀軍攻滅並盤踞馬拶答爾(今伊朗馬贊德蘭省)諸山城的“木剌夷國”(伊斯蘭教亦思馬因派勢力。其它伊斯蘭教徒稱他們為mulida,意即“異端者”)。
1258年攻陷巴格達,殺末代哈里發(Khalifat,伊斯蘭教主的稱號),滅阿拉伯帝國。1259年,旭烈兀分兵三路,征服敍利亞。
1260年春,旭烈兀得知蒙哥卒於四川,於是留先鋒怯的不花繼續徵進,自率其餘軍隊退回波斯。9月,怯的不花軍在阿音札魯特被密斯兒(埃及)蘇丹忽禿思軍擊潰,蒙古所佔敍利亞諸城盡失。
旭烈兀回波斯後,獲悉忽必烈已經即大汗位,並與幼弟阿里不哥發生了汗位之爭,遂不再東返蒙古。他向爭位雙方派出使者,表示擁護忽必烈為大汗,指責阿里不哥。 [1] 
旭烈兀與脱古思可敦 旭烈兀與脱古思可敦
1262年,欽察汗國別兒哥汗為爭奪旭烈兀控制下的阿塞拜疆地區,發兵來攻,雙方激戰兩年多。別兒哥雖然退回,但此後兩蒙古汗國經常為領土爭端發生衝突。 [1] 
1264年,阿里不哥投降,忽必烈遣使徵詢有關處置阿里不哥等叛王的意見,同時正式封旭烈兀為“統治阿姆河直至敍利亞和密昔兒間疆土之王”,稱伊利汗。於是,原由大汗政府直接管轄的波斯地區,實際上成為旭烈兀的領地。一個新的蒙古汗國——伊利汗國在西亞出現。旭烈兀派遣使臣來中國,表示贊同忽必烈關於處死從叛諸將、赦免阿里不哥的建議,並願意與別兒哥等西北諸王一起前來出席忽裏台大會。1265年,旭烈兀卒,未能實現前來參加忽裏台大會的諾言。 [1] 

伊利汗國鞏固統治

  • 阿八哈時期
旭烈兀去世後,諸王、大臣奉阿八哈嗣位。阿八哈以未得大汗許可,只權攝國政,同時遣使報喪,於是忽必烈派使者持詔立他為汗。 [1] 
阿八哈即位後,向全國各地委派了官吏,命志費尼繼續擔任宰相職務,阿兒渾·阿全主管各地包税制;規定凡旭烈兀制定的一切法律和他所頒佈的各種詔令,都要堅決遵守和履行,嚴禁更改歪曲。
阿八哈即位後,始定都於大不里士(桃裏寺),以蔑剌哈為陪都。 [1] 
細密畫中的三代伊爾汗:馬上的阿八哈,懷抱合讚的阿魯渾 細密畫中的三代伊爾汗:馬上的阿八哈,懷抱合讚的阿魯渾
拖雷家族控制蒙古國東、西兩端最為富庶的漢地和波斯的行為,引起了窩闊台、察合台兩系宗王的不滿。1269年欽察、察合台和窩闊台三汗國諸王會聚於塔刺思,議定察合台汗國向阿姆河以南發展。時波斯境內地位最高的察合台裔宗王是捏苦迭而,察合台汗八剌派出使者至其處,希望他能指揮手下軍民脱離阿八哈營壘。但事機敗露,阿八哈立即調兵遣將,以武力消滅了自己後方的異己勢力。八剌要求伊利汗國讓出也裏至阿姆河和申河(印度河)之間的土地,遭到拒絕後,於1270年率領大軍渡阿姆河進入呼羅珊。伊利汗國守軍向榪拶答兒潰退。入侵軍隊的主力進至木兒加布河與也裏河流域,而其前鋒前出至你沙不兒一帶。阿八哈聞知後,立即調集大軍東趨迎敵,到達也裏之北的八忒吉思草原。為避免流血,阿八哈倡議約和,許以割讓哥疾寧至申河之間地以換取八刺的軍隊撤出呼羅珊,但被拒絕。阿八哈遂以計謀引誘八刺的主力進入也裏城附近的設伏地區。兩軍會戰的結果以察合台汗國的慘敗而告終。 [1] 
八刺死後,察合台汗國陷於混亂。阿八哈出動大軍,攻入阿姆河以北地區和花刺子模。1273年初,阿八哈軍陷不花刺城,在大肆殺掠之後,擄掠大批人口向阿姆河退去。 [1] 
  • 阿魯渾時期
1282年阿八哈卒,弟貼古迭兒繼立,稱阿合馬汗。1284年,阿八哈子阿魯渾聲言其父嘗受大汗冊命,汗位應當屬己,於是在權臣不花支持下起兵推翻其叔,並遣使入元奏報。忽必烈遣使臣斡兒都海牙,命阿魯渾繼承汗位,並授不花為丞相。在此之前,忽必烈元廷使臣蒙古朵兒邊氏人孛羅丞相和佛林人、“怯裏馬赤”(通事)愛薛等出使伊利汗國。 [7] 
1284年孛羅等到達。孛羅在元朝歷任要職,學識豐富,阿魯渾將他留在汗廷參議政事,而愛薛則回到元朝。阿八哈、阿魯渾父子為奪取敍利亞之地,採取與歐洲基督教國家結盟的政策,和拜占庭帝國結親,並遣使赴羅馬教廷及英、法等國,建立了友好關係。 [7] 

伊利汗國合贊中興

1291年阿魯渾卒,弟海合都繼立。他另有刺麻(喇嘛)教名“亦鄰真朵兒只”,在藏語中意為“大寶金剛”。 [1]  海合都揮霍無度,國庫空虛,於是仿效元朝鈔法,在孛羅丞相指導下印造發行交鈔(見鈔),但行用未久即廢。 [7] 
1295年權臣謀殺海合都,奉諸王拜都(旭烈兀庶子塔刺海之子)為汗,阿魯渾之子合贊起兵討滅叛者,奪取汗位。合贊為取得當地封建主和穆斯林的支持,改信伊斯蘭教,並定為國教;取改名馬合木(Muhammad),稱蘇丹。這一變化“標誌着蒙古人在伊朗的統治開始正式進人伊斯蘭化時代,蒙古特徵以更柔和的方式融人伊斯蘭社會之中,因此可視為伊利汗國政治的分水嶺” [9]  [1]  [7] 
正在讀書的合贊 正在讀書的合贊
合贊即位後,大力進行社會改革,制定新的土地、賦税、驛站、貨幣等制度,限制蒙古貴族、將校和官吏對人民的橫徵暴斂,使農業、工商業得到發展,財政收入增加。他還鼓勵發展科學文化,在首都興建天文台,設立學校,命宰相拉施特(又譯拉施德丁)編纂《史集》。合贊通曉多種語言,對天文、醫學和許多工藝都頗有知識,尤精通曆史,被譽為賢君。他與埃及的馬穆魯克王朝為爭奪敍利亞多次發生戰爭,察合台汗國的篤哇汗乘機攻佔伊利汗國東部的吐火羅(今阿富汗斯坦東北部)之地。除此之外,他同英國、法國和羅馬教廷建立了使節來往關係。 [7] 
蒙古帝國內部的紛爭和戰爭,使許多蒙古青年被淪為當地阿拉伯人的奴僕,大大降低了蒙古軍隊在人們心中的威望。為此,合贊汗下令,凡是被賣出的蒙古族青年,必須用現金贖回,以為大汗效力。這樣,在兩年之內贖回了近1萬人,組成御林軍,派孛羅丞相擔任萬夫長 [7] 
合贊統治時期,是伊利汗國的最強盛時期。1304年合贊去世,弟閤兒班答繼立,號完者都汗,遷都於新建的蘇丹尼耶(又譯算端城)。閤兒班答遵循其兄政策,仍用拉施特為宰相,繼續發展經濟、文化。拉施特除完成《史集》外,還編纂了一部《伊利汗的中國科學寶藏》,介紹中國曆代的醫學成就。這時,元成宗與篤哇、察八兒達成和議,蒙古宗室內部的鬥爭暫停,東西驛路暢通,伊利汗國和元朝的使節往來更加頻繁。 [7] 
到元武宗以後,察合台汗國與元朝和伊利汗國之間的關係重趨緊張。察合台汗國駐於哥疾寧的諸王倒的火者部下諸將勾結伊利汗國謀叛,伊利汗國軍隊乘勢渡阿姆河深入察合台汗國。察合台汗國統治者一直對元朝和伊利汗國的關係保持着警惕,伊利汗國重臣阿必失哈自元廷歸國途中,為也先不花所獲,泄露了元朝西北戍軍的備戰活動,為也先不花重啓戰端提供了藉口,他派軍隊越阿姆河攻入呼羅珊,直至以脱火赤丞相和牀兀兒為首的元軍再度發動攻勢,迫使察合台汗國從伊利汗國撤軍,回師東援,才改變了伊利汗國的敗局。 [1] 

伊利汗國動盪衰亡

1316年閤兒班答卒,其子不賽因汗(阿布·賽義德)嗣位,還都大不里士。權臣出班有擁立之功,不賽因為他向元朝請封。1324年泰定帝授出班“開府儀同三司、翊國公”,賜銀印、金符。出班專擅國政,誣殺宰相拉施特,使財政陷於混亂;其諸子皆居要職,與不賽因發生矛盾。後不賽因殺出班第三子,出班舉兵叛,兵敗被殺。經過這次內亂,國勢削弱,統治集團的內部矛盾和國內民族矛盾、階級矛盾同時迸發。 [7] 
1335年不賽因死後,伊利汗國迅速瓦解,權臣、統將各自擁立傀儡可汗,國家分裂成東波斯、阿富汗斯坦的卡爾提德王朝,西波斯的穆札法爾王朝和札剌亦兒蒙古人的札剌亦兒王朝小亞細亞的楚邦王朝,互相攻殺。 [7] 
1355年,欽察汗國的札尼別汗(一譯賈尼別克汗)攻入大不里士,殺死操縱朝政的出班後人,伊利汗努失兒完不知所蹤。在紛亂中,一些地方貴族也乘機獨立,形成割據局面。據有巴格達的蒙古貴族哈桑(札剌亦兒氏)於1340年自立為汗。1358年,其子兀窪思汗兼併阿塞拜疆等省地,移都於大不里士,史稱札剌亦兒王朝。14世紀末,這些王朝相繼被帖木兒帝國攻滅。 [7] 

伊利汗國疆域

其極盛時代領土東起阿姆河印度河,與察合台汗國和印度為鄰;西臨地中海,領有今小亞細亞半島的大部分,與埃及和歐洲相望;北至太和嶺高加索山脈)和花刺子模,與欽察汗國接壤;南瀕波斯灣和阿拉伯海。 [1] 
旭烈兀以蔑剌哈(又譯蔑刺合,今伊朗東阿塞拜疆省馬臘格)為首都,阿八哈即位後,始定都於大不里士(時譯桃裏寺,今伊朗阿塞拜疆大不里士城),以蔑剌哈為陪都。伊利汗國的君主都住在帖必力思附近的兀章,夏天移居阿剌答黑,冬季住巴格達(時譯報達,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 [1] 
1300年左右的元朝與三汗國 1300年左右的元朝與三汗國

伊利汗國政治

14世紀《加泰羅尼亞地圖集》中伊利汗國地圖,汗國旗幟頻繁出現 14世紀《加泰羅尼亞地圖集》中伊利汗國地圖,汗國旗幟頻繁出現 [12]
伊利汗國前期(1260―1295)的國家制度較不完善,多行蒙古舊俗,國家統治方式主要是一種粗放式管理、軍事貴族為主體的軍政統治。 [8] 
旭烈兀被冊封為伊利汗後,承認忽必烈的宗主權,而自己有權處理伊利汗國內部的一切政務,並向各地委派了官吏。旭烈兀汗把伊拉克呼羅珊一帶(今阿姆河以南,興都庫什山脈以北地區)至阿姆河口的土地賜給了其長子阿八哈汗;高加索地區賜給了第三個兒子玉疏木忒。將迪牙兒剌必阿(敍利亞邊界處)直到幼發拉底河邊的土地,交給異密圖答温管理;同時把魯木地區交給木因丁·彼爾瓦捏,帖必力思交給篾力撒都剌丁,起兒漫交給圖兒堅哈敦(王后),法兒思交給異密汪吉陽管理。任命志費尼(《世界征服者史》作者)為撒希卜·底萬(宰相兼財政大臣),使其全權決定、主宰、安排和掌握國事(拉施特《史集》)。
後期(1295―1355),合贊全面改革,伊利汗國的國家制度逐步完善,形成了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國家。 [8] 

伊利汗國經濟

伊利汗國農業

合贊汗改革時,致力發展農業生產。他鼓勵農民開墾荒地,第一年免税,第二年根據河渠遠近與墾殖難易,分別免税三分之一、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允許撥出一部分税額,購買耕牛、種子和農具分給無力耕種者。為解決灌溉問題,合贊汗主張開鑿灌溉渠,其中一條被命名為合贊汗(在希剌州)。該渠利用幼發拉底河的河水,灌溉了無水荒漠的怯兒別剌,使其變成為富庶的農業區,糧食的年收穫量約10萬塔閤兒。為使荒蕪的大片農田得以恢復,合贊汗下令:凡能修整和耕種已荒蕪的農田者,將獲得地產權,並能世襲相傳,具有轉讓權;在税額上實行優惠。其結果,使農業得到進一步恢復,農民生活有了保障。在高加索地區,種植了大量果樹、蔬菜及青草等。
在旭烈兀、阿八哈、阿魯渾任大汗時,原波斯的貴族們從蒙古統治者手中沒有得到應有的權利,相反地,他們的土地被全部沒收,變成國有土地,掌握在蒙古統治者手中。只有忠實效勞於伊兒汗的少數波斯人貴族,才能得到一定的特權。如,志費尼年收入可達3000第納爾。由於蒙古統治者對當地波斯農民的過分剝削使得他們四處逃亡,大片土地處於荒蕪狀態。即使蒙古統治者採取了一些緩和措施,迫使農民歸鄉務農,仍無效果,逃亡人數有增無減。這種局面嚴重地影響着國庫收入和社會秩序。

伊利汗國商業

伊利汗國出產桑蠶和羊毛,是生產珍貴紡織品的國家,如提花錦緞、綾織品、天鵝絨、地毯等都聞名於世。乞失和兀滿,是兩個珍珠產地。在沙班葛剌地區出產牛黃,這在當時是一種無與倫比的解毒藥,它具有吸收動物身上或植物體內各種毒素的特性。大不里士是汗國的政治中心,世界各地的商人可到此經商。
合贊汗的改革,使波斯和阿拉伯地區的農業和工商業很快得到恢復和發展。合贊汗時期統一了度量衡。規定:在度量單位上實行嚴格的制度,使得所有各地的度量單位統一,做到各州各村的市場上沒有不同的重量單位。他下令全汗國的金銀錢幣和貨物的重量單位,穀物度量單位和長度單位,都須與帖必力思的度量衡單位相一致。委派工匠法黑剌丁和呼羅珊人別哈丁製作了全國通用的度量衡器具,並蓋上他們的印戳,凡使用沒有印記的度量衡者或偽造假印者,均被處死。

伊利汗國手工業

合贊汗鼓勵蒙古人從事手工業生產。在他統治時期,各城市和各州都出現了蒙古工匠,可以製做弓箭、箭筒馬刀等軍用武器。合贊汗還組織制定出了嚴密的法律。其中,明確規定法官的職責和權力。處理、判決一切事情,均按法律行施。

伊利汗國税制

合贊汗時期,首相拉施特首先廢除了税課預支制。規定收取税額須直接由汗庭派出官員到各州,不準各州長官支配税額。各州派有書記官一人,負責調查和登記州內財產。税收種類分貨幣税實物税兩種,並造冊登記。在帖必力思附近建有檔案庫一座,儲藏諸州、縣的《脱冊》,州內存有副本。為防止收税中出現營私,把蓋上金印的收税單發給各州,收税官憑此種税單徵税,除《税冊》中規定的數額以外,不得擅自多徵,多徵者處死。如果書記官擅自多開一張收税單,批准者將被處死,而書寫者將被砍掉手臂。規定徵收現金,不準收税官以物代交;收税人不得接受饋贈。廢除《税冊》之外的一切攤派,對信仰伊斯蘭教的法官、學者和阿里的後裔,不準徵收課税和忽卜齣兒,不得攤派驛役。

伊利汗國貨幣

海合都時,為解決國庫空虛的現狀,主管財政的丞相撒都魯丁和一些官員窮於應付,建議仿效元朝鈔法,發行紙幣以解決財政危機。海合都採納此議,命孛羅丞相説明鈔法。於是海合都下令在孛羅的指導下於都城桃裏寺印發交鈔,行用全國。規定,凡拒絕用鈔者、偽造交鈔者、私用金銀鑄幣貿易者,處以極刑。伊利汗政府還在全國各地設立鈔庫,負責昏鈔倒換等事務。所制鈔為長方形,上面印有八個漢字,中間圈內印鈔值,其下為海合都的刺麻教名。鈔法的推行遭到了商人的反對,造成市場癱瘓,行用不久即廢。至今波斯語中還保留着“鈔”(chaw,紙幣)這個詞。 [1] 

伊利汗國交通

驛傳制度在伊利汗國得到了普遍推行。早在1239年窩闊台統治時代,鎮守西域的畏兀兒大臣闊裏吉思就已在自己的轄區內普設驛站。合贊即位以前,伊利汗國的驛傳制度產生了不少弊病,造成驛路的嚴重阻滯,人民普遍不滿。合贊下令整頓驛傳,設立專供勾當軍國重事的使臣乘驛往來。伊利汗政府還在全國主要道路上每3程(farsang,約18公里)置一站,每站備健馬十五匹。使臣需持有金印牌符方許乘驛。合贊汗的這些措施同元朝整治站赤的辦法基本相同。 [1] 
牌符”制度也在元朝時傳入伊利汗國,伊利汗政府授予各級將領、地方官員和使臣不同等級的牌符,作為其權力或身份的憑證。諸算端(諸侯)、滅裏(州的長官)佩圓形大虎符,地位略低的牌面略小些。使者馳驛則給以圓牌,上著“官牌”字樣,完成使命後須交還。各邊區長官需遣使乘急遞鋪馬遞送緊急軍情者,也發給三至五面圓牌。現在波斯文的“牌子”(paiza)這個詞,就來自漢語。 [1] 

伊利汗國文化

旭烈兀汗重視科學文化的發展,在阿剌答黑建造了宮殿,在各地修建了教堂。
合贊汗知識淵博,懂得蒙古、阿拉伯、波斯、印地、克什米爾、藏、漢、富浪(法蘭西)等多種語言,並具有豐富的歷史知識。據拉施特《史集》説,在蒙古,對歷史知識的瞭解,除孛羅丞相外,無他人能與之相比。
在伊利汗國,還建有如星期五清真寺、祈禱堂、伊斯蘭學校、寺院和旅店以及醫院、慈善機構和許多用於宗教和福利事業的建築物。 [17] 

伊利汗國科技

伊利汗國天文學

伊利汗時代是中國一波斯文化交流得到空前發展的時期。隨旭烈兀來到西域的有不少精通漢地天文歷數的學者,其中有一位名叫“屠密遲”(音譯)的人,被稱為先生。波斯著名的天文學家納速刺丁·途昔奉命編纂《伊利汗天文表》時,曾向他學習中國的天文推步之術。有不少中國學者在伊利汗國任職,他們帶去了各類書籍。伊利汗合贊命丞相拉施都丁編纂《史集》時,曾諭令他蒐集有關中國的歷史著作。精通天文曆法的中國學者李大遲、“倪克孫”(音譯)應召參加編修工作,併為拉施都丁講解中國的干支紀年法 [1] 
旭烈兀汗曾在篾剌哈建造了天文台。合贊汗對醫學和天文學亦有較深的造詣,他了解阿拉伯人、波斯人、漢人、蒙古人的醫療方法,而且熟悉一些藥物的品種及性能。在天文學方面,他曾多次到篾剌合天文台瞭解情況,並下令在大不里士阿卜瓦卜·必兒的天文台附近建造放有測繪儀器的拱頂建築物。

伊利汗國醫學

伊利汗時期,中國的醫術大量地傳入波斯。不少中國醫生在伊利汗廷服務。旭烈兀本人很喜歡中國醫生為他治病。主持編纂《史集》的拉施都丁丞相就是一位醫生。1313年,在拉施都丁的主持下,把中國著名醫學家王叔和的著作《脈經》譯成波斯文,題名為《伊利汗的中國科學寶藏》。此書至今尚保存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圖書館中。 [1] 

伊利汗國軍事

伊利汗國的軍事制度,仍沿用蒙古的萬户、千户、百户、什户制。軍隊的最高統帥權由四人共同掌握,但這四名成員須由兀馬剌·兀魯思中地位最高的人種,即伯列兒伯人組成。只有兀馬剌·兀魯思才能制定軍規,頒佈軍令。
蒙古人組成的軍隊是合贊汗統治伊利汗國的支柱,但長期以來,駐守在各州的軍隊得不到汗庭撥給的數額。為能保障軍需供應,對軍隊實行了采邑制。采邑制是從各地區登記冊和税冊中的封地、草原、耕地及荒地中,撥出一部分靠近軍隊適合軍隊耕種的部分,按照千人一伍分地發出去,軍隊對所得部分享有所有權。
政府規定:
1、采邑中的農民依舊從事農耕,按《税冊》規定的税額交給軍隊;軍卒亦從事耕作,有屬於中央的土地及采邑範圍內的荒地、牧場內的土地,其餘荒地由俘虜、奴隸耕種,如荒地已有人開懇耕種,可將收穫物的十分之一交給主人,改由俘虜或僕人耕種。
2、實行采邑制之前,逃走達30年,而且未登記入冊的農民須立即返回故土,任何一個采邑州不準收留其他州的農民,農民不準轉遷到其他村落。軍隊只能獲得税收,無權攤派任何勞役。
3、軍隊不得隨意侵佔鄰近村莊的土地,不能斷水源和限制農民放牧。
4、享受采邑的軍卒,每年需向國庫交納50曼的穀物。
5、獲得采邑地的軍卒要按其名登記入冊,如使土地荒蕪須受到懲處,隨意出賣或轉讓則處死刑。
6、享受采邑的軍卒,平時勞動生產,戰時出征打仗。

伊利汗國法律

按照貫例,伊利汗國的最高法官應由伊兒汗的後裔擔任,再由他任命各級司法官員,但在伊拉克例外,因為報達有自己的最高法官,可有權任命各級司法官員。

伊利汗國宗教

為維護蒙古統治者的權勢,合贊汗把伊斯蘭教定為國教,任命伊斯蘭教徒拉施特為首相。

伊利汗國外交

  • 與元朝
體現伊利汗作為元朝從屬的漢文篆書印章
體現伊利汗作為元朝從屬的漢文篆書印章(3張)
此外,“伊利”的封號也表明這個波斯的蒙古汗國,是一個從屬於元朝(蒙古大汗)的宗藩政權。在“四大汗國”中,伊利汗國與元朝的關係最為密切。各代伊利汗的襲封都以得到元朝皇帝的批准才為合法。旭烈兀死後,諸王、大臣們奉其子阿八哈嗣位。阿八哈不敢正式就位,只權攝國政,同時遣使報喪。直至元世祖忽必烈於1270年遣使持詔來到波斯傳旨命他繼承父位後,他才重新舉行登基大典。現存1279年阿八哈頒發的一張敕令上,蓋有漢字“輔國安民之寶”方印,當是忽必烈頒賜給他的王印。忽必烈大舉攻宋,徵兵四方,阿八哈遣回回炮阿老瓦丁亦思馬因等人漢地應命,回回炮術因之傳人中國。1261年,忽必烈特置隨路打捕鷹房總管府,專掌撥賜給旭烈兀位下的中原户計。1275年,阿八哈遣使奏請將這些民户獻給朝廷。阿魯渾奪權後,也遣使謀求忽必烈承認,方才即位。在1289年阿魯渾致法國國王的國書開頭寫道:“長生天氣力裏,大汗福廕裏,阿魯渾諭佛浪國王”。信中凡言及“長生天”及大汗的名字時,都抬頭寫。可見伊利汗所頒公文的通常格式仿照漢地式樣。信上也蓋着阿八哈的“輔國安民之寶”印璽。後來合讚的即位和改變宗教信仰,都得到元成宗鐵穆耳的承認。1296年,元成宗派遣拜住出使伊利汗國,被合贊留在身邊服務,後來又派他回元朝奏事。1298年,合贊遣使入元朝,貢珠寶等物。蒙哥時,曾以彰德路為旭烈兀分地,這時,成宗即將旭烈兀分地歷年應得歲賦賜合贊。1304年,元成宗又專置管領伊利汗國位於漢地的投下的機構“大都等路打捕鷹房諸色人匠都總管府”,其官屬都由合贊任命。後來元朝精簡機構,廢除了許多官府,但照顧到伊利汗“遠鎮一隅”,在朝廷沒有其他代表機構,因此這個都總管府“存而不廢”。現存1302年合贊致法國國王信上,鈐用漢字“王府定國理民之寶”方印,當是元朝新頒給伊利汗的王印。1305年閤兒班答致信法國國王腓力四世宣告蒙古各宗和解事,信上鈐用漢字“真命皇帝和順萬夷之寶”方印。 [7]  1308年,元武宗遣脱裏不花等二十人出使波斯。1313年,元仁宗又派拜住去閤兒班答處議事。根據波斯史臣哈沙尼的《完者都史》記載,當察合台汗國也先不花汗下命阻斷中西陸路交通後,被察合台汗國扣留的往來於途的元朝和伊利汗國的使臣有好幾批,足見漢地與波斯之間交往之頻繁。 [1] 
  • 與馬穆魯克
1260年在艾因·賈魯戰役擊敗蒙古人、佔領敍利亞的馬穆魯克王朝,是伊利汗國進一步向西擴張的頑強抵抗者。馬穆魯克歷代蘇丹敵視伊利汗國,並與金帳汗國結盟,形成南北夾擊伊利汗國的態勢,對其在西亞統治的穩定和鞏固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3] 
  • 與西歐各國及教廷
13世紀初,十字軍運動漸趨衰落,西歐基督教國家開始積極尋求與伊利汗國合作,加強軍事方面的聯盟。而伊利汗國也繼承了大蒙古國時期的傳統外交政策,與西歐基督教國家和羅馬教皇加強聯繫,以應對埃及的馬穆魯克王朝。1258年,旭烈兀在對敍利亞的征服中開始了十字軍與蒙古軍的軍事聯盟,在小亞美尼亞和安條克公國的支持下攻克阿勒頗城。而旭烈兀優待基督教徒的政策使得羅馬教廷非常歡欣。1260年,教皇亞歷山大四世遣使勸誘旭烈兀改信天主教。在金帳汗國與馬穆魯克王朝的威脅加劇後,旭烈兀自1262年開始,數次派遣使者攜帶書信前往歐洲,試圖與基督教國家建立軍事同盟。在旭烈兀寫給法國國王路易九世的信中,表示願意攻下耶路撒冷作為贈送給教皇的禮物,作為回報,他希望法國能夠派出一支艦隊來攻擊埃及。但由於各種原因,雙方沒能建立任何形式的聯盟。 [3]  此後數代伊利汗均與法國國王、教皇等人互通使節。

伊利汗國君主世系

姓名
音譯
在位時間
統一的旭烈兀王朝時期
Hülegü
1256年-1265年
Abaqa
1265年-1282年
貼古迭兒(阿合馬)
Teküder(Ahmad)
1282年-1284年
Arghun
1284年-1291年
海合都(亦鄰真朵兒只)
Gaykhatu
1291年-1295年
Baydu
1295年
Ghazan
1295年-1304年
Öljaitü
1304年-1316年
Abu Sa'id Bahadur
1316年-1335年
解體後宣稱伊利汗的各地方王朝
阿兒巴
Arpa
1335年-1336年
穆薩(木薩)
Musa
1336年
麻合馬
Muhammad
1336年-1338年
Sati Beg
1339年-1340年
只罕帖木兒
Jahan Temür
1339年-1341年
蘇萊曼(速來蠻)
Sulayman
1339年-1344年
脱合帖木兒
Togha Temür
1337年-1352年
Anushirwan
1344年-約1355年
此外,在努失兒完失蹤後,據説還有一位末代汗合贊二世 [20-21]  。但在史籍中沒有正式的記錄,故附錄於此。
以上內容來源 [7]  [19] 
參考資料
  • 1.    白壽彝 總主編;陳得芝 主編.中國通史 13 第8卷 中古時代 元時期 上: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06:471-477
  • 2.    教育部組織 編寫.普通高中教科書 歷史 選擇性必修3 文化交流與傳播: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07(第三次印刷):64
  • 3.    徐良利.伊兒汗國史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227-255
  • 4.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編.中國大百科全書 中國歷史: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4-07:880
  • 5.    夏徵農,陳至立 主編.大辭海 民族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12:266
  • 6.    王曾才,陳鴻瑜 著.新編圖説世界歷史:光復書局,1991:57
  • 7.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中國歷史》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 編.中國大百科全書 中國歷史 1-3: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2-04:1389-1390
  • 8.    徐良利 著.十三四世紀蒙古人在西亞統治研究:光明日報出版社,2019-06:133-134
  • 9.    劉中玉.中華圖像文化史 元代卷:中國攝影出版社,2018-03:41
  • 10.    中國歷史大辭典遼夏金元史卷編纂委員會 編.中國歷史大辭典 遼夏金元史: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06:154
  • 11.    Il-Khanid dynasty  .Britannica[引用日期2023-04-11]
  • 12.    徐永清.地圖簡史:商務印書館,2019-05:91
  • 13.    [芬]馬里奧·T.努爾米寧 著;[芬]尤哈·努爾米寧 主編;尹楠 譯.歐洲地圖裏的世界文明史:東方出版社,2019-05:72
  • 14.    泰亦赤兀惕·滿昌 主編.蒙古族通史 2:遼寧民族出版社,2004-12:564
  • 15.    [法]勒內·格魯塞 著.草原帝國 下:商務印書館,2017-08:502
  • 16.    徐良利 著.十三四世紀蒙古人在西亞統治研究:光明日報出版社,2019-06:1,3
  • 17.    徐良利 著.十三四世紀蒙古人在西亞統治研究:光明日報出版社,2019-06:356
  • 18.    伊利汗國  .中國社會科學詞條庫[引用日期2024-03-19]
  • 19.    徐良利 著.十三四世紀蒙古人在西亞統治研究:光明日報出版社,2019-06:140-141
  • 20.    Wing, Patrick (2016). Jalayirids. [Place of publication not identified]: Edinburgh Univ Pr. p. 104.
  • 21.    Abū Bakr al-Qutbī al-Ahrǐ (1954). Ta'rikh-i Shaikh Uwais (History of Shaikh Uwais); an important source for the history of Adharbaijan in the fourteenth century. 'S-Gravenhage: Mouton & Co. p. 77.
展開全部 收起